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经典《论语》,悟大道</p> <p class="ql-block"> 心灵的渴慕,知识的给养,把一群追光的姐妹聚集。聚是一种能量的传递,分是一种缘遇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今天众姐妹第一次齐聚在线上,在焦英老师的带领下,大家端坐在圣人的言谈举止面前,和先贤对话,把国粹追寻,向贤人致敬,把经典传唱和发扬。</p> <p class="ql-block">焦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论语》一共有20篇、500章、16000多个汉字。今天,我们开始学第一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学而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在这一章里,需要重点了解八个知识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一、《论语》的形成论语二十篇之说,是西汉时期安昌侯张禹根据“鲁论语”、“齐论语”进行了整理,形成了“张侯论”的版本。东汉时期大经学家郑玄对《论语》进行全方位注释,又根据“张侯论”,结合孔子宅壁里发现的“古文论语”综合整理,形成我们现在的版本最近刚出土的海昏侯墓地,发现了“齐论语”22篇,我们也拭目以待,因为现在还没出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二、题目“学而”的来源 “学而第一”是《论语》开篇的第一篇题目,古人著书大部分是先有文,后来加题目,题目往往从第一句话的两三个字作为标题,没有其他意思,因为本篇第一章第一句就是“子曰:学而时习之”,所以取“学而”两字作为本篇题目,以下《为政第二》、《八佾第三》、《里仁第四》,都是这样的取法。论语开篇三句,其实通俗易懂,却非常难以做到,而且这三句的道理不是有使用限制的,是古今通古今通用,以至于未来也得用这样的人生态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三、 “子”的由来“子曰”的子特指孔子,何晏在《论语集解》特意里指出,这个子当时是男子的通称,这里特指孔子。春秋时期有五等爵:公侯伯子男,所以把执政的卿大夫都尊称为子,后来把一些成体系的大学者也称为子,孔子、老子、墨子、庄子、韩非子等等。孔子曾经做鲁国的大司寇,他的门人弟子称他为子,也称夫子,因为单独称子不成文辞,后来我们把自己的老师也称为夫子,这是一种继承。</p><p class="ql-block">《论语》里的子和夫子都指孔子,《论语》中孔子弟子里,唯独有子和曾子也称子,北宋程伊川因此认为《论语》是有子和曾子的弟子最后整理成书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四、“学”古音读作xiáo,它有两个意思一是仿效;二是觉悟说文里再加一个反文,就是仿效的意思,现在咱们朔州、山东、东北还有这样的话,说文里说xiáo,觉悟也,人性本善,有光明的本性,但由于物欲所蔽,秉气所拘,觉悟有先后之分,后觉的必然要效仿先觉的,才能复归明德良知,所以要效仿觉悟。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五、“习”有两层意思一是练习、践行;二复习。 “习”数飞也,繁体字作“習”,上面一个羽下面一个白,像小鸟在练习飞翔,小鸟飞翔时候力不足够,往回飞,再往前飞,不停练习,引申,学到东西要不停练习、践习、践行它。 “时习之”,在朱子讲法里有,时常习之的意思,将所学到的时时刻刻践习他,引用谢良佐的话:实习者无时而不习,无时不刻不在践行。“坐如尸,坐时习也;立如齐,立时习也”。怎么坐也需要学,学到了就要去践行,怎么站,也要去践习它,因为《论语》里的所说的学都是在讲学做人,做人肯定是要把所学的道理运用在行为事件上。还有一个意思就是按时而习,古人有说法,春秋教礼乐,冬夏教诗书,按季节教的东西不一样,学的也不一样,还有柔日读经,刚日读诗。学是了解新的,习是温习旧的,也就是复习的意思。如果能坚持学而时习之,博学笃行,知行合一,就会“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是《中庸》里的话,虽然愚笨,必然会聪明起来,虽然柔弱,必然会刚强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六、“说”同悦,指心灵的感受,它不同于感官刺激的“乐”,“说”是悠长。人与动物的区别有很多,人类之所以能不断提升、修养自己,境界不断的提高,基本的能力就是学习,这是动物所不具备的,不停提升自己的心底修养、人格完整,当然会不亦说乎。 这里的“说”通假悦。读yuè。