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津湖战役是“圣化思维”打残了第九兵团!作者孔滨

虎居深山

<p class="ql-block">  十年前,纪念抗美援朝60周年的2010年,央视曾热播《冰血长津湖》,可当时并没有在人们心中激起波澜,对长津湖战役、九兵团、“冰雕连”及宋阿毛并无多少印象。而时下热播的电影《长津湖》国庆期间10天票房已过40亿,是继去年抗美援朝70周年纪念诸多专题和电视剧《跨过鸭绿江》之后的又一部大片甚至是一部好片(尽管拍摄存在瑕疵备受观众诟病),因为它还能让那么多的年轻人走进影院,让那么多的人知道了抗美援朝、第九兵团、美陆战一师、长津湖、水门桥、“冰雕连”,也再一次促使我们从军事的视角艰难地打开渐入深刻思考的闸门……</p> <p class="ql-block">  追溯我军94年军战史,一个兵团在一次战役中损失三万人以上的只有湘江战役和长津湖战役,而在建国以后两次作战中,无论是摧毁心理还是大伤元气的脆败或惨胜都来自三野:一个是叶飞第十兵团血染金门,三个主力团金门之战全军覆没,战损9086人;一个就是宋时轮的第九兵团长津湖战役战损50000多人,其中冻伤30000多人,冻死4000多人,整建制冻死三个战斗连队。</p> <p class="ql-block">  主席给九兵团领导及20军慰问电语气沉重:“宋时轮、陶勇及二十军全体战斗员。看到东线战斗的报告,我的心情也才極度的沉重,东线伤亡四万多人,其中冻死冻伤就有三万多人,教训惨痛啊!大伤了我们的元气。九兵团久居江南,一切战备训练都是解放台湾,现在却来到风雪连天的高寒地区去打仗,几乎没有任何准备。</p> <p class="ql-block">  另外,朝x军情十万紧急,部队在开往东北的火车上未得到通知入朝,沒来得及换冬装就直接渡过鸭绿江。志愿军九兵团将士始终在作战中保持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显示了超出世界上仼何一支军队的勇敢精神和战斗力。二次战役东线战斗的胜利,是我们把美帝国主义侵略军从鸭绿江边打退到三八线上,保障了c鲜人民的生存,保障了祖国的安全。战斗的胜利,说明我们是不可欺负的,侵略者的进攻是可以击退的。二十军这次入朝作战,打得比较艰苦,战役结束之后,可以到咸兴五老里为中心进行休整,那里比较暖和。</p><p class="ql-block"> 毛泽东庚寅隆冬于京”</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为志愿军冰雪英烈的大无畏英雄气概所感动的时候,面对惊人的伤亡数字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巨大惨痛的代价不是武器装备的代差,也不是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联合国军无法被击败,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九兵团指挥员的“圣化思维”的严重影响所致。</p><p class="ql-block">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第四次战役的砥平里和第五次战役前我高级指挥员中都出现过这种“圣化从众”现象。在一个战役中就想吃掉美军几个师,三兵团副司令王近山当着彭德怀的面儿夸下海口第一仗就要俘虏5000美军,十九兵团司令杨得志在志司参加五次战役党委扩大会议时,看到其他兵团指挥员个个信誓旦旦、胸脯拍的山响,原本尚未完成战役准备,也只能表态“没问题……”</p> <p class="ql-block">  “圣化思维”远比“悲观构想”吃香。在他们看来,在崇高的目标下,任何牺牲、付出多大代价都是理所应当。而所谓“悲观构想”是在将作战中一个个事件的不利结果做以预想和揭示,最有益的作用是可以对“圣化思维”提供警示。</p><p class="ql-block"> “圣化思维”的严重结果在九兵团最直接呈现出来的便是——轻敌。