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渤海王城

洪牧

渤海王城,即唐代渤海国都城,名忽汗城,仿唐长安城规制,今黑龙江省牡丹江-宁安市渤海镇“唐代渤海国上京龙泉府遗址”。遗址四至、轮廓、形制、布局清晰可见,是我国东北迄今保存最好的唐代都城遗存。唐天宝十四年(755年),渤海第三代王大钦茂,由敖东城迁都忽汗城,府为上京龙泉府。在渤海国长达二百二十九年历史中,四易其都,其中两次定都忽汗城。城名忽汗城,地治忽汗州,皆以忽汗水(牡丹江)、忽汗海(镜泊湖)得名。<br><br>渤海王城名,出自唐代地理学家贾眈(730一805)《皇华四达记》。原书散佚,《新唐书 · 地理志》保留有部分内容。书载:“营州东百八十里至燕郡城,又经汝罗守捉,度辽水,至安东都护府五百里,故汉襄平城也……自都护府东北经古盖牟、新城,又经渤海长岭府,千五百里至渤海王城,城临忽汗海。”<br><br>到遗址被世人发现、稽考的清初,忽汗城历经五百年风雨剥蚀,已面目全非,隐身时空。揭开遗址的历史面纱,是由几代宁古塔流人学子陆续完成的。他们是方拱乾、张缙彦、吴兆骞父子、杨宾、张贲,和曹廷杰。他们以古代知识分子的眼光,寻访、记述渤海王城,一步步揭开她的神秘面纱,展示于世。<br><br><b>一、方拱乾发现“前代建都之地”</b><br><br>方拱乾是最早遣戍宁古塔的流人之一,顺治十六年(1659年)出塞,顺治十八年(1661)赎身、回籍,在宁古塔居留三载,亲历城地考察。他的《绝域纪略 · 土地篇》相关内容,是有史以来,关于王城遗址的最早著述,其说:<br><br>“有东京者,在沙岭(牡丹江-宁安市沙兰镇)北十五里,相传为前代建都之地,远睇之,翡郁葱菁若城郭,鸡犬可历历数,马头渐近,则荒城蒙茸矣。有桥,垛存而板灭;有城。闉轨存而阈灭;有宫殿。础存而栋宇灭;有街衢,址存而市灭;有寺,石佛存而刹灭。讹曰‘贺龙城’,讹慕容耶? 而北燕非此地。所掘钱,多正隆。正隆乃金主亮年号。俗言祀神者,动言乌禄,岂乌禄旧封耶? 黄瓦累累,无字可寻,惟一瓦有字曰‘保高丽作’。字多不完,岂高丽耶? 环东京皆腴地,流水残山,颇似江南荒野。”走近这座被土人称作“东京”,有王家宫阙气象的废城遗址,方拱乾由然发怀古之幽情,连出几问——当地讹传之和龙城,那就得和慕容氏联系到一块儿了,而这里分明塞月边风,哪会是三燕旧地呢?土人在废城掘得古钱,镌金代完颜亮年号,又联想到祀神者动辄提到乌禄,此莫非是金世宗完颜雍的封地?废城中残瓦颇多,其中一块瓦上有“保高丽作”字样,难道这竟是高丽王城吗?方拱乾最终还是没有找到让自己信服的答案,索性不往下想了,就把注意力转移到视野中颇似江南的田园风光上去了。<br><br>方氏尽管没有给这座“前代建都之地”找到注脚,但他对废城细节的纪实文字,至今仍被作为遗址考证的指引。如,“有桥垛存而板灭”,现今渤海上京城遗址北临牡丹江,江上有渤海石筑桥梁建筑址五处,分别坐落在上官地、牛场、下官地、胜利屯等地江面,其中上官屯桥址,俗称“七孔”,实为七墩八孔桥,全长160米,现存7个大型桥墩,用玄武岩石块砌就。“有城闉轨存而阈灭”,已被发掘的宫城南门,门道部分均为石板铺路,特别是三号门址,其上还清楚地保留着渤海时代的车轨痕迹;“有街衢址存而市灭”,据考古钻探,上京城内已发现南北、东西交错的街道若干条,其中朱雀大街宽约110米,而且“西市”遗址也被发现,东西长190、南北宽110米,四面设有围墙。“有寺石佛存而刹灭”,据考古调查与钻探,上京城内外已发现九处佛寺遗址,今兴隆寺(俗称南大庙)即是在渤海旧寺基址上重建的,至今寺内还保存着渤海石佛一座,虽经后世修葺,但仍具神韵。