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贺知章故里

雄鹰于飞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碧玉妆成一树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万条垂下绿丝绦。</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不知细叶谁裁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18px;">二月春风似剪刀。</b></p><p class="ql-block"> 春风春意,儿歌一般的天真烂漫,使人想见诗人的自然、清新与隽秀。对,诗人贺知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少小离家老大回,</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乡音无改鬓毛衰。</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儿童相见不相识,</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笑问客从何处来。</b></p><p class="ql-block"> 一老几小,浓浓的乡音、乡亲、乡情,使人想见诗人的雍容而又随和可亲。对,也是贺知章,家喻户晓,妇孺皆知。</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一</b></p><p class="ql-block"> 今天上午,我们特意去了一趟贺家园,就是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的故里。</p><p class="ql-block"> 贺知章的故里在今杭州市萧山区蜀山社区知章村。“知章村”当然“地因人传”,是后起的名字。现在的“知章村”,据云系并十来个邻近互相连绵的自然村而成。</p><p class="ql-block"> 从湘湖坐714路公交车,到史家桥。一条村溪,平直的夹在两边相对的道路以及房屋之间。零落的几株杂树,照着混绿的浅水,乍然辨不清这溪究竟哪一头是上游哪一头是下游。前面有一座桥,两边的桥墩并两侧都以长大而规整的条石实叠,桥面三块长而宽厚的石板,都横平竖直,平顺舒展。人走在桥上,映照着下面的绿水和背后的青山,自然而然顿生归与之感。走过桥来,右手也是一色的石板和石条,铺砌成一个大平台,而边缘多道的石阶都深入在溪水里。想此早先应该是个船埠吧。</p><p class="ql-block"> 从船埠前行百十步,右折,村道的两边尽是田地。田地里或种树或否,错落无序。右边的田地中有一座牌坊,镌“甲科济美”四字。这时适遇一位老人,他告诉我们,牌坊是明代的。牌坊所对的那一带连山叫“文笔峰”,所谓“贺家园”原先就坐落在“文笔峰”那边一侧的山麓,约略就是现在村道左手前面有一排最漂亮房子的那个地面。“但现在贺家园已经不存在,这里也连一个姓贺的人家都没有了。”老人说。</p><p class="ql-block"> 我们颇不甘心。村道所连接的是一条横向的乡间公路,隔着树林,隐约看见树林中穿梭似的车来车往,应该是别有一条高速公路在其间,平行的,都从“文笔峰”下面通过。</p><p class="ql-block"> 我们左折,走上乡间公路,就走向那“一排最漂亮房子”。其实,那是位于村边建在田地与公路之间的两栋西式别墅,三层,独院,有门楼,都用高大厚实的围墙围起。门都锁着,门口的两盆五针松都很精致。我们在“最漂亮房子”外围留连了很久,但除了“高门大户”这四个字,脑袋里实在再想象不出1300多年前的“贺家园”及其周围到底是什么样的一种情景;明知道在1300多年前这里的空间曾经有一阵子存在贺知章,却又无从知晓贺知章之在这里究竟是怎样的一种生活和生命。见公路边上竖有一块公交车站牌,上面的写的站名是“百步寺”。看来这里贺家园现在确实已经不存在了。</p><p class="ql-block"> 在“百步寺”瞎转悠。实在的,这里是叫“寺下黄”,是都沿着公路间在田地的一带几十户人家的一个小村子。好不容易在一处老屋见着了一对老年夫妇,却竟问不出有唐以及贺知章。请问这里有没有古时候流传下来的老屋比如祠堂之类,老太太走出门来,侧身,一手遥指前方,说那边一个石头人,有胡子的,一手作撩须状;老头子则反转过来,指指我们来时的地方,说史家桥那边有牌坊、有祠堂、有桥。我们向着老太太遥指的方向游走,走过人家的门前、屋后,走过篱落,走过正在拆建的老屋新房,走到了一湾河样的水塘。水塘浅且混绿,有一老太太蹲着在洗什么。站在水塘边,看着萋萋葑草,我的眼前不禁茫茫起来。我在想,这水塘早先应该是与史家桥那条村溪相连的吧?或者干脆就是其一部分!那个时侯,那条溪,一定很宽,很深,还连接很远。</p><p class="ql-block"> 在与老人闲聊中,我的眼的余光忽然掠到一个亭子,走近一看,竟然有着一区小小的公园。