</p> <p class="ql-block">(一)心中无数,无视作战环境发生根本改变</p><p class="ql-block"> 刘伯承元帅说:“五行不定,输的干干净净”。这五行就是指在作战行动中指挥员对情况判断的基本要素,即敌、地、我、友、天。而在判断情况中的地形、天候是最基本的且不受其它条件干扰和影响而产生变化的固化要素。抗美援朝是出境作战,语言不通,民情不熟,作战地区属朝鲜东北部山区,是海拔高度达1000~2000公尺的盖马高原,山高谷深,坡度较陡,人迹罕至,村庄极少,多为两山夹一川,只有一条由咸兴通往长津、狼林的大车路,对作战攻防双方均极为不利。</p><p class="ql-block"> 当年长征翻越川西雪山红军上下极为重视,而北上千里出境作战面对西伯利亚的冰雪寒流怎能草莽轻率?</p><p class="ql-block"> 严肃战场纪律,保持战役的突然性,无线电、灯火等必须严格管控都是必须的、也是要脑袋的,但有生力量的保存和生成大于天啊,没有了人,什么都没有!</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毛主席在《论持久战》中早已明确指出: “只有有效地保存自己,才能大量地消灭敌人”。</span></p> <p class="ql-block">  仅对敌情的宏观判断,美军牢牢掌握了制空权,对朝x的城镇乡村均实施了地毯式轰炸,所有居民地都是残垣断壁、房无完瓦、硝烟弥漫。同时美军对中朝边界鸭绿江江桥及朝x一侧道路、桥梁均实施的轰炸并封锁。</p><p class="ql-block"> 出境作战绝不可能像淮海战役时一个战士就有6个支前民工保障,朝x就地保障条件几近于零。这就要求出境作战兵团必须提高自身保障能力,尽最大可能多带物资、弹药和给养。</p><p class="ql-block"> 例如十九兵团出境作战前全部换装为苏式武器,又专门先期派出六十四军军长曾思玉为组长的战场观察小组,了解朝x战区情况。曾思玉军长进入朝x一周后给兵团提出了十条建议报告,包括针对朝x山地土质情况,为便于构工要求每个战士必带一锹一镐,为适应运动战每个战士必带胶鞋布鞋两双,针对联合国军作战将国内原有俘虏训练大队取消,每团增加担架连和运输连,汽车不够,各团还要带上独轮胶胎手推车等等加大自身保障能力。</p> <p class="ql-block">  九兵团到山东兖州地区集结待命时,朱德总司令专程前往在曲阜孔庙召开了九兵团团以上干部会,进行了出国作战动员。在会上朱德说:如果没有将美军赶下大海,九兵团就要在朝x打游击。然而,这样的动员仍未引起中高级指挥员对入朝作战艰苦性、长期性和独立性的高度重视。可能大家听说在第一次战役中40军对南朝x军首战告捷、干净利落,39军云山、42军黄草岭与美骑一师、陆战一师迎头相撞,击溃对手,便得出了“美军也就那么回事”、“从北向南、一推就完”的草率结论。甚至还在暗嘲38军军长梁兴初慎重初战,对美军一个“黑人团”胜过国军五个团、我一个军对美军一个团的兵力兵器对比我仍处劣势的严谨正确的判断。</p><p class="ql-block"> 我们指挥员的牙膏只带半管,畅想着打一仗就可以回国,在集安过江前20军89师为了减负,愚蠢的专门将厚重的御寒被服置于我岸,更重要的是军列在沈阳站停车两小时,东北军区贺晋年副司令紧急张罗着为九兵团换御寒冬服,只可惜仅仅换了一个师的装服,多趟军列甚至停都未停……</p><p class="ql-block"> 自古以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我们的志愿军战士竞穿着单衣薄裤在盖马高原的冰雪中、零下35度的死亡条件下等待美陆战一师的迟迟到来足足有六天时间。</p><p class="ql-block"> 11月28日,长津湖战役的第2天,志愿军9兵团20军59师177团1营6连,奉命攻击柳潭里以南9公里的死鹰岭,阻击美军陆战1师南逃。然而在零下35摄氏度的极端严寒下,全连125名官兵全部冻死在死鹰岭阵地上,后来战友在6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身上发现了一首绝笔诗:</p><p class="ql-block"> “我爱亲人和祖国,更爱我的荣誉。我是一名光荣的志愿军战士。