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父亲的部队驻地,我出生在浙江原黄岩路桥(现台州),由于父亲野战部队的特殊性,跟着随军的妈妈在不同的地方生活过。直到70年随父母来到美丽的太湖之滨无锡才终于定居至今。因此无锡也成了我名副其实的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锡地处华东地区,位于江苏省南部。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气候四季分明。无锡因太湖而闻名遐迩,素有“太湖明珠”之美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锡旅游资源比较丰富,久负盛名的有䗍园;梅园;锡惠公园;鼋头渚景区等名胜古迹。后起之秀的灵山大佛、灵山梵宫,拈花湾;及三国城、水浒城、唐城等也是各有千秋。每年吸引大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锡饮食特色以甜为主,而三凤桥酱排骨、清水油面筋、惠山泥人、王兴记小笼包多年来似乎成了城市名片。但随着外来流动人口的增长,无锡的年青一代似乎对“浓油赤酱”为标志的传统菜肴制作方法也有所改观,而其他城市的外来菜系也逐渐溶入老派的传统口味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记得五十年前从较远的外地初到无锡,急于慕名去吃小笼包和酱排骨。可能由于南北饮食习惯的差异所致。在无锡人口中津津乐道的美食,到了我们嘴里怎么成了甜不拉叽难以下咽之食。我很清楚的记得,刚到无锡吃小笼包时是扒开小笼包大口吃皮、最具精华的卤汁因为太甜那是绝对不吃😄。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地我们这些半吊子无锡人也逐渐习惯了甜甜的无锡口味。前几年重温老营房再回安徽蚌埠时,反而不习惯那里的口味,总觉的咸、偏辣。总之认为不可口。这似乎应证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想来无论祖籍是哪里人,但凡在一个城市生活久了自然而然地会融入其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锡语言属于吴语的一种方言。语言关对初来乍到的外地人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刚开始觉得和听天书一样一句都听不懂,甚至上课老师叫名字都不知道是叫自己。(那时的老师讲普通话的也不多)真的是“鸟语花香”😏。而五十年前由于外来人员比较稀少,加之普通话的不够普及。沟通特别麻烦。记得到无锡巳近十年左右时,尽管还不会说,但城市里年轻人讲方言几乎都能听懂。但可能是无锡人于生俱来的优越感,如果到商店购物那些个服务员是不会拿正眼瞧不会说无锡话的外地人的。甚至价格稍微高点的商品都不会拿出来给看。总觉的来到无锡的外地人都是穷得叮当响的乞丐一样😏。有些服务员还说着“歪喇叭”外地人等,那种不霄一故、盛气凌人的神态令你尴尬、愤懑不已。如果完全听不懂倒也罢了,问题是巳经定居十年的我完全听懂只是不会讲罢了。当时那个气呀真是醉了。但改革开放后随着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的融入,以及本地人口的外出求学工作等,说普通话的人越来越多,对外地人的歧视也慢慢的有所改变。相反年轻的一代无锡本地话却说起来越来越不熟练。如今到了更小年龄的孩子们甚至都不会说无锡方言。我家巳十岁的外孙女居然一句都不会说😊。但个人认为,虽然推广普通话大有必要,但地方传统方言也不可流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随着在无锡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逐步地习惯、喜爱上了太湖之滨的美丽城市。饮食习惯也早已融入其中。这就是我已生活了半个世纪,美丽的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22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