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关于古体诗</b><b>律、绝的区别与做法</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3><h5><b></b></h5> <h5>近体诗按体裁可分为律和绝两种,“律”包括七律、五律和排律,“绝”则只是指七绝和五绝。绝句应该分为律绝和古绝。律绝是律诗兴起以后才有的。
<b> 一、律绝:</b>
律绝跟律诗一样,押韵限用平声韵脚,并且依照律句的平仄,讲究粘对。
<b> (一)五言绝句:</b>
<b> (1)仄起式:</b>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b>(2)平起式:</b>
听筝 [唐]李端
鸣筝金粟柱,素手玉房前。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欲得周郎顾,时时误拂弦。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b> (二)七言绝句:</b>
<b> (1)仄起式:</b>
为女民兵题照毛泽东
飒爽英姿五尺枪,曙光初照演兵场。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b>(2)平起式:</b>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跟律诗一样,五言绝五言绝句以仄起为常见,七言绝句以平起为常见。跟律诗一样,律绝必须依照韵书的韵部押韵。晚唐以后,首句用 邻韵是容许的。跟律诗一样,律绝可以用特定的格式。
例如: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装浓抹总相宜。
跟律诗一样,律绝要避免孤平。五言"平平仄仄平"第一字用了 仄声,则第三字必须是平声;七言"仄仄平平仄仄平"第三个用了仄 声,则第五字必须是平声。
例如:夜宿山寺 李白
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绝句,原则上可以不用对仗。上面所引八首绝句当中,就有五首 是不用对仗的。
现在再举两个例子: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塞下曲(第二首) [卢纶]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如果用对仗,往往用在首联。上面所引的绝句已有一首(苏轼 《饮湖上初晴后雨》)是在首联用对仗的,
现在再举两首为例:
八阵图 杜甫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郿坞 苏轼
衣中甲厚行何惧?坞里金多退足凭。
毕竟英雄谁得似?脐脂自照不须灯!
但是,尾联用对仗,也不少见的。像上文所引孟浩然的《宿建德 江》,就是尾联用对仗的。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首尾两联都用对仗,也就是全篇用对仗,也不是少见的。上面所 引王之涣《登鹳雀楼》是全篇用对仗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下面再引两个例子,一个是首联半对半不对,一个是全篇完全用对仗:
塞下曲 李益
伏波唯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绝句四首(第三首) 杜甫
两固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有人说,"绝句"就是截取律诗的四句,这话如果用来解释"绝 句"的名称的来源,那是不对的,但是以平仄对仗而论,绝句确是截 取律诗的四句:或截取前后二联,不用对仗,或截取中二联,全用对 仗;或截取前二联,首联不用对仗;或截取后二联,尾联不用对仗。
<b> 二、古绝:</b>
古绝既然是和律诗对立的,它就是不受律诗格律束缚。它是古体诗的一种. 凡合于下面的两种情况之一的,应该认为古绝:
(1)用仄韵;
(2 )不用律句的平仄,有时还不粘、不对。
当然,有些古绝是两种情况都具备的。其实,我们也曾说过“凡不合律绝那些要求的绝句都是可以归于古绝一类”。上文说过,律诗一般是用平声韵的,因此,律绝也是用平声韵的。
