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上展风采,课下共研讨——十八盘乡竹园学校语文教研组听评课活动纪实

与你一起成长

<p class="ql-block">  听课与评课是教学常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业务上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一个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学思想的完善、教学特色的形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本周在校领导的安排部署下,十八盘乡竹园学校语文教研组开展了听评课活动。</p> <p class="ql-block">国庆假期的余温还没有消退,四一班的杜永晓老师已准备充分,10月8号率先讲了《爬天都峰》一课,课堂从“初读,理清顺序;品读,学习写法;提炼,仿写美文”三个活动板块入手,向我们展示了记叙文题材的训练重点。紧扣单元语文要素,重点突出,目标明确,很好地教给学生如何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八年级李晓梅老师带给我们的是朱德先生写的回忆性散文《回忆我的母亲》。课堂从丰厚的教学铺垫入手,同样通过“梳理事件,感悟形象——品读议论,体会情感——对比阅读,感悟写法。”三个板块完成了课堂教学。思路清晰,课件明朗,品析深刻,获得了听课教师的一致好评。</p> <p class="ql-block">六一班潘会娜老师的板块式教学更加成熟。她根据《竹节人》一课教学资源,语文要素,培养目标,合理整合资源,设计三个板块进行教学。既注重了美词的丰厚积累,又完成了单元要求,教给了学生有目的阅读文章的方法。课堂氛围良好,学生回答问题积极主动,教学效果十分突出。</p> <p class="ql-block">九年级杨春歌老师执教的是著名作家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她从作品题材入手,紧抓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入手,带领学生品析语言,感悟形象,进一步了解莫泊桑小说中所折射的社会现象。她语言组织清晰,板书简单明了,很好地为其他教师做了示范引领。</p> <p class="ql-block">秋雨绵绵,寒气渐重。但竹园学校教研的氛围丝毫未减。各位老师们课前深入备课,课上有效训练,课下积极研讨,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生设计别出心裁的教学方案,努力营造新时代新课改下的创新语文课堂。相信有了他们的努力,竹园学校的明天会更好!</p>

教学

竹园

语文

评课

入手

老师

感悟

学生

教师

品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