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走过(三)

董建春

<p class="ql-block">进入秦岭山中</p><p class="ql-block"> 在宝鸡车站下车后,虽然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但感觉到异常寒冷,阴沉沉的天气,飘着淅淅沥沥的雪花,屋顶和地面上已经形成了一层薄薄的积雪,人踩过的地方都是一片泥泞。爸爸和两个进山的叔叔一同整理着行李,尽可能的放到屋檐下干燥的地方。妈妈抱着弟弟和两个进山的阿姨,她们也抱着自己的孩子,我们几个人卷缩在候车室的角落。经过简短的交流,知道他们也都来自北京。因都是进入大山中,从此以后都是三线人,同一个单位,三户人家一见如故,格外亲切。坐了20多个小时的火车,在车上吃饭也不正常,特别是开水也供应不上,我们都很小,家长还要照顾我们,这时大家都疲惫不堪。</p><p class="ql-block"> 中午时分,一辆老式救护车风尘仆仆的开到我们等候的地点,白色的救护车体满是泥土。一辆卡车紧随其后。就是那种最早期的解放牌卡车,现在已经见不到这种卡车的踪影了,在纪录片中可以看到这种卡车,这种卡车是1956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制造,是新中国成立后完全自主生产的。</p><p class="ql-block"> 妈妈和阿姨还有我们这些孩子们都先上了救护车,在当时的情况下,车内还没有空调系统,座位都是冰凉的。都是几岁的孩子,有些受不了这样的寒冷,开始哭泣,妈妈们只好哄着,把自己的孩子往身边搂挤在一起,这样还能暖和一些。</p><p class="ql-block"> 爸爸和那两个叔叔把三家人的所有行李都装到卡车上。三家人的行李也就一点点,几只箱子和一些大的包袱。装好车后,爸爸和那两个叔叔也都上了救护车。一行人正式开始向山中进发。</p><p class="ql-block"> 从宝鸡到我们三线的目的地——凤县唐藏,还有近150公里的路程。一路上要翻过好几个山峰,要翻过秦岭,中途还路过黄牛铺镇,一个叫红花铺的小站,还有一个叫苗儿樑的山峰,在当时都是盘山的土路,路面上是两条沟槽,土路没有夯实,就是车行驶很多造成的,就是车辙的印记。路面很窄,几乎只能容下一个车辆通过,如果路途上遇到会车,还得找一处较宽的路面位置。</p><p class="ql-block"> 从宝鸡刚出发时,路面较宽,路况较好,车速还比较快。当逐渐进入山中时,车速就慢了下来,由于路况不好,尽管车速很慢,还是感觉到了异常颠簸,特别是开始沿盘山公路上山时,车速异常缓慢,透过小小的车窗,看到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路上有了薄薄的积雪,像一条银蛇向远处延伸开去。看到山顶上已经是白色的山峰。近处的树木也朦朦胧胧的挂上了细碎的雪片。这是我第一次见到大山,我的爸爸妈妈和弟弟也是第一次见到大山。车上的另两户人家也都是第一次见到大山,对山中的景色感到新奇。老式的救护车车窗很小,大家只能轮流的看着窗外。在这样寒冷颠簸的环境下,谁也无心欣赏窗外的景色。只是盼着快些到达目的地。车辆缓慢的向秦岭山上爬行,沿盘山公路而上,急转弯的地方非常多。公路一侧紧贴着山壁,一侧则是深深的沟壑。看着车辆的轮胎在沟壑边上行进,我们也不知道紧张害怕。后来听妈妈说,总觉得司机是有把握的。在爬陡坡换挡时,车子几乎就要停顿,在沉闷的轰鸣声中,缓缓地向上爬行。</p><p class="ql-block"> 车子终于爬到了秦岭的高点,一行人下车休息方便,山上的温度显然更低了,活动一下僵硬的身体,跺跺脚,搓搓手,都要赶紧回到车上,紧闭车门,毕竟封闭的空间温度还能稍微高一些。车辆继续前行,这时该下山了,下山的车速显然比上山时快多了。我们坐在车上,随着车辆的急速转弯,我们都在大幅度的摇摆,爸爸妈妈把我们兄弟三人紧紧的搂在一起,另外两家人也一样,一家人紧紧的搂在一起。车辆在不停地刹车转弯,颠簸着向山下驶去。</p><p class="ql-block"> 经过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这时,天已经完全黑了下来,我们一行人先来到临时招待所。</p><p class="ql-block"> 写到这儿,我就先介绍一下我们的目的地,这也是等我长大成为第二代航天人后所了解到的。这是我们所厂的由来。</p><p class="ql-block"> 1965年初,中国科学院在长春组建157室,开展单自由度液浮陀螺 液浮摆式加速度计 三轴液浮陀螺稳定平台及其地面设备的研制。 </p><p class="ql-block"> 1965年八月,中国科学院新技术局批复山西自动控制设备厂建设方案,地址在山西祁县,目的是承担长春157室研制的液浮惯性器件批生产任务。