我们读这一章要明白,喜悦是得自于心的,快乐是发散在外的,人通过不断的学习,修养自己,境界不停提升,有很多的觉悟,就会内心产生喜悦,这种喜悦很难和人分享,不像快乐,会发散在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七、“朋”是同类,《礼记》说:同门曰朋,同志曰友,同门是向老师一起学习的同学,同志是志同道合者。一个人经过不停的学而时习之,不断提升自己,他的德行、学养就会声名在外,远方的人听说了,纷纷来向他学习请教,这样自己的道可以得到推广,可以教学相长,当然是开心的事情。《史记》记载,孔子不做官了,“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弥众”。孔子开始整理文化典籍,弟子越来越多,来自各个地方,来向他学习。孟子里也说,“得天下之英才而教育之”,这是君子三乐,和“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有异曲同工的意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八、“愠”指心里不愉快。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这句关键在“愠”,大部分人解释为生气、发怒,别人不了解、不知道我也不生气、不恼怒,不也是有德的君子么?朱子解释的非常精到,他解释“愠”是含怒意,别人不了解、不知道你,心里不会存有一丝要发怒的意思,这样才是真正够君子的修养。不生气、不发怒很多人都可以做到,但心里都不会略微存在一些闷闷不乐、不高兴的意思,这个许多人就做不到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另外我们可以从教育上理解这句,就是老师或者家长在传授孩子知识的时候,孩子不明白,没听懂、没学会,这时候你不能生气、恼怒、不高兴,因为诲人不倦,每个人要反求诸己,学不明白是正常的事,历史上三国时期有位乐详,是五经博士,汉代时候研究五经,通一经的可以称博士,国家正式批认的,乐详可以五经并述,有位杜畿想向博士们请教,别人看他这么笨,不情愿,唯独乐详给他讲起来举例子、打比方,还用棍子在地上画,甚至废寝忘食,面无愠色。这使我想起儿子小时候,一个简单的“会”字,从小学一年级到三年级一直也没学会,其间我多次引导,人在云上就会了,下次写照样还是不会!曾经多少次,在孩子睡着的时候,在无人的角落里,我一想到,我的儿子怎么就教不会呢?我的眼泪也会像决堤的洪水一样,汹涌而下,我一次次想放弃,但又想到,假如连自己的母亲都放弃了,谁还会有信心去教呢!我也不敢批评儿子,因为当孩子学习比较困难时,他的内心是自卑的,越是对孩子批评、指责,孩子越没信心,人就怕没自信心,学习差,只是暂时的,但没有了自信心,那就一辈子差,那才是最可怕的!我心里想,儿子学习不好,有写字障碍,咱们长大了可以找一些适合自己的艺术类、机械制造类、服务类等,社会分工越来越细,总可以找到适合儿子的工作!于是,一次一次擦干眼泪,平和地面对儿子。不管写多少次,听写时,仍然写错,再次重复写,儿子也多次泪流满面地对我说:“妈妈为啥我的同桌,人家记5分钟就记住了,而我两个小时也记不住5个。”我心平气和地对儿子说:“儿子,人是有差异的,你数学是有天份的,你看𣎴管多难的题,你都能做出来的!而且妈妈看书,专家说你这种情况,到初中就会好很多!”儿子听了,惊喜地问:“妈妈,真的吗?”“真的!”我肯定地回答!儿子还有个特点就是:不管写多少次,从不说:我不写了!我不学了!这种不抛弃、不放弃、执着、坚韧的精神支撑着儿子从小学到初二,这时,理解性记忆代替机械性记忆时,终于开始会写了!一步步走到现在,终于成为硅谷高科技公司的一名员工,被公司同事称为“小天才”,被老板破格奖励!孔子的学问是先从心地修养、人格完成,并且落实在人伦日用之间,是生命的学问,不仅仅是知识、技能、道理,必然得真修实练,如果不真正的学而时习之,学的正、习的熟,也就不会有心灵觉悟而产生的喜悦。当然,自己修养达不到的话,就不会有真正的乐。 “人不知而不愠”是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自然的结果,不是强求来的。所以孔子之学是平平实实自自然然,不玄不空,不离日用伦常。其实最伟大的往往蕴含在最平凡之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说:“学《论语》,它不会立竿见影,不是说学了它,我一下子变成谦谦君子,一下子就提升了高度,它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它也不是个特效药,它是一味中药,味甘性平,入心经,安神益智。 《论语》不朽的经典、美丽的诗篇,虽然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你的感觉像春天!但是孟子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我对于《论语》,亦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焦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梁启超如何评价孔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吾将以教主尊孔子。