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自行车厂的工友们

兵开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重阳节,原自行车厂的老同志欢聚一堂。</p><p class="ql-block"> 鲜花献给所有曾经工作在自行车厂的工友们!</p> 昔日辉煌 <p class="ql-block">  邯郸市自行车总厂成立于一九五八年那个轰轰烈烈的年代,几经管辖更迭、厂名变更。跌宕起伏,曾经衰落过、曾经兴旺过、曾有过光辉的历史。</p><p class="ql-block"> 盛极而衰,在市场经济大潮来时败下阵来,于一九九三年被迫停产了走向了企业破产,悲哉!</p> <p class="ql-block">  工厂存在三十多年间,曾生产过军工产品、自行车等做出了贡献,职工人数曾达到三千多人,成为省、市的重点企业。</p><p class="ql-block"> 它曾养育了职工及家属、职工子弟两代人。</p><p class="ql-block"> 人们以成为该厂的一名职工而自豪,职工们“以厂为家”将全家的生活希望寄托给了工厂,别无二心与厂共荣辱同兴衰。</p> 下岗破产 <p class="ql-block">  厂领导换了一拨又一拨成了过客,搞好搞坏一走了之,永久不变的是这群“以厂为家,与厂同呼吸共命运”的职工们。</p><p class="ql-block"> 职工们多么盼望着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振臂一呼带领人们乘风破浪,闯过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一关,但“英雄”没有出现,工厂沒能跨过这道门坎。</p><p class="ql-block"> 企业破产职工下岗,这样的突变难以接受,一夜之间丢了饭碗。尤其是:正处在上有老下有小的、双双在自行车厂工作又双双下岗的、两代人同在一厂的家庭更是雪上加霜,人们茫茫然不知如何是好。</p> <p class="ql-block">  “树倒猢狲散”?我们都是平凡人要靠柴米油盐生活,为了生活疲于奔命各奔东西,忙着养育孩子、赡养老人。</p><p class="ql-block"> 企业破产了我们没有怨言,再苦再累也默默的承受着,这是为国分忧,我们个人利益的牺牲是为改革做出的贡献,不给国家添麻烦;再难我们也要负担起对家庭的责任,自谋职业养家糊口。</p><p class="ql-block"> 虽然下岗但不失工人阶级的本色,相信国家相信党,在党的领导下坚信会好起来的。</p> <p class="ql-block">  不向国家伸手、不等、靠、要,昔日开机器的双手要向市场找活干,身怀绝技的技术工人无人问津,一时间“洛阳纸贱”。</p><p class="ql-block"> 靠自己!不指望雪中送炭,不幻想着有人施舍,我们曾创造了工厂的辉煌,照样能开劈出新天地。</p><p class="ql-block"> 有的做点小本买卖,卖冰棍、卖咸菜、卖早餐……有的干点力气活,送煤气罐、捡废品、送水……有的受顾于人卖傢具、饭馆当跑堂,街头修自行车的、扫马路的,守夜打更的凡有人活动的地方无不看到自行车厂职工的身影。</p><p class="ql-block"> 有位老同志要开小饭館,我好奇的问他“你还会厨师活儿?”,他回答了一句“下岗职工啥都会”,我把这句话当做经典语句至今还记得,这句话也正是那段时间下岗职工的写照。</p> 共享太平 <p class="ql-block">  苦尽甘来,今天我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退休安度晚年。我们又走到了一起,俗说“无缘相遇如陌路、有缘总有重逢时”。</p><p class="ql-block"> 我们有着共同经历,“自行车厂”这块招牌没有倒它还树在我们的心中。不论你是坚持到自行车厂破产的最后,还是己调往它处,凡曾在自行车厂工作过的人们相见都倍感亲切,如同遇到同村的老乡,我们今天又相聚了!</p><p class="ql-block"> 有的早已离开了自行车厂曾去过多家单位,回想起来还是原来厂的人最亲;有的当了领导、有的生活早已超过“小康”,聚在一起只有“工友”“同志”,出入皆工友,谈笑都轻松。</p><p class="ql-block"> 共叙友情、共忆企业兴衰,讲述着共同经历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谈笑风生、歌声笑声,早将下岗时的艰辛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万物巨变,由黑发到白头似乎就在瞬间。</p><p class="ql-block"> 从家常里短谈到人生哲理,从当年的十八元学徒生活费,谈到今天退休后的三千多,从“紧衣缩食、捉襟见肘”谈到现在的“想吃啥吃啥,想吃肉吃肉、想吃饺子吃饺子”,从“贤妻良母”谈到“广场舞”,从半小时喂奶小跑去托儿所谈到今天送孙子上大学……</p><p class="ql-block"> 幸福本来无标准而是一种个人的感受,虽然我们的生活档次还不高,但我们习惯了“粗茶淡饭、因陋就简”,“衣食无忧”已是锦上添花,足矣!已经让幸福浮在了脸上,我们更加珍惜今天。</p> 悠悠思念 <p class="ql-block">  在我们脑海里常常浮现原来的厂容,那是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p><p class="ql-block"> 破旧的厂房、那座从未冒过烟的烟囱、那条用矿碴铺就的路、那拥挤的东三排、西三排宿舍、那座露天的茶炉……无不勾起我们诸多的联想,那里的一草一木都能诉说出一段故事。</p><p class="ql-block"> 每当空压机启动似乎全厂都在振动,就是这声音提振着人们的精气神,给工厂平添了生气。</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热气腾腾的杠子馒头、相公帽样式的大包子,食堂鼓风机的响声将馒头的麦香飘散到每个角落,啊!现在想起来仍垂涎三尺。</p> <p class="ql-block">  “百姓心里有杆称”,我们常常念道起那些为工厂的发展作出了贡献的厂长、书记,那些平易近人关心职工的好干部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记得:厂内当年的劳动技能标兵、劳动模范,手把手教我们的师傅、我们的班组长,那些兢兢业业工作的人们……</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记得那些在平凡岗位上默默无闻的职工,他们工作在食堂、茶炉、门岗、托儿所、澡堂……</p><p class="ql-block"> 还有那些只留下了外号而名字被遗忘的,那些只留下故事而不知去向的,那些因长期两地分居而不得不调往他乡的……</p><p class="ql-block"> 多么想念他们啊!各奔东西难得一见,祝他们一生平安;有的已经故去未能见到今天的太平盛世,不禁让我们潸然泪下。</p> 今曰变迁 <p class="ql-block">  厂房不见了,干净的没有留下一点痕迹,成了大路、成了在建工地,职工们大部分已进入退休年龄,昔日的繁忙景象再也不可重现。</p><p class="ql-block"> 当公交车行走在原自行车厂遗址处时,谁还知道脚下曾有过兴盛的自行车总厂。</p><p class="ql-block"> 自行车厂的老职工在此怀旧,寻觅当年的足迹,似乎还能听到机器的轰鸣,嗅到烤柒的味道……</p><p class="ql-block"> 它永远留在曾在此工作过的人们心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代人的离世,自行车厂将被淡忘!</p><p class="ql-block"> 沉舟侧畔千帆过,</p><p class="ql-block"> 病树前头万木春。</p> <p class="ql-block">  啊!我们的工厂,在梦里,我们的工友,在思念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