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初知西庄,缘于红军东征时期,毛泽东路居西庄村麟厚堂民居时,为解决村民饮水困难打了一口“幸福泉”井,“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不忘毛主席”的故事就印记在我童年美好的脑海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了解西庄,缘于品读山西作家、灵石王家大院研究室主任郑建华撰写的《西庄:触摸晋西文化》美文,以散文体裁触目了故乡西庄吴家大院晋西民居厚重文化,激发我寻访探秘之浓厚兴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认知西庄,缘于辛丑之年,初夏时节,专程走近西庄,访古探源,漫步一处处残垣断壁的院落,一股浓浓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观赏品读,感悟领悟,令人赏心悦目,触目感怀,陶醉不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一座传统古建群,一条晋商发展路,一段红色革命史,在此美丽邂逅,打造了一座晋西民居典范,记载了一段晋商发展历程,留存了一个红色革命故事,传承了一种别具特色、悠悠厚重的民居文化、晋商文化和红色文化多元融合文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 题 记</span></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走近西庄</b></p><p class="ql-block">西庄村,地处晋西黄土高原与晋中盆地之衔接处,位于交口县双池镇镇西2.5公里处,背依大岩上,南面南岭,东有东溛,西临申家洼,古村落建筑群坐北向南,群山环绕,依山傍水,西庄河从南蜿蜒流过,东西两岸对峙关锁,藏风聚气,明堂开阔,位居于一块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之风水宝地,彰显了错落有致、古色古香之厚重文化。</p><p class="ql-block">据《交口县志》记载:西庄村内有三进楼院式古代民居多处,其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民国25年(1936),东征红军为村民挖出泉水,解决了当地居民生活用水的困难,被群众称为“幸福泉”;据《吕梁市乡镇志》(交口卷)记载:晋西民居典范——西庄吴家大院位于双池镇西庄村,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建筑群为明、清时期晋西地区最具影响力的儒商吴家的豪宅。吴氏家族从明代末期到清同治十一年,在西庄留下了富丽堂皇的建筑,主要建筑有树德堂、麟厚堂、守约堂、宁善堂等一庄一园一塔一楼一庙三坊九堂一十六宅院,共有31处景点,900余间房屋。西庄民俗建筑群气势恢宏、富丽堂皇,规模之大,堪称晋西第一,其精巧程度可与晋中王家大院相媲美,为晋西民居之典范。吴家大院较完整地保存了明、清民居建筑风格,同时也印证了儒商发家兴业的血泪史,在这里留下了光辉灿烂的革命历史遗迹。西庄民俗建筑群不仅对研究晋商儒家文化有极高价值,而且也是一处不可多得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3年9月11日,西庄村被省政府公布为“山西省(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2006年7月4日,幸福泉市被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被住建部,文化部,财政部公布为“中国传统村落”;2018年12月8日,被确定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021年2月,西庄古建筑群被省文物局核定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走近西庄,漫步一座座深宅大院,目睹一处处残垣断壁,品读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仿佛有一股浓郁的文化气息,弥漫于星罗棋布的民居祠庙中,蕴藏于独特内涵的血脉传承里,深藏于晋西文化和红军东征的历史遗迹里。