冰雪啊,我绝不屈服于你,哪怕是冻死,我也要高傲的耸立在我的阵地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战士说:在这里,寒冷远比子弹更加可怕。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低温,再加上长时间的潜伏,使部分志愿军还没来得及与敌人交战,就因严重的冻伤而失去了战斗能力。战士们埋伏在冰雪当中,宁可冻伤也绝不暴露队伍的位置,宁可冻死也绝不屈服。</p><p class="ql-block"> 宋时轮回国时在江桥回望盖马高原深深鞠躬泪流难抑,他不仅仅没能将留在那里的五万烈士带回祖国而感到惭愧,更为冻死在高原上的战友们感到自责和内疚。</p> <p class="ql-block">(二)目中无敌,将美军当做加强版的国军打</p><p class="ql-block"> 1950年8月下旬由聂帅代总长提议将原备攻台的三野第九兵团调至山东整训准备入朝作战。1950年11月1日,九兵团改称志愿军九兵团,宋时轮任司令员兼政委,陶勇任副司令员,覃健参谋长,谢有法政治部主任。辖20、26、27军三个4师编制的军,15万人,11月初入朝参战(每个军4个师,这种编制令所有解放军军长羡慕)。</p><p class="ql-block"> 长津湖战役战前态势和决心:抗美援朝第一次战役后,“联合国军”稍作调整后麦克阿瑟兵分两路继续向北进犯。其中左路西线是第八集团军,右路东线是美第十军辖美陆战一师、步三师、步七师和南朝x军第三军团,直逼朝鲜政府临时所在地——江界。志司决心“东顶西反”急调第九兵团入朝担负东线作战任务。九兵团于1950年11月初入朝后,决心确立“迂回切断、包围歼击”的战役方针。采取“20军穿插包围、27军正面攻歼、26军纵深追歼”的战役布势。</p> <p class="ql-block">  九兵团对当面之敌的误判:</p><p class="ql-block">一、柳谭里为美军一个团</p><p class="ql-block">二、新兴里为美军一个团</p><p class="ql-block">三、下碣隅里为美军一个营</p><p class="ql-block">四、古土里为美军一个营</p><p class="ql-block">五、社仓里为***军第三军团一个联队</p><p class="ql-block"> 九兵团针对性部署:</p><p class="ql-block">一、27军79师进攻柳谭里美陆一师一个团,94师为预备队;</p><p class="ql-block">二、27军80师进攻新兴里美陆战一师一个团,81师为预备队;</p><p class="ql-block">三、20军58师进攻下碣隅里之敌;</p><p class="ql-block">四、20军59师阻歼下碣隅里向柳谭里增援之敌;</p><p class="ql-block">五、20军60师阻歼古土里向下碣隅里增援之敌;</p><p class="ql-block">六、26军89师长途奔袭围歼社仓里之敌。</p><p class="ql-block">注意,27军分别以两个师攻击美军一个团战斗队,这是以六个团攻打足有五个团战力的美军。38军梁兴初第一次战役一个军对一个团小心谨慎没敢冒然攻击,只是情报有误。</p> <p class="ql-block">  11月12日,主席感到九兵团作战部署存在问题后发电:美军陆战第一师战斗力据说是美军中最强的,我军以四个师围歼其两个团,似乎还不够,应有一个至两个师作预备队。九兵团的二十六军应靠近前线,作战准备必须充分,战役指挥必须是精心组织的,请不断指导宋陶(宋时轮、陶勇)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而实际敌情是:</p><p class="ql-block">一、柳潭里为美军5团、7团两个团;</p><p class="ql-block">二、新兴里为美军31团;</p><p class="ql-block">三、下碣隅里为美陆战1师师部,实力相当一个团;</p><p class="ql-block">四、社仓里为***军第3师第7团。