“有宫殿础存而栋宇灭”,至今渤海上京城宫城城内宫殿基址保存尚好,柱础散布其上,历历可数。<br><br><b>二、张缙彦 以《东京》立篇</b><br><br>张缙彦比方拱乾晚到宁古塔两年,但比方拱乾在宁古塔居留时间更长。张缙彦于顺治十八年(方拱乾全家回籍之年)流徙塞外,至康熙九年(1670年)卒,在宁古塔居留九年有余。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中,则以《东京》为题独立篇目,可见其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看重,其散文笔触流畅,描述的古城轮廓,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其所著《宁古塔山水记》《东京》篇文曰:<br><br>“由沙岭而东十数里,有古城石垒,周匝约三十里,或言系朝鲜旧国,或言是金元分封处。考乌禄初封,建国临涅,其为金主故地,颇为近之……若东京之名,则土人相传久矣。道中远望,云气变幻,如楼阁旌旗,远近山城,皆似茂林丰屋,屯聚庐舍,即而视之,则不见,不知此何气也?东面城址,土墉高丈余,以石为基,城门石路,车辙宛然。大河绕城而东,其古渡尚有坏桥乱石,横亘水中。其宫殿三重,在前者规模颇宏,台址三尺,柱础如盘者计一十有六,后二重稍逊焉。殿东西二门,正中无甬道,阶墀陛,纷错可识,败瓦断砖,虽野烧之余,尚有存者。且丹绿琉璃,间有夷汉字号,土人□取为玩。其别馆回廊周环者,不可细辨。前有五台,石垒叠起,高可二丈,似五凤楼制度,内有小城,颇仿皇城焉。在右有石井二,首石甃八角,雨水停泓,尚可牛饮。明堂以外,九陌三衢,依稀可睹。旁石垒似部落军伍所舍,或为列肆贸易之所。城以南有古浮屠,高丈六,佛面虽有风雨侵蚀,过之者尚稽首焉。前有石塔,八面玲珑,庄严精巧,尤非塞外所有。此地平旷数十里,似为都会之地。其西七、八里许,有石碛数区,各围方三四里,其为屯操刍牧之处无疑矣。又有古坟石,方丈者数坂,土人掘地,得石兽,其白如玉,必辇而至者,非此中物也。西南十余里,有长溪,支菱、茅苇、芙蓉生焉。夏秋之交,荷花红敷数十里,灿若云锦,土人探莲者,荡小舟入之,浮游如画,真东京美景也。宁古胜概,此为第一。”<br><br>从考古学角度,张缙彦的纪游文字,似无新的看点,但记述更为周详。如:“古城石垒,周匝约三十里”,已明确提到上京城的形制与规模,据1964年勘查,上京城周长为16296.5米,恰为32华里。“其宫殿三重”、“别馆回廊”,则是对宫殿布局的描述,据考古发掘,现存上京城遗址宫城中轴线上一列五重大殿,周围多有回廊设置,其中较大的宫殿有三座,即第一殿、第二殿和第五殿,此三座大殿当即张氏所言之“宫殿三重”。其“前有五台,石垒叠起,高可二丈,似五凤楼制度”,则是对宫城南垣正门址的描述,据考古发掘可知,宫城正南门建筑十分宏伟,正中为高达5米的石砌台基,其上有酉阔9间、进深6间的主体建筑,门道分居台基两侧,为中原传统“过梁式”结构,其上另起门楼,末发掘前,门道两侧门墩均可看作“一台”,两个门道则计有四个门墩,即“四台”,加上中间的殿址——亦可视作“一台”,恰好是张氏所言之“五台”。其云“有石井二,首(白)石甃八角”,其一现已修葺,即著名的“八宝琉璃井”,已成为当地的重要旅游景观。又张氏所记之“八面玲珑”的“石塔”,即著名的渤海石灯幢,现仍存于兴隆寺内,为现存珍贵的渤海石雕艺术制品。而张氏所记“古坟石”,即指上京城北的三灵坟,近年考古工作者巳发掘出石雕狮头,可见张氏云“土人掘地得石兽,其白如玉”并非虚构。张缙彦的著录,不仅对方氏作了进一步的补充,难能可贵的是,他以《东京》立篇,京,已是王城的代名词。