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如何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香山路小学召开朗读研讨会

思维

<p class="ql-block"> 《新课程标准》指出:“各年级都要重视朗读,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展语言,陶冶情操的作用,从一年级起,就应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注意培养朗读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为提升师生朗读水平,培养朗读兴趣,提高学生语文素养,10月13日下午香山路小学召开教研会议,研讨如何发挥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教学副校长王耀丽向全体语文老师分享上周在全国语文研讨会中的感悟。老师们再次聆听了詹泽老师朗诵的《金色的鱼钩》,共同体验朗读带来的情感冲击和心灵震撼。王校长指出,朗读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作为语文老师我们该如何做?</p> <p class="ql-block">  老师们以年级为单位,结合教材和学生年龄特点进行研讨,各年级组长依次发言。</p><p class="ql-block"> 六年级组长李东蕾: </p><p class="ql-block"> 1.凡学习必有收获。 2.语文教学要坚持一个中心---以文本为中心,两个基本点---读和赏析。 3.在语文教学中教师的示范朗读很重要,教师声情并茂投入的朗读能够感染学生,有助于学生体会理解文本,教师要练习朗读注意朗读的气息,把握朗读的节奏把文章读好。4.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享受阅读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乐于表达的习惯,自主学习的习惯。让学生爱上语文,让语文助力学生成长!</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长李伟红:聆听两位专家的讲座,使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p><p class="ql-block"> 1.教师在课堂中的示范朗读,能很更好的起到引领作用。语文教学应让学生充分的感受、领悟积累运用语言,重视语言文字训练才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让课堂更有语文味。</p><p class="ql-block"> 2.同一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训练营造不同的氛围,使学生更易理解文章所表达的内涵。</p><p class="ql-block"> 3.语文教师要创新思维,善于发现、挖掘和利用身边的课程教育资源,寻求教材和生活的结合点,发现语文学习内容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p><p class="ql-block"> 4.大阅读时代,加强学生的阅读面,提高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三年级组长周丽娜:通过朗读可以激发美感,能愉悦人的心情,还能让读者有一种成功的满足感,要达到这种境界,首先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让学生乐于参与。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感染学生,也可以根据课文内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采用灵活的朗读方式,指导学生反复朗读,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p><p class="ql-block"> 在学习文学作品,特别是抒情类的散文、诗歌时,一定要让学生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让学生在反复地朗读之中,体会字里行间所传达的作者的情感,领会文章的意境美,作者的感情就自然而然地体会到了。</p> <p class="ql-block">  一年级组长樊梦歌:声情并茂的诵读能够把学生带入到情境中去。能够感染学生。老师范读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上,我们要给学生创造积极主动、用心投入的读书氛围。在由浅入深的朗读实践中自主解疑、探究、发现、感悟,让学生反复朗读,在读的基础上带领学生掌握内容、手法、情感三方面的知识,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引导作用。</p> <p class="ql-block">  校长贺红军向全体语文老师提出要求:和其它学科相比,语文老师更要主动学习,丰富自己,成就学生;要拉近与学生的关系,与学生交心;放下所谓的架子,老师示范朗读,感染学生;要求学生朗读,提高语文素养。</p> <p class="ql-block">  “三分文章七分读”,“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通过本次研讨会,老师们达成了共识,充分认识到朗读的重要性并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信香山路小学的语文老师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朗读的魅力,成长自己,成就学生!</p>

朗读

学生

语文

老师

教学

教师

学习

课堂

组长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