</p><p class="ql-block">五、还有机动的英军特遣队</p><p class="ql-block"> 然而,宋时轮仍然坚持着自己的打法。</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27军79师1万余人包围美军第5、第7团战斗群(欠两个连)8000人于柳谭里地区;</p><p class="ql-block"> 20军59师1万余人负责切断柳谭里美军和下碣隅里美军之间联系,这条路上的美军为两个连400人;</p><p class="ql-block"> 27军80师(加强81师242团)1万3千余人包围美军第31团战斗队(欠1个营)3100余人于新兴里地区;</p><p class="ql-block"> 20军58师1万余人正在前往下碣隅里,准备包围歼灭下碣隅里地区美军陆战1师师部及其他直属部队3700余人;</p><p class="ql-block"> 27军81师(欠242团)7千余人在西侧翼,负责防备美军第7师第32团3700余人;</p><p class="ql-block"> 20军89师1万余人前往社仓里,保护东侧翼,负责防备美军第3师第7团3700余人;</p><p class="ql-block"> 20军60师1万余人在下碣隅里和古土里之间,负责切断两地美军之间联系,并防备美军陆战第1团3400余人;</p><p class="ql-block"> 94师为预备队。</p><p class="ql-block"> 志愿军第9兵团此时的参战总兵力为8个师大约8万人,美军为6个团大约2万6千人。</p><p class="ql-block"> 在总兵力上,此时第9兵团对美军有3比1,达到了对国军进攻战斗的基本标准,但对美军作战达不到6:1以上的优势,进攻是无效的。</p><p class="ql-block"> 在各个分战场的实际情况上却并不是还有3:1。在新兴里是最好1万3对3千1.4比1 ;在下碣隅里是1.2比1;在柳谭里只有1.25比1。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原因在于宋时轮的作战指导思想是在五个分战场同时打包围歼灭战,五个地区都歼灭美军。这样的兵力对比就是打国军的防御也打不下来。</p> <p class="ql-block">  由于胃口过大,各个战场又没有对敌形成优势,美军驻扎后步兵在外围住帐篷,坦克在中央地带,炮兵成环形配置。志愿军发动攻击时,坦克在外围步兵掩护下,可以利用红外夜视仪准确瞄准射击。迟浩田曾谈到,一个特务连一百二十多人发起冲锋,结果一个都没回来。</p><p class="ql-block"> 从11月27日下午16.30开始战役发起,到11月30日三天攻击效果不大,久攻不下,各战场夜间志愿军发动围攻,白天美军又在空军及炮坦火力掩护下向志愿军发动反击,志愿军缺衣断粮又无重火器虽英勇战斗,伤亡甚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日本版《朝鲜战争》中卷摘录:12月2日11时25分,营到达F连的阵地,救援了该连。F连被完全包围了5昼夜,仅以240人抗击着中国第59师的猛攻,受到了很大损失。连的伤亡约为百分之四十七,其中亡26人,伤89人,失踪3人,全部7名军官只有1人没有负伤。在阵地的外侧,中国军队遗弃的尸体多达1500余具。</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在佩服砥平里美军23团费里曼上校的防御战术特别是炮兵火力配系精妙绝伦的时候,其实,至使美陆战一师未被聚歼成功撤离的长津湖战场上的陆战5团、7团都采取了缺少野战阵地做依托的步坦炮环形的“硬核”防御。</p> <p class="ql-block">  和寒冷一样难捱的,是饥饿。由于美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封锁,志愿军的装备给养几乎无法送到前线官兵手中。由于补给不足,战士们已经两天没有东西吃了,大家流着泪对前来下达任务的20军58师172团长说,“我们不怕死,山头可以夺下来,我们唯一的一个要求,就是团长能够给每个人发几个土豆,哪怕两三个土豆,能充充饥也好。”