知要点,明思路——湛江市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第七天培训总结

湛江市第六幼儿园

<h1>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迅猛发展,深刻改变着社会的人才需求和教育形态,教育信息化由此全面展开,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成为了教育信息化时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和其开展教育教学必须掌握的硬本领。为顺应时代变化,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我市开展了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今天是提升工程2.0专项培训——智能化教育领航名校(园)长培养培训项目的第七天,培训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校(园)长学员们的热情只增不减。</h1> <h1>  今天的培训共有以下2项内容:</h1> <h1><b>1、上午:《多技术融合环境下的教学改进及典型案例分析》专题讲座</b></h1><h1> <span style="font-size:20px;">华南师范大学的柴少明教授为该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柴教授以“什么是好的课堂”这一问题为导入,向我们详细解读了广东省提升工程2.0能力点多技术融合模式的5种维度——学情分析、教学设计、学法指导、学业评价、融合创新。他指出,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是多技术融合、智慧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一个好的学习活动中,应是“问题驱动,成果导向”的,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情分析应立足于学生的兴趣点和内驱力,以学情数据作为教学设计和学法指导的基础;其次,在教学设计中要注重创造与现实产生联系的真实情景和跨学科学习活动设计能力;除外还应具备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学生个性化指导等能力。</span></h1> <h1><b style="font-size:20px;">2、下午:《微能力点要点解读和启示》专题讲座</b></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省级专家组成员林飞教授为该专题讲座的主讲人。林教授主要通过三项主题对广东省提升工程2.0两种模式下的微能力点进行解读,分别是“认识发展测评体系、微能力点的选择、启示:数字素养框架”。在培训过程中,林教授把“考驾照”与“开车上路”比喻成“提升工程1.0”和“提升工程2.0”,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向学员们详细解读了广东省提升工程2.0的模式、维度和能力点,加深学员们对提升工程2.0的能力测评体系的了解,指导学员们要根据学科特点,分组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后根据学科组教学模式选择适合教师个人发展水平的能力点。</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秋色无限好,乘风领航正当时。工业时代4.0的浪潮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作为试点校成员,唯有清晰要点、明确思路,才能更好地实现“三提升一全面”的目标,助推我市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融合创新发展。</span></h1><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乘风领航小组 </p><p class="ql-block">小组成员名单:</p><p class="ql-block">组长:廉江市第二十小学 邹颖华</p><p class="ql-block">组员:廉江市第八小学 杨伟强</p><p class="ql-block"> 廉江市第十八小学 黄 纪</p><p class="ql-block"> 廉江市第十九小学 陈 武</p><p class="ql-block"> 吴川市城建小学 叶日伟</p><p class="ql-block"> 湛江市第一幼儿园 朱立涛</p><p class="ql-block"> 经开区第一幼儿园 汤予凯</p><p class="ql-block"> 吴川市中心幼儿园 林丽娥</p><p class="ql-block"> 徐闻县机关幼儿园 陈月暖</p><p class="ql-block"> 湛江市第六幼儿园 丘 云</p>

教学

信息技术

能力

培训

教育

提升

工程

融合

专题讲座

廉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