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中秋、十一双节挨得特别近,有了充足时间保证,玩起来放松了许多,延续到今天仍没收起心来。秋风虽起,肃杀未到,星期日早上阴沉的天气有些让人郁闷,不如趁兴登山,尽情畅游,过一个愉悦自己的周末。<br>时近辰末,匆忙中换上行头,胡乱往背包里塞些食物,骑上电动车便往鹤伴山奔去。<br><br><div> 市区往南植被茂盛,公路绿化带里花香草绿,一条景观大道笔直通往西董办事处,经邹平高铁站、西庵村,过白云涧、杨家峪村便到了鹤伴山脚下,两座过水桥夹着一条下陡上缓的水泥路冲着鹤伴山大门,门上高耸的大理石牌坊雕刻祥云瑞鹤,四根柱子顶天立地,两排塔松肃立挺拔,抬眼望去,雄伟壮观。<br></div> 鹤伴山为国家四A级旅游景区,占地7200公顷,森林覆盖率近90%,共有五条旅游线路,总长6000余米。鹤伴山景区内空气清新,生态环境良好,地形复杂多变,山势陡峭、谷壑幽深,沟渠皱褶狭长,山、石、瀑、泉、云雾跌水等景观众多,素有“泰山副岳”之称,被誉为“鲁中生态明珠”,是一处优质的国家森林公园,同时也是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期间,有数十名战士在此与日军激战而壮烈牺牲,时至今日,仍有不少游人前来缅怀。<br> <div> 时间关系,此次我只选了三条路线,一条是九潭溪,过长生苑,拾级鹤寿亭;一条是鹤翔岭,另外一条为鹤鸣谷。由于是临时起意,没有计划,时间又紧,所以把水帘洞、九瀑涧这两条最好的线路准备留给以后慢慢品味。<br></div> 鹤伴山下的杨家峪应是鹤伴山组成部分,你很难将山与村分割开来,杨家峪临水,房舍依河而建,整齐通透、显山露水,不甘被树木掩映。一段过水路低于地面,形成溪流小瀑,溅起层层浪花。浪花紧凑密实,宛若飞珠溅玉,瀑布声如鸟语,婉转欢快,仿佛在迎接我的到来;一位村妇汲水入桶,挑担技术娴熟,未见片木平面漪,肩上肩下臂东西,颤颠摇曳,近似仙姑,接引我入鹤伴洞天。<br><br><div> 进入山门后,溪流不断,乱石垒叠,满峪铺垫;由高至低的水坝错落有致,溪流、潭水众多,其声汩汩、其势浩荡、其色秀美。<br></div> 过了几段曲水乱石,溪弯路转,不远处,鹤望亭若隐若现,及至,豁然开朗,水、鹤、亭、石,静动相得益彰。特别是丹顶鹤石雕,羽色朴素纯洁,体态飘逸雅致,“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在中国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中被誉为“仙鹤”,成为高雅、长寿的象征。鹤通天地人神,特别与文人雅士有着不解之缘,如林逋的梅妻鹤子,苏东坡的放鹤亭;鹤与仙人们关系密切,元始天尊的白鹤童子,法驾导引的先遣,连神仙道衣都唤作了“鹤氅”。鹤是如此优雅风度,鹤是那样超凡脱俗,鹤的舞蹈,如水墨交融在宣纸上韵动,它心向着九霄天空翱翔。是诗和画的升华。 往前拐一个弯便到了抗日桥,桥头矗立一座群雕。群雕造型张力四溢,格外醒目,看后了然于心,功能性和艺术性极高。雕塑底座下新鲜的菊花分立两旁,一看便知是刚刚有人祭拜过。祭拜是对英雄的崇敬,因景区禁烟火,缅怀先烈由传统的上香烧纸改为敬献鲜花,诵颂悼词,还有宣誓,他们是活在后人心中的英雄。 再往上走,是一段崎岖蜿蜒的盘山道。鹤伴山盘山道不止一处,唯此凌厉险峻,虽高差不大,却绝壁凸峰 怪石嶙峋,波荡起伏,转承起合犹如神龙摆尾,又似彩练飞舞,给人热血喷张之感。 在鹤伴山综合办公区稍作休息,补足食物和水份后,卯足劲,我要到一个修心养性的好去处,也是我要重点游览的地方。 这里前些年新建了一所道观——长生苑。一众道教人士在这里修身养性,宗教祭祀,健康养生,给鹤伴山增添了道教文化元素。长生苑景色别具一格,古色古香的建筑,韵味十足。