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澶渊之盟,辽宋修好,通聘往来频仍。宋使倍之,成百上千,络绎于道,见之《辽史》的宋使名录难以尽数。契丹国制、官俗,每年数徙,四时捺钵,率性云游,接见宋使无常处。捺钵行在,即如移动皇宫,宋使记作“单于帐”。单于帐在哪里,哪里就是使者目的地。<div><br></div><div>因踏入辽境,就在契丹接伴使引领下,寻国主行踪,长途奔袭。一路上领略契丹大地、风光风物,付诸笔端,很有情趣,也很有价值。宋使尝至之地,包括燕京、中京-北安州、上京、长泊、白马淀-广平淀-靴淀、木叶山、神恩泊、炭山、犊儿山-永安山,这些地方,宋使足迹重叠,站道清晰;另有几处,属于孤例,如,清泉淀,在幽州清河镇西北百里外;出居庸有九十九泉;混同江,即今东流松花江,虽记录了人物、年代,但细节乏善可陈,更无站道资料;至于云中淀、西凉淀、东京等几处,史载鲜少,构图勉为其难,只好从略。<br><br> 上列尝至之地,燕京、中京、上京在辽宋大站道主干线上,南起白沟河,逶迤向北,过齐鲁、燕赵,而至坝上。中京和北安州,白马淀和广平淀、靴淀,地域相同或相近,这里合并记述。宋人出使路线,是从中京起始,向主干线纵深和两翼,树状发散的。中京东北歧出一路,通祭祖、冬捺钵地,到达木叶山。中京西北歧出一路,到达神恩泊或炭山。犊儿山-永安山在上京正北,主干道延长线上,路途最远,夏捺钵地,地寒。如果将来发掘出九十九泉、混同江、云中淀、东京等地的行纪资料(不是笼统的站道站点),这个庞大树状交通图,更加蔚为可观。<br> <br> 宋人使辽,名目繁多,正旦、生辰、登基、告慰、回谢等等,找个由头即可成行。有重大国事,更不消说。充使者皆名臣大儒,名冠中华者不少。《语录》是宋廷特有的一种官牍,记出使过程中,何月何日,到过何地,看到些什么,应酬了什么事,回国后循例书呈内廷,存于国信馆。文体可长可短,文风自顾,共同点是写实。其史料价值不言而喻。惜者《语录》传世仅十几种,还包括个别残卷在内。又有出自使者之手的使辽诗,地名清晰,风物历历,即兴吟咏,有史、有景。籍此,使辽站道查之有据,难点主要在今地对照方面。<br><br><b> 一、幽州-含凉殿 </b>《辽史 · 地理志 · 南京道顺州》:“城东北有华林、天柱二庄,辽建凉殿,春赏花,夏纳凉”。华林庄,今北京顺义区空港街道花梨坎村,北京地铁15号线花梨坎站。天柱庄,今顺义区天竺镇天竺村、小天竺村(老村迁移)。北京地铁15号线花梨坎站外,原有一道土梁,古人记作“大夏坡”。王曾《上契丹事》:“过温榆河、大夏坡,坡西北即凉淀,避暑之地。”温榆河蜿蜒而过,多温泉、庙宇、楼台。结盟之初宋使目的地,多集中幽州,中后期改行松漠纵深,祖源之地,且游移不定。王曾《上契丹事》:“初奉使者,止达幽州,后至中京,又至上京,或西凉淀、北安州、炭山、长泊。”《续长编》:“阈主每岁避暑于含凉殿,闻使者至,即来幽州。”行止燕京宋使湮失者众,史籍明载仅有孙仪(1005年)一人。凉殿是一个泛指名词,有文字记载的,最近者,燕京皇城西南角楼上就有一个凉殿,可登高乘风纳凉。最远者上京西北二百里山中,也有一个号凉殿之地。<br><br> 延芳淀,京畿另一常由捺钵之地。出燕京北门,过北齐古长城,有延芳淀,四十里孙侯馆(望京馆)。延芳淀是由古雍奴薮(《尔雅 · 十薮》:“薮,大泽也。”)分解、演化而成的一片水域。《辽史 · 地理志》:“延芳淀方数百里,春时鹅鹜所聚,夏秋多菱芡。”延芳淀标志地名——霍村,今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辽史 · 地理志》:“漷阴县。