团长痛哭……</p><p class="ql-block"> 宋时轮打济南时,攻上城墙战斗激烈正赶上中午饭时,又要攻下城池,又要让战士们吃饱打仗。结果送上城墙上的是连续不断的一筐筐手榴弹接着是一筐筐白面肉馅大包子。</p> <p class="ql-block">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12月1日,宋时轮调整了进攻部署,集中27军4个师(欠一部)由20军58师大部协同在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指挥下全力围歼美31团即“北极熊团”,27军80师239团二营4连连长李昌言率部攻入团指挥所击毙<span style="font-size:18px;">上校</span>团长麦克莱恩,缴获“北极熊团”旗。</p> <p class="ql-block">  20军58师127团三连长杨根思率三连于1950年11月26日抵达预定位置:朝鲜咸镜南道长津郡下碣隅里镇。</p><p class="ql-block"> 当时气温已经下降到零下30多度,许多部队行军中出现不少冻伤减员。杨根思发动战士们想办法,用各种方式御寒,如用毛巾捂住大盖帽,用玉米壳做鞋垫或包脚等。他还动员大家用雪擦脸擦手,进行山地进攻训练,休息时大家围拢着互相取暖。</p><p class="ql-block"> 全连169人顶风冒雪,强行军4天4夜,准时到达长津湖南侧的下碣隅里。营首长给三连明确了任务,要求其守住1071高地东南侧的一个小高岭。</p><p class="ql-block"> 杨根思便将三个排分散配置到小高岭的三片阵地上,杨根思率第三排守卫最前沿、也是高程最低的阵地。</p><p class="ql-block"> 三天后,11月29日美军向下碣隅里扑了过来。杨根思所在阵地,火力正好控制山下唯一一条公路。</p><p class="ql-block"> 美军一到山下,便组织一个营的兵力,向志愿军控制的制高点1071高地发动进攻,杨根思所在的三排阵地首当其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经过极其惨烈的冲锋与反冲锋,美军在第八次冲锋、付出百余人伤亡的惨重代价后,继续第九次冲锋。</p><p class="ql-block"> 三排仅剩两人,一个是杨根思,另一个是重机枪排排长。当时所有子弹都已打光,只剩一颗手榴弹和一个炸药包。</p><p class="ql-block"> 杨根思命令排长抱起重机枪撤回营部,自己一人迎战美军。他扔出最后手榴弹后,抱起炸药包冲进敌群,与几名美军同归于尽。杨根思是抗美援朝第一位特级战斗英雄。 </p><p class="ql-block"> 20军4位参加1950年国庆英模大会有3人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p> <p class="ql-block">(三)胸中无法,一旦情况变化便束手无策</p><p class="ql-block"> 九兵团选在水门桥扎住口袋企图将美第十军或者美陆战一师全部吃掉,但26军这支总预备队迟迟不到,远距水门桥尚有80公里,鞭长莫及,与战役设计和友邻行动严重脱节。即使20军数次成立多支敢死队,每人自动枪几百发子弹、携带四十公斤炸药,三次冲破敌重兵防守三次炸桥成功。然而,美军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的超前预料修建的简易机场的空运理念、在日本紧急制造8套钢质车辙桥空投战场,工兵分队竞然第四次将桥架好保证了美军及其英韩部队撤出战场等一系列现代化作战与保障行动,着实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美陆战1师开始从下碣隅里撤退。尽管为了士气,师长史密斯说:我们只是换个方向进攻。</p><p class="ql-block"> 在集结了东部溃逃的美步7师RCT-31团级战斗群即“北极熊团”战斗群的不多溃兵和柳谭里撤下的两个团、还有从古土里撤回的一部及英军突击队之后,陆战1师放弃了全部空运撤退的建议。