就在枝叶横生的几丛花树之间,除了那亭子,还有一廊藤架。惜乎满园芜秽不整,亭、架的里面都乱堆了破旧家具、杂物还有柴火。廊架上上下下的藤都已枯朽,寸寸节节,碎落满地。一尊“石头的”刻着“唐·贺知章”字样的“有胡子的”雕像,竟然一声不吭,落脚在那没膝的茅草蓬里。我的喉咙突然莫名的梗咽起来,眼睛也不由得潮热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其实,都1300多年了,又没有一个是自己的族人苗裔在这里,没有完完全全的去贺知章化,能这样,总是记念着,知章贺老,一向疏旷放达的,若还在天有灵,也应该说“于愿足矣”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二</b></p><p class="ql-block"> 原路返回史家桥去等车的时候,我们到“甲科济美”细看了一下。这是明朝皇帝为表旌史家桥村黄九皋等十几位学子荣中科举于嘉靖四十年(1561年)敕建并着胡宗宪督建的。胡宗宪安徽绩溪人,自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出任浙江巡按御史,升右佥都御史巡抚浙江,升总督,总制南直隶、浙、福等处军务,抗倭,晋兵部尚书兼都察院右都御史,加少保,是明代名臣。所以由他奉旨督建是再合适荣耀不过。黄九皋(?—1565),字汝鸣,号竹山,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授工部主事,以鲁王府长史致仕。对萧山的县城改造以及水利建设有所贡献。</p><p class="ql-block"> 祠堂也确有一个,就在我们来时“从船埠前行百十步,右折”之处的左边,一进三开间的一组平房,新砖新瓦新门面。锁着门窗。从低矮围墙砖漫地的院子里面一个上马石以及外面两个门阙似的砖石墩子,推断,应该是在拆旧建新。前排房子的一个后门坐着三个中年妇人,在看着并对我们张张望望好奇。我们问这是不是黄姓的宗祠,她们都拘谨的憨笑,说了些什么,我们是连一个字都没有听清。</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再次走上石桥的时候,猛然发现,原来那头紧贴着桥墩的外边是有一个小石碑的,上面分明刻着“杭州市文物保护点 思家桥及河沿(明代)”。细察石桥,依稀可以察见桥面石板的两侧都刻有文字,一面是“思家桥”,另一面是“仪方桥”。再抻着脖子对桥洞,对面桥墩的石条上赫然刻着两行朴拙的文字,一行“贺学士创始族长相继□修”,一行“孙□廿三重修”。</p><p class="ql-block"> 对着呢!这是“思家桥”,一名“仪方桥”。两个桥名,一志游子对于桑梓故园的眷念,一以表达晚辈后学对于乡贤前哲的仰慕,可见作者的煞费苦心。这里的桥梁,最早应该系在唐代由贺知章修建,之后朝代或各有修葺,至于明朝,则予大修重建,其时应该在与胡宗宪奉旨督建“甲科济美”牌坊同时,这“思家桥及河沿”或者就是“甲科济美”牌坊的连体工程。是喽!</p><p class="ql-block">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我不禁吟诵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了。</p><p class="ql-block"> 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流传至今的其实是有两首,这是其一,另外还有其二。</p><p class="ql-block"> 有人说,贺知章的《回乡偶书》是他告老还乡回到萧山老家时所写,也有人说是到绍兴以后写的。我看不一定,或对或不对,其都很难说。</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三</b></p><p class="ql-block"> 据《旧唐书》本传,贺知章,会稽永兴人,……少以文词知名,举进士。初授国子四门博士,又迁太常博士,……开元十年……入书院,……后转太常少卿。十三年,迁礼部侍郎,加集贤院学士,又充皇太子侍读。……改授工部侍郎,兼秘书监同正员,依旧充集贤院学士。俄迁太子宾客、银青光禄大夫兼正授秘书监。……天宝三载,知章因病恍惚,乃上疏请度为道士,求还乡里,仍舍本乡宅为观。上许之,仍拜其子典设郎曾为会稽郡司马,仍令侍养。御制诗以赠行,皇太子已下咸就执别。至乡无几寿终,年八十六。肃宗……乾元元年十一月诏……赠礼部尚书。</p><p class="ql-block"> 《新唐书》:贺知章,字季真,越州永兴人。……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累迁太常博士。……天宝初,病,梦游帝居,数日寤,乃请为道士,还乡里,诏许之,以宅为千秋观而居。又求周宫湖数顷为放生池,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既行,帝赐诗,皇太子百官饯送。擢其子僧子为会稽郡司马,赐绯鱼,使侍养,幼子亦听为道士。卒,年八十六。