夫孔子诚教主也,而教主不足以尽孔子。教主感化力所及,限于其信徒,而孔子则凡有血气莫不尊亲,举中国人,虽未尝读孔子之书者,而皆在孔子范围中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吾将以教育家尊孔子。夫孔子诚教育家也,而教育家不足以尽孔子,教育家之主义及方法,只能适用于一时代、一社会,而孔子之教育,则措四海而皆准,俟百世而不惑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吾将以学问家尊孔子。夫孔子诚学问家也,而学问家不足以尽孔子。学问家以学问故而成家,而孔子则学问之所出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吾将以政治家尊孔子。夫孔子诚政治家也,而政治家不足以尽孔子。食政治家之赐者,不过一国……不过百年,而孔子之因时的政治,可以善当时之中国,可以善2000年迄今之中国。”</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感恩遇见</p><p class="ql-block"> 文/张志平 </p><p class="ql-block"> 我们之所以能传唱经典、诵读和领悟经典,是因为有领路人——焦英老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她真正做到了播撒知识的先行者,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定会学懂,去执行。孔夫子,让世界敬慕的先哲,他的言论不光现在,将来也是约束后人的信条。</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这一章内的二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被传送千年,经久不衰。古人尚且如此,我们有何理由?重拾书本,再读经典。不一样的未来,不一样的日子在等着我们。</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就最近的《茶园三部曲》,我会按焦英老师的身教,和着《论语》的节拍,多读、多思,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我们决不懈怠,跟着焦英老师把《论语》读通,读透,读下去,去践行!</p> <p class="ql-block">学习《论语》有感</p><p class="ql-block"> 文/犁歌</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的真理,永远是朴素的,就像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就像春种秋收一样自然。《论语》告诉我们的永远是朴素的,是简单的。它是真谛,它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过上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自由、快乐的生活。是教给我们在现在浮躁社会生活中如何获取心灵的自由,灵魂的圣洁。从而找到人生的坐标。</p><p class="ql-block"> 真正伟大的思想决不会只适用于一人一时或一地。它们总是具有普遍性。《论语》是常青的生命树,生命力永远那么旺盛。它的思想是高贵的、纯粹的,有了它所以我们纷繁的生活才不至于俗不可耐。孔子是我们的孔子,是大众的孔子,是人民的孔子,是永远的孔子。我们喧嚣的现代的生活更需要孔子,需要《论语》!</p> <p class="ql-block">孙晓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通过焦英老师不仅细心认真的为我们讲解《论语》并为了我们更好的理解和学习还做了详细的文稿,我深深感觉到了老师是在给我们传递一种态度,一种朴素温暖言传身教的生活态度!给老师点赞!学而篇第一读后感:学到的知识在现实中去实践是一件愉快而振奋人心的事;有好友知己,常来常往,一起谈天论地,谈笑风生,人生之乐事;遇困难遭挫败被误解时,勿满腹怨气怨天尤人,应反思自己该如何改进,进德修身,才会最终获得幸福!我会坚持跟着焦老师学《论语》,一点一滴的通透心灵,让心灵芬芳馥郁!因为它入心经,安神益智,它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p> <p class="ql-block">学《论语》心得</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摇头晃脑念《论语》,感觉佶屈聱牙堪比外国语,话不是话,句不成句。