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莘莘学子,相聚古城咸宁。<br> 名师引领,开启智慧明天。<br>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不是春光,胜似春光。2021年10月8日,来到“桂花古城”咸宁的湖北科技学院,参加了“国培计划2021”青年骨干教师学科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培训(小学语文),我倍感荣幸。非常感谢承办此次培训的各级单位和学校,以及为我们的吃住出行操心不断的班主任老师,和给我们带来精彩课程的专家老师们。</h3> <h3>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国培活动可以说给广大农村一线教师久旱的心田下了一场及时雨,润物细无声,使人倍感“解渴”。来自十堰、襄阳、恩施等四面八方志同道合的同行们齐聚咸宁,饱餐一顿“饕餮盛宴”。</h3> <h3> 10月9日上午,我们的培训在湖北科技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领导们的讲话中拉开了序幕,学员们齐宣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h3> <h3> 一、专家讲授,受益无穷<br>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见各路教研“神仙”,不知其博大精深也。吴亚林教授为我们带来的《习近平论教育》,让我深刻理解了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的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让我们从思想上领会到教育的重要使命,构建正确的教育体系结构。</h3> <h3> 相遇便是有缘,彼此相知是最美的遇见。来自广东的“港姐”“邓特”“兼职教师”邓莹源老师,以董卿《朗读者》中提到的遇见为开场白,以生动形象的案例为我们讲述了师生沟通的艺术,言语轻柔如春风拂面,互动探讨也让我们一下子拉近了距离,让我不由得反思自己对待学生的态度,为今后的师生沟通提供了思路。</h3> <h3> “教师是什么?”徐蕾教授在讲解“以校本研修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时,以一个发人深省的哲学问题来作为开场,为了让我们能够通俗理解,可以说是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金手指”的本领传授给了我们,让我们在校本研修的“迷津”中找到方向,在过程的体会、领悟中内化知识,促进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h3> <h3> 咸宁古城,古韵十足。我们参观了鄂南文化展览馆,深有感触。古磁器、砖茶、古雕栏建筑、古字画,处处让人啧啧称奇。</h3> <h3> 二、享受教育,收获快乐<br>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而阅读教学则是打开艺术之门的钥匙。10月12日,我们来到了咸宁市外国语学校(玉泉校区)观摩学习,浓厚的阅读氛围扑面而来,无论是陈卫红老师的《从一篇课文走向一本书》——从《丑小鸭》到《安徒生童话》,还是聂静老师的《太阳》,亦或是王婷老师的《重复出现的句子》,都让我真切感受到了老师们优秀的教学能力和学生们出色的阅读水平。</h3> <h3> 三、教给方法,培养能力<br> 12日下午,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名师工作室主办人周小红老师,为我们开展讲座《做好加减法,促学生全面发展》。的确,如何在“双减”政策下做好高效高质的课堂,是我们每位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周小红老师提出的“六种加减法”,以及谭惠英老师分享的班级管理细则及办法,为我们拨云见日,提供了思路。</h3> <h3> 四、感受乐趣,启发对话<br> 接下来的两天,我们来到了咸宁市实验小学。一堂堂别开生面,各有千秋的观摩课,向我们展示了实小语文老师的风采。徐瀛老师和张莲老师执教的低段课文《声母bp》《妈妈睡了》,让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和阅读的享受中学到了知识,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刘晶老师的《王戎不取道旁李》打破传统的专注翻译,让学生发挥想象编写故事,让人耳目一新。何丹丽老师带来的《爬山虎的脚》,通过生动的视频让学生真实的感受到连续观察的魅力。</h3> <h3> 教无定法,顺学而教。张小玲老师带来的《绘制连环画—牛郎织女》是我之前从未见过的合作课,我如同一个学生边看边学,体会到了创编故事的乐趣。余畅老师展示高段的课程《夏天里的成长》让我记忆尤为深刻。明确的教学目标,流程的教学思路,清晰的思维导图,富有感情的朗读,整堂课行云流水,水到渠成,颇为精彩。中段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和《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让我看到了罗贝尔老师和舒子樱老师精心的课前准备和扎实的教学功底,听课的老师们也被带入其中,身临其境。</h3> <h3> 在两天的学习和探究中,老师们接收到了许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学习了许多实用的授课技巧,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日新月异地前进着。<br> 五、勤学善思,厚积薄发<br>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非常有幸能与前辈们、同辈们一起学习,共同探讨、交流、分享,集众人智慧,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听了各个小组老师的精彩发言,深感不足,将会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努力学习,不断反思,不断提升。</h3> <h3> 六、学无止境,收获满满<br>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一页页密密麻麻的笔记,记不满我们迫切求知的热情;一次次认真的研讨,说不尽我们培训的收获。</h3> <h3>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国培还在进行,心灵的震撼无以言表,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认识;不断实践,反思进取,学无止境,教无停息。</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