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国新罗道:忽汗城—南京南海府—新罗国

洪牧

此线系《新唐书·渤海传》所载“南海,新罗道也”,即由渤海王城忽汗城(黑龙江省宁安市渤海镇“上京龙泉府遗址”),南行经由东京龙原府(八连城)、南京南海府(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青海土城遗址”),通向朝鲜半岛新罗国的交通道路。<br> <br> 《新唐书·渤海传》载,南海府“沃沮故地为南京,曰南海府。”沃沮故地当在中国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挥春逃南的一狭长近海地带,符合南海府的位置。关于南海府的具体地点,经近年朝鲜考古工作者的调查和发掘,认为是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的青海土城[[6]青海土城位于南大川左岸的平原上,城的北面和东面为起伏的山峦,西南有南大川流人日本海。从城的位置,规模形制及遗协遗物来看,此城为南海府是可信的。南海府是新罗道必经的重镇。 <br> <br> 新罗原居朝鲜半岛东南境 , 与高句丽,、百济成三足鼎立之势。唐太宗征高句丽, 新罗积极出兵助讨。及高句丽、百济双灭, 新罗疆土逐渐扩大到朝鲜半岛的大部分地区。然新罗并不满足于此, 屡有北进略地之举,因此唐高宗曾发兵讨伐新罗 , 却未能遏止其北进,到八世纪初 , 新罗的北境已抵原高句丽境内的泥河(今龙兴江)一线. 大祚荣立国时 , 统一了三国的新罗已是朝鲜半岛上的一个强盛的国家。<br> <br> 《三国史记》卷三十七引贾耽《古今郡国志》:“自新罗泉井郡至栅城府,凡三十九骚。”新罗泉井郡在今朝鲜咸镜南道的德源,南海府(今青海土城)在德源之北,所以南海府是新罗道上必经之地。南海府还是渤海使者赴日启航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公元776年,渤海使者史都蒙率领127人,从南海府的吐号浦越日本海访日。这一史料证实,新罗道不仅是渤海通往新罗的陆上干线,也是一条做为渤海人从东京龙原府越海赴日的备用航线,只是仅使用了一次。<br> <br> 新罗泉井郡即今朝鲜江原道德源,栅城府即今东京龙原府(八连城)。719年正式加冕登基大武艺,积蓄国力。对外开疆拓土,邻族畏服。733年击败朝鲜半岛新罗王国的入侵。<br> <br> 其道路走向为,由上京龙泉府至东京龙原府,这一段路程和龙原日本道是同一路线。自东京龙原府沿图们江上行,经三十九驿到南海府,即今朝鲜咸镜南道新昌附近之渤海古城,然后由南海府南行一百五十余里,抵达龙兴江,即新罗和渤海之分界全程一千三百余里。<br> <br> 渤海人前往高丽,又可取朝贡道。即由上京龙泉府南行经旧国、抚松至西京鸭绿府(今吉林省临江县),由此东南行过鸭绿江经今满浦、楚山、昌城、义州等地至高丽。<br> <br> 贾耽所著《皇华四达记》,有一条是从山东登州从海上通达朝鲜的水驿。渤海国的经济繁荣和交通网,渤海新罗道就是在山东登州与大唐达于四海的交通并接。<br> <br> <br> 关于新罗道的具体路线,是从上京沿嘎呀河谷进人今图们、挥春境内,经凉水、密<br> <br>江到达八连城(东京),然后过图们江沿日本海西岸的近海平地南行,这是沃沮故地,<br> <br>经咸兴到南海府,继而南行过龙兴江进人新罗镜内。这条交通线应是大部分沿用了沃沮人的交通道,在高句丽时期,沃沮人就与高句丽发生了密切的联系。所以关于新罗道的开辟年代,可以说是在高句丽时期。渤海建国后不久,这条道就成了渤海通往新罗道的干线。<br> <br> 726年,他阻碍黑水靺鞨归附唐朝,他亲唐的弟弟大门艺逃至长安。727年,派遣高仁义出使至日本以遏制新罗, 728年,日本遣使向渤海答谢。从此渤海国一直与日本维持着很好的外交和商贸关系。732年,大武艺派将军张文休率领水军跨渤海湾进攻唐朝登州(山东蓬莱),杀害登州刺史韦俊。葛福顺奉唐玄宗之命率兵征讨渤海国。733年,新罗奉唐朝之命从南方攻击渤海,由于大雪,士卒死者过半,无功而还。大武艺十分怨恨大门艺,秘密派刺客在洛阳天津桥南暗杀大门艺,但大门艺没有死;唐玄宗命令河南府搜捕大武艺派来的刺客,把他们全部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