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爱劳动——“土”的探究

晓玲

凉风已起,秋天已过半,我们的劳动课程将在这个秋天启航!我们诚邀您的加入,共同体验劳动之美,劳动之乐!<div>课程开始前,先来了解“土"的知识吧!</div> <div><b>土壤是什么?</b></div><div> 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土壤由岩石风化而成的矿物质、动植物、微生物残体腐解产生的有机质、土壤生物(固相物质)以及水分(液相物质)、空气(气相物质)、氧化的腐殖质等组成。<br> 固体物质包括土壤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通过光照抑菌灭菌后得到的养料等。液体物质主要指土壤水分。气体是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中这三类物质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体。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条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质基础。</div> <b>土壤分类:</b><div>土壤分为:土壤可以分为砂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类。<br>砂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多,颗粒粗糙,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通气性能好。<br>黏质土的性质:含沙量少,颗粒细腻,渗水速度慢,保水性能好,通气性能差。<br>壤土的性质:含沙量一般,颗粒一般,渗水速度一般,保水性能一般,通气性能一般。</div> <div><b>什么是耕作土壤?</b></div>耕作土壤指自然土壤通过人类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造成适于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土壤。是经过人类的耕作、施肥、灌排、土壤改良等生产活动影响和改造的土壤。 <b>我国耕作土壤的主要类型</b><br>黑土,富含腐殖质,肥沃。<br>黄土,土层深厚,直立性 强,富含矿物养分,但有机质含量不高,缺磷少氮,呈碱性。<br>红壤,呈酸性,有机质 少,贫瘠,土质粘重。<br>水稻土,富含有机质,肥沃,多呈青灰色。<br>紫色土,含有丰富的磷、钾,酸碱适中,肥沃。 <b>你知道我们所在的地方的耕作土壤类型吗?</b> <b>寒冷的冬天即将到来,我们所在区域的农田里都种哪些农作物呢?快去问问爸爸妈妈吧!</b> <b>农作物:冬小麦</b><div>小麦是小麦属植物的统称,代表种为普通小麦(学名:Triticum aestivum L.)是禾本科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谷类作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物质燃料。<br>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几乎全作食用,仅约有六分之一作为饲料使用。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小麦的地区,中国是世界较早种植小麦的国家之一。</div> <b>小麦生长环境</b><br>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耕层较深,有利于蓄水保肥,促进根系发育。土壤结构是指固体(有机体和无机体)、液体、气体的组成比例,它与土壤水分、空气,温度、养分有着密切关系,如沙土、重粘土结构不良,难以形成高产。 [5] <br>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5] <br>小麦长日照作物(每天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小麦光照阶段在春化阶段之后。 <b>小麦种植时,有哪些知识呢?问问爷爷奶奶吧。</b> <b>小麦栽培技术</b><br><u>1.选种:</u><br>选种原则:一是要选用与当地气候、栽培等条件相适应的品种:二是要选用与生产发展、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品种。选用时应积极听取小麦生产专家以及市场分析专家的推荐指导意见,降低生产的盲目性。<br>种子处理:经过一定时间储藏、加工以后的种子,发芽率、水分指标等是否符合要求,要进一步测试鉴定,同时注意播种前的晒种、选种等其它准备工作,确保种子质量。<br><u>2.整地</u><br>深耕细耙、精细整地,整地能够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是保证全苗和培育壮苗的基本措施。整地的标准是:一平、二匀、三松。一平是土地平整,深耕25厘米以上,耕前粗平,耕后复平,避免出现墒沟伏脊等,做到浇水时畦内“寸水棵棵到”;二匀是墒情均匀,肥力均匀;三松是要松紧适度,没有明暗坷垃,要细耙,做到上松下实,无漏耕漏耙,无架空暗垄等。<br><br> 3.精播技术<br>适时播种:在影响小麦形成壮苗的诸因素中,温度是最主要的因素。因此,播种期早晚是能否形成壮苗的关键,必须适期播种。若播期过早,麦苗易涉长,冬前群体发展难以控制;土壤养分早期消耗过度,易形成先旺后弱的“老弱苗”:易受病虫害、冻害等。播期过晚的缺点是:<br>①温度低,出苗慢,出苗率低,苗龄小,冬前营养生长量不够而形不成壮苗:<br>②根系不发达,分蘖少,体内有机养分积累少,抗逆性差;<br>③发育延迟,穗分化开始晚,穗头小;<br>④成熟延迟,种子形成和灌浆过程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千粒重降低,显著减产,影响品质。不同地区条件不同,播期有所不同。一般的小麦在10月5-10日播种,到12月10日,日平均气温下降到0℃进入越冬期,冬前大于0℃,积温600-650℃,能满足小麦形成壮苗的要求。<br>适量播种:播量的多少,要因地因条件因品种制宜。中产田因地力不是太好,适当增加播量,可较多地依靠主茎穗争取高产。高产田若播量过大,易引起群体过大,通风透光不好,个体生长弱,易倒伏,若适当降低播量,群体不会过大,个体促壮,抗倒,穗大,产量较高。播量的多少是建立合理群体结构的关键,不同的品种要掌握一定的播种量。<br>播种深度:播深一般以3-4厘米为宜,深浅一致,可使出苗迅速,苗齐,苗壮。播种过浅,易落干,缺苗断垄,易受冻害;过深出苗率低,出苗时间长,苗弱,分蘖晚,分蘖少,次生根少,难以形成适宜的群体结构。 <b>根据你了解的知识,请你利用这个周末为我们的种植做准备吧!</b><div>1.备土:请你为班级的种植区准备土壤,自由选择土的量,根据班级内种植框的大小;</div><div>2.选种:了解了冬天还有哪些作物适宜播种,请为班级种植提供种子,种子量根据班级种植的需要;</div><div>3.种植工具:根据班级种植框的大小,尽量准备小型的铲子、耙子等种植工具,不宜太多</div> 期待你的参与,丰富我们的劳动经验,体验播种与收获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