<br>踏上山门台阶刚过半,回眸低垂,俯瞰不远处有道士气定神闲,双手叠交,步履稳健,拱臂缓行,鹤目龟趺多秀气,萧散精神一片云,仙风道骨不输名观敕宫住持,只有山水清秀,风光旖旎胜地才能修炼到如此精气神。<br><br><div> 我把鹤伴山长生苑作为重点一站,有意识调停了精力和时间,确保不走马观花。出于尊重宗教,敬重精神原因,克制了在室内拍照的毛病。静观、领悟才是正道。<br></div> 道教建筑形式和布局与佛教寺院的建筑大体相仿,也采用中轴线,院落式布局,只是殿堂的名称与所供奉的神像不同而已。道教宫观常由神殿、膳堂、宿舍、园林四部分组成,以木构架为主,以“间”为单位构成单座建筑,再以单座建筑组成庭院,进而以庭院为单元组成各种形式建筑群。道观从山门开始,先后依次排列着灵宫殿、玉皇殿、重阳殿或老律堂、邱祖殿、四御殿、三清殿等。<br><br><div> 鹤伴山长生苑由于地形限制,删减了很多建筑规制,木架式架构紧固性和抵抗自然灾害能力较弱,现在几乎为钢筋混凝土仿制。鹤伴山长生苑顺应时代潮流,弱化了一些宗教色彩,对养生有了些倾斜,改为三进制院落,依次为牌坊、山门、长山人殿、彭祖殿、长生殿,两侧配殿能省尽省,牌坊、山门各自为独立建筑。<br><br></div><div> 尽管鹤伴山长生苑册减建筑规制,也改变了一些宗教用途,但能体现出道家“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思想,宫观标配的壁画、雕塑、碑文及诗词题刻也体现了出来。<br><br></div><div> 鹤伴山恢复道教庙宇时,礼请北京白云观陈景焘道长主持庙事,突出海东仙山文化特色,便是现在的养生体道中心——长生苑。<br><br></div><div> 辛卯年九月初二(2011年9月28日),鹤伴山长生苑举办开光大典,楼观台任法玖道长等高道莅临,现留任长生苑,前面所提道人即为该高道。<br><br></div><div> 详观鹤伴山长生苑,该苑依山势而建,坐落于两山沟壑之间,邹平称之峪。建筑两侧山体对称,山脊起伏有致,宛若仙鹤展翅待飞。整个建筑群充分利用了地势的特点,形成前低后高布局,突出主殿的威严肃穆,远以奇山壮其势,近以秀林掩其幽,伴以清泉添其姿,形成了自然与建筑的完美结合的独特风格。<br></div> 进入长生苑牌坊前,远远可见山门匾额“上善若水”四字,为大书法家欧阳中石所题。四字书体格调清新高雅,沉着端庄,俊朗飘逸,古朴华美,称得上精品,与道家的静心无为,修心拙古浑然天成。后面其余各殿匾额、楹联为当地书法家题,字体千秋有别,各领风骚,显示出了邹平深厚文化底蕴。 鹤伴山长生苑第一道院为长白山人殿。<br>长白山人是一位悬壶济世的医生。清初长白山人同乡,邹平长山人(清初为长山县,现隶属邹平,为邹平市下辖的一个镇)李雍熙有诗曰:“我闻古仙人,骑鹤从此归。灵迹在千秋,此地称神奇”。相传自称长白山人的是长山县一个石姓医生,救治了一只仙鹤,因念山人救命之恩,仙鹤滞留不去,这也便引出鹤伴山名字的由来。<br><br><div> 长白山人殿前有尊用生铁铸造的香炉,两耳阳铸回纹,炉身其他绘图文字及三足瑞兽皆用金水描绘。<br><br></div><div> 第一道院两侧有配殿,主要供奉着文武财神。<br><br></div><div> 我国人口众多,信仰不一,民间祭供的财神,大大小小较多。其中有文财神财帛星君,文财神福禄寿三星;有武财神赵公明元帅,武财神关圣帝君;还有佛教的财神弥勒佛,五道庙内的五路财神:观音菩萨帐下的善财童子。 <br><br></div><div> 目前看各道观,包括寺庙供奉文财神财帛星君、福禄寿三星、武财神赵公明、关圣帝君居多,道观为老百姓开辟一处求神发财供奉地,也不失为德人怜心。<br><br></div><div> 道教是我国固有的宗教,最早始于轩辕黄帝时期,按照南朝刘勰的说法是“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道教自东汉时期由张道陵天师创立,开始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在我国正式形成。