原来是因为我太小根本啃不动这大骨头,不知其中滋味。</p><p class="ql-block"> 慢慢成长中生活里越来越多的听到《论语》用到《论语》才真正的知道了《论语》,跟焦姐学习又在一次的从新认识《论语》并准备走近《论语》。</p><p class="ql-block"> 《论语》的作者是孔子,孔子是公元前479年去世的,到公元前1年,过去了478年!由于不存在公元0年,所以到公元1年的忌日,过去了479年!再顺次往下,到公元2021年的忌日,整整过去了2499年,一个去世2千多年的智者用20篇、500章、1600多个汉字,影响着无数的人,孔子今天任然活着与我们同在!!</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跟随焦姐姐一起学习《论语》走近孔子遇见孔子。因为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3日 李冬梅</p> <p class="ql-block">王翠花</p><p class="ql-block">学习《论语》体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金秋收获的季节,我们读书群的书友,在志平姐的带领下,推荐焦英姐为我们讲《论语》这部伟大而经典的国学。</p><p class="ql-block"> 学孔子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p><p class="ql-block"> 了解到《论语》一共有20篇,500章,16000多字。</p><p class="ql-block"> 还学到了焦英的″聚是一束光,散作满天星,焦英就是一束智慧的光,散落到书友群,引领和感染,召唤着我们做个更高尚的人,有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学习,也是一件十分高兴和快乐的事情。和有德行的君子交往,我们也慢慢变成有德行,有才华,懂礼仪的圣贤人。</p><p class="ql-block">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让我们爱上学习,喜欢上分享带给我们书香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读《学而》篇后</p><p class="ql-block"> 文/高敏</p><p class="ql-block"> ” 学而时习之”强调复习的重要性,一部经典只有不断复习领悟其中纲要,也就是人们说的把书读薄了,之后,把知识点及纲要举一反三运用于实践,这时你又把书读厚了。知识点的深刻意义你就掌握了。</p><p class="ql-block"> “有朋自远方来”我就说说咱谈天论地群吧,40个来自不同行业的姐妹,分享厨艺,学习经典,乐时唱歌,闷时登山,巧的教笨的,灵的教拙的,共同进步,一起快乐,“不亦说乎”。</p><p class="ql-block"> “人不知而不愠”谁也不是说话的把式,我们要学会宽容大度,学会原谅别人,给别人改正错误的机会,使自己变成一个有道德有修养的人。</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学习《论语》</p><p class="ql-block"> 文/英</p><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一群姐妹在焦英的爱心带领下,解读学习这部伟大的国粹经典语录体散文《论语》一书。</p><p class="ql-block"> 从中学习儒家思想的精粹典章,把古代圣贤给世人留下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修养有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和品读,得以穿越时空和圣贤对话的机会,在自己为人处世的修养上,先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圣先贤的好学、乐学的思想运用到“贫而乐道,富而好礼”理念中,传承和发扬。</p><p class="ql-block"> 紧跟老师的脚步和姐妹们一起努力学习经典,体会影响二千五百多年的经典语录和道德标准。传承经典,把华夏文化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 于二零二一年十月十四号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虽然姐妹们的《论语》版本不同,但学习的态度相同,每周特定时间,齐聚线下共同努力,学唱经典,传承华夏文明,向贤人致敬!!!</p> <p class="ql-block">声明:美篇里有三张图片选自好友朋友圈的美篇里,请好友见谅。其余图片来自网上和群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