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摄影/陈殷山</p> <p class="ql-block"> 苏州,这座拥有2500年历史传承的秀美城市,虽历经数千年来岁月更迭,风雨起落,却依然古风遗存,处处白墙黛瓦、小桥流水、高木深巷,保留着小家碧玉般的钟灵毓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一句千百年来的称颂写尽了所有中国人对其赞美和神往。</span></p> <p class="ql-block"> 苏州素有“园林之城”的美誉。其古典园林亦称“苏州园林”,上可追溯于春秋时期,发展于晋唐,繁荣于两宋,全盛于明清。私家园林始建于公元前6世纪,清末时城内外圆林有170余处,现存50多处。</p><p class="ql-block"> 苏州园林讲究宅园合一,是人类依恋大自然、追求与自然和谐相处、完善和美化居住环境的宜居创造,集可游、可赏、可居之特点,是江南人文历史传统、地方风俗的象征和浓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代表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最高水准。</p><p class="ql-block"> “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对以拙政园、留园为代表的苏州古典园林的美誉之赞,它们是中国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p> <p class="ql-block"> 留园,始建于明代万历二十一年(1593),为太仆寺少卿徐泰时的私家园林,时称“东园”。清代乾隆五十九年时(1794),此园为吴县东山刘恕所得,改建过后更名“寒碧山庄”,俗称“刘园”。</p><p class="ql-block"> 咸丰十年(1860)苏州阊门外均遭战乱火焚,街衢巷陌,无一幸免,惟“刘园”幸存下来。同治十二年(1873),园为常州盛康购得,修缮加筑,比昔日兴盛时更加雄丽,因前园主姓刘而俗称刘园,取其音而易其字,改名留园。</p> <p class="ql-block"> 枫桥游览区位于苏州古城西部古运河畔,因唐张继《夜泊枫桥》诗名而享誉天下。该区集古寺(寒山寺)、古桥(枫桥)、古关(铁铃关)、古镇(枫桥镇)、古运河(京杭大运河)于一体,素有“五古”之美誉,具有典型江南水乡的市井风貌。</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始建于南朝(公元502~519),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贞观年间,当时的名僧寒山子、著名禅师希迀两位高僧创建寒山寺,一干多年间先后五次被火烧毁。清朝光绪年间进行了最后一次重建。寺内有张继诗的石刻碑文,唐寅、文徵明所书碑文残片以及寒山、拾得的石刻像。它曾是中国十大名寺之一,古迹众多。</p> <p class="ql-block"> 寒山寺旁的古运河,舟楫往来,客船渔火,自古一派繁忙景象。</p> <p class="ql-block"> 铁铃关,又称枫桥敌楼,它与枫桥相依,始建于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位于古苏州西繁华的阊门一带,是苏州人民抗击倭寇留下的唯一较为完好的遗迹。它是古驿道和古运河进入苏州城的水陆交通要塞,桥关相连,是江南古关隘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枫桥位于寒山寺北,距山门不过百步之遥。它因唐代诗人张继脍炙人口的名篇《枫桥夜泊》而闻名于世。 </p><p class="ql-block"> 古枫桥始建年代不详,唐人张继夜泊时所见的唐代古桥早已不存在了。现存的这座枫桥重建于清同治六年(公元1867年)。它跨度十米,横跨于枫江之上,犹如一弯新月。 在枫江岸边饱览古刹、古镇、古关、古桥,更能深度体验诗人夜泊枫桥时的感慨和意境。 </p> <p class="ql-block"> (枫桥前的张继塑像)</p> <p class="ql-block">(康熙在此御笔石刻)</p> <p class="ql-block"> 虎丘山风景区位于苏州古城西北角,素有“吴中第一名胜”、“吴中第一山”的美誉,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 唐 陆广微《吴地江》:池(剑池)边有石可坐千人,号千人石。</p> <p class="ql-block"> 在虎丘附近上山路的东侧,有一巨石像被人切开一样,中开如截,酷似剑劈,旁刻“试剑石”。此题刻分别引出两则关于吴王阖闾和秦始皇的传说故事。</p> <p class="ql-block"> 剑池是虎丘最神秘、最吸引人的古迹。进入“别有洞天”的圆洞门,顿觉飕飕凉意,寒意袭人,不由感到“池暗生寒气”。池的两边石崖陡峭、拨地崛起、险峻嶙峋。狭长的池型南宽北窄,犹如一把平放的宝剑。一池绿水,给人以寒光阴森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据方志记载,剑池下面是吴王阖闾埋葬的地方,之所以名为剑池,据说是入葬时把他生前喜爱的“专诸”等三千宝剑作为殉葬品同时埋在了他的墓里。阖闾墓穴一直是古代帝王中的未解之谜,有待以后的考古发现,才能最终证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云岩寺塔位于虎丘山上,建于公元959年,落成于961年,时北宋建隆二年,俗称虎丘塔,有“先见虎丘塔,后见苏州城”之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塔为八角形仿木结构阁楼式砖身木檐塔,高共七层48.2米,因年代久远,塔顶铁刹及木檐都已毁坏,今存砖砌部分,又因地基沉降等原因,现已成为一座塔顶偏心2.34米以上的斜塔。</p> <p class="ql-block"> 枫桥古镇傍水而建,小桥流水相依,石桥古塔相映,茶楼酒肆相倚,吴歌丝竹相闻。古屋粉墙黛瓦,古街曲折蜿蜒,尽显江南美色。</p><p class="ql-block">(以下图片包含苏州古城内风光)</p> <p class="ql-block"> 苏州老街的代表是著名的山塘街,它位于古城西北,东至富贵风流之地阊门,西至虎丘,约长7华里,故称“七里山塘到虎丘”之说。</p> <p class="ql-block"> 山塘街最初是由唐代白居易任苏州刺史时,对苏州城外西北河道进行疏浚,开挖成山塘河后依河而建的一条古建筑街道,现存大多是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2010年,山塘街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典范单位”。2015年被住建部、文物局评为首批“中国历史文化街区”。</p> <p class="ql-block">(夜景图片包括山塘街、平江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