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小便迷恋一碗小馄饨,不仅是因为滋味,更是迷恋小馄饨的精致。当初上学的时候,每每晚自习下课后在路边小摊里享受一碗热气腾腾的馄饨于我已是奢侈,更让大学的校园也具有足够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跟爸爸出差,他带着我第一次领略了这种美食的魅力,几岁的孩童能一下子将一大海碗的小馄饨一扫而空。从而种下了这一颗记忆的种子,生根发芽,欣欣如许。</p> <p class="ql-block">小馄饨的灵魂便在一“小”字,无论年岁大小都可以“一口过”,既有皮的爽滑,也有馅的丰盈,更有汤的醇美。三者的比例达到浑然天成,便生发自然的连贯反应去挑拣下一颗馄饨,相比云吞的“脆”,小馄饨更注重一个“嫩”字,嫩中不失嚼劲,每一颗馄饨都与底汤共搭配,最后一颗食尽,汤底自然饮罢,妙到毫巅的配比,也是小馄饨经久不息的秘诀之一。</p> <p class="ql-block">两个老人在家做小馄饨,配料或许再简单不过,高汤、紫菜、葱花、肉和韭菜,不是经过了怎样用心的搭配组合才融为一锅平凡而又细腻的美食。</p> <p class="ql-block">简单的馅料搭配更是体现着执着的匠心,是高汤与馄饨本身的完美邂逅,更像是不会消逝的情感定位系统,一头是居家的家长里短,一头是在外的快慢急许,再萧瑟的秋日也不会湮灭快节奏生活中质朴的烟火之气。</p> <p class="ql-block">与老头儿边吃馄饨,别想着在外打拼的儿子,其实食物不在好坏,是我们跨域山海千里的味觉密码,也是呼唤联系在外打拼家人的通用语言。这种滋味,是牵挂,是思念,也是乡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