如果用了仄声韵,那就是可以认为古绝; 例如:悯农(二首) [唐]李绅 春种一粒粟,秋成万颗籽。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江上渔者 [宋]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从上面所引的三首绝句中,已经可以看出,古绝是可以不依律句的平仄的。李绅《悯农》的"春种"句一连用了三个仄声,"谁知"句一连用了五个平声。范仲淹的《江上渔者》用了四个律句,但是首联平仄不对,尾联出句不粘,也还是不合律诗的规则的。
即使用了平声韵,如果不用律句,也只能算是古绝。
例如: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疑是"句用"平仄仄仄平",不合律句。"举头"句不粘, "低头"句不对,所以是古绝!五言古绝比较常见,七言古绝比较少见。
以杜甫的两首七言古绝为例:三绝句(选二) 杜甫 “二十一家同入蜀,惟残一人出骆谷。 自说二女啮臂时,回头却向秦云哭。” “殿前兵马虽骁雄,纵暴略与羌浑同。 闻道杀人汉水上,妇女多在官军中。”
第一首:"惟残"句用"平平仄平仄仄仄","自说"句用"仄仄仄仄仄仄平"不合律句。尾联与首联不粘,而且用了仄声韵。
第二首 :"纵暴"句用"仄仄仄仄平平平","妇女"句用"仄仄平仄平平平", 都不合律句。"殿前"句也不尽合。当然,古绝和律绝的界限并不是十分清楚的,因为在律诗兴起了以后,即使写古绝,也不能完全不受律句的影响。这里把它们分为两类,只是要说明绝句既不可以完全归入古体诗,也不可以完全归入近体诗罢了。<br></h5><p dir="ltr"></h3><h3></h3><h3><br></h3> <h5><b> 三、写绝句</b><br></h5><h5><b> </b> 关于如何去写好绝句,写七绝的基础,首先还是要写好七律。
</h5><h5> 这是要再次说明的。对于七绝的概念,我们也常常听到这样的说法,绝句也就是截句,七绝是从七律那里截来的。所以,我们对七绝的认识,常常认为它是掐头去尾的七律。其实,针对七绝而言,这些说法都是不准确的。我们都知道,七绝写作的特点,一般是以起句押韵为主的,看这起句的平收而押韵的特点,就打破了截句的平衡对称的概念。七绝的文体特点,是不对称性,这种不对称性,更适合表达一种“意”。表达情感的细腻和起伏感。可以肯定的说,七绝不是七律的“截”,而是自成一体。近体诗的几个体裁中,七绝的特点是最鲜明的。<br> 我们说到的“绝句”,其格律的基本要求和律诗没什么区别,不论是平仄还是押韵。其章法上的共性也是一致的,同样脱不开“起承转合”这四字。但是,它毕竟是个小家伙,论“个头”比律诗小了一半。我们常言说的是量体裁衣,把写律诗的那套完全搬到绝句身上,就肯定不合适,号码不对。如武学所讲:“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绝句字少,就相当于短兵器了,绝句的特点,那就是一个“险”字!<br> 律诗的字数较绝句为多,在表达方式上可以更严谨和从容不迫。律诗的特色体现在哪,在它的对仗上,中二联的对仗才是律诗最典型的特色,这两个对仗联,其对仗可以使诗体工稳而典美,两联之间的关联和变化转折,又往往是全诗最精彩的地方。而绝句呢,因为字数少,没这么大的空间,它无法写的那么从容不迫,不可能稳扎稳打。所以,小个子和大个子较手劲是要吃亏的,怎么办?它个头小,但是可以灵活,可以以快制胜。那么,我们就可以把绝句这么理解了:它所能表现的就是那么一个片段,一个忽闪的感情浪花,一个一闪而过的情景剪影,特别是对七绝而言,这就是其最主要的表达特点。<br> 五绝和七绝,也是有区别的。七绝的特点表现的更为灵活而精神,可以很突兀地表现自己,重在一个“神”。五绝,字更少,反而不象七绝这么“自在”“艳丽”地表现自己,用一句“返朴归真”来形容五绝也许更合适,五绝字最少,反而要求的是一个“稳”字。所有近体诗的体裁中,五绝是难度最大的!<br> 七绝可以忽略对仗的存在,自由畅达,而五绝反而常常又需要有对仗的存在。这是因为五绝的字实在太少了,包括五律在内,五言诗,每句五个字无法完成一个完整的平仄谱的施展,不象七言句那么从容地安排平仄的分配,所以,声韵上也无法达到圆润和完整感。<br> 怎么办?<br> 它只有常常借助对仗这种形式来帮助,五言诗在声韵上,更多的是借句和句之间的配合来达到一种效果。这就是,是我们一般要求(不是绝对标准)五言诗(五律及五绝)的起句要仄收的原因所在。<br> 比如我们前面所举的一个例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起句仄收,前两句对仗,很常见的写法。这不是谁规定的铁规矩,而是这种体裁的特点,就适合这么表现才能达到一种较佳的效果,是人们依照自然的审美观,自觉地适应性地这么写的。五绝的前两句对仗,后两句,如果没特殊的构思的话,就不必再对仗了,因为两个“对仗联”堆在一起显得呆板也不美。