<br><br><b>三、张贲推作“金祖起家在焉”</b><br><br>张贲,字绣虎,浙江钱塘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同年以北闱科场案入狱,康熙九年(1670年)遣戍宁古塔,十二年改徙乌喇,十四年卒于乌喇。张贲对这座古大城记述甚详,见之《白云集》之《东京纪》:“宁公台西南六十里曰‘沙岭’,岭东十余里,有古城焉,土人相传曰‘东京’,盖金祖故都是也。道中远望,其上常有云气变幻,如楼台宫阙状。稍近之,郁郁葱葱,又如烟井庐舍,万家屯聚。即而视之,无有也。古城甃石为基,土庸高丈许,无复雉堞,颓然短垣也。围环可三十里,城门石路,车辙宛然。南门内故址,似宫殿三重,前一重规模宏敞,柱础方广三尺余,计一十有六,后两重无存焉。殿南向,正中无驰道,东西二阙门,阶墀陛墄,层级可辨。前列五台,今高两丈许,似京师凤阙遗制。后别有小城,似宫禁。左右石井二,白石甃砌,八角形。明堂以外,九陌三衢,依稀可识。旁石垒,似部落军伍所舍,或官署环列如拱。城内今宫室无存,败瓦乱碛。在榛莽中,时有丹碧琉璃,错出间杂,存汉字款识,土人取以为玩。掘地得断碑,有‘下瞰台城,儒生盛于东观’十字,皆汉文,字画庄楷,盖国学碑也。想象当时,建国荒漠,重学崇儒如是。城外大河绕城而东,有圮桥乱石横亘水中。城南有古寺,镂石为大佛,高丈有六尺,风雨侵蚀,苔鲜斑然,而法相庄严,镂凿工巧,今堕其首,好事者装而复之。前有石浮屠,八角形。郭外平旷数十里,其西七八里许,有石碛数区,各周环三四里,似屯兵刍牧之所。旁有古墓石方丈者数版。掘地得石兽,白如玉。西南十余里有长溪,芰荷、菱芡产焉。夏秋之交,芙蕖红敷数十里,灿若云锦,翠鸟野凫,回翔上下,土人荡小舟采莲,浮游如画,缘溪而上三四十里,有瀑布,土人曰‘水海’。水声砰訇闻数里,不知源所自出也。余考《金史》云,以辽阳为东京,又云五国城,去辽东北千里为黄龙府、宁江州诸处,金祖所发迹,故址无存焉。此地或言朝鲜故都,或言金、元分封处,无有辨者。而土人指为东京,大率金祖起家在焉,因表为京。其以辽阳为东京之说误也。今其地往往获古钱,皆徽、钦间制,其为金人故迹无疑也。盖松花江以东,风土形胜之美,莫若东京云。”<br> <b>四、吴兆骞父子记为“金之上京城”</b><br><br>吴兆骞,字汉槎,吴江人,明崇祯四年(1631年)生,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中举,同年在南闱科场案中,被诬入狱,顺治十六年(1659年),与方拱乾等同批遣戍宁古塔。<br><br>据吴兆骞《秋笳集》《上京》诗注云,“城临马耳河,在宁古塔镇城西南七十里。三殿基址皆在,殿前有大石台,国学碑犹存数十字,有天会年号。禁城外有莲花石塔,微向东欹,石佛高二丈许,在塔之北。”<br><br>吴兆骞《天东小记》又记,“火茸城,广四十余里,中间禁城可里余,三殿基址皆在,碎碧瓦棋布其上。禁城外有大石佛,高可三丈许,莲花承之,前有石塔,向东小欹。出大城而西,则芰荷弥渚,逶迤绵渺,莫穷其际。渚间有亭谢遗迹,岂即当时之阙庭苑囿耶!”可证吴兆骞亲历渤海上京城遗址,并著录文字,《天东小记》今已不传,前述段落,转引自高土奇《扈从东巡日录》,吴兆骞的调查著录已难知其详,但“上京”“大城”跃然纸上。<br><br>吴兆骞的儿子吴桭臣,字南荣,生于清康熙三年(1664年),在宁古塔当地长到十七岁,所撰《宁古塔纪略》也提到渤海上京城遗址,“石壁之上,别有一朗岗,即宁古镇城进京大路。一百里至沙岭,第一站,有金之上京城,临马耳河,宫殿基址尚存。殿前有大石台,有八角井,有国学碑,仅存‘天会纪元’数字,余皆剥蚀,不可辨识。禁城外,有莲花石塔,微向东欹。塔之北有石佛,高二丈许。”