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秋天,快乐小圈⭕的文化之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站:北京古建筑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北京有名气的、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博物馆很多,但是,有一个博物馆却鲜为人知,它就是《北京古建筑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由太岁建筑群改建的《北京古建筑博物馆》就建在南中轴线西侧的先农坛,是我国第一座收藏、研究和展示中国古代建筑技术、艺术和发展过程的博物馆。它建馆时间不长,非常低调,知道的人也不多,但是,馆内的展品却很珍贵甚至是国宝级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展览是通过照片、实物、模型,形象地介绍了中国古建筑的技术形成、发展历史以及美学价值,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首先参观的是建筑的起源:“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尽营窟,夏则居橧巢。”这是礼记中的一段记载:从前,先王没有宫殿房屋,冬天住在用土垒成的窟中,夏天住在树上木筑的巢室里。我们的建筑史就是从这里开始的。</p> <p class="ql-block">游走在北京古建筑博物馆里,那些写在诗词里遥不可及的秦砖汉瓦都真实的出现在了眼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代陶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汉长乐宫出土的千秋万岁瓦</p> <p class="ql-block">我们从汉墓出土的陶楼汉阙上,看到了两千多年前汉代人的生活模样,想象着当年的大汉气象。</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那些土木结构的古建筑难以保存,朝代更迭、历史向前,能留下来的建筑几乎全是寺庙宝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辽代的木塔,清代的故宫都是艺术的化身,精雕细琢鬼斧神工。</p> <p class="ql-block">制砖的过程</p> <p class="ql-block">榫卯结构,中国智慧的伟大发明。</p> <p class="ql-block">牛腿:是古建筑的点睛之笔,不仅寓意美好,还起到支撑稳固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隆福寺万善正觉殿明间藻井,博物馆的镇店之宝,精美华丽,它的上面有一方蓝天,蓝天布满星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隆福寺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这个藻井成为了想象当年隆福寺盛况的唯一遗物。</p> <p class="ql-block">仰望五百多年前明代的星空。</p> <p class="ql-block">匠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想象都留在了这一石一木之间。</p> <p class="ql-block">人间烟火,市井生活</p> <p class="ql-block">还真有些风尘仆仆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穿越时空,走进那个时代。</p> <p class="ql-block">中国建筑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不了解中国建筑,就会错失中国最文化的那一部分。感谢那些能工巧匠,他们用思想和热爱给后世留下了这些无价之宝,让我们今天有幸能够目睹这些精美的艺术。</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博物馆,来到先农坛,先农坛是祭祀先农诸神的地方,每年开春皇帝亲领文武百官到先农坛行礼。</p> <p class="ql-block">皇帝亲耕的那块地为一亩三分,是皇家世袭的私田,男耕女织的华丽示范园。百姓口里说的“一亩三分地”出处就是这里。</p> <p class="ql-block">我们来晚了,谷子已经收割完毕,在古代亲耕田的收获存放在神仓院,供北京九坛八庙祭祀用,现在不知如何用。</p> <p class="ql-block">皇帝亲耕是一种礼制,表现出皇帝对农耕的重视,也彰显了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重农传统,即使是现在我们国家也是非常重视农业的,每年新年中央发布的“一号文件”都是关于三农的。</p> <p class="ql-block">参观后深有感触,身临其境更能体会到民族文化与艺术的韵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孔庙、国子监</p><p class="ql-block">曾经住在这附近,曾经无数次经过雍和宫大街,但是这条成贤街胡同却很少来过,孔庙、国子监更是没有去过,今天特意约了门票,来礼拜这位中国教育的先驱、鼻祖——孔圣人;以及参观古代读书人的梦想之地——国子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与雍和宫一街之隔的成贤街也称“国子监街”,是北京唯一一条保存四座牌楼的古街,道路两旁的古树遮天蔽日,一座座宅院都留下了时代的痕迹,走在这里,会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情愫,那就是老北京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孔庙、国子监就在这条胡同里。</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下马石:官员至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显示出教育至尊至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进入先师门,看到两侧矗立着198块进士题名碑,记载着51624名进士的姓名、籍贯以及他们的名次。</p> <p class="ql-block">大成门前立着先师孔子行教像,孔子身着长袍,衣袖下垂,双手举于胸前行周揖礼。揖礼是古代汉民族的相见礼,起源于周代以前,兴于周代,约有3000年以上历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孔庙不燃香火,拜孔子左手持香,右手持笔,香指香囊。每逢高考,家长都会带孩子来孔庙祈福,求得学业顺利。</p> <p class="ql-block">走过大成门,院落两侧有十多座碑亭,主要是为表彰功绩所立,如:平定战乱,重修文庙等。