由于师长史密斯的谨慎,在战役之前就在下碣隅里修建了野战机场,这也是长津湖以南不多的可以展开部队的地方,空运了4500名伤兵。如果没有机场,这场撤退会变怎样?再想想我们那些无法后撤的伤兵。</p><p class="ql-block"> 于是,尽管美陆战1师还有1500辆机动车辆。志愿军整个兵团仅有的100余辆卡车被空袭就损失了三分之一。</p><p class="ql-block"> 从下碣隅里撤退到古土里中遭我两侧志愿军不断攻击的美军慢得像爬一样。在称之为地狱火山谷的狭长地带,车队遭到猛烈攻击。攻击主要针对司机,但很多车辆修一修之后又找人开起来了…每台车辆装有很多多余的卡宾枪,枪比人还多,志愿军战士都傻眼了,美军怎么这么多会开车的?还能随时从后面取枪还击,即使是这样,被指定开车的很多美军士兵大哭——这就是死亡任务啊!</p><p class="ql-block"> 包括美国內的电台也认为美陆战1师凶多吉少了。</p> <p class="ql-block">  古土里往下走就经过黄草岭山口,水门桥就在这段路上。由于寒冷和缺医少弹,志第九兵团第20军、第27军已经严重减员,被分割的美陆战1师实际已经收拢,宋时轮要求炸毁必经之路上的“水门桥”迟滞美陆战1师,等待携带重装备的第26军赶上,实现其全歼该敌的决心。</p><p class="ql-block"> 美军没有被26军追上阻截,而是看到了20军先期到达的阻击分队“冰雕连”……他们成功脱逃了。</p> <p class="ql-block">  战后宋时轮要撤销26军番号,26军军长张仁初说:你没有这个权利,26军的番号是主席给的。担任穿插的26军88师师长吴大林险些遭到严厉的纪律制裁,在诸位兵团领导的劝阻下被撤职。</p> <p class="ql-block">  宋时轮给志司和中央军委检讨:“某师x团第x连,除一个掉队与一个通讯员外,全连攻击新兴里敌时,受敌火力压制即卧倒冰地上,但最后打扫战場时,发现全连成战斗队形,死于该处,细察尸体大半无任何伤痕与血迹”。这些志愿军官兵在冰天雪地里潜伏六天,体力透支达到生理极限,再加上严重失温,倒下后便永远起不来了。据参加长津湖战役美军回忆,他们突然遭到志愿军攻击时被吓坏了,但他们发现这些志愿军跑得很慢,动作有些迟缓僵硬,便拿起武器还击,给志愿军造成很大伤亡。</p> <p class="ql-block">  放在历史的境况中,九兵团官兵英勇顽强创造了战争奇迹,英雄事迹可歌可泣。</p><p class="ql-block"> 从对战役复盘的角度看,指挥员的谋化全局及成百上千个决定胜负的细节仍可以做的更好。大降温、大严寒是一把双刃剑。如果美陆战一师未被冻死400多人,如果不是西线我军大胜至美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撤离时车祸死亡引起全线恐慌,如果没有美国国内始终存在的“欧洲第一、亚洲第二”、“三八线是红线”的思潮干扰,美军在下碣隅里有堆积成山的油料、弹药、给养和没有任何障碍的空运保障,对敌情判断有误、兵力使用分散的九兵团极有可能会吃更大的亏。</p><p class="ql-block"> 此时,想起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认识事物的真相与贯彻落实事物的真相是密不可分的。</p><p class="ql-block">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战争亦须讲“知行合一”,拒绝“圣化思维。”</p><p class="ql-block">冰雪打在身上,</p><p class="ql-block">你们紧握钢枪。</p><p class="ql-block">赤胆忠心向前闯,</p><p class="ql-block">凝成神圣塑像。</p><p class="ql-block">孔滨2021年10月12日于庄上东明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沉甸甸的宏篇巨作,一定会震惊世人,引得高层重视,只是担心“实话能否实说”。为孔滨战友骄傲为你自豪,这篇大作立意新颖,逻辑缜密,视角宏大,史料详实,有理有据,绝对称得上专家级写手,老弟退休后业余写作精神难能可贵,向弟学习,向您致敬!