观赏品读间,感悟领悟中,我被其厚重的历史、庞大的规模、庄重的仪门、厚实的墀头、夸张的陶塑、儒雅的匾额和黄土窑洞、合院建筑的完美文化融合吸引驻足,令人赏心悦目,触目感怀。 </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品读西庄</b></p><p class="ql-block">走近西庄,品读吴家大院,穿越时空隧道,感悟吴家兴衰历程。吴家大院,由吴氏家族12处院落、600多间房屋组成,一座古民居建筑群,留存了清代合院式民居遗风。一座以砖砌锢窑为主,并结合砖木结构房屋组成窑上房二进或三进“四合院”窑洞式建筑,远远望去错落有致,层次分明,自成体系,有机连通,古色古香,美轮美奂。这里有裕德堂、麟厚堂、守约堂、宁善堂、清源堂、回音堂、积德堂、五福堂等1庄8堂5廊3坊1塔5亭2园12宅院,共有31处堂院景点,保持了晋西民居典范特色,尤其是砖雕、木雕、石雕技艺精湛,赋予人一种古朴、深沉、厚重之美感,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不仅是难得的晋西古村落之民居典范,也是晋商宅院中唯一的一座红色大院。</p><p class="ql-block">综观吴家大院,民居大多坐北朝南,且以合院群落空间布局和形态呈现。处处体现了中国社会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传统的伦理思想和崇拜神灵的深刻影响,展现了晋西高规格、多进深、主次院结合之特点,强调了以中轴线建立长幼、辈份、尊卑、上下有别和等级分明的居住空间秩序。每个院落中都有明显的中轴线,平面构成要素以宅门、倒座、厢房、正房、仪门、过厅等建筑为主,以中轴线为基准各构成要素对称分布,进而组成了多进深三合院或四合院。一正两厢一院墙就组成了三合院,若外加过厅与倒座又组成了四合院。当一进院尚不能满足居民生活需求时,又开始向纵向或横向拓展。沿纵向轴线院落向南发展,在关系上与主院形成从属多进院落。在此基础上,向左向右延伸与主轴线平行的院落,就分成了主次院落,次院较主院小而狭长,花园、马厩院分布其间。由这样若干个院落组合,最造就了规模宏大的吴家大院。再看院落空间,一般呈渐进式变化,随着人由院外向院内运动,空间亦由公共性向私密性过渡,于是就出现了标高空间等级由低向高过渡、院落面积由大向小的两大过渡。由公共巷道入宅门进入半公共性一进院,穿过过厅到达仪门,再跨入仪门就抵达二进院相对私密的中心空间,渐进的布局一直到二进院的正房二层。站在这里,环顾四周,整个宅院及周边景致一览无余。再看那马厩院、倒座、过厅、公共半公共性空间分布于外院,正房、卧室及绣房等最私密的空间布置于内院。如此一来,在院落流线上,因大门与轴线错开(东南巽位),在步入大门(宅门)时流线转折。二门(仪门)居中轴线上,两侧佛龛对称,这垂花门是重点装饰门。由此上踏步入内院,再上踏台阶就到达正房,流线形成一转折和两抬升。也许,缘于西庄地处晋西黄土高原与晋中盆地的衔接处,其独特的区位优势使吴家大院成为合院砖木结构与山地窑洞建筑完善融合之民居典范,兼具晋西丘陵沟壑区的民居风格与晋中地区的深宅大院之特点。再从巷道上观赏,各院落顺自然地形巧妙设计,相互贯通,穿行较顺直。村落中心自北向南以三条巷为主干道,自西向东有四条次巷贯穿,空间布局由各院墙围合而成,主次巷道分明,曲径通幽,或转折或行进,或钻拱或见日,赋予人以静谧幽深之美感。</p><p class="ql-block">若要观赏吴氏族人文化品位和崇尚儒学的风气,需从古建筑群中品味。譬如,在选址与建造中,特意把“德厚清源、福寿安宁”之儒家思想融入到八大堂院中,还注重门第建筑,门楼高大,样式繁多,富丽堂皇,丝毫不比其它晋商大院逊色;从宅院堂名来看,“树德、怀德、裕德、积德、宁善、守约”无不体现出儒家崇尚品德、严于律己之高尚品质;从建筑砖、木、石三雕装饰来看,“二十四孝”“桃园结义”“琴棋书画”等民间典故以及仁、义、礼、智、信等内容,使人能感受到主人修身劝勉之良苦用心与博大精深之儒家思想。尤其从砖雕、木雕、石雕“三雕”来看,不仅赋予了古建予灵气和生机,而且营造了整个家族之祥和气氛,赋予人一种古朴馨香、深沉、厚重的感觉。