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艺 术 简 历 </p><p class="ql-block"> 黄国民1961年生于山东省汶上县,祖籍山东省兖州市,早年得杨昌峰、杨耀先生亲授,程大利先生入室弟子。</p><p class="ql-block"> 先后就读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第四届中国画名家班,北京凤凰岭书院中国书画学精英班,中央文史研究馆中华艺术大家讲习班。</p><p class="ql-block"> 曾任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程大利工作室助理导师</p><p class="ql-block">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创作院副院长、教授、研究生导师、工作室导师</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现为 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p><p class="ql-block"> 黄国民中国画工作室导师</p><p class="ql-block">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p><p class="ql-block"> 中国残疾人美术家联谊会副会长</p><p class="ql-block"> 北京西山兰亭书画院副院长</p><p class="ql-block"> 溪山五子成员</p><p class="ql-block"> 作品参加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展事四十余次,并多次获奖。</p><p class="ql-block"> 代表作获“2008奥林匹克美术大会”铜奖、</p><p class="ql-block"> “21世纪中国画澳大利亚展”铜奖</p><p class="ql-block"> 2012年特邀参加英国伦敦奥运会美术大会</p><p class="ql-block"> 2016年特邀参加巴西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美术大会</p><p class="ql-block"> 2019年为2020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国宾厅创作巨幅作品。</p><p class="ql-block"> 作品发表于《美术》《国画家》《美术观察》《书与画》《美术报》《中国书画报》等报刊。</p><p class="ql-block"> 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电视台、奥林匹克艺术中心等机构收藏。</p><p class="ql-block"> 作品编入多部大型画册、典籍等。出版有《当代著名画家技法经典 ‧ 黄国民写意山水》《中国画廊推介画家精品 ‧ 黄国民》、《当代名家写意山水画库 ‧ 黄国民》、《山水画名家 ‧ 黄国民》、《黄国民山水扇画精品》、《丹青典藏 ‧ 黄国民卷》、《中国美术家大系 ‧ 黄国民卷》等。</p> <p class="ql-block">自然一一影响人文</p><p class="ql-block">带学生在泰山写生课的随堂讲解</p><p class="ql-block">----黄国民2021.04.30</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我过去的上课当中,没跟你们谈过这个内容:是自然影响了我们的审美,而不是我们的审美注定了一个什么东西,然后去改变创造一个什么东西,顺序不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原来我们谈到一个问题,比方说谈到文化,谈到泰山文化,“泰山文化”是什么?泰山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也不为过。或者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集中和代表。但是为什么中华文化会产生这种审美呢?换句话讲,不是我们人影响了泰山,是泰山影响了我们的审美。这个观点,就是谁为主的问题。不是我们人文影响了自然,而是自然首先影响了我们的人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以文化来判断泰山的时候,大家说泰山是厚重、博大、沉雄、伟岸……都有,但是,是什么给我们的呢? 泰山为什么厚,泰山为什么高,它高的原因在哪里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这个审美情感,实际上是泰山的自然结构和它的整个的面积,它的这个“自然形”给了我们这些精神上的审美感受,让我们产生了这种感想的。什么样的情感?