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院

那片海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是中国历史上赫赫闻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湖南长沙湘江西岸的岳麓山脚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学府之一,其古代传统的书院建筑至今被完整保存,每一组院落、每一块石碑、每一枚砖瓦、每一支风荷,都闪烁着时光淬炼的人文精神。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历经千年而弦歌不绝,学脉延绵。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在僧人办学的基础上,由官府捐资兴建,正式创立岳麓书院。北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宋真宗召见岳麓山长周式,御笔赐书“岳麓书院”四字门额。嗣后,历经南宋、元、明、清各代,至清末光绪廿九年(公元1903年),岳麓书院与湖南省城大学堂合并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沿用书院旧址。中华民国15年(公元1926年),湖南高等学堂正式定名湖南大学,仍就书院基址扩建至今。</p> <p class="ql-block">1986年湖南大学宣布完成修复岳麓书院,并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2005年湖南大学正式恢复岳麓书院,下设中国哲学研究所、历史研究所、中国思想文化研究所、中国书院研究中心和中国软实力文化研究中心等多个部门。</p> <p class="ql-block">2009年岳麓书院学科从本科、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到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的格局已经完备。正式成为为湖南大学的实体办学机构和科研基地,千年学脉再次延绵,千年学府再添光辉。</p> <p class="ql-block">今天的岳麓书院不仅是湖南大学的文史哲人才培养和研究基地,湖南省旅游胜地,更是是整个长沙市的文化窗口和文化名片。</p> <p class="ql-block">书院学规</p><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的学规,最早源于朱熹的《书院教条》,到清代乾隆年间,欧阳正焕任书院院长时,提出“整、齐、严、肃”四字并撰诗,刻在碑上嵌于书院讲堂右壁。</p><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学规:时常省问父母;朔望恭谒圣贤;气习各矫偏处;举止整齐严肃;服食宜从俭素;外事毫不可干;行坐必依齿序;痛戒讦短毁长;损友必须拒绝;不可闲谈废时;日讲经书三起;日看纲目数页;通晓时务物理;参读古文诗赋;读书必须过笔;会课按时蚤完;夜读仍戒晏起;疑误定要力争。</p> <p class="ql-block">知名人物</p><p class="ql-block">知名学子</p><p class="ql-block">彭龟年:太学博士、吏部侍郎,卒后谥忠肃,湖湘学派代表人物。</p><p class="ql-block">游九功:刑部侍郎,谥庄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夫之</p><p class="ql-block">胡大时:湖湘学派奠基人胡宏的儿子,张栻门生中的首领。</p><p class="ql-block">吴猎:敷文阁直学士,四川安抚制置使兼知成都府。</p><p class="ql-block">王夫之:哲学家、思想家。</p><p class="ql-block">陶澍: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p><p class="ql-block">彭浚:嘉庆十年(1805年)状元,内阁侍读学士、太仆侍少卿。</p><p class="ql-block">贺长龄:贵州巡抚、云贵总督。</p><p class="ql-block">魏源:近代启蒙思想家,著有《海国图志》等。</p><p class="ql-block">曾国藩: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历任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张栻</p><p class="ql-block">左宗棠:湘军重要首领,领军收复新疆,历任两江总督兼南洋通商大臣,军机大臣。</p><p class="ql-block">胡林翼:湘军重要首领,湖北巡抚,卒后被追授为太子少保,兵部侍郎。</p><p class="ql-block">刘长佑:湘军重要首领,历任广西巡抚,闽广总督,直隶总督,广东巡抚、云贵总督。</p><p class="ql-block">曾国荃:湘军重要首领,历任陕甘总督、两广总督、礼部尚书、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p><p class="ql-block">刘坤一:湘军重要首领,历任江西巡抚、两广总督、两江总督、钦差大臣。</p><p class="ql-block">刘蓉:湘军重要首领,陕西巡抚。</p><p class="ql-block">郭嵩焘: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外交大使。</p><p class="ql-block">唐才常:维新变法的重要人物,自立军起义领袖。</p><p class="ql-block">熊希龄:北洋政府国务总理。</p><p class="ql-block">杨昌济:著名教育家,毛泽东岳父。</p><p class="ql-block">范源濂:北洋政府教育总长,北京师范大学首任校长。</p><p class="ql-block">程潜:湖南省主席、湖南省省长、全国人大副委员长。</p><p class="ql-block">历任山长</p><p class="ql-block">山长是中国古代书院的负责人,也即现代意义上的“院长”。山长一词最早见于《荆湘近事》:“五代蒋维、东隐居衡岳,受业者号曰山长。”至宋相沿为习,亦称山主、洞主等。岳麓书院可考的山长共有55位。</p><p class="ql-block">宋朝</p><p class="ql-block">周式、孙胄、彪居正、张栻、吴猎、顾杞、黎贵臣、凌登龙、欧阳守道</p><p class="ql-block">元朝</p><p class="ql-block">朱某、张厚</p><p class="ql-block">明朝</p><p class="ql-block">叶性、陈论、熊宇、张凤山、张元忭、吴道行</p><p class="ql-block">清朝</p><p class="ql-block">郭金台、刘自廷、王祚隆、蔡上宽、车万育、郭金门、李中素、刘大抚、刘琪、陈佑祉、陈际鼎、廖俨、李文炤、易宗涒、吴尧山、李天柱、曹耀珩、黄明懿、房逢年、王文清、刘暐泽、周焘、旷敏本、欧阳正焕、刘元燮、万年茂、张九镒、熊为霖、罗典、王坦修、袁名曜、贺长龄、欧阳厚均、龙瑛、丁善庆、周玉麒、徐棻、王先谦</p> <p class="ql-block">岳麓山海拔300.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绵长。气象上来看,常年会在3月16日入春,5月19日入夏,因此春季增温迅速,从3月平均气温10℃升至5月平均气温22℃,而且气温变化大,高时4月底到5月就能达35度以上,低时不到5度,初春时气温快速回升,随后强冷空气到来会造成“倒春寒”天气。</p> <p class="ql-block">地理位置</p><p class="ql-block">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地理坐标(28°11′02″N,112°56′07″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