漫步宅院,我们随处可见的大门、仪门、斗拱、柱础、烟囱、墀头、挂落、雀替、照壁、门楣、牌匾、抱头门墩、窗棂隔扇等,集浮雕、半圆雕、透雕为一体,被装饰的线条优美、图案丰富、绚丽多姿、美不胜收,可谓一门一亮点,一院一景观。而最富有特色的是麟厚堂的垂花门、檐口墀头、陶塑屋脊和牌匾题刻,也可称为“西庄四宝”。垂花门向外梁头雕为云头状,称之为“麻叶梁头”。其下倒悬短柱,柱头部雕莲瓣、串珠、花萼云或石榴头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称之为“垂莲柱”。麟厚堂垂花门居整座宅院中轴线上,南与临街的过厅、倒座房正对,北和内院中的正房相望。其最大特点是用材量大,朴实厚重,简洁大方,沉稳庄严。莲花头花瓣莲叶形象逼真,雕刻细致精美,立体感十足。民居墀头皆为砖雕饰。图案主为器物类:香炉贡器、琴棋书画;鸟兽类:狮子仙鹤;人物类:牧童戏莲;花卉类:荷花牡丹;字形类:福禄寿喜等,均具有吉祥之意,使房屋檐角极具观赏性,也颇有艺术特色。此外,匾额题刻与古朴雄厚的建筑浑然一体,文化气息浓郁。麟德堂宅匾为“敦诗礼”体量较大、书法讲究,其他院匾额多为“容驷马”“山送青”“延鸿禧”“善为宝”“培德第”“敦素风”“慎俭德”“乐循理”等古雅厚重,多有来历,寄托信仰,育人明志。 </p> <p class="ql-block">追寻吴氏家族兴衰史。据史料载,元大德七年八月(1303年),山西洪洞、赵城发生8.5级地震,平遥、介休、灵石等地山崩地裂,泉涌黑沙,房倒屋塌,路断人稀。此时,正居住在灵石西城里的吴天应家也未曾幸免,一家人只剩妻子刘氏和儿子学诗幸存,全家人靠天应肩挑八股绳卖些针线、日用杂货挣钱糊口。翌年,吴天应曾到双池镇赶过集。待明末时,吴氏家族从灵石县“西城里”迁居西庄。始祖吴天印、吴天盛从肩挑八股绳担、卖日用杂货、做小买卖挣钱糊口起家,从双池镇起步,不辞劳苦,辛勤经营,生意日盛。清代中期,吴氏家族发展到经营绸缎、布匹、铁货、茶叶、瓷器、食盐等,足迹遍及绥德、榆林、内蒙古、宁夏、乌鲁木齐、天津等地。拥有德胜号“福庆长等许多商号。世事沧桑,历经磨难,发展到第六代时,在吴时权的管理下,吴家生意兴隆,日起斗金,于是就先后在西庄建立了守约堂、宁善堂、清源堂、回音堂、五福堂等十大堂口,成为远近闻名的晋商。伴随着生意兴旺和持续扩张,吴家祖先与许多晋商一样,开始在家大兴土木,在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修建了最杰出的代表作吴家大院。精致的木雕垂花、窑洞檐廊、砖雕仪门、石狮脊饰,彰显了吴氏族人的高雅品位与富足生活,给西庄村后人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历史文化遗产。然而,到了清末,由于国势动荡,经济受创,加之后期的军阀混战和日寇侵略,吴家商业一度走向衰败,从此一蹶不振。只留下了一座偌大的吴家大院,无声地诉说着西庄曾经的辉煌。据了解,西庄村属于血缘性同族而居聚落,姓氏以吴姓为主,还有少数马、韩等姓。如今,吴家已延续至第24世,共1300余人。</p> <p class="ql-block">走近西庄,品读吴家经商史,感悟晋商发展历程。吴家的兴衰发展史,其实也是一部晋商发展史。据《晋商史料全览》(吕梁卷)记载:晋商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明清时期,山西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虽有盐铁煤炭等资源优势,但由于生产力条件所限,长期的不到开发利用。明代山西人抓住朝廷为北方边境集军饷而实行“纳粮中盐”的开中制历史机遇,走出口外,走向全国,一步步把生意做大,占据和分割了全国市场,甚至走向海外,形成了海内最大的商帮,居徽商、粤商等十大商人集团之首的晋商。西庄村现存有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修建的吴氏家族宅院。明代末年,吴氏家族从灵石县“西城里”迁居于此。始祖吴讳从肩挑八股绳担,做小买卖起家,经辛勤经营,生意逐渐兴盛。清代中期,第四代“兴”字辈发展到经营绸缎、布匹、铁贷、茶叶、瓷器、食盐、古董等,足迹遍布天津、内蒙古、宁夏、乌鲁木齐等地,成为晋西大商户之一。据《吕梁市不可移动文物》(交口卷)记载:清光绪十三年(1887),例赠吴思智布政司。