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俯拾仰取皆收获,进而有为再出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次进步,都浸透了一份汗水</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每一次记录,都彰显出一份努力</p> 第三单元单元知识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1、毫米、分米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品或要求量得比较精确时,可以用(毫米mm)做单位;量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或分米dm)做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米m)做单位;测量比较长的路程一般用(千米km)做单位,千米也叫(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认识毫米</b></p><p class="ql-block">①1厘米的长度里有(10)小格,每小格的长度(相等),都是(1)毫米。</p><p class="ql-block">②1枚1分的硬币、尺子、磁卡、小纽扣、钥匙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p><p class="ql-block">毫米和厘米的关系:1厘米=10毫米。</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认识分米</b></p><p class="ql-block">三年级小朋友一乍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p><p class="ql-block">分米与米、厘米的关系: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p><p class="ql-block">(3)长度单位的换算。</p><p class="ql-block">利用长度单位间的进率进行换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2、千米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认识千米</b></p><p class="ql-block">计量比较长的路程,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用字母“km”表示,千米也叫公里。</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千米与米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1千米=1000米</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b></p><p class="ql-block">根据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进行换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估计长度</b></p><p class="ql-block">先确定估计的标准,再看要估测的长度里有几个这样的标准。</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画线段</b></p><p class="ql-block">①巧学妙记:画线段,真简单, 没给长度先计算。定点画线标数据, 依次进行要牢记。</p><p class="ql-block">②线段的特征:直直的,有2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6)长度单位进率</b></p><p class="ql-block"> 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从大到小已排好,相邻单位进率10,隔一是百隔二是千,米和千米进率是1000。</p><p class="ql-block">① 进率是10:</p><p class="ql-block">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p><p class="ql-block">1厘米=10毫米 10分米=1米, </p><p class="ql-block">10厘米=1分米 10毫米=1厘米,</p><p class="ql-block">② 进率是100:</p><p class="ql-block">1米=100厘米 1分米=100毫米, </p><p class="ql-block">100厘米=1米 100毫米=1分米</p><p class="ql-block">③ 进率是1000:</p><p class="ql-block">1千米=1000米 1公里= =1000米</p><p class="ql-block">1000米=1千米 1000米 = 1公里</p><p class="ql-block">注意:在计算长度时,只有相同的长度单位才能相加减。不同单位的计算要先进行单位换算。</p><p class="ql-block">小技巧:换算长度单位时,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进率里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进率里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3、吨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表示物体有多重时,通常要用到(质量单位)。在生活中,称比较轻的物品的质量,可以用( 克 )做单位,克用字母g表示;称一般物品的质量,常用(千克 )做单位,也叫公斤,千克用字母kg表示;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 吨 )做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 </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1)认识吨</b></p><p class="ql-block">计量较大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作单位,吨用字母“t”表示。</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2)吨和千克的关系</b></p><p class="ql-block">1吨=1000千克。</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3)吨和千克的单位换算</b></p><p class="ql-block">利用吨与千克之间的进率进行计算。</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4)相邻两个质量单位进率是1000</b></p><p class="ql-block">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p><p class="ql-block">1000千克= 1吨 1000克=1千克</p><p class="ql-block">小技巧:在“吨”与“千克”,“千克”与“克”的换算中,把大单位换成小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添加0(进率里有几个0,就添几个0);把小单位换成大单位就在数字的末尾去掉0(进率里有几个0,就去掉几个0)</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5)列表法解决问题</b></p><p class="ql-block">1、关于长度的解决问题,先统一单位,再列式计算。</p><p class="ql-block">2、设计方案解决合理安排的问题可以用列表法或列举法,需要不重复不遗漏的进行思考。根据一种事物的安排,从多到少依次列举计算,再选择合理的方案。</p> 表扬榜 <p class="ql-block">赖正强,叶会贤,张锦昊,赖国文,徐鑫扬,胡科伟,曾子婧,刘睿涵,张斌,钟琳菲,代思含,顾晨曦,黄宏涛,韩诗墁,张锦程,邓书鸿🌟🌟🌟</p> 老师有话说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三单元的内容为《测量》,主要学习长度单位千米和质量单位吨。这个单元,如果仅以课本的内容来看,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掌握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的换算,懂得这两类单位的实际运用,会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就可以了。但是,从试卷的考试难度来看,涉及的知识点却比较多,计算量比较大,对于孩子的思维严谨也有一定要求。要想提高成绩,先要从牢记单位之间不同的进率开始,只有掌握了基本概念,才能熟练掌握这个单元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答卷来看,孩子们对于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最基本的单位换算,还是比较模糊的,特别表现在大小比较上失分较多,这属于基本概念,如果这些都很含糊,那考试成绩自然是一塌糊涂了。在学习长度单位时,实践操作题,也是考试中经常出现的内容,像第五大题的测量、画图,都是需要三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而在答题过程中,较多孩子在使用直尺画线段方法不正确,审题不仔细,计算太马虎,这才导致失分。最后的解决问题,难度比较大,这些题的正确解答,往往能看出孩子们举一反三的数学能力。但是从试卷上看,很多孩子显然没有掌握要领,答题思路完全错误,之所以成绩落后,很大原因就是没有正确的数学思维,学习方式也有待改进!</p> 写在最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年级学生数学思维还在形成中,经常不能够全面综合地考虑问题,所以会有遗漏,这些,都需要通过不断反复地训练,加以提高。在数学学习当中,家长们一定要细心观察,看孩子能否解决这类数学难题,如果有所欠缺,一定要及时发现问题,进行针对性训练提高,多做多练,及时突破。通过班级内测试,发现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希望能通过分析帮助到家长们,孩子的数学学习,不能单单看分数,一定要注意孩子学习态度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些细节</span>,如果能及时纠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将受益匪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