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叙铸魂教育情,送教互助共成长——刘堡镇学区党总支协同中心幼儿园送教下乡活动

浅欢

<p class="ql-block">  秋风瑟瑟,天气微寒,刘堡学区送教下乡的脚步没有因此而停歇,2021年10月14日,刘堡学区党总支书记马校长带领刘堡中心幼儿园教师一行,送教至芦科小学。</p><p class="ql-block">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刘堡学区党总支书记、马克智校长,中心幼儿园园长闫丽萍携部分教师,芦科小学全体教师等16人。</p> <p class="ql-block">  为了这次活动扎实有效开展,我们制定了以下活动方案。</p> 师德师风专题教育集中学习 <p class="ql-block">  活动开始,首先由刘堡学区党总支书记、校长领学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3至5章,接着,马校长主讲对《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进行了培训,对学校德育工作做了重点解读,对教师的师德做了指引,对“四史”学习,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进行了详细领学。</p>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p class="ql-block">  这些精神,集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彰显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精神。</p> 小学教师专业标准解读 教研课 <p class="ql-block">  刘堡中心幼儿园教师何佳颖带来一至三年级音乐课《丽江三部曲》。她组织一至三年级学生音乐教学,把音乐节奏、打击、韵律、演奏结合起来,给我校师生送来了音乐课的不同教法和学法。</p><p class="ql-block"> 课上,何老师以新颖别致的教学方式和活泼有效的学习方式,引领学生认识音乐、熟悉音乐、表现音乐,从而感受音乐的有趣和美妙。首先,何老师用闯关游戏,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先用学生熟悉的身体部位做律动,然后借助工具板凳层层深入,最后借用乐器完成闯关游戏。将游戏和音乐有机的结合,寓教于乐。</p>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p class="ql-block">  芦科小学焦兰兰老师带来四到六年级科学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p><p class="ql-block"> 课堂上,老师先设疑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实际现象为指导,从实验假设到学生实验验证最后学生讨论得出实验结论层层深入,环环相扣。通过这节课把课程标准要求的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方式表现的淋漓尽致,把小组讨论落到了实处。既锻炼的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培养了学生间的交流沟通的能力。尤其是学生上台展评时,老师的手轻轻地搭在学生的肩上,学生顿时不再害怕和紧张,这轻轻的一搭对于学生而言,不仅是一种鼓励,更是对学生爱的表达。由此可见师生关系融洽。</p> 师生户外游戏活动 <p class="ql-block">  全体师生在寒气袭人的操场上,在何佳颖老师的组织下,使户外音乐游戏活动热烈,师生们的情绪高涨,在音乐中游戏,在游戏中以音乐为规则,让师生在欢乐愉悦中把活动推向了高潮。</p> 说课、议课 说课 <p class="ql-block">  两位授课教师从“设计意图、教材、目标、重难点、教法与学法”等方面进行了说课。</p> <p class="ql-block">焦兰兰老师(左)和何佳颖老师(右)</p> 议课 <p class="ql-block">评课成员在师校长的主持下对两位老师的课堂进行评课。既有对两位老师成功之处的肯定,也有对不足之处的点评,可谓是面面俱到,受益匪浅。也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大开眼界。</p> 传承白杨精神、用情铸魂育人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芦科小学校长师广新进行了师德师风教育故事与心得分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b><b style="color:rgb(255, 138, 0);">传承白杨精神、用情铸魂育人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我已经16个春秋。犹记得刚入职分配到芦科小学,我和同年分配的李文斌老师一起来报到的场景。我们骑着摩托车,从山底到山顶,较平的路骑行,陡一点的路只能用尽力气推着摩托车,几经周折才找到芦科小学。那时的芦科小学刚从旧校址搬迁至新校址(现在的学校),学校只有三排教室和一排宿舍,再就是荒芜的没有围墙的操场,这样的场景让我一眼茫然!也让一个血气方刚的青年男儿心底的凄凉几乎到了极限。看着没有平整的操场周边刚栽种的一排排白杨树苗,我觉得自己像极了它们——无助、凄冷。好在当时的老校长热情地招呼我们,叮嘱在校的其他教师为我们打扫房间,锯木条钉床板,还有一群和我们一样高的学生,也帮着搬东西,等床铺支架完好,铺上被褥,老教师们满脸粉尘的脸上堆满笑容,我的心里一股暖流,我想这就是我要从事的职业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一晃眼16年已经过去了,当初老校长为了学校的屏障栽种的103棵白杨和我一道扎根在这片山区的土地上,目睹着学校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围墙有了,教室明亮了,操场也硬化了,各种教学设施都齐全了,我心里甘之若饴的甜美只有自己能体味的到。如果说有一种力量支撑着我,那就是校门外的一排排白杨,如果说有一束光指引着我,那就是白杨精神!老校长已故,但103棵白杨树傲然耸立,守护着校园,守护着师生的安宁。 “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今天借刘堡学区党总支协中心幼儿园送教下乡活动,借师德师风专题教育的强劲东风,我再叙白杨精神,再话教育情怀,再忆教育初心。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我确信,白杨尚且能数十年如一日像哨兵一样守卫学校,守护着学生,严寒酷暑坚强不屈,努力向上生长,我们有何不能!十年饮冰,难凉热血。那些一直默默坚守在农村边远山区的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给我们树立了榜样,如今他们都老去或已故,我们就是曾经的他们。因为热爱,所以乐此不疲,因为热爱,所以坚守。新时代的教育使命让我们不得不“看似平凡”,却散发着不平凡的光!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在师德师风如火如荼开展的当下,我们要争做“四有好老师”,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个牢固树立”、“四个引路人”、“四个相统一”、“六要”等重要论述精神,守教育初心,以心育心,以德育德,做有情怀的老师。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犹记得学区马校长初见白杨树时的赞叹和初遇芦科小学教师时的欣赏,以及让我们发扬白杨精神的嘱托。我一直认为白杨精神就是“力争上游,不折不挠。”其实我理解的可能还不够深刻,白杨精神不只是力争上游,不折不挠,更是深深扎根在贫瘠的土地,以赤诚之心,无悔坚守,乐观向上,极其普通,然而决不平凡,是树中的伟丈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 </b></p> 党总支书记、校长总结讲话 <p class="ql-block">  学区校长总结讲话,语重心长的讲到,既有对教师的要求和期望,也对教师师德进行了指引,还有对刘堡教育的寄托,他讲到“白杨精神”要在学区发扬,要在芦科小学传承,要在教育工作中显现,让“白杨精神”成为我们刘堡学区的教育精神,让所有教师努力向上生长,力争上游,一起守望刘堡学区教育的美好明天。</p><p class="ql-block"> </p> 合影留念 <p class="ql-block">  我校全体师生一定会以本次送教活动为起点,扎根基层,守住初心,牢记使命。</p> <p class="ql-block"> 编辑人:沙伊娜</p><p class="ql-block"> 审核人:师广新</p>

刘堡

学区

白杨

芦科

精神

教师

学生

老师

校长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