犀利、厚重、圆润、方硬、刚……?是它给我们“大”,然后我们为了表现这个,用这个东西表现“大”,而不是说我先怎么着。所以说,为什么老子讲:道法自然。在这个意义上说,是泰山给了我们“厚重”、“博大”、“沉雄”。为什么“沉雄”?这个“雄”不用说了,就是沉雄,对吧。那它“厚重”是什么?厚重,是连绵不断的这种东西(山脉),而形成的这种山的结构本身,形成了“圆”,形成了“厚”,形成了“沉雄”,然后,它的高耸形成了“伟”,形成了“高”,它的丰富形成了“博”,你看这里各种的地貌特点,就会看到,“博”包含里边的是“险”、“峻”、“厚”、“重”……等。所以,是自然山川造就了我们这片土地,是山影响了我们的审美。我们只需在泰山面前,把自己放低了,不是去营造它什么,是去感受它给了我们什么,我们接受了什么。然后再结合着纯朴的审美观,让我们的审美与古人同,与天地同的时候,泰山是不可跨过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画它,首先从理解本身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是它的形状,它的山势,影响了我们对泰山的审美,而产生的这些审美情感,不是说我们要赋予它什么情感,首先是我们受它的影响产生的审美,然后我们再利用这个审美反馈于创作的时候,那才是把泰山的神,表达出来了。画成啥样不要紧,只要你按这个方式方法去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际上泰山给了我们这些,然后我们产生了这一类的审美观,审美、感受、情感。我们一说“啊,泰山高啊!泰山厚啊!”,然后好像这个“厚”和这个“博”,是这样好。这样为什么好?是泰山给了我们,让我们感到它的“厚”,那种博大。它的存在带给我们的,是让我们心胸、做人、形成了博大。泰山那么大,我们心太小了。泰山那么厚,我们太薄了。所以,这就成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做人要厚道,心胸要扩大,是泰山给我们的,不是我们给泰山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思考了那么多年的“泰山文化”,但是我们往往把“文化”放大,把“泰山”给缩小,实际上,泰山文化就是“泰山”,泰山是主,人文是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道这些以后,你就会明白,五岳为什么是那样的?为什么看华山会产生那个东西(险)了。实际上是华山给的。华山的“险”是因为啥?它的“险”,就是华山自然形成的“险”,人这时候感到高不可攀,感到困难,感到敬畏。在华山面前你会感到这些情感的产生,什么造成的?山自身的“形”的东西。它的形体,它的精神,它的植被,它的山石结构,给我们的审美感受。这就是让我们在写生、在创作的时候,更直接的去找到那个审美感受,而不至于被无法所困扰。这样的话他就直指人心,你就别打着什么文化的幌子,这个东西够了,就对了,这个审美不够,你那个心中的东西是出不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比方说你写字,要浑厚,但你都是用尖笔,它怎么浑厚?要圆笔,再加上中锋用笔,不用说,它90%是浑厚。你那用笔都要出个尖,人都是尖,字都是尖,不可能浑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家常说,画画的时候要画情感,这只是一个大概念。如果这些(山本身的自然形态带给我们的审美感受)理解不了的话,你的情感就不会准确。你那个所谓的“情感”,你可能赋予泰山的情感,不是泰山的精神。你可能形成自己的精神,这也无可厚非,没有什么可说的,但是,你不要说这是泰山之神,你可以说这是我心中的什么山都行,因为它跟泰山没关系。泰山是什么?就是刚才我们说的这些,大家公认的(最直接的感受)。所以,为什么说泰山不好画,因为我们看好多画(的泰山),都感觉缺些什么?其实就是(理解,感悟审美情感)不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咱们这样去思考的话,“人文”是啥?人文,就是人的情感在生活中的这种作用。人对自然的认识、知识、情感、审美,所造成的这个东西,它形成文字,记述、告诉人们该怎么做的时候,便于人们的掌握和记忆的时候,比方说我们去用这个规律再去营造另外一个物体的时候,其实这已经是“文化”感觉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化其实还是源自于自然,所以老子讲“道法自然”,这个真的没错。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九九归一,回到一就是自然。生发和归一,是事物的两个方面,一个往外冲,一个往里收,一张一收,一呼一吸,生命就存在了。这个“一生二,二生三”,就是呼吸。张的时候,就是呼……,收的时候,九九归一,吸……,那就回来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一呼一吸,生命就是一呼一吸,呼吸之间。只呼,那也完蛋,只吸,你肚子受不了,所以说“吐纳”。