那么,按照章法的概念来,第三句就转,第四句就合。起承二句在声韵上多注意一下,正反相依,逆顺相应,一呼一吸,宫商和谐。<br> 在五绝的写作中,起承二句描写以平铺直叙较为适宜。这一点有点象七律的起法的规律了,而不象七绝,七绝则适合起句便该突兀惊人,压住阵脚。其实仔细揣摩其中的各种微妙区别,也是很有趣的事。对形式的理解,由表及里看进去,看透它,掌握它,才好驾驭它。五绝的重点,还是在第三句上。第三句写的好不好,决定着全诗的质量。最后一句,多是跟着转句而走的,或做呼应式问答,或做延展式的发散。再看一下刚才那个例子的三四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很容易理解了,是一个流水对形式。<br> 关于五绝,在没有很好掌握近体诗一般的常识之前,不要轻易就下笔。不懂诗的人喜欢写五绝,以为字少,简单,容易下手。其实,它才是最难写的。我们前面比喻的“一寸短,一寸险”,它就应该是最险的了。写五绝,最好有律诗的基础,尤其是七律,要很熟练的基础,还要有写七绝的灵动体验。五绝写作的基础,不仅仅有格律形式方面的底蕴要求以及上面说的那些理念,更重要的是文化的底蕴,比如一个人的全局观,思维能力,归纳能力,文字功底的锻造能力等等等等。<br> 关于近体诗的学习,我们认为学习顺序是:<br> 七律起步---然后五律---最后五绝。七绝,可以比七律稍晚点起步,这个体裁比较另类,我们下面要详细说它。下面重点说一下七绝如果按诗之形式的品位来看,我们认为:七绝应该是最高的,七律其二,五律次之,五绝再次之,排律次而次之。也就是说,所谓的近体诗,七绝才是真正的“诗”!这种形式,最容易表现出那种流畅灵动特性,最容易刻画诗人的诗性。<br> 七绝表现的不那么工典,深雅,它的起句可以平收,也可以仄收,它的章法要求,也是最不刻板地死守所谓的“起承转合”。字句的锤炼上,最大众化,要求以流畅为第一!娓娓道来,如述如叙,七绝最忌讳的就是---搬弄典故,生拼硬凑,文气过重,意象拉杂。七绝的句子象白话,但又不是真的大白话。比七律精练,比五绝丰满,比五律圆润,当然,它也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一种形式。<br> 一般而言,七绝的起句,还是适合平收(押韵)的。这是由于七绝在诗体上具有“不对称”的特点,我们可以翻看一下唐诗,我们就会发现,七言起句不押韵的,占了非常小的一部分,五言,则相反,这不是谁规定的规则,这是音韵特点所决定。七言起句的押韵,还可以压住全篇韵律的基调。开篇时,十字一收韵(五言)可以接受,若十四字了(七言)再收韵,就容易使音韵感散了。对于我们所关注的七绝,更是如此。七绝,短短四句话,第一句就押住韵脚,会使诗的节奏感鲜明,会加强诗的韵律性。第一句的押韵,也打破了截句性质的对称性,使得七绝具有了不对称的灵<br> 使得七绝具有了不对称的灵性。这就是我们从音韵角度分析的结果,希望能说清七绝(乃至七言诗)起句适合押韵的原因。诗乃韵文,韵上的和谐是诗之所以为诗的首要任务,没有音乐性,难以称为诗。七绝的结构的特点形象地讲就是“盖高楼,是要加强“立体感”,尽量要避免全篇都很平淡的描写。所谓立体感的表现靠什么?当然靠的是字句的精神和突兀了。修辞上的锻造,语气上变化,给人以或问、或否定、或设个“局”,或抖个“包袱”,让人觉得为之或一惊,或一趣,或一悟……等等的感觉。<br> 总之,就是要去刺激一下读者的(首先要愉悦自己)下面对七绝的四句分别简单陈述一下结构特点:<br> <b>1,七绝的起句要压阵:<br></b> 七绝字少,没那么多空间去铺景造境。在写七律时,我们推荐七律的起句适合平起,因为七律具有“文”的性质,起的平稳,渲染的足够的气氛,那么在转结处,在后面就可以高调的掀起“意”了。所以七律多为前半部写景,后半部抒情。景为情做铺垫,情借景来发挥。这也是所5谓“起承转合”的要义所在。<br> 七律是否能构建稳定的结构,也皆在于此。七绝呢?根本没有足够的空间铺展和渲染,也没有机会去埋“伏笔”。但是,又要把“志”表达出来。短短的28个字,怎么表达?要注意,七绝,起句就要“吸引眼球”,起句就要压住阵脚。起句不着力,后面就很难表现了<br> <b> 例1:(李商隐)<br></b>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br>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br> “君问归期未有期”一个问,就将读者吸引了过来。<br> <b> 例2:(杜牧)<br></b> 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br> 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禁十九年。