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教且研,“教研”相长——记舒永建、童锋莲名师工作室秋季活动

一格小田

<h3>  “一夜入秋”的临安城区,在细雨的旖旎中,渐入秋之佳境。好久不见的秋天,不仅迎来了第一场秋雨,也送来了又一次学习机会——专家指导讲座。</h3> <p class="ql-block">  朱昌元教授是浙江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教授、课程与教学部主任,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首批正高级教师,浙派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导师,省名师网络工作室领衔人,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专家。出版《穿越语文丛林》《名师课堂教学实录》等教学论著多部,在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案例100多篇,有着丰厚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论文指导经验。</p> <p class="ql-block">  上午,朱昌元教授听了童锋莲名师工作室林玲、周小媛老师的课,并做了细致地指导。他表扬了两位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和天目初中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肯定了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驾驭能力。也温和地提出了课堂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朱教授强调文本解读要联系写作背景,要从人物发展历程去解读人物的心路历程;教法要多样,可以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方法来引导学生体会朴实无华的语言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任务设置要合理有效,倡导真实阅读和真实学习。</p> <p class="ql-block">  两位老师在轻松的氛围中和朱教授做了教学探讨,觉得收获很大。</p> <p class="ql-block">  论文写作一直是一线教师的“心头刺”,当下也正值出教学成果的时候。下午朱教授的论文写作指导讲座可以说是一场及时雨。 </p><p class="ql-block"> 已过花甲之年的朱教授中气十足,精神奕奕,他先提出了是“教学*研究”,不是“教学+研究”的理念,要获得教学的最大的积数。他打消了教师们平时杂事缠身,没写作时间的顾虑,提醒教师:为教而研,以研促教,且教且研,教研相长。随后朱教授结合实际案例,从“脱离实践”“论题过大”“穿靴戴帽”“不重理据”“学术规范”等角度,指出他在论文指导中整理出来的论文撰写的弊端,最后对症下药。 </p><p class="ql-block"> 朱教授指出教研的第一步就是坚持读书,放出审视眼光,提升读书境界。不仅与书为友,也与书为敌,质疑批判,走向终身备课,终身思考,终身积累。长期的读书积累必定会帮助老师洞察到课堂教学实践中的“一点思考”“一些新意”“一丝疑惑”等化作教学研究成果。这些教学实践可以是自己的教学实践,也可以是名家示范课,更可以来源于生活。 </p><p class="ql-block"> “切口宜小,立意选材求新”。平时的下水作文和小练笔也是一个研究来源,是积累小“切口”的良好路径。 </p><p class="ql-block"> 最后,朱教授提醒老师要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不至于功亏一篑。</p> <p class="ql-block">  我们折服于朱教授的“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教学应变智慧,更佩服他将课堂沉淀成一个个教学实录,成为教研研究大家,真正实现了“教*研”的最大积数。</p> <p class="ql-block">  活动最后,童锋莲老师与大家分享了学习感悟。她指出朱教授的讲座不仅教我们如何写论文,还教我们如何做老师。任何时候都要力争“真实学习、真实教学、真实写作”。希望我们从自己的教学实际出发,认真思考和总结,尝试论文、案例写作。同时要求大家在月底上交论文初稿。 </p><p class="ql-block"> 带着疑惑而来,带着任务归去,让学习真实发生。</p>

教学

教授

论文

教研

老师

名师

课堂教学

写作

真实

教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