本汉泉州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霍村在其南,因名漷阴。今延芳淀已湮。按现代区划,延芳淀范围北至通县张家湾、台湖一带,西至马驹桥,西南至大兴县采育,南至通县南界。延芳淀有长春宫,与长春州长春宫同名。《辽史》幸延芳淀,放鹰捕鹅记载,多在辽圣宗之世。<br><b><br> 二、中京-北安州 </b>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天义镇铁匠营子村“辽中京城遗址”。过古北口,即入中京大定府北安州。州治兴化县,今承德市双滦区滦河镇喀喇河屯古城。从南京到中京,使者们只是埋头赶路。辽中京是宋使留下密集足迹的地方,即是目的地,又是往行其它地方的必经之地。据《辽史 · 地理志》,圣宗统和二十五年(1007年),拟神都之制而建中京,城中大同驿以待宋使,朝天馆以待新罗使,来宾馆以待夏使。就在中京城开阜的第二年(1008年),宋使路振、宋摶、孙奭即接踵而至。王曾(1012年)到达中京。苏颂(1068年)经中京转行广平淀,有《中京纪事》诗。<br><br><b> 三、上京 </b>今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驻地林东镇“辽上京城遗址”。《武经总要》:“上京,潢水之北,东际辽河,西包冷陉,南与奚人部落相接,距幽州一千七百里。”又记:“至德光,建为上京,置临潢府。”城内馆驿有二,一曰临潢馆,在城西门乾德门(金德门)内,为宋使专设。临潢馆东北,又有同文驿,诸国信使居之。行抵上京宋使,包括薛映(1016年)、张士逊(1016年)、富弼(1042年)、欧阳修(1054年) 、刘敞(1055年)、陈襄(1068年)、沈括(1075年)、张舜民(生猝年不详,1065年进士)等人。<br><br><b> 四、白马淀 </b> 白马淀一地多名,如广平淀、靴淀、柳林淀,藕丝淀、中会川(两河交汇)、长宁淀(长宁县地)等。藕丝,契丹语“阿思”汉语音译缀词,广大之意,故以藕丝为本土地名。白马淀在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交汇口,今翁牛特旗大兴乡,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西孟家段村一带。域中白马淀一类地名,淀字不作水面解,指一片沙陀。《辽史 · 营卫志》:“冬捺钵,曰广平淀。在永州东南三十里,本名白马淀。东西二十余里,南北十余里。地甚坦夷,四望皆沙碛,木多榆柳。其地饶沙,冬月稍暖,牙帐多于此坐冬,与北、南大臣会议国事,时出校猎、讲武,兼受南宋及诸国礼贡。”贺正旦又是主要名目,故多以此为终点。章频(1033年)“使契丹,至紫蒙馆卒”。辽东道有紫蒙县、紫蒙馆。查道(1013年)、韩琦(1038年)、包拯(1044年)、王珪(1051年)、曾公亮(1051年)、苏颂(1077年)、刘跂、苏辙(1089年)、彭汝砺(1091年)都到过白马淀。<br><br> 靴淀是白马淀别称,或白马淀的一个局部。辽史及宋使行纪,作为地名,不见白马淀、广平淀并列的,是一不是二。《宋史·阎询传》:“使契丹,询颇谙北方疆理,时契丹在靴淀,迓者王惠,导询由松亭往”。由松亭往,符合白马淀方位。白马淀今地已被勘定,无甚风光特色。彭汝砺《广平淀》诗序:“虏地险阻,至此始广大平易。”宋使亲见,无非“地甚坦夷,四望皆砂碛,木多榆柳,冬日稍暖”(《辽史·志》)而已。冬日稍暖,也很难找到地缘证据。而这样一个所在,契丹人却心仪有加,视作冬捺钵胜地,契丹皇帝牙帐多于此坐冬,住简易的宫帐,议事、校猎、正旦、钩鱼,及接见来使。