道教以“道”作为最核心的信仰,尊奉黄帝为始祖,尊老子为道祖,将《道德经》作为主要经典。道教崇尚长生久视,以神仙崇拜作为信仰的中心,在一千八百余年的发展过程中,道教与传统文化互相影响,也对人们的生活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br></div> 进入长生苑第二道院,院里有寿泉亭、彭祖殿,彭祖殿为正殿,两侧为碑廊。碑廊墙壁石刻老子道德经全本,并附有老子出关图,刚好十一期间我去了三门峡函谷关,老子正是从这里出关,当时留有纪念照片。<br> <div> 彭祖为道教神仙,以长寿著称,其任殷大夫时,已有七百多岁,却无衰老之相,常服水桂云母粉和麋角散,后周游天下,升仙而去。因其曾受尧封于彭城,年享高寿,其道堪祖,故后世尊称为“彭祖”。因彭祖长寿,后世著作多有借托之名者,上个世纪70年代从马王堆出土的医书《十问》和《医心方》的引录中可略知其术之主张,这些内容包含较多的合理成分。<br><br></div><div> 其实现实生活中以素食为主,居优美环境,修心养性者便能延年益寿,又何必去求仙问药呢。<br></div> 长生苑第三道院里有长生殿,两边也为侧廊,与第二道院侧廊不同,环长生殿背面还有廊道,它是作为长生殿后院,也是为整个建筑群后院而建的,长生苑后山门就开在后院廊道的正中。<br><br><div> 长生殿供奉的是寿星,从塑像上看似南极仙翁形象,头大且额前凸出,白色长胡子,喜笑童颜,手拿拐杖上系着一个长生桃的老人。南极仙翁为中国古代神话仙人,是古典小说及电视剧中衍生出来的名称,在道教典籍中暂未发现有南极仙翁称呼的神仙,原型是道教的“寿星老人”。或许是受到明代神妖小说《封神演义》和现代电视与小说的影响,因此民间将寿星老人等同于“南极仙翁”。其形象在古代小说中设定为元始天尊座下的阐教门人之一,白鹤童子的师傅。<br></div> 出长生苑后山门,有条333级陡峭石阶,直达山顶的鹤望亭。<div> </div><div> 问题来了,这个333数字是否与道教有关联?这里不妨牵强附会来解读一下。<div><br></div><div> 《道德经》有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教核心信仰的“道”由无到有,一生二,二生三,最终由“三”而生万物,这是事物变化的一种标志,由此可以看出数字与道教之间有着神秘的机缘。又如数字“五”组成的“五行”,即道家代表着自然界万物形成的一种物质观和相互关系,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道教认为这五种元素的盛衰使得自然界的万物产生循环变化;再比如数字“九”是古代数字中阳数的极数,道教的最高重天是九霄,道教的幽冥之地为九泉。在一到九的数字中,数字“三”更是与道教有着不解之缘。<br><br></div><div> 最高神——三清天尊<br><br></div><div> 在道教的神仙体系里,三清天尊是道教的最高神。三清天尊即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和太清道德天尊。这三位至高神由先天之炁化生而来,代表了大道的本原。元始天尊禀自然之炁,存在于宇宙万物之先;灵宝天尊乃是宇宙未形成之前,从混沌状态产生的元气所化生;而道德天尊则是“道之身也。元炁之祖宗,天地之根本也。<br><br></div><div> 道教宇宙观——三界(天界、地界、人界)<br><br></div><div> 道教将宇宙空间分为三界,即天界、地界、人界。天界是神仙居住的世界,也是道教修行者最终渴望达到的世界,并且道教将神仙世界又划分为三十六重天,粗略分为欲界六天、色界十八天、无色界四天、四梵天、三清天和大罗天,其中的二十八重天是属于三界的。