</p> <p class="ql-block">大成殿是供奉孔子牌位和祭拜行礼的场所,红墙黄瓦、双层飞檐,金砖铺地,不亚于皇家宫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康熙御笔——万世师表</p> <p class="ql-block">触奸柏是孔庙内树龄最大的一棵柏树,相传是元代国子监祭酒许衡种植(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已近七百年的历史,至今繁枝盘错,挺拔苍翠。相传它的枝干曾打掉过明代奸相严嵩的乌纱帽。</p> <p class="ql-block">在孔庙与国子监之间的夹道内珍藏着190块名为《乾隆石经》的石碑,这是乾隆的绝版珍藏品 “十三经刻石”,十三经是儒家的十三部经典著作,共计63万字,是江苏贡生蒋衡手书。</p> <p class="ql-block">鉴于“左庙右学”的古制,孔庙右边就是国子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国子监是元、明、清三朝的最高学府及教育管理机构,也是古代唯一一座中央公办大学。进入国子监读书就相当于进入现在的清华北大,这可是每位学子心之向往的殿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提到国子监不能不提科举制度,科举是我国古代首创的朝廷选拔人才的制度,始于隋终于清,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p> <p class="ql-block">位于辟雍殿前的琉璃牌坊是北京唯一一座专为教育而立的琉璃牌坊。</p> <p class="ql-block">辟雍殿位于国子监的中心位置,是我国现存的唯一一座古代学堂,皇帝登基后都要在这里举办一次讲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辟雍就是古代的大学,原指西周天子所设大学,校址圆形,围一水池,门前外有便桥。这是按古制所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皇帝讲学时坐在龙椅上,学生及各级官员都跪在环桥以南甬道两侧听讲,皇帝每讲一句,负责传达的官员往外传一句,听过皇帝讲课的学生便是天子门生,皇上的人了。</p> <p class="ql-block">游览孔庙、国子监,让我印象最深的是这里的古树,看看树龄,每颗都是近700年的高龄了。</p> <p class="ql-block">看一座庙宇的历史,光看它的说明词是不够的,因为说明词会有吹嘘之意,你只要看看它的古树树龄和存量,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柏因千年长寿四季常青,自古被视为吉祥之树,孔子更是将其比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所以,孔庙内松柏成林,给人以庄严肃穆之感。</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松柏姿态各异,或耸立挺拔、或翠枝舒展、或虬根盘结、或矫健威武,无论哪种姿态都是刚毅挺拔,风骨铮铮。</p> <p class="ql-block">这颗古柏,主干上长了若干树瘤,更有那种日月风霜的痕迹。</p> <p class="ql-block">这颗古柏,全身缠满藤萝,虽负重累累,却依旧傲骨挺然,誓不屈躬,大义凛然的样子。</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这里,感受着古文化的气息,欣赏着古树、古建筑,相互辉映的古韵味,在它们身上都无不凝聚着久远的历史,往日的时光,令人遐想,令人回味。</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站:陈独秀故居、北大红楼</p><p class="ql-block">在建党百年之际,一部《觉醒年代》的电视剧掀起了一个收视高潮,相信看过的人都会被那段波澜壮阔,跌宕起伏的历史所震撼。</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陈独秀故居,这个坐落在东城区箭杆胡同20号一个不起眼的小院,很多人称之为红色打卡地,我不想用“打卡”这个网络词,因为太不庄重,我们是来参观的、追忆的、缅怀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院不大,它即是陈独秀故居又是《新青年》编辑部,门前的小石狮子见证了这里的百年变迁。</p> <p class="ql-block">《新青年》的创刊,掀起了新文化运动的高潮,为后来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扫清了障碍。</p> <p class="ql-block">1920年,陈独秀放弃了北大每月300块银元的高薪,从这里出发去上海创建党组织。</p> <p class="ql-block">陈独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发起者和主要旗手,“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他一生光明磊落,即是晚年穷困潦倒也不接受任何人的馈赠,他的两个儿子也都是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一个29岁英勇就义,一个26岁壮烈牺牲,可谓满门忠烈,令人敬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无论后来他经历了什么,他对新中国的贡献将彪炳千秋,历史终将还以真相。</p> <p class="ql-block">离陈独秀故居不远,在五四大街上,这座用红砖、红瓦砌成的老式建筑,就是新文化运动的大本营,五四运动的策源地,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基地,人们把它叫做北大红楼。</p> <p class="ql-block">踏入红楼那一刻起,就能感受到历史的凝重,在这座历经百年的建筑中,蕴含着许多生动的时代影像和深厚的历史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蔡元培在这里引进了崭新的大学教育理念,奠定了北大的传统和精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大钊在这里潜心研读马克思主义,创建了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鲁迅结缘红楼,在此授课6年,他设计的校徽,至今仍为北大沿用。</p> <p class="ql-block">五四前夜的紧张场景历历在目:学生们连夜手书3000多条标语,桌上摆放着游行的应用之物,1919年5月4日,北大学生就是从红楼后的民主广场集合,走向天安门广场,从而爆发了影响深远的五四爱国运动</p> <p class="ql-block">走在这里,看着这些照片、实物和文献,敬佩之意油然而生,当年,正是有这样一群有思想、有担当、有爱国情怀的有识之士在这里接受了新思潮的洗礼,郑重的选择了一条无我的道路,不断探寻、求索着救国之道。</p> <p class="ql-block">离开红楼来到天安门广场,正值国庆之前,广场一派祥和喜庆的气氛,这更让我们感恩先驱们付出的一切,今天的幸福生活,就是《觉醒年代》的续集,致敬先烈们,如今这盛世如您所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