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岩:仙道遗踪,水利滥觞(原创)

胡祖荣(地方文化)

<p class="ql-block">  狮子岩原名洪岩,位于白塔河东岸,余江区马荃镇骆家桥上游约一公里处,今马荃镇政府斜对岸。因临水一面的断崖被洪水冲刷,裸露出红色的岩石,故名洪岩。洪岩矗立在白塔河(原名云锦水)东岸,同治版《安仁县志》卷四“山川”记载:</p><p class="ql-block"> 洪岩在县南六十里,形类狮子。其岩临溪,顶趾俱石。相传晋仙张徽修炼其中,唐时人有见其骑白驴出入焉。</p> <p class="ql-block">  洪岩岩顶树木葱绿,隔河望去,形似一头昂首侧卧的雄狮,故又名狮子岩。元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史学家揭傒斯有《狮子岩》(《钦定四库全书·江西通志》卷一百五十六)一诗,描写狮子岩胜景。诗云:</p><p class="ql-block"> 爱此狮子岩,宛若狮子踞。</p><p class="ql-block"> 忽然一咆哮,清音满天地。</p> <p class="ql-block">  揭傒斯是江西丰城人,元诗四大家之一。他和元朝玄教大宗师、饶国公吴全节是挚友,有诗文酬和。吴全节的家在今余江区马荃镇寿枥村。寿枥村距洪岩不远,且乘舟从当时的安仁县城锦江到寿枥村要经过岩下。但锦江镇境内信江大桥北面的桥头之东也有一座石头岭叫狮子岩。同治版《安仁县志》卷四“山川”记载:</p><p class="ql-block"> 狮子岩在石溪,去县十里,临溪浒,状类狮子,水涸则顶趾俱见在。平章王溥居后。谚云:溪边狮子迎波立,滩上君鸥逐日来。</p> <p class="ql-block">  揭傒斯到过玄教大宗师吴全节的家乡寿枥山,也到过当时的安仁县城锦江,并且写下《云锦溪棹歌五首》。两座狮子岩岭上都有树木,而且都临水而立,一座矗立在白塔河东岸,一座矗立在信江河北岸,所以揭傒斯这首诗倒底写的是哪座狮子岩,暂且无法考证,但从诗的内容来看,更像写白塔河岸的狮子岩。</p> <p class="ql-block">  白塔河东岸的狮子岩是孤零零的一座石头岭,西临一潭清水,东面是良田。岩上树木茂盛,原有泉水注入潭中,哗哗作响;又传说水潭与地下河相通,四季不涸。这里山青,水绿,幽静,是出家人修行的好地方。相传晋朝仙道张徽就曾在狮子岩中修炼。同治版《安仁县志》卷三十二“仙释”记载:</p><p class="ql-block"> 张氲,洪崖乡(今马荃镇)人,有道术,西晋时居洪崖山炼丹服食,五百岁。或云即果老。好饮酒。尝赋诗:去岁无田种,今年乏酒材。纵教花鸟笑,佯醉卧楼台。后入豫章西山炼丹,天宝未忽大雾尸解。</p> <p class="ql-block">  张氤即张徽,名氤,字徽。氤即氤氲,指云烟弥漫、动荡;“徽”有停止、静止的意思,字与名的意义相反。晋朝崇尚道教,尊道修仙者众。张徽的家乡洪崖距道教祖庭龙虎山很近。当年祖天师张道陵炼成龙虎大丹的云锦山(即龙虎山)也在云锦水岸,位于狮子岩的上游,相距十几里,因此,狮子岩也在道教三十六福地龙虎山的范围之内。</p> <p class="ql-block">  东晋时龙虎山道士张苍玉在今锦江镇的东面的冲虚山创建至道观,作为龙虎山别馆。至道宫南面约一里处,有一座突兀而出的丹霞地貌的石头岭,叫张古岭,传说张徽曾在此炼丹,并留下丹井。当地百姓世代相传,说在张古山顶上炼丹的张徽就是道教八仙中的张果老,所以把这座丹霞石岭叫果老峰,把山顶上的丹井叫果老丹池。同治版《安仁县志》卷四“山川”记载:</p><p class="ql-block"> 张古山在县治东,又名果老峰,世传晋仙人张徽修炼之所,有小丹池在上。后飞升去,山顶趾俱石,週迴一里,约十数仞,前儒学训导秦用中有诗。