吴桭臣从其父称遗址为上京,并与宁古塔进京大路相联系。对渤海王城的考实,从东京到上京,明显更进一阶,但吴兆骞的父子所言“上京”,仍指金上京。土人名其“东京”,误导作用极强;又掘出与金人相系的宋徽、钦铜钱,流人士子把视线投向金代,孜孜以求。吴兆骞父子记为上京,已更进一竿。<div><br><b>五、杨宾反诘金上京说, 走出关键一步</b><br><br>此前流人著述,多以风土见闻着笔,以怀古抒臆、写景为主,偶获考古见地,当属无心栽柳。以亲见“会宁之文”,而确信废城为金上京城。而至杨宾,渤海王城终于进入历史地理学家的视野。杨宾(1649-1720),别名大瓢,字可师,浙江山阴人,《柳边纪略》成书于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是一部记述东北历史地理的名著。杨宾是宁古塔流人杨越之子。康熙元年(1662年)杨宾十三岁时,其父杨越因浙东“通海案”,携妻流放宁古塔,杨宾带两妹一弟投奔上海县叔父飘零过活。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中年杨宾出塞探视父母,到过宁古塔。康熙三十年(1691年)十一月杨越病故,杨宾再赴宁古塔,扶柩、奉母回南。《柳边纪略》是杨宾在驿旅途中,亲历所记,是清代最早整体记述东北驿传,和以游记、纪行文字传世的珍贵史料。记述内容填补了诸多正史空白,如梁启超所论,“边徼地理之研究,大率由好学之谪宦,或流寓发其端。如杨大瓢宾《柳边纪略》,为记述黑龙江事情之创作,盖其父以罪编置此地,大瓢省侍时记其间也。”</div><div><br></div><div>杨宾对渤海上京城遗址的考证,见于所撰《柳边纪略》,文曰:<br>“宁古塔西南六十里沙阑,南有旧城,大与今京城等。内紫禁城,石砌女墙,下犹完好。内外街道隐然,瓦砾遍地,多金碧色,土人呼为东京。而中原之流寓者,皆指为金之上京,是以《盛京志》作金上京会宁府。余按史志,辽、金东京在今辽阳州,土人之言固非,而《盛京志》亦未可尽信。尝考《金史•地理志》,上京东至胡里改六百三十里,西至肇州五百五十里,北至蒲与路七百里,东南至恤品路千六百里,至曷懒路千八百里。又洪忠宣路程:上京三十里至会宁头铺,四十五里至第二铺,三十五里至阿萨铺,四十里至来流河,四十里至报打孛堇铺,七十里至宾州,渡混同江,则是金之上京,确在今宁古塔之西,混同江之东,其去混同江仅二百六十里耳。以今之道里度之,应在色出窝稽左右。而色出窝稽岭上土城址尚在,今人指为金时关门者,安知非是?然则沙阑之金碧犹存者,其殆熙宗天眷以后之北京钦?……沙阑城内存石塔一,石观音一。康熙初,观音首脱,鼻端微损,新乡张司空坦公琢而小之,今高九尺,而石座又三尺余。己巳六月,宁古塔蓝旗固山大巴黑塔阿妈病且死,梦石观昔至其家,遗命长子吴达哈为屋以盖之。吴达哈出五十金,属西关吉林下观音庙僧净金董其事。净金又募得数十金。冬十二月入窝稽伐木,庚午二月初六日破土,此余所目击者也。又,往时存一紫石碑,康熙初,大兴刘侍御命人往观,其人椎而碎之,取一角还,仅十三字,作四行。首行曰‘深契’,次曰‘圣’,次曰‘儒生盛于东观’,次曰‘下瞰阙庭’。书类率更令,盖国学碑也。又土人云: 城内虽无居人,远望之犹有王气。城北十余里有两石桥,桥九洞,今石虽圮,柱尚在。又将军安珠瑚使人浚井,得朱漆井亭木方尺,颜色甚鲜。”<br><br>一看即知,杨宾视角独到,文笔专业。对通行的金上京说,有反诘之语。杨宾作为流人之子,对“国学碑”上残留文字做逐行、逐字的详细记述,并对吴兆骞“天会年号”、吴桭臣“天会纪元”粗略文笔加以匡正。而“朱漆井亭”的描述,也是过去未有的新发现。此外,杨宾还如实记录对遗址的不同认识:“土人呼为‘东京’,而中原之流寓者,皆指为金之‘上京’”。