肃宗乾元初,以雅旧,赠礼部尚书。</p><p class="ql-block"> 综合新旧《唐书》,并稍作说明:</p><p class="ql-block"> 1、贺知章“永兴人”。永兴,即今萧山,知章以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出生在那里,并在那里生活若干年头。</p><p class="ql-block"> 2、“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证圣系武则天第五个年号,折算公元为694年11月23日至695年10月22日,历时10个月。知章36岁。</p><p class="ql-block"> 3、之后就一直在京作官。时在盛唐,宦海一游50年。</p><p class="ql-block"> 4、“天宝初还乡里,有诏赐镜湖剡川一曲。”天宝是玄宗年号。知章以天宝二载(743年)请辞,三年(744年)正月初五离京。是年知章86岁。清康熙《会稽县志》记:“贺知章宅,在县东南三里五云门外。”</p><p class="ql-block"> 这里有一个问题,知章到底什么时候离开永兴去到会稽的?所见资料有说7岁时的,不敢征信。但可以肯定也不至于太年长,具体什么时段呢?贺氏,当时在吴越一带早已经是高门大姓,知章又“少以文词知名”,所以他的离开永兴去到会稽应该与进学以及科考进取有关。猜测,肯定不会超过弱冠,十六七岁,或者更在之前,总要接近于他《回乡偶书》“少小离家”的“少小”二字。</p><p class="ql-block"> 说到《回乡偶书》,现在回到前面问题。</p><p class="ql-block"> 《回乡偶书》其二诗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离别家乡岁月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近来人事半消磨。</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惟有门前镜湖水,</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春风不改旧时波。</b></p><p class="ql-block"> 可以肯定,是在他告老还乡回到绍兴以后写的。诗所反映的无论是时间、地点还是对于所谓“人事”之类的心情感叹都可以坐实这一点。所以就没有必要再给“永兴”做争取了。</p><p class="ql-block"> “其一”呢?若是同样也要说是作于绍兴,恐怕有些说不过去。何者?理由前面已经说到了,可以也从本诗里头找。诗曰“少小离家”,而知章在“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实际已经是36岁了,这样的年纪离开的绍兴,任古往今来的什么人再怎么用“文学艺术化”的妙手是都化妆不成“少小”模样的。所以,这里“离家”的“家”与其二之“离别家乡”的“家乡”肯定不是同一“家”。</p><p class="ql-block"> 贺知章自永兴“少小离家”至86岁告老还乡回到会稽,中间必然回过永兴贺家园。回永兴贺家园,至少可以有两次机会。一次即在这告老还乡的途中。</p><p class="ql-block"> 唐代,不但京杭大运河行旅顺畅,浙东运河也极便当。其时长安、洛阳两都之间,洛阳、杭州之间,以及杭州跨钱塘江到永兴再到会稽,之间,水路航运都所谓一帆风顺。所以,贺知章告老还乡,当船近永兴,住棹先上到贺家园故里去稍作盘桓流连,既顺当,也很合情理。因此而有《回乡偶书》其一的诗,而有“思家桥”的“创始”,也都合情合理。</p><p class="ql-block"> 但是,我总是对于86岁的老人而“鬓毛衰”耿耿于怀。虽然我也知道这是“诗歌语言”。</p><p class="ql-block"> 常情:贺知章当36岁,在会稽应该早有家小;其“证圣初,擢进士、超拔群类科”时,也不会就携家带口。其后居京50年,根据所见资料显示,期间他在长安城里不但有宅第,夫人孩子还都与他生活在一起。所以推测,他一定是在适当的时侯回过会稽,然后接上家眷一同进京了。</p><p class="ql-block"> 这是贺知章可能回过永兴贺家园的又一次机会。因为有举家“离別家乡”久居长安的打算,士大夫人家,照例临行应该有对桑梓故园、亲眷故人的一番瞻视拜别,顺便略施报效,留点纪念。具体在于哪个时间段呢?综合盛唐社会、贺氏族群、知章家庭以及宦情,猜想,应该在40以后,50左右吧。诚如是,则相较于告老还乡之时,不但回过的可能性更大,造桥的“创始”更合情理。而且这样一来,“少小”、“鬓毛衰”之类的“诗歌语言”也就自然实在了,対于古往今来的读者朋友阅读欣赏时,也不必再麻烦他们一个一个的都要先跑到“文学艺术化”的中转站里去报到一番,拐个弯,然后才能转过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2021.10.3</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