有时春捺钵也留连于此,或出自白马淀地当“青牛白马”、“二水合流”、“木叶山”祖源情节有关。<br><br></div> <b>五、木叶山 </b>宋使交通站道视角的木叶山,在中京东微北,永州近地,二水合流的土河左岸沙陀地段,今翁牛特旗白音他拉苏木东南。行纪、诗作记载甚多。但这里只有与木叶山对应的木叶馆,并无木叶山。与契丹人祖源相系、血浓于水的木叶山,至今隐身于穹顶之下。宋使到木叶馆不见木叶山,心有不舍,苏辙连“兹山亦沙阜”都联想到了。却由于宋使的反复渲染,其足迹所及的二水合流地段,就成为学界木叶山两大推论之一(之二是太祖陵所在之山)。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就将木叶山定位于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交汇处。锁定这里,与史载文字相符,所差的是缺失考古学证据。宋绶(1020年)行抵木叶馆后乃云“去山尚远”,所言不谬,即木叶山不在这里。木叶山考证至今是一个无解话题,但从此线交通站道看,木叶山就是木叶馆所在地方,此木叶山非彼木叶山。<br><br><b>六、长泊 </b>或记作长泺,系老哈河、孟克河和教来河进入辽西平原的渚溜湖,周围二百里,今已大面积萎缩、分离,二十几年前,人们以内蒙古通辽市奈曼旗西湖为代表地望,现在也空余大沁他拉镇西湖村地名,与江南西湖同名的秀色水域,已成种玉米的庄稼地了。道出中京东北行,四日程,经羧壢馆、榆林馆、饥乌馆(讷都乌馆)、香山子馆而至长泊。往行木叶山,则在香山子馆分道。《续资治通鉴长编》载:“宋大中祥符六年,契丹开泰二年(1013年)九月,翰林学士晁迥等使还,言始到长泊”。<br><br><b> 七、神恩泊 </b>又名鱼儿泺、答尔海子,今贡格尔草原达里诺尔湖,有贡格尔河、亮子河、沙里河与耗来河等多条河流注入,在水资源萎缩的今天,水域面积仍达240平方公里。陈襄(1067年)充国信使,上《陈襄国信语録》《陈襄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録》。其行,白沟——燕京——中京——神恩泊。此线站道,并书中记载与契丹接伴使、副的交往、对话,反映出重要的历史信息。交谈中规中(接伴使)言在神恩泊,说明宋使对谒见辽主地点,事先全然不知,半路上才临时由契丹方面决定的;到达神恩泊的宋使,唯陈襄一例。 <br><b><br>八、犊儿山-永安山 </b> 今巴林左旗富河镇兴隆山一带。沈括记:自庆州东北行一百六十余里至新添帐,“帐之东南有土山,庳迤盘折,木植甚茂,所谓永安山也”单于庭,今坤都冷梁,背依犊儿山,今查干山。犊儿山或记兔儿山,今巴林左旗乌兰坝一带。薛映(1016年)使辽,有记:“临潢西北二百余里,号凉淀,在漫头山南,避暑之处。多丰草,掘丈余,即有坚冰。”刘敞(1055年)使辽,在庆州及以远留下足迹。沈括(1075年)出使,道经辽上京,北行庆州,入大兴安岭,“自塞至其庭三十有六日”,到达“永安山远子”。这一次出使,事关蔚、云、应三州重划地界。以其地理学家身份,因“图其山川险易、迂直,风俗之纯庞,人情之向背,为《使契丹图抄》上之”,是宋使语录最富信息量的一部。在庆州遗址确证条件下,依据沈括记述的方位、道里,永安山自然浮出水面。<br><br><b>九、炭山 </b>辽初夏捺钵地,又称凉陉、陉头,今河北省承德市丰宁县西北,闪电河-滦河上源巴颜屯图古尔山,辽归化州属。土人谓黑老山、黑龙山。谭其骧《中国历史地图集》将炭山标注在坝缘一带,说明炭山是一带方域的代名词。元 · 耶律铸有《炭山窖子店大风后有回风数月不已》诗,可知炭山有“窑子店”地名,考为张家口崇礼区高家营镇下窑子村。