(战友李放)</p><p class="ql-block">几万人的生命呼唤出战略思维:革命英雄主义不等于莽打、盲干。“圣化思绪”休矣!</p><p class="ql-block">(张家兴行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尊重历史,公正评价,分析有理有据,是一篇教课书。难得我军的优秀才子!</p><p class="ql-block">(刚哥)</p><p class="ql-block">@虎居深山 ,以军人的视角,客观实际的自我剖析,这才是长津湖战役的立体全景,致敬英烈,致敬此文作者。这才是教科书式的总结。</p><p class="ql-block">(商广明兄)</p><p class="ql-block"> 战场上同样要用实事求是的标准检验输赢、衡量成败、评价效费比。长津湖一战,因圣化思维、极寒天气、劣势装备等致命影响,搭上四、五万性命,即便再有战果,对过去、现在和未来教训都极其深刻,我认为《长津湖》的价值应该是呼唤起革命英雄主义的同时,更多的思考教训,这对当下强军治军非常紧迫必要。</p><p class="ql-block"> 此文客观评价长津湖之役,正反分析,切中要害,如全军上下都如此那才叫不辱使命不负初心。[强][强][强]</p><p class="ql-block">(亓立斌主任)</p><p class="ql-block"> 我咋天刚看过长津湖,感觉这个片子有点过于追求枪战构思和感官刺激,纯粹是为了票房。你这篇文章史实性強,分析观点有理有据,具有抗美援朝战史扫盲性。看长津湖之前应读这篇文章。</p><p class="ql-block">(傅庆维院长)</p><p class="ql-block">@虎居深山 @孔滨 今年有关抗美援朝题材的影视作品接连上映,全国掀起一阵热议。前几天我也是赶场观看了《长津湖》电影。虽然影片描述的有些失实,过于夸张,但总体动机还是正确的,主题意义充满正能量,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孔滨这篇文章恰好借着这股热潮出品,从尊重历史事实、战略高度、战术技术、兵力对比、后勤保障、地理环境等诸多因素出发,比较客观地分析了长津湖战役的前因后果。一个虽然离开部队多年的老兵,依然把自己身上所具有的军事要素运用到学术研究当中,付出的不仅是时间精力,更多的是情感和情怀。我们虽非专业研究人员,所文也未得到最高军事机构的认可,但这份投入和执着,足以让世人敬佩而点赞!孔滨,作品是成功的,你是真正的军人!</p><p class="ql-block">(任强)</p><p class="ql-block">大作拜读,条分缕析,抽丝剥茧,真是心中自有百万雄兵!</p><p class="ql-block">(林哲)</p><p class="ql-block"> 未及详阅细品,仅此粗略一读,感到此文客观详实,入情入理,立场鲜明,罗辑性强,不仅实事求是地总结了此战的经验教训,也比较深刻地揭示了当时军队中存在的骄傲轻敌的思想,"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凈净。"文艺作品的作用是鼓舞斗志,弘扬精神,而作战总结是扎实的正误鉴定和是非区分。它不仅是对历史的客观评论,而且对我们不久将来的统一之战具有意义。</p><p class="ql-block">(杨闯将军转原沈司作战部长留言)</p><p class="ql-block"> 搞不懂这个“圣化思维”的概念。文中对这场战役得失的总结,还是有启发的。这场战役是宋院长引以为耻、不愿提及的。上世纪90年代初,郭化若老前辈在青岛生病住院,院首长派我前去看望,到医院后郭对我说了一句话:宋时轮打仗不行!不知所指为何事。</p><p class="ql-block">(杨将军转一老首长留言)</p><p class="ql-block"> 几位领导的评价都很中肯,赏识有嘉。</p><p class="ql-block"> 你深耕多年,方向明确,宽窄适宜。淘金汰石,点故明理,面向未来,渐成风格和一派。佩服!