这样就能慢慢理解中国的这个“气”到底咋回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现在想想谢赫的“六法论”,差不多就能理解“气韵生动”是怎么一回事了,为什么第二个是“骨法用笔”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气韵生动,其实就是生命的常态,那个生命的蓬勃、生机。“骨法用笔”是啥?骨法用笔,就是你的生命中依赖的这个架构,没有这个架构,你这个生命也不会存在,缺一个步骤都不行。所以说,这个相互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有”、“无”之间的关系。骨,骨法用笔,其实就是指的有形的东西。呼吸是“无”,是看不到的,你只能感觉到。也能看得到,这样看的话(夸张的呼吸)那是很明显了。正常来讲,生命当中我们都会(容易)忽略一个问题,就是呼吸的问题。都会强调这些外在的(动作练习)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命当中的好多道理,在画中,通过这个事一谈,你就能体会到,古人为什么说这个(书)画都是小技、小道。但是呢,可以因小“技”而达“道”。达到高的层面,就是由画入道,以书入道。这不一样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终你要回归自然,然后利用自然界当中掌握到的规律,反馈到你的创作当中去,用这一种规律来营造你心中的那个世界形成的画面。所以说,这是一个修心的过程,你能修多少,你回到画面的就是多少。不是泰山不给你那种东西,而是你没感悟到。不是山川不给你,是你没去接受。所以说宗炳讲要“澄怀观道”,澄怀观道,你才能够接纳,装到你心中去,形成你的生命,形成你的意识,成为你的气,然后你再通过你的生命个体,通过你手中的画笔,你口中的语言,你的文字,形成文章,形成画面。这时候再回头想想,这个里面就存在着你怎么去感知,以什么态度去感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这个课(程)要求这样,就是要你先感到那个大的东西。比如说,一个建筑设计师,他首先要感受到的,不是装修,绝对不是的。他要先了解地质结构,你要建房子的这块地方地质结构是什么?能承载多大的重量?它的地下是粘土,还是石,还是沙,还有地下水层在那里,能不能建?规模格局……等,首先要解决这些问题。当然这,这个可能是另外一个部门要提供的数据,他要拿到这个数据。大家知道的高伟的父亲他们公司干的工作就是拿这个数据的,拿到数据以后给了建筑设计院,建筑设计师再根据这个数据,来定这个地方设计多高?多宽?多大?它的功能是什么?然后什么样的结构,以及……,这个什么样的结构,取决于你要干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说呢,我们绘画也是这样,首先我们要了解的就是这个问题,然后把它强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为什么《大学》里讲“格物”,其实这就是格物的状态,不停地追究事物的原理,格物致知,“格物”才能“致知”。所以说现在,今天谈的这一段我自我感觉很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因为我感觉,这一段是我来到泰山以后,在泰山生活工作,写生创作这么多年,又是一个新的思考,或者说受泰山启发。原来我们老是把它和文化连到一块,好像“文化”是主,现在我们回到一个原点的时候,实际上是“泰山”是主,文化只是它的附庸,是人赋予它的,以便于审美情感的一种认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应该说这些讲的更深了,也可以说是更浅了。原因在哪里?--- 不再纠结于“文字”本身,也不再纠结于“文化”本身,而是把“根”回到了“自然”,由“自然”而生发的“文化”,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时候,我们真正的看到这个点,看到自然给我们的是什么?然后,我们再用这个,再营造一个你认为的、你赋予的一个什么。你赋予的时候,那就是创造。给你的时候,是自然给你的,你是开悟了,你感知到了。所以说“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你去想,现在讲话叫“你品,你细品”,哈哈。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你手里这个石头,你叫它“七星石”,所谓的“七星石”,七星石是什么?是老天给的,对,这上面有七个点,哦,这是石头。“七星”又是什么?带给我们的是什么?其实最早北斗七星给我们的就是辨别方向,辨别东南西北的,然后才有了这种方向,要干什么,知道了前进的道路。这样慢慢就给导示啊,给引领啊,给这些东西,这个“文化”就会生发,人的思想就会发散的思考,这时候北斗的内容越来越多,然后就开始:为什么这样呢?天体是什么呀?然后就开始不断地追究,经过时间的积累,总结,就形成了我们所谓的“文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