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i>三访憩园</i></b></p><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15px;">——憩园纪事之三</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今天,巽之先生带着他的巜芦水萍风》,第三次来到了憩园。与前两次的阳光明媚不同,这次却是秋雨绵绵。雨静悄悄地下着,只有一点细细的淅淅沥沥的声音。正如张爱玲所描绘的:“雨,像银灰色黏濡的蛛丝,织成一片轻柔的网,网住了整个秋的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憩园在秋雨下,像一位少妇,端坐不动,但成熟的风韵却吸引着你的目光,让你心动。门口有一棵橘子树,桔黄色的橘子,沉甸甸地挂在树上,让人垂涎欲滴。而树太高,摘不着,又让人想起“望梅止渴”的故事。后山的绿树,象8341部队的卫兵,一动不动,站在那里,护卫着大山怀抱里的憩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姜琼先生与巽之先生在憩园的客厅作着书生的交谈,并彼此交换各自的“大作”。治学严谨的姜先生20年磨一剑,磨出了一本既冷又热的《武功山与宗教》。想要真正游览读懂武功山,欣赏博大精深的武功山宗教文化,这是必读书。(有人年年爬武功山,但并不真正懂得武功山。)相比之下,巽之先生的《芦水萍风》,只是一本随笔,似水年华流淌之后的芦溪杂忆。两位书生“大作”的交换,巽之先生显然是赢家。因为他得到的《武功山与宗教》比《芦水萍风》厚重多了。但他同时也是输家,因为姜先生解读的是一座名山,他写的只是人生的随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真正的朋友是不在乎彼此的高下的。两人品香茗,赏秋雨,立于憩园之侧,纵论码字之得失。倾情交谈之时,竟不知吴之先生之悄然到来。待到惊觉之时,已在吴先生登堂入室之后。姜琼先生忙执弟子礼,为吴先生上茶敬烟,巽之先生则呈上《芦水萍风》,敬请吴先生雅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人成众,憩园于是热闹起来。吴之先生率巽之先生一一参观客厅、书房、餐厅、厨房,姜琼先生则紧随其后,听取恩师对憩园各“厅局委办”装饰的评点。吴之先生也亳不客气,“指点江山,激扬文字”:客厅少了一幅画,书房多了一张床,餐厅只有桌椅凳,厨房没有菜根香。三人正聚首而谈,憩园突然涌进三条汉子!定睛一看,原来是古城雅士熊奇先生、逸少先生、甄聖先生,结袂前来巡察自己庄园。大家又是一通握手、寒喧,秋雨也似乎感觉到了温度,下得小了些。巽之先生趁机呈上随身携带的《芦水萍风》,请三位雅士“惠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位雅士虽是文人学士,但比谁都懂“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一进憩园,便成园丁,拿起锄头,闷头就干活。挖土,整修菜畦,忙个不亦乐乎。吴之先生看得眼热了,也找把锄头,参与其中。见状,姜琼先生也忙不迭打电话,请伽神老人前来料理厨事。大家都忙着,只有那巽之先生,文不文,武不武的,站在那深秋天空之下发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又一位重量级人物来到了憩园,他就是古城文史专家苗地先生。苗先生佩带金丝眼镜,但穿着朴素,活像一位古代的隐士。巽之先生迎上前去与之双手相握,并呈上《芦水萍风》敬请教正。然后,与之讨论芦溪历史,还讨论到明代芦溪烧制南京城墙砖之历史。苗先生讲起这一历史,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令人信服。他说:为修筑南京城墙,朱元璋号令长江中下游的江苏、江西、安徽、湖南、湖北等5省各府、州、县,以及军队卫、所等近200个单位的百万余军民承担和组织人力制坯烧造城砖,将烧造好的城砖统一运往南京用于修筑城墙。而芦溪就受命烧制这种城砖,当年窑址就在现在日江水泥厂附近的新力埠。当年烧制的城砖是有严格规定的,要求每块城砖长40—45厘米,宽20厘米,厚10—12厘米,重为10至20公斤,以确保城墙的坚固和美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十二时余,伽神老人走出厨房,请一众文人雅士到餐厅就餐。而他变戏法似的,弄出了12个菜,在餐桌中央,摆成长方形,色香味俱全,煞是诱人。大家赞叹不已,他则象小孩一样,开心地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