人界就是人类和自然万物生活的世界。而地界则是道教地界则是鬼怪所居的幽冥界,像酆都大帝治下的酆都,东岳大帝统治的泰山,都属于地界。<br><br></div><div> 修行三要素——精、气、神<br><br></div><div> 在道教的内丹修行中,是以人体为炉鼎烧炼,以人的精、气、神三宝为药物,使三者混一成大丹。其中“精”是构成生命的基础,是最根本的机能,《养性延命录》说:“道以精为宝,施之则生人,留之则生身。生身则求度在仙位,生人则功成而身退。”“气”是构成人体活动的基础元素,分为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神”是人体活动的主宰,它关乎着生命的存亡。<br><br></div><div> 基本戒律——三皈<br><br></div><div> 每一位道教徒在加入玄门时,都要谨遵道教的基本戒律——三皈,“三皈”指的是皈依道、经、师三宝。信道一定要皈依三宝,这是成为一名道教弟子的最根本的仪轨。皈依三宝具体为:“第一皈依,无上道宝,当愿众生,常侍天尊,求脱轮回。第二皈依,无上经宝,当愿众生,生生世世,得闻正法。第三皈依无上师宝,当愿众生,学最上乘,不落邪见。”<br>修行魔考——三灾。<br><br></div><div> 正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修道者在修行的路上要历经种种考验方能证道成真。道教有“三灾”的修行考验,三灾者,遭受三大天灾也,即风灾、火灾、水灾。三元。<br><br></div><div> 三元五腊是道教的日常节日。“三元”为正月十五日上元;七月十五日中元;十月十五日下元。三元日是道教三官大帝的圣诞,他们分别为上元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官清虚大帝和下元解厄水官洞阴大帝,俗称三官大帝。道教认为三官能为人赐福、赫罪、解厄,即天官赐福、地官赫罪、水官解厄。福生无量天尊。<br></div></div> 出长生苑后山门,到了山顶上的鹤望亭,这时候明显感觉到气温有些低。看手机天气预报才知道10号当天北方温度直线下降,本地气温不到20度,这对于衣着单薄的我来说,在冷风中待着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此处不宜久留,我赶紧往下山走,放弃了计划好的路线,这样五条游线中我一条都没游过,只椋过了一条进山公路上极少的几个景点。之所以称之为“椋过”,因为这条路上有多处水坝,山水、泉水从坝上倾泻而下,形如瀑布,还有路旁陡峭山体,嶙峋奇石,我也只是拍了照片而已,没来得及欣赏。<br><br><div> 鹤伴山景区是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结合体,以自然景观为主,更以山石水木瀑布见长,以泉、云、雾等景观取胜,主要景观有九瀑涧、九潭溪、英雄石、碧血潭、水帘洞、鹤鸣谷、鹤翔岭、野葡萄沟、槐花谷、百鸟园、长生苑等。<br>鹤伴山有水地方,一瀑一景,宛若仙境。据说水帘洞四周岩洞、流瀑、景石遍布,多姿多彩,空气清新,极具特色;九潭溪溪水灵动,蜿蜒向前,动静结合,清新自然;鹤鸣谷沟谷宽阔,鸟鸣山幽,植被茂密,潭瀑相间,湿润凉爽。<br><br></div><div> 这次游历不算成功,却也收获不少,鹤伴山的水是清澈的,只要你愿意,定能涤荡疲惫的心;长生苑一游,让我静下心来对道教文化有了些许肤浅的了解,丰富了我的阅历,增长了见识。<br><br></div><div> 只要不和工作生活冲突,只要精力时间允许,我会再游鹤伴山,把剩下的线路走完,甚至我都不会拘泥于线路,在游历中能寻找到新的美丽,追逐到新的感观世界,领略到美好就行。<br></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