<br> “何处吹笳薄暮天”这个起句也很醒目啊,还是以问的形式而起的,这样的手法很多见,也很有效。七绝的起句不可起的太轻,不然后面就很难收束住。<br> 某种意义上说,就是把七律的“转”的写法直接提到起句上来,开篇就是一个意的点出,或问或高起,都是为了在短短的字数当中,尽快的推出主题。慢条斯理的铺完再提,在七绝中是行不通的。<br><b> 2,七绝的承句多为对起句的接应做和起句用疑问句,承句就给予接应:<br></b> 这点上,和七律的章法上吻合的。既然高起,就不能只露一下头就没音儿了,诗脉的连续性任何时候都必须要保持的。如果起句起的平淡些,那在第二句,也可以把它抬起来。<br><b> 例3:(李白)<br></b>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br>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r> 起句平写“李白乘舟将欲行”,很平常的陈述句。但是次句的一个“忽闻”就把诗意提了起来,让人读下去的兴趣就来了。在这里再强调一个观点,“亮点”不可过多,尤其是七绝的体裁,字数本来就少,突出一个“亮点”就足够了。<br> 总的来说,承句还是以稳妥为主。如果起的“高”,那它就应该接应一下,并缓冲一下这个高调,并为转句做好准备。起句或者承句起的高了,那么转结二句就不适合再高起了。同样的道理,按照这样的道理,高调之句也可以放在转句或尾句。不论在哪句高,其他的句都要为它服务,对它铺垫收束或者散发。章法上没有一定之规,重要的是整体的协调性。<br> <b> 3,转句:<br></b> 要突兀前面说了,写七绝就是要盖高楼,要构建立体效果。而转句,就常常是这楼的最高点。即使前面起的高,起的精神,在转句上,也要体现出一个转折或者提升。转句是高调,与前面的高起并不矛盾,只要构成统一的描写意象,就能达到协调一致的整体效应。我们所谓的“高”一般是指语气上的高调,语气上给人的刺激性而言。比如,疑问句,否定句,否定之否定等语气的运用,最能代表这种含义。这类的语气用在了首句,首句就精神了,用在了转句,转句就精神了。语气的搭配使用也要合理。<br> <b> 例4(舍得)<br></b> 最怕清明看北邙,残寒销尽又添凉。<br> 十年孤冢烟不散,谁在风中哭洛阳。<br> “谁在风中哭洛阳”,这是把疑问的语气放在了尾句上,意在对诗意的发散作用,形成余音。但是在转句上,却采用了否定句---“十年孤冢烟不散”,这才是诗意的高点所在。转句要突兀,我就让它突兀到孤冢之烟经历十年而不散。夸张的修辞手段,加上否定的语气,构成了诗意的楼之最高点,形成立体效应。<br> 所以,对这些语气的运用也要拿捏住尺寸。其实,我们再怎么强调起和转的作用,其基础出发点,还是以正规的章法为准绳。这转句,结构上的重点还是在这里。总结一下转句的要求,语气上要突兀精神,语意上要提升转折。一般的讲,七绝的高楼尽在这里表现。转句,是我们必须予以重点雕琢的。<br><b> 4、结句:<br></b> 结句要收中带散不论是七律还是七绝,其结总是无法用语言准确描述出来特点。说它应该收束,它却还必须发散。说他要留有余味而将诗意引向远处,但是又不能不照应前面所做的描写。说句实在的,诗之结,才是最难写的。写的不好,前面的精彩会被它一下子抹杀掉,写的好,那么前面的平庸反而成了它的铺垫和伏笔。但是,一般的经验而言,结句,是要跟着转句走的。还看例3李白的那首诗,看这个结句“不及汪伦送我情”,“不及”接的是“深千尺”,但是写上了“送我”,就照应了前面的起承二句的描写了,与 “乘舟将欲行”“岸上踏歌声”都呼应了起来,浑然一体。诗句在此嘎然收住,诗意却由此散发开来。我们会不由自主的回头看去,看那乘舟欲行之景象,又仿佛看到踏歌而来的汪伦的身影。这种接续和照应的运用,使我们产生的是对整体诗意的回味。想象这种送友的情谊,其实已经曼延到诗句之外了。结句,可以写的轻松自然,但是必须具有这些效用。<br> 七绝,很好写,但是很难写好。七绝是最能体现诗味的一种体裁,所以大家都喜欢。容易上手,格律也好记。但是这种容易之中却藏着更多的不容易。<br> <b> 需要注意的有几点:<br></b> 一、是音韵上的安排,要合乎旋律美,节奏感美。尤其是韵的把握,让韵字贴合主题旋律,贴合每句的字意。<br> 二、是结构上它具有多变性,在基本章法的基础上,它的突兀性和高调性。 <br> 三、在炼字方面,追求灵动和多角度锤炼。避免只追求华丽的表现,常戏言“华丽的一转身”,穿着太华丽,挂金缀银的你就很难转身了,还是轻盈地一甩那水袖吧,风韵卓约,风情万钟。</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