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首歌温暖你心灵之《弯弯的月亮》

阿健

<h3>阿健原创</h3> <h3>  一首好歌能入画,入情,入心,经历漫长岁月,仍能打动人心。 第一次听《弯弯的月亮》就被歌里优美的旋律与诗意温馨的意境所牵引。</h3><h3><br></h3><h3> “遥远的夜空有一个弯弯的月亮,弯弯的月亮下面是那弯弯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有一条弯弯的小船,弯弯的小船悠悠,是那童年的阿娇”</h3><h3><br></h3><h3> 清脆的流水伴着空灵的鸟鸣开启了游子思乡的旅程。首句意境开阔而皓选,“遥远”既是时间上的漫长久远,也是空间上的开阔浩大。</h3> <h3>  故乡的夜空挂着一轮弯月,清辉撒满村庄,充盈的月光映衬下的是一座古老,长满青苔的小桥。小桥的旁边斜倚着乌篷小木船,小船在流水中飘摇,轻扬。岸边老屋前的老妪轻摇着蒲扇轻声呢喃着乡谣哄着襁褓中的孩子睡觉。画面温馨而祥和。</h3><h3><br></h3><h3> 此时此刻故乡的月色掉落在作者心里,美好的氛围让作者想起了“童年时的阿娇”,阿娇既可以是深恋着的姑娘,也可以是心中的某个理想。那弯弯的小船能够渡人,渡一切理想,渡无数的听众到达自己的诗与远方。</h3><h3><br></h3><h3> 由月亮想到小桥,由小桥想到小船,再由小船想到“童年时的阿娇”由远及近,由物及人,由抽象到具体,层层深入,情感升华,如此巧妙,令人慨叹。</h3><h3><br></h3> <h3>  诗一样的歌词串连起弯弯的思念,歌曲的第一小节在形式上用一组巧妙的顶真赋予了歌词节奏上的韵律美。李海鹰老师的词曲让故乡的风景流动了起来。</h3><h3><br></h3><h3></h3><h3> 第一小节所选取的月亮、小桥、小船、河水等意象非常普通,作者并没有言明具体是什么地方的月亮,什么地方的小桥和小船。但我们听得出这一切一定是源自故乡。</h3><h3><br></h3><h3> 一千个听众就有一千个故乡,一千种思念与乡愁。</h3><h3><br></h3><h3> 于是我们每个人所听到的这些物象都是专属于自己的那个魂牵梦绕,日日思念的故乡。就像我们曾经听到的乔羽先生的“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一样。这里的“大河”可以是每一个听众家门前的那条河。这样的不专指,其实拓宽了歌词的外延,增添了亲切感与认同感。这也是歌曲引起强烈共鸣的重要原因。</h3><h3><br></h3> <h3>  “阿娇摇着船,唱着那古老的歌谣,歌声随风飘,飘到我的脸上,脸上淌着泪,像那条弯弯的河水,弯弯的河水流啊,流进我的心上”。</h3><h3><br></h3><h3> 歌词第二节白描式的叙事,四两拔千斤,不用浓墨重彩,却也深情感人。心爱的姑娘摇着船,唱着歌,行吟在故乡的小河。一个在唱,一个在听,唱者款款深情,听者热泪盈眶不能自已,这就是知己。</h3><h3><br></h3><h3> 脸上淌着的泪水融进了弯弯的河水,这个时候姑娘的歌声,自己的泪水,故乡的河水以及那美好的月光一齐浸润着灵魂,浓浓的乡愁在此刻让人醉得欲罢不能。</h3> <h3>  “我的心充满惆怅,不为那弯弯的月亮,只为那今天的村庄,还唱着过去的歌谣,啊,故乡的月亮,你那弯弯的忧伤,穿透了我的胸膛”</h3><h3><br></h3><h3> 著名学者王开岭老师说:“每个故乡都在消逝”。这首歌的最后一节铿锵有力地呐喊着那份乡愁不是因为天边的月亮,而是城市化进城让故乡已经面目全非,崭新的村庄还唱着以前的旧歌谣,歌还在,月亮似乎还是以前那个月亮而歌里的那座小桥、那叶小船、那条小河还有那唱歌的姑娘阿娇或许早已不知去向,这种物是人非式的忧伤,直抵灵魂最深处。</h3><h3><br></h3><h3> 第一节欢快而美好,第二节思念而忧伤,第三节无奈而惆怅。</h3><h3><br></h3><h3> 这首歌打动我的地方还有纯真、质朴、天籁般的童声伴奏。网上有很多版本。刘欢、毛宁、云朵、费玉清、龚玥、黑鸭子……但我最喜欢的还是刘欢老师的演唱,他把这首歌里的情绪把控得最准确,每一个音符仿佛都被他在酒中泡过一样熨帖灵魂。</h3><h3><br></h3><h3> 总有一首歌温暖你心灵,希望《弯弯的月亮》能唤起你美好的回忆,重温那段似水流年。</h3><h3><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