</p><p class="ql-block">卷七“古迹”记载:</p><p class="ql-block"> (果老丹池在)果老峰顶上,阔一尺,深七寸,世传仙人张徽炼丹之所。</p> <p class="ql-block">  狮子岩和张古岭都有晋朝仙道张徽(或传说中的张果老)留下的踪迹。这些仙道遗踪和传说故事,引发了安仁(今余江)百姓对道教的尊崇和热爱。张徽之后,宋朝的赵之甄,连可久,李诚仙,元朝的吴全节,明朝的邵元节,都是安仁籍享誉天下的高道大德。</p> <p class="ql-block">  狮子岩既是仙道修炼的场所,也是余江县水利建设的滥觞之地。洪武三十年(1397),开国大臣、河南行省平章王溥出资凿洪崖山石,开渠引狮子岩水灌溉兰田畈农田500余亩;又凿石陂里涧堰,连通狮子岩水与白塔河水。这是余江有史料记载的首次水利建设工程。《钦定四库全书·江西通志》卷十六“水利”记载:</p><p class="ql-block"> 明洪武三十年,安仁邑乡绅王溥凿官陂灌蓝田一畈田五百余亩,又凿石陂里涧堰。岁久湮塞。</p><p class="ql-block"> 王溥富贵不忘桑梓,凿陂引水灌蓝田一畈,造福于民,令人景仰。但引水渠甚小,且岁久湮塞,一旦干旱,仍杯水车薪,无济于事。《钦定四库全书·江西通志》卷十六“水利”记载:</p><p class="ql-block"> 嘉靖十八年,知县萧时中乃凿洪岩岭,通河水灌兰田畈千余亩,人称“萧侯富川陂”。后令熊兆祯有记。</p> <p class="ql-block">  萧时中是福建永安举人,明嘉靖年间(1540前后)在安仁任知县。在任期间建坝筑陂,兴修水利,恩泽百姓。清末民初,萧公坝由于年久失修,多处倒塌淤塞,导致白塔河水引入不畅,不仅引发了多起争水灌溉事件,而且引水渠中的死水滋生了钉螺,使灌区内村民沾上了血吸虫病。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水利局于1949年冬派人勘探设计,并将设计方案提交余江县各界人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成立以县长陈铁民、省水利局工程师郭日诚为主要负责人的白塔渠工程委员会,在萧公陂建白塔东渠综合水利工程,更名复兴坝。</p> <p class="ql-block">  今天的狮子岩宛如一幅水墨丹青画。白塔河水被堤坝拦住,平静似镜;水面时有白鹭上下翻飞,与河岸的狮子岩相互映衬;碧水从坝上溢流而下,哗哗哗哗,卷起雪白的浪花。水光山色,秀美灵动,岂不是一幅优美的山水丹青?</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15日星期六初稿</p><p class="ql-block"> 2020年2月18日星期二修改</p> <p class="ql-block">  胡祖荣,余江一中语文教师,中共党员。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江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地域文化研究会会员。鹰潭市第二批文学、哲学类文化名人,鹰潭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龙虎山道家养生文化促进会秘书长,市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周礼文化研究会理事兼学术部部长。鹰潭市余江区地方文化研究会会长,作协副主席,新四军研究会常务理事。著作有《余江县文物志》,文化散文《云锦水》,在报刊杂志发表文化散文、人物传记、文学评论七十多篇,计三十多万余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