创建“兴盛义记”商号,在宁夏府宁朔县、伊梨设有分号,经营绸缎、布匹生意;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敕赠吴文尉奉直大夫,光禄寺署正,卫待郎中书省。创建“真”商号,在甘肃、天津设有分号,经营茶叶、瓷器、食盐、布匹、丝绸、土特产品等;成丰四年(1854)造赠吴源军功议叙正八品。创建“恒”商号,在包鲁木齐、包头设有分号,经营瓷器、茶叶、丝绸、土特产品等。其中,“德胜号”“福庆长”“一香居”“洪字号”等为吴家较有名的商号。号称“三十里一铺,六十里一驿,日进白银五百两”。</p> <p class="ql-block">走近西庄,聆听红色革命故事,追忆红军东征革命历史。红军东征时期,毛主席驻扎西庄村,挖“幸福泉”美名扬。1936年3月17日,毛主席率总部从郭家掌出发,经范石滩、龙棚行程25公里到达双池镇西庄村,毛主席住在吴家“麟厚堂”院正中间砖窑内。麟厚堂创建于清同治十一年(1822),为国子监典籍吴文炳的宅院。在西庄村院落规模最大。从3月17日至3月21日,毛主席率总部机关在此住了4天。期间,为把受阎锡山反动宣传影响藏到山沟里的群众接回来,红军拉上马循着雪地上留下的脚迹,走进山沟,宣讲政策,问寒问暖,终于将群众接回村里。红军以实际行动充分说明了红军是工人农民自己的子弟兵。正如被红军接回村的妇女李笨家后来回忆时还满怀激情道:“要不是红军把俺们从山圈里唤回来,那真要冻坏哩!”最令群众难忘的是,毛主席率领红军给西庄人民挖出来幸福泉。当年,西庄历代缺水,老百姓吃水要到十几里外地上庄村和墕立村去挑,在地主的挑唆下,常因担水和邻村闹纠纷,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到哪里找水源呀!毛主席看到村民们生活饮水十分困难,便派出几支小队,四处寻找水源,在后沟一处低洼潮湿的地方,挖出一股清冽的泉水,并挖了很大的泉水,群众取名叫“幸福泉”。“幸福泉”的故事和“吃水不忘挖井人,恩人就是毛泽东,跟着红军闹革命,全国奋起打鬼子”的民谣,越传越广。从1936年一直吃到1996年,直至用上自来水。幸福泉,位于西庄村北约300米。坐北向南,南北长3.7米,东西宽3.7米,占地面积14平方米。2006年7月4日,幸福泉市被政府公布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村民在原井口上建井亭,结构为四柱明楼山顶建筑。</p><p class="ql-block"> “洋瓷碗”的故事。在红军东征纪念馆尾厅的陈列柜中,摆放着一只颜色发黑,已经裂缝的洋瓷碗。这个看起来并不起眼的大碗,背后却有一个感人的故事。1936年3月中旬,毛泽东率红军总部来到今交口县西庄村。有一位红军战士走进老乡王金柱家时,发现老人正患病躺在土炕上。战士请来医生给老人看病,还从药铺买来了药。第二天,王金柱的病就好多了。这位战士提出向王家借一斗小米和一桶酸菜,感激在心的王金柱当即应允。第四天,红军战士背着一斗麦子,提了一桶盐,并拿着一只细碗走进了王家,抱歉地 说:“前两天在家里住,麻烦您很多,我们马上就要走了,这点麦子和盐给您留下。那天,不小心打碎了您家的碗,就用这只顶上吧。”王金柱听了心 想,地主老财放高利贷,放一斗收两斗;我借红军一斗小米,就还了一斗小麦,吃了点酸菜,就要还盐,打了个粗碗,就赔了个细碗,这说什么也不能要。两人再三 推让,红军战士就是不依,对老人说:“借东西要还,损坏东西要赔,这是红军的纪律。”说罢,行了个军礼,转身跑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亲似一家人。</p> <p class="ql-block"> <b style="font-size:20px;">感悟西庄</b></p><p class="ql-block">漫步西庄吴家大院,我在观赏品读思索:在中华大地上散落的古村落,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文化明珠。它们往往选址在山清水秀的自然环境中,亲历之、品读之、感悟之,仿佛穿越历史时空隧道,既能体验古人的生活环境,还可探寻古民居的历史文化。西庄古村落好比一件件历经沧桑的旧物件,不仅外表古朴精美,而且内涵文化厚重。