代号04单位 104工程。后因104工程选址不够靠山,不够分散,不够隐蔽。决定另选新址。 </p><p class="ql-block"> 1966年6月,104工程决定迁往陕西凤县建新址,选定在凤县唐藏公社的李家庄至杨家庄之间约1.5公里长的地带上,据传唐三藏去西天取经曾经路过该地,并在此晒过经书,处在秦岭腹地的深山中,西距甘肃两当县边界不足十公里,向南约36公里,通往凤县县城,向北约34公里,翻过一座叫庙儿岭的高山,到达宝成铁路线一个末等小站红花铺。所厂四周群山环绕。一条小河,三座桥,厂区和生活区混杂其中。</p><p class="ql-block"> 1966年9月5日,104工程处决定,104工程对外称陕西苍松机械厂,通讯地址为陕西宝鸡159邮政信箱,从此7171厂诞生,1966年9月5日为7171厂诞生日。</p><p class="ql-block"> 1967年八月决定液浮惯性器件的研制和批生产合二为一,统称为171工程。开始搞基本建设,建厂房,修道路以及基本工作条件的建设,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大批人马云集山中,机床设备陆续到位,所厂已达到初步研制生产条件,领导开始组织生产建制,生产单位共分为八个连队,当时按部队建制,每个连队设置有连长和指导员,一连负责粗加工,二连负责精密加工,三连负责模具生产<span style="font-size:18px;">和热处理工作</span>,四连负责表面处理,五连为电器线路装配,六连负责表头和平台总装。七连负责整个所厂机器的维修和电器维修。八连由几个研究室和资料室组成。在70年代中期成立了攻关组,至80年代后,连队才改称为车间,攻关组改称为模样车间。整个所厂坐落于唐藏沟的深山中,由于地域狭小,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研究设计区犬牙交错。工业与民用建筑低矮简陋,厂区和生活区混杂,只能依山沿河而建,所厂分为九个区域。</p><p class="ql-block"> 为提高设计研制能力,七机部决定7171厂对外使用第七机械工业部第一研究院第16研究所名称。 至此,7171厂和16所,所厂结合的形式正式确立。</p><p class="ql-block"> 八区有研究室和一个模样车间等生产单位。模样车间始建于70年代。</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整个所厂的概况,我们69年11月份去时还是个雏形,可以想象,66年开始初见时是个什么样子,据说那时就是一个很原始的状态,之所以所厂能够选择这里,完全遵循了分散隐蔽的原则。所厂东边是杨家庄,西边是李家庄,两村庄相隔不足两公里。一条小河由东向西流动,是嘉陵江的支流,称之为通天河,河床有几十米宽,一般季节水面不宽,有十几米的样子,到了雨季,山洪泛滥,河水猛涨,黄色的泥水奔涌而下,所以冲刷的河床较宽。河两端都是连绵不断的高山。所厂依山沿河而建,厂房和住宅都选择相对较高的地势。没有完整的空地,有的厂房建在山坳里,有的建在相对平坦的山坡上。厂房和工作区只能混杂其中,一条公路沿河纵向穿过所厂。两山之间最宽处也不过几百米的距离,所以大部分的建筑门前面是小路,后面距离几米就是高山。</p><p class="ql-block"> 我们三户人家十几口人来到山里时,已经是晚上。周围是一片漆黑,雪花还在慢悠悠的向下飘落着,寒气逼人。经过几个小时的寒冷中颠簸,身体都有些僵硬,到了招待所,在昏暗的灯光下大人们卸下各自的行李。到处都是湿漉漉的,地下尽是泥泞。三户人家都集中住在一个大的房间中,找了些热水,各自都简单的吃了些自己所带的干粮,大人们还要呵护着自己的孩子,孩子们的脸蛋儿在寒风中冻得红彤彤的,有些孩子的鼻子已经流到了嘴里,可以听到不停的吸鼻声。看到这样的环境,女人们开始抱怨,觉得当初不该头脑发热,积极报名来三线。但也是简短的自言自语中说了几句,还是都在各自忙碌着自己的事情。在这样的艰苦环境中,大人还可以忍受,都是在可怜自己的孩子。时至今日,有些人说当初去三线的都是为了解决自己家属的工作问题,这是对三线建设者的一种亵渎,一种侮辱。在后来的艰苦创业中,有些解决了自己的工作。有些终其一生都在默默的做着家庭工作,支持着自己的丈夫,承担着养育子女的责任。她们也是三线建设的英雄,祖国今天的繁荣富强,理应也有她们的一份辛劳。</p><p class="ql-block"> 一家人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着自己的行李和被褥。劳累,困乏,寒冷,饥饿中卷缩在各自家庭的角落中,就这样,我们在大山中渡过了第一个夜晚。未完待续</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