<br> <br>受历史局限,直至杨宾,流人士子终未厘清就在他们身边,又让他们惊诧、流连的奇异所在,就是唐代渤海上京城龙泉府遗址,但距确证遗址、柳暗花明,也只有咫尺之遥。流人士子们对古大城情有独钟,是出自他们作为古代知识分子的本能,但受其特殊阅历,和生活地域的局限,又难能有所作为,他们的研究,几乎没有半句与渤海国沾边的话,这是一个遗憾——他们生活在忽汗水之滨已有经年,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理应产生某种联想。</div><div><br></div><div>他们或许不知,虽然古大城的庐山面目尚未揭晓,早在一百年前金上京就已名花有主。明弘治元年(1488)刊行的《辽东志》中。《辽东志》纂修者,辽东都指挥佥事毕恭、左府都督佥事王祥。原书散佚,后经嘉靖八年和十六年两次续成,全书九卷,嘉靖四十四年又有《辽东志》的第三次续修本《全辽志》,是研究东北历史地理的一部重要史籍。书中,开列“海西东水陆城站”驿路,即从辽东都司北境重镇开原,经底失卜,通往混同江(松花江- 黑龙江)下游奴尔干都司的水陆交通干道,全程记为五十四站。其中第三站记为上京城,今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会宁府遗址”。大金前期都城,传承于完颜阿骨打“皇帝寨”。书中在上京城后面加注“金人旧居”,说明金上京会宁府另有确地,即此,忽汗河边的古大城,几近呼之欲出了。<br><br><b>六、乾隆《钦定满洲源流考》说出地域范围</b></div><div><br>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八月十九日,内阁奉上谕,阿桂、于敏中、和珅、董诰等人,奉诏编撰满洲编年史书,乾隆赐名《钦定满洲源流考》。至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正月,总纂官纪昀、陆锡熊、孙士毅、总校官陆费墀,完成校对成书。其写,“大祚荣所都,在长白山东北,大钦茂又东徙三百里,直忽汗河之东,今宁古塔呼尔哈河也。”虽然已说对了渤海王城所在地域,但总纂们个个是内廷大员,对古遗址考察难能躬亲而为,这使渤海王城难能破茧而出。宁古塔呼尔哈河,即忽汗河,渤海王城即忽汗城。《钦定满洲源流考》唯一遗憾,是没有提及作为遗址已被人们关注忽汗城。<br><br><b>七,曹廷杰的</b><span style="line-height: 1.5;"><b>破题</b></span><b style="line-height: 1.5;">论证</b></div><div><br>曹廷杰,字彝卿,号楚训,湖北枝江人。自幼好学,同治十三年(1874年)以汉文誉录入内廷国史馆。其著《东三省舆地图说》写明,“天宝末徙上京,直旧国三百里,呼尔罕海之东,建五京十五府六十二州,此为肃慎故地,曰‘上京龙泉府’。”“自万岁通天丙申,至先天壬子,共十七年,舍利齐齐克仲象父子,渡辽水辟地五千里,以所统为呼尔罕州。应由今奉天渡东辽水,至吉林鄂多哩城建国。查鄂多哩城,在今牡丹江源西岸,‘牡丹’即‘仆斡忽汗’之转,‘忽汗’即‘呼尔罕’之转。则所谓鄂抡河者,乃忽汗河之本名。因先天中赐名呼尔罕州,始有忽汗河之称。又以呼尔罕海为众水所归,故称海以别之。武艺徙上京龙泉府,本拂捏国故城,今称东京城,亦称佛讷和城。”以曹廷杰所论,古大城已然透脱,令流人士子欣慰的是,古大城实锤,最终仍旧出自他们的江南同乡之手。<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