西庄古村里奇迹般地融合了晋西民居文化、晋商经济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等多元文化,而且作为晋商宅院中唯一的一座红色大院,独树一帜,别具风采,真可谓是吕梁山上一颗璀璨的明珠。</p><p class="ql-block">时光荏苒几百年,探寻这座古老而又充满神奇的古建筑群,感受岁月的年轮,触摸时光的痕迹,站在时空走廊的这头,墙砖斑驳的深宅大院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生活气息,杂草掩映的楼房院仿佛还能聆听到当年人声鼎沸的噪杂之声。300余年的历史,300余年的传承,300余年的探寻,这座神秘而古老的吴家大院,终于掀开了其神秘的面纱,为世人所识。300余年时光轮回,热情淳朴的西庄人正敞开胸怀,迎接着来自五湖四海的造访宾客,西庄村正以其厚重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久远的灿烂文化和这座古民居里的动人故事,这里记录了属于西庄人曾经的辉煌与传奇,彰显了晋西文化的悠久与厚重,不仅成为吕梁山上一座独具特色的古民居,成为当下吕梁人旅游休闲的首选之地,而且成为中国传统村落,成为专家学者考察古建筑的活化石。</p><p class="ql-block">初识西庄,感叹于一口幸福泉、悠悠爱民心的红色故事;走近西庄,折服于它延续文脉、蕴涵深厚的文化气息;走出西庄,感叹于它历久弥坚、沧桑厚重的历史气息。伫立吴家大院前,遥想当年吴氏家族车水马龙、物阜民丰的繁华景象,古街巷、古民居、古牌楼、古庙宇、古井、古树,淋漓尽致地展现眼前,仿佛在诉说着这座古民居的过往历史和风云轶事,不禁令我触目感怀,也许人生追梦之路,自古即今承自历史,传自人心。</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本文参阅资料】《交口县志》《吕梁地区志》《吕梁乡镇志》(交口卷)、《三晋史话》(吕梁卷)、《红色交口革命史》《吕梁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交口卷)、《晋商史料全览》以及散见于网络有关西庄村、吴家大院的一些图文资料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作者简介】解德辉,1962年生,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人,2022年于吕梁市委政研室(市委改革办、市综改办)退休。网名“宁静致远”。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作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文化和旅游协会理事、离石区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吕梁中华文化促进会常务理事、太原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员、汾州文化研究会会员、《萧乡文学社》作家、国际摄影协会会员、吕梁市摄影家协会会员、吕梁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北武当山文化研究会顾问等。喜欢访古问道,感悟山水人文,秉承“在题材选择上挖掘历史厚度,在红色文化中寻找精神高度,在现实生活中探求艺术鲜活度”的“三个度”;坚持在行走大美吕梁中,传承历史人文。1989年以来,在《学习与研究》(中央)《光明日报》《中国乡镇论坛》《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前进》《山西工作》《山西农经》《政府法制》《山西法制报》《吕梁文学》《百年红印》(灵石)、《吕梁日报》《吕梁晚报》《文化晋中》《掌上吕梁》《吕梁发布》等报刊、新闻媒体发表各类文章300余篇。出版了《红色吕梁》《印象离石》2本书,被收藏于《吕梁市图书馆》《晋绥兵民博物馆》;《云梦风雅》一书(新华出版社)收录其撰写19篇文章。《吕梁市志》“艺文篇”,收录其撰写的《品读碛口古镇》一文。开办《行走大美吕梁》(个人)微信公众号,已发表440余篇文章。</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