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早上得知壶口瀑布不开放,我们行车三个多小时,来到了云丘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个包括了塔尔坡古村落、古窑洞的原始生态村子,云丘山村民世代繁衍生息的地方,山清水秀的。这里还有一个世界奇观的云丘山冰洞,开发时村民们动迁了,这个古村落也原样保留,稍加修葺便是一个景点。</p> <p class="ql-block">几百年的老槐树,依然挺拔巍峨。</p> <p class="ql-block">农家院落挂满了红辣椒,既喜庆亦增加了色彩。</p> <p class="ql-block">村里有田财主的家,财主家居然有一条秘道!这是从秘道里逃离的地方,估计是这家财主土改杀了。村里还有现在村长的家,肯定是布置的朴素大方,我也懒得爬上去看。他们家有窑洞有瓦房,村里其他居民是很少见的。</p> <p class="ql-block">村里的学校教室里挂着“不拼不博,高三白活”的标语,寒门贵子要走出大山的路是越来越窄了。可孩子们想得都是这个,😓无语。</p> <p class="ql-block">还有这个,大概老师说的没错。</p> <p class="ql-block">这是云丘山冰洞,是国内目前最大的冰洞。全世界这样的冰洞有三个,这个是最大的。</p> <p class="ql-block">在世界范围内,冰洞群主要分为三类:</p><p class="ql-block">第一类是冰川型冰洞;第二类是气候型冰洞;第三类是地热负异常型冰洞。</p><p class="ql-block">云丘山冰洞群属于制冷机制最为复杂的地热负异常型冰洞,全球权威专家至今无法破解其形成原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冰柱真好美啊!</p> <p class="ql-block">国内著名的冰洞地质研究专家陈诗才教授说:“从目前国内乃至世界上来看,云丘山冰洞群是最大的一个冰洞群,365天全年有冰。以冰洞和非冰洞的比列大概是一万多个普通洞穴才可能出现一个冰洞,所以这是非常难得罕见的世界奇景。”</p> <p class="ql-block">看看规模有多大!共14个冰洞群,这只是其中一个。</p> <p class="ql-block">目前,这个冰洞群只开发了一小部分,大部分仍在探索、研究、发现中。</p> <p class="ql-block">只是这样一小部分,已经惊艳到我了。眼前的一切都不可思议的存在,浑然天成,近乎完美!</p> <p class="ql-block">进入时候都供应棉衣、安全帽,时不时会不小心碰到冰柱或冰面上。因为注意力集中在看这奇特美景,称得上是世界奇观。</p> <p class="ql-block">作为没法看到壶口瀑布的替代方案,我们来到了山西洪洞县。说起洪洞县最先想到的是苏三起解,起首那句:苏三离了洪洞县,让人难忘。这是所有京剧花旦必须要会唱的段子,但唱的好确实蛮难的。然而真正名声在外的是洪洞县老槐树寻根处,这个故事说来话长了。</p> <p class="ql-block">元末明初,农民起义赶跑了元朝蒙古人,然后农民起义各支部队为夺权撕杀在一起。元朝杀戮深重,百姓民不聊生。接着相互攻伐又是死伤累累。朱元璋一生征战20余年,待到称帝明朝国民不到4700万人了。当时河南洛阳上表,人力奇缺请求移民,朱元璋同意从山西迁移出人来。明朝诏告山西,一家人三留其一,六留其二,八留其三。凡有特殊情况想留下来,于某日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设点处理。结果一次来了十万多人,军队突然包围,全部押解各地。</p> <p class="ql-block">这样的大规模的迁移持续了50年,从朱元璋到朱棣,一直在进行。前后迁移人口约160万,规模之大前所未见。而且同姓分拆,迁往不同的地方。一时间骨肉分离,哭声直上干云霄。</p> <p class="ql-block">所有的人为防止逃跑手都绑上了,路上要大小便只能叫“軍爷,请解手”。久而久之便省略成解手,以后约定俗成上厕所就叫解手了,解手的出处在这儿呢。后来,也有人演译,把喜欢背着手走路的人都说是山西人,因为他们的祖先是绑着手走的,这是说笑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地方只留下了一块碑的残片,又在文革时期彻底被毁了。现在的碑是重立的,碑文上写的是民国三年,也快100年了。</p> <p class="ql-block">原来的老槐树发大水死了,但根系还在,又长出了第二代第三代槐树。现在被很好的保护着。160万人大部分都迁移到中国北方,随着自然迁移又开枝散叶到全国各地及南洋海外。很多人当时带着家谱、族谱迁移,但几百年来多有散失。即使是留下来的,也因时间过长看不清具体的地点。久而久之,这里成为华夏人的寻根之地。中国人有百善孝为先的传统,也有:祖宗虽远,祭祀不能不诚。子孙虽愚,经书不可不读这样的理念。于是这里就成为认祖归宗,寻根探源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苏三卸枷。洪洞县现在还存有保存完整的明朝监狱,苏三起解的故事居说是发生在这个监狱里。</p> <p class="ql-block">每年来寻根探源的人真的很多,顺便烧香拜佛。于是这旁边的寺庙香火颇旺。</p> <p class="ql-block">这段历史是云游在四海八荒游子心中永远的痛,也是所有人追根溯源的希望所在和精神寄托的所在。愿所有人都安好吧!对不起,我也想解手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