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代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除了著名景点雁门关外,代州古城的边靖楼、阿育王塔等古建筑都闻名遐迩,都在我们游览计划之内。</p> <p class="ql-block">位于代州古城中央的边靖楼,号称万里长城第一楼,建于明代(公元1374年),城楼两侧上方悬挂“威镇三关”和“声闻四达”各长十米宽三米的巨幅横匾,蔚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游览阿育王塔及毛主席路遇纪念馆,景点设在县委县政府大院后院内,车辆及游客可自由出入。</p> <p class="ql-block">阿育王塔,亦称圆果寺塔,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呈圆锥形,通高40米,为仰覆莲瓣及重涩混肚与万涩须弥座式,四周刻有花饰、莲瓣、陀罗尼经,塔身为上肩略宽的圆形覆锥式,刹身11层,刹顶为宝盖,中连极顶宝珠,是中国藏式塔中的佳作。</p> <p class="ql-block">1948年毛主席赴西柏坡途中,曾登临雁门关,并在代县听取当地政府工作汇报。</p> <p class="ql-block">代县文庙,创建于唐代,元代(1367年)重修,分前、中(大成殿)、后(崇圣祠)三院,是华北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州级文庙。</p> <p class="ql-block">忻口战役是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抗击日军、保卫太原的中心战役,是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的22场大战役中太原会战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华北战场规模最大、历史最久、战斗最激烈的一次大战役。战役自1937年10月11日至11月2日,历时二十三天,歼敌逾万。由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朱德、彭德怀、卫立煌指挥,晋绥军、国民党中央军、共产党八路军近百团、十数万军队参战,与日板恒征四郎率五万现代化装备的军队展开英勇搏斗。也是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军事上相互配合的一次成功范例。</p> <p class="ql-block">忻口抗战纪念墙。牢记历史!缅怀英烈!</p> <p class="ql-block">在南怀化村里有一简易平房,门口挂有两个牌子:“忻口战役南怀化主战场纪念馆”及“民族战争南怀化屠杀惨案纪念馆”,未见专人管理,也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历史照片</p> <p class="ql-block">忻口战役南怀化主战场遗址。当年战斗异常激烈,敌我双方争夺激烈,数次夺回阵地,伤亡惨重。</p> <p class="ql-block">在南怀化争夺战中,中央战区第九军军长郝梦龄中将、第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少将、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少将壮烈殉国。</p> <p class="ql-block">忻口会战中依山修建的窑洞式掩体至今仍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为配合忻口战役,八路军115师在林彪、聂荣臻率领下于9月25日取得平型关大捷,歼敌千余人。八路军129师769团在陈锡联、谢富治率领下,于10月19日夜袭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歼敌百人。</p> <p class="ql-block">忻口战役虽因娘子关失守,中方最终全线后撤,致使日军攻占太原,两万余名将士为国捐躯,晋绥军付出巨大牺牲,但此役沉重打击了敌人不可一世的骄横霸蛮,增强了中国抗战必胜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拜谒忻口战役纪念墙、南怀化主战场遗址、南怀化保卫战英灵纪念碑及南怀化大屠杀惨案纪念馆,心情悲愤苍凉。令人不解的是:忻口战役各纪念地都十分简陋、荒芜、交通不便,与先前瞻仰过的腾冲滇西抗战纪念馆、南宁昆仑关战役纪念馆相差甚远。</p> <p class="ql-block">忻州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A级旅游区,山西四大古城之一,始建于东汉时期(公元215年),至今已有近1800年历史,文化积淀深厚,有“晋北锁钥”之称。在忻州古城,我们游览了泰山庙、财神庙、秀容书院及古城全貌。</p> <p class="ql-block">泰山庙,建于北宋时期,现存为明清建筑 。</p> <p class="ql-block">财神庙</p> <p class="ql-block">秀容书院气势宏大,占地三万多平米,依山建上、中、下三院,楼台亭阁及窑洞群错落有致。早在1902年便改为新兴学堂,创山西书院改学堂之首例。</p> <p class="ql-block">傍晚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古城充满魅力,风光无限。</p> <p class="ql-block">古城内热闹非凡,红灯笼高高挂起,民间艺术、特色小吃、地方戏曲香飘四溢、不绝于耳。站在书院最高处,可俯视整个古城。</p> <p class="ql-block">定襄县河边镇阎锡山故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旅游景区。这座建筑是民国时期被誉为“山西王”、“华北王”并一度出任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兼国防部长阎锡山的庄园。</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故居大门。</p> <p class="ql-block">大门照壁正面为李一氓题写《阎锡山故居》。</p> <p class="ql-block">照壁背面为孙中山先生题写的《博爱》两字手迹。</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生于1883年,1904官费保送日本留学,次年即加入中国同盟会,拜会孙中山先生,参与制定同盟会“南响北应”的战略决策。