路振《乘轺录》:“(中京)西至炭山七百里,炭山即黑山也”。山北有羊城,太祖三年五月“置羊城于炭山之北,以通市易。”《契丹国志》记:“汉城,在炭山东南滦河上,有盐铁之利,乃后魏滑盐县也”。唐·贾耽《皇华四达记》记炭山程途:“自幽州西北路清河馆,即居宝关雕巢馆,赤城口始有居人,望云县、受赐川(独石口),凡十日程至炭山。”<br><br><b>十、混同江 </b>混同江,即今东流松花江。辽史兴宗太平四年(1024年)诏改鸭子河曰混同江。鸭子河,或捺钵意义的混同江,特指三江口近地的东流松花江初段。辽境存混同江捺钵熟道,即《武经总要 · 北番地理》中京——兴中府——宜州——乾州——东京辽阳府线路;也有《胡峤陷北记》上京——袅潭——十三山——东京辽阳府。<div><br></div><div>辽代受辽泽之阻,因迂回东京辽阳府而行。以东京为交通枢纽,交通继续发散,最远到达黑龙江入海口、鸭绿江流域和朝鲜半岛。 中原使者行抵混同江,路途遥远,进入金源之地,更引人注目。王拱辰光顾混同江,见之《宋史 · 王拱辰传》:“至和三年,复拜三司使。聘契丹,见其主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拱辰,亲鼓琵琶以侑饮。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入翰林十五年,故吾厚待之。”情节可信。王拱辰(1059年)到达混同江,没有留下语录,路线难以拟议,是一个缺憾。既然有到达混同江史实,那么王拱辰就是最早出榆关、迁州(山海关旧地),经行傍海道,到达混同江的中原使者。其行纪无存,整个辽代就空缺了。<br><br><b> 十一、清泉淀 </b>清河馆,今北京市海淀区清河镇,古称大口。清河馆外一百余里,有清河淀,金毡馆。《武经总要》:“清泉淀,幽州西北清河馆,至清泉淀三日程”。富弼、张茂实两次使辽,第一次,见自《续长编》:“富弼、张茂实,以八月乙未,至契丹清泉淀金毡馆。”第二次,庆历二年(1042年),富弼再次使辽,亲见辽兴宗于上京。富弼出使过程曲折,成绩斐然,但行纪、站道独缺,传世之《郑富公行程録》已被考实为薛映原著。<br><b><br>十二、九十九泉</b> 蒙古语“敖伦淖尔希勒”,今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察右中旗、察右前旗,卓资县交界一带辉腾锡勒草原。有九十九个大大小小的海子(湖泊),因称九十九泉。蒙古语辉腾,寒冷之意。《水经注》:“阻阳城(张家口市怀来县小南辛堡镇大古城村沮阳遗址)东八十里有牧羊山,山下有九十九泉,南至云州,北至炭山。”<br><br> 宋使往行九十九泉,唯独仅有的一次史载,为工部尚书余靖两次出使契丹,第一次莅九十九泉。即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请和,而契丹以兵临境上阻止,朝廷忌惮。余靖从十余骑出居庸,至九十九泉。他从容坐契丹帐中,以理慑服契丹。余靖熟谙契丹语,能以胡语作诗。及再往,虏情益亲。(据《余靖传二》)余靖使辽,是宋使最为成功的一次邦交,传为佳话;从居庸出关,标注了九十九泉的方位。<br><br>————————<br><br>《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一九景祐三年(1036年)八月丙辰:“左正言、知制诰、史馆修撰宋祁为契丹生辰使,礼宾副使王世文副之。”<br><br><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