</p><p class="ql-block"> (端明)</p><p class="ql-block">万水千山</p><p class="ql-block">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研究战例不仅要研究成功战例,更要研究失败战例,这对未来作战大有裨益。在长期的革命战争年代,毛主席历来提倡政治、军事和经济民主,每遇重大问题都要召开“神仙会”,实行集体决策。一个人的思维难免受局限,集思广益才能使决策更科学更贴近实际。长津湖一战,广大官兵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令人肃然起敬,但指挥员决策失误理应吸取教训。英勇的志愿军战士死在枪林弹雨之下不足为怪,但成为冰雕英雄却让人顿足叹息。经验和教训都是我军的宝贵财富,经过硝烟与鲜血的洗礼,让我们的军队更加成熟无敌于天下。 </p><p class="ql-block">(坦克三师战友)</p><p class="ql-block"> 文中朱德的讲话原文我没有找到。如果属实,这是迄今为止,涉及朝鲜战争的战略设想最早文字记录。 这个战略设想犯了,与美军越过三八线同样的错误。也是造成我军后续军事行动付出沉重代价的根本原因! 教训深刻。 第二,阿尔蒙德第十军大部,并不在九兵团的攻击范围之内。所以,长津湖军事行动美军与我比例至少1:10。 第三,下碣隅里是长津湖军事行动的关键!美军主要战斗力量只有两个连,其余都是残部和机关后勤人员。 58师未能拿下,足见美军斗志和战斗力都不可小觑! 第四,关于这场战争性质,以及一些描述,似乎还可以更加客观一点! 毕竟已是21世纪啦,中国又是联合国常任理事国。如果我们的认知还是游离于国际体系之外,抱着绿林好汉的思维,就很难对战争作出客观评价,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尊重。 战争对于人类就是巨大的创伤! 第五,这场战争的评价还应该放在所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冷战结局中来看,才有可能看得更清楚! </p><p class="ql-block">(周星星)</p><p class="ql-block"> 这个美篇对当下喧哗是一剂清醒剂!</p><p class="ql-block"> 美军三次战役的失利,类似于珍珠港事件!我军带有幸运和偶然的成份!后续发展已经证明!</p><p class="ql-block">当下自媒体,包括网红专家,都已轻佻和轻狂的口吻谈论美国,误导公众!</p><p class="ql-block"> 当年山本五十六在发动珍珠港袭击后的预言,想必了解二战史的人都不陌生!</p><p class="ql-block">(周星星)</p><p class="ql-block"> 您的这篇佳作应该列为战役战例研究教材,是独到的战役战例分析典范!是多少年军旅生涯的沉淀!是典型职业军人的素养体现!是爱军研武的习惯展示!也是我们这些弟子为您过早离开部队的遗憾所在!欣慰您军心不死,武意未灭!</p><p class="ql-block">(原39集团军115师副参谋长魏竹峰)</p><p class="ql-block"> 孔滨兄弟你这篇长津湖战役战例分析视角独到,的确是爱军习武长期军旅生涯的积淀,你的文彩与战略、战役、战术思维在军队也是少见的,专门的军事科研专家也很难做到。我很钦羡兄弟离开深爱的部队后仍能初心不改,潜心研究军史战例,你的系列作品质量甚佳。祝你有更多的研究成果来填补我军战史战例的空白,对后人有所启迪!</p><p class="ql-block">(齐齐哈尔军分区司令刘勇刚)</p><p class="ql-block"> 孔滨晚上好!你的文章我都拜读了,文章写的很好,让我们更进一步了解了我军的军史及父辈们在抗美援朝的战役中做出的突出贡献。电影长津湖十一爱国两口来大连我们一起看了,电影拍的很好,也很感人。可能是受父辈们的影响我喜欢看碟战片,打仗片,还有破案的电影,不喜欢看现代流行的电影。回复晚了见谅[抱拳](发小高凤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