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10月10日武昌起义后,阎锡山于10月29日便发动太原起义,受到孙中山先生高度评价,书赠阎锡山《博爱》两字。</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故居占地4.3万平方米,30多座院落,1000余间房屋,分东花园及西花园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东花园分为一、二、三院,有阎锡山居住地、忻口战役前与朱德见面地、地道、连接老宅与新院的通道“行得通”等。该建筑始建于1913年,完成于1937年。尤其是东花园三院会客室当仁堂下有一条长约2000米的地道直通山脚下。1937年10月,阎锡山曾在这里会见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共商抗日大计。</p> <p class="ql-block">东花园三院会客室。</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居室。</p> <p class="ql-block">故居内各种砖雕、石雕、木雕细腻精致,展现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墙壁到处挂有阎锡山家训的条幅。</p> <p class="ql-block">阎锡山故居东花园与老宅之间通过“行得通”暗道相连,因老宅正在维修,不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行得通”门雕的顶部有一只倒挂的蝙蝠,喻意“福到了”,下面有一只蜘蛛昂首向上,喻意“喜临门”。</p> <p class="ql-block">故居的水塔至今仍在使用。</p> <p class="ql-block">红楼</p> <p class="ql-block">西花园院落规模小得多,破坏较严重,曾是阎锡山二叔爷居住的府第,阎锡山曾在此开办子明慈幼院,从事慈善事业。</p> <p class="ql-block">正定县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有隆兴寺、千手观音、正定四塔、荣国府等众多古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隆兴寺(大佛寺)是我国著名的佛教寺庙,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A级景区,始建于隋朝,宋开元皇帝赵匡胤经历代修葺,清康熙年间达到鼎盛。寺内天王殿、摩尼殿、转轮藏阁、慈氏阁为四大宋代结构风格殿阁,有六个最:摩尼殿、转轮藏、千手千眼观音菩萨(铜铸)、“楷书之祖”隋代龙藏寺碑、五彩悬塑自在观音、铜铸毗卢佛。</p> <p class="ql-block">六最之一:摩尼殿,建于北宋时期(1052年),屋顶为重檐歇山顶式构造,即:四面正中均出山花向前的歇山式抱厦,外檐檐柱边砌以封闭的砖墙,檐下斗拱宏大,是隆兴寺现存古建筑中价值最高的一座,梁思成先生称其“世界古建筑孤例”。</p> <p class="ql-block">佛台供奉五尊金装彩塑,中央为释迦牟尼佛的坐像。</p> <p class="ql-block">六最之一:殿堂背壁塑造的“五彩悬塑自在观音”。观音端坐须弥山中,头戴宝冠,双手抚膝,一足踏莲,一足踞起,面容恬静安详,为我国彩塑之杰作。</p> <p class="ql-block">大悲阁</p> <p class="ql-block">六最之一:大悲殿铜铸千手千眼观音菩萨(亦称“正定大菩萨”)为北宋年间(公元971年)奉太祖赵匡胤之命铸造,观音像高21.3米,42臂。除当胸双手合十外,两侧各有20臂,每臂饰有一眼,分别持日、月、净瓶、金刚杵、宝剑等法器,呈辐射状。是我国保存最高大的铜铸佛造像,古代冶金史的一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六最之一:转轮藏,宋代遗物,直径7米,由藏座、藏身、藏顶构成,中间设一根10.8米木轴上下贯穿,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转轮藏。</p> <p class="ql-block">六最之一:龙蔵寺碑,刻于隋代(公元586年),为中华名碑,有“楷书之祖”、“隋碑第一”之称。</p> <p class="ql-block">六最之一:铜铸毗卢佛像位于毗卢佛殿,由明万历皇帝为生母慈圣皇太后御制,高6.42米,为三层四身相连。面向四方的坐式毗卢佛与三层一千尊小佛呈园鼓型莲座摞置在一起。通体共有1072尊佛像,形成“千佛绕毗卢”,堪称明代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慈氏阁中木雕弥勒菩萨,高7.4米,雕于北宋时期。</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须弥塔(亦称雁塔),是正定四塔之一,建于唐代(公元636年),高约53米,为九级砖塔。塔基是石砌方座,底层四角有八尊石雕力士像,塔内为中空筒状上下敞通,造型古朴端庄,为典型的唐代建筑风格。</p> <p class="ql-block">仰视开元寺内钟楼。</p> <p class="ql-block">寺中有一块五代巨型巨型赑屃残碑基座,是从正定府前街移到开元寺内的,该赑屃碑座长8米,宽3.2米,高2.6米,重达107吨,硕大无比。</p> <p class="ql-block">开元寺历史悠久,南广场遗址发现了唐、五代、北宋、金、元、明、七个历史时期连续的文化层叠压,完整地展现了正定古城悠久的历史文化脉络。</p> <p class="ql-block">临济寺中矗立的澄灵塔(俗称青塔、衣钵塔)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砖砌八角九级密檐式实心塔,始建于唐代(公元867年),为收藏临济寺开创人玄禅法师衣钵而修建。因临济寺未对游人开放,只能拍一张远景照。</p> <p class="ql-block">广惠寺华塔,广惠寺为正定八大寺庙之一,始建于唐朝,至今1200年历史,寺内仅存华塔(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罕见的花塔类型,塔高33.35米,四层,一层四隅建有四座小塔,四层塔身为圆锥体,通体沿八角八面交叉塑有力士、狮、象、菩萨等,形象生动,排列有序,被梁思成先生誉为“海内孤例”。</p> <p class="ql-block">天宁寺凌霄塔,为八角九级楼阁式塔,始建于唐代,其三层以下为砖砌,三层以上均为木构。历经沧桑目前,塔残高32.76米。</p> <p class="ql-block">因乌云密布,大雨将至,只能粗略浏览了正定古城的四塔(开元寺须弥塔、广惠寺华塔、临济寺澄灵塔、天宁寺凌霄塔),便匆匆离开,于10月2日傍晚回到北京。</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