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互联网对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构成潜在威胁。互联网是一张无边无际的“网”,内容虽丰富却庞杂,良莠不齐,青少年在互联网上频繁接触西方国家的宣传论调、文化思想等,这使得他们头脑中沉淀的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形成冲突,使青少年的价值观产生倾斜,甚至盲从西方。长此以往,对于我国青少年的人生观和意识形态必将起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对于国家的政治安定显然是一种潜在的巨大威胁。</p><p class="ql-block"> 幼儿篇</p><p class="ql-block"> 研究发现,网络在儿童中的渗透率远超大人想象,如今儿童数字化成长出现明显的低龄化倾向,早在幼儿园时期(3~6岁),幼儿对手机的接触率为91.8%,平板电脑的接触率为83.4%,电脑的接触率为80.6%,孩子们在享受电子设备带来的快乐同时,其中也隐藏着不少网络风险。</p><p class="ql-block"> 幼儿通过一日生活接触各种电子产品了解网络、认识网络,以及对游戏、动画等虚拟空间的痴迷,这对幼儿的视力危害很大,当幼儿的感官世界发生变化后,对幼儿专注力、自控力的培养产生不利影响,让幼儿无法正确使用网络。</p><p class="ql-block"> 另外,幼儿的模仿能力较强,经常会在手机等电子设备上浏览到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内容,例如:暴力、危险性极强的动作、不良生活习惯等,这些情境对幼儿的影响极其恶劣。</p><p class="ql-block">01</p><p class="ql-block"> 尽可能晚一些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p><p class="ql-block"> 尽量不要给孩子玩电子产品,当孩子有了一定的自制力,再慢慢培养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习惯。特别是两三岁以前的孩子,一定不要给他们玩,因为屏幕的刺激对眼睛的发育影响很大。</p><p class="ql-block">02</p><p class="ql-block"> 尽可能隐藏家中的电子产品,不让孩子知晓。</p><p class="ql-block"> 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手机、ipad这些电子产品尽可能地放到孩子接触不到的地方,而且告诉他这是妈妈用来工作的,不是玩的,那么孩子的第一兴趣就会减弱很多,转去关注其他东西了。</p><p class="ql-block">03</p><p class="ql-block"> 家长以身作则,不要当着孩子的面玩游戏。</p><p class="ql-block">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管多么喜欢玩游戏,只要孩子在身边,都不能玩。如果想玩,可以在孩子看不到的地方,单独一个人玩。</p><p class="ql-block">04</p><p class="ql-block"> 孩子调皮时,不要把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当作奖励。</p><p class="ql-block"> 这是很多家长会犯的错误,只要孩子不听话、不吃饭时,就把电子产品给孩子玩,作为吃饭或听话的交换条件。经常这样,一旦孩子想玩了,就会使小性子。遇到这种情况大多数家长都会妥协,习惯一旦养成是很难改变的。所以,建议把握好开始关,不要让孩子养成这种不良习惯。</p><p class="ql-block">05</p><p class="ql-block"> 多给孩子一些有趣的图书或是带孩子户外活动,参加集体活动。</p><p class="ql-block"> 一旦孩子已经上瘾了,那也不要太急,慢慢帮孩子戒掉。可以试着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例如给孩子很多有趣的图书,带孩子一起读故事,或是带孩子到户外去活动,让孩子交朋友,慢慢培养孩子的各种其他兴趣,这样孩子玩手机、ipad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就会慢慢降下来。</p><p class="ql-block">06</p><p class="ql-block"> 需要使用时,控制时间与内容,避免游戏的诱惑。</p><p class="ql-block"> 由于活动的需要,多多少少会用到这些电子产品,那么这个时候,尽量不要在手机、ipad上面安装游戏等容易上瘾的应用,尽量多安装一些学习工具或是与学习相关的学习软件。同时控制孩子使用的时间,每次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家长篇</p><p class="ql-block"> 一、便连接WiFi</p><p class="ql-block"> (一)危险</p><p class="ql-block"> 不法分子搭建与常用WiFi相同或相近的WiFi,设置空密码或者相同密码吸引公众连接,然后在WiFi路由器上劫持DNS(域名系统),将用户引入到钓鱼网站获取账号密码,或者在路由器上监听手机流量,获取明文密码。</p><p class="ql-block"> (二)提示</p><p class="ql-block"> 1.公共场合连接WiFi时请同商家确认好WiFi名称。</p><p class="ql-block"> 2.没有密码的公共WiFi慎用。</p><p class="ql-block"> 3.使用支付APP时,尽量使用运营商的4G网络。</p><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了人人都需要的工具,工作生活离不开它,甚至连交友聊天都必不可少。随之而来的便是微博、微信等“微平台”的兴起。正因为这样开放性的虚拟网络世界,给了不少人自由发表言论的平台,不少人利用网络传播谣言,发布、传播一些没有事实根据或者被歪曲的信息,不仅影响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甚至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更甚者违反国家法规导致犯罪。</p><p class="ql-block"> (一)不造谣</p><p class="ql-block"> 严格遵守互联网法律法规,增强法律、道德意识,坚决不做空穴来风、无中生有的臆测、推想,不编造、制作虚假新闻、虚假信息等,积极践行文明上网。</p><p class="ql-block"> (二)不信谣</p><p class="ql-block"> 加强自我学习、自我约束,增强辨别谣言、抵制谣言的能力,对微信、微博等网络媒体中出现的社会敏感话题,要进行理性对待,不轻信、不盲从,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思考,自觉远离网络谣言。</p><p class="ql-block"> (二)不传谣</p><p class="ql-block"> 对影响社会稳定、破坏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文章、言论等,不转发、不传播、不评论、不顶贴,让网络谣言失去滋生的土壤,坚决斩断网络谣言传播链。</p><p class="ql-block"> 互联网时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快捷和美好。树立网络安全意识,是社会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通过本次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活动,使家长朋友能够更深刻的了解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