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姚 (文/图,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2021 . 10 . 06</p> <p class="ql-block"> 距省城福州250多公里,隐藏于顺昌、建瓯、延平三县(市)区交界的茫荡山里有个始建于1658年的古村落一一三楼村。前几年是省级贫困村,这几年在新农村建设政策引导和挂职干部的努力下,名不经传的小村因高山梯田而出名,因千年古樟而闻名,因红河谷而走秀,三楼三景走出闭塞,引人注目前来游访写生拍摄。</p><p class="ql-block"> 该村原名上楼村,因与大横镇上楼重名,且村有上楼、下楼、发春楼三个自然村,故于1979年改名为三楼,现隶属于茫荡镇,下辖7个自然村8个村民小组,全村260户1千余人,耕地971亩,山林地21594亩。由于其离镇政府32公里,是该镇最偏远的村落。现虽己铺设水泥路,但仍交通不便,山路崎岖弯道多且仅单车道,遇交汇须一方避让。正因为其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繁华浮躁,又居高山偏远之地,村子至今保持着宁静,保存着纯朴原始的田园风光。特别是村委会门前那片200余亩的梯田,位于海拔620米的山坡上,地势开阔,群山环抱,状如展翅欲飞的凤凰,一年四季皆有美丽景观。春天水满田平静如镜,山形云影水中映,浓妆淡抹总相宜;夏天禾苗郁郁葱葱,迎风摇曳千姿百媚,仿佛谱写绿色之歌;秋天金色稻浪层层翻涌,散发着迷人的稻香味,诉说着丰收的喜悦;冬天凌风落叶水冷土冻,万物蛰伏其中,偶遇下雪就是一幅南国少见的雪景。勤劳的三楼村民,从万木葱笼的村边到石壁陡崖前,直到白云缭绕的山巅,凡有泥土的地方都开辟了梯田。那层层叠叠的梯田,种植的是单季稻,沿袭的是传统的手工插秧,每一块梯田的秧苗密度和插秧时间不尽相同,远远望去,不同色彩交错成一幅镶嵌在云顶天边的油画,被评为福建省十大最美梯田之一。它虽没有云南哈尼梯田的幻境,也没有贵州龙脊梯田的气势磅薄,但却是这个小山村的瑰宝,也是最朴灿最令人心动的重要景观点。到了金秋时节,农家人望着那金灿灿稻穗饱满,散发着迷人稻香的稻谷,开镰收割,笑容绽放如花。游客与摄影爱好者们也会大老远地奔来欣赏拍摄美好的丰收季,与村民们同庆贺共享受稻谷飘香丰收的喜悦。</p><p class="ql-block"> 离梯田不远处的平坡上,有两棵树龄分别为814年与1014年的古樟树,树身高大苍劲挺拔,枝繁叶茂生机勃勃,形体自然优美,如情侣般相守相望,根系相连枝叶相牵,双树成林遮天蔽日。两棵古樟树见证了三楼村的历史兴衰,任世事变迁始终不渝地守护着这个小村庄,村民们把它们看作是村里的风水树。每逢农历八月十五,都会在此举行祭拜仪式,祈福安康。平日里小孩子们在树下玩耍嬉戏,农闲时老人们在此谈天说地聊家常放松心情,在炎炎夏日更是成了纳凉养生的天然居。现在更是游客必到的打卡网红点,环绕老树观赏步移景换,不同角度老树不同姿态,成了八方游客拍照留念之处,成了画家写生的模特、摄影爱好者创作的素材。</p><p class="ql-block"> 村外不远处有个奇特而秀丽的“红流绿溪”,溪底岩石如胭脂般绯红而得名为“红河谷”。地造天成的大片红色花岗岩,在谷长800米的溪谷里被清沏的竹溪流水冲刷洗滌的红光闪烁,赤石岩面沉红一片,象形奇石瑰丽美妙,水与石相依相偎,在绿树掩映下波光潋滟,间或水色如乳涓涓细流洗玉石,间或清流直下水花飞溅,疑似九天银河来。光彩夺目的红河谷虽不见长,方圆延绵仅2平方公里,但其间有千余种珍稀动植物,20多处象形石,9级形态各异的流泉飞瀑。它在跌宕起伏中,散发出斑斓的生命色彩,以其妙斧神功的流水,雕刻着灵魂的仰望高度;以其安闲自在的石头,透射着山涧的自然率直;以其郁郁葱葱的树林,回旋着悠然的山野气息;以其百转千回的瀑布,激荡着前行的生命号角。它有着岁月的峥嵘、生活的唯美、情感的积淀,诗意丛丛.向往重重。红河谷以其独特的水墨绘就出四季的风景,以其冷静清凉的山风剪裁出人生的多姿。</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国庆七日长假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无法出省远足旅游,但与摄友们在丽人何仁强先生的组织下选择省内游,来到没有高墙大院,但质朴无华的茫荡三楼古村,把我的记忆拉回52年前在广阔天地接受再教育的上山插队生活。那时我所在的村庄与三楼相差无几,也是高山梯田云海溪流山道蜿蜒曲折,但无人外出打工,人声鼎沸。如今的三楼与所有的山区村庄一样,留守的多是“6038”部队(即老人妇女),唯独没变的仍是民风淳朴、热情好客,房屋依旧,木头建筑的瓦房,石头台阶,依山就势与自然融为一体,有着一种遗世的独立之美。走进村庄,见到的老人都有着友善的微笑,有问有答。老人们多长寿,赞喻好山好水好空气又遇新时代好政策,过着宛如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们休闲自在,忘却烦恼地在祖祖辈辈养育耕耘的故土惬意地生活。</p><p class="ql-block"> 三楼古村虽己于2019年6月被列入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但要成为青壮村民回归建设,收入稳定丰厚且能不断增长,文化生活丰富,更加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的美丽新农村,还须努力再努力,相信不远的将来定会实现。</p> <p class="ql-block">开镰收割</p> <p class="ql-block">传统打谷子</p> <p class="ql-block">稻穗饱满喜悦庆丰收</p> <p class="ql-block">千年古樟生机勃勃枝繁叶茂</p> <p class="ql-block">村居院落</p> <p class="ql-block">依山势而建的瓦房木屋</p> <p class="ql-block">身体健康怡然自信的皓首(八旬)老人</p> <p class="ql-block">子孙满堂生活无愁的古稀(七旬)老妇</p> <p class="ql-block">鲐背(黄发九秩)老人喜售土特产品</p> <p class="ql-block">民风淳朴热情待客的农妇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