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为观止的古建筑群--许村

张永胜(佛缘)

许村,安徽省歙县的一个文化古村落,坐落于安徽省歙县县城西北20公里处的许村镇。许村源于东汉,古称富资里,距今1800多年。南朝梁时,新安太守任昉看中当地风水,辞官归隐于此,遂更村名为“昉溪”,后人为了纪念这位归隐太守,改为任公村。唐末(公元930年)许姓先世祖户部尚书许儒为避战乱,徙居于此,嗣后人丁兴旺,改名“许村”。大学士许国、末代翰林许承尧均是许村后裔。许村历史上先后共出进士四十八人,为徽州古村落之最。南宋以后,徽商崛起,许村依托安庆府和徽州府之间的徽安古道迅速繁荣,至明清时达到巅峰。 许村伏卧在黄山东南面的山脚下,四周群山环抱,南面是黄山的余脉,北面有状如令旗的四岳山(俗称“四角尖”),东西有遥相对立的文(笔架山)武二山(也称为“夫妻山”),武山形成西北边的一道天然屏障,那里有个山口叫箬岭关,海拔998米,为“徽州府治”的屏障,箬岭关(南通歙县,北通屯溪,东北通旌德,东接绩溪,关居四县之会冲)是一道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守护着徽州的北大门。许村村落采用传统的“风水”理论,整个村落布局保留着“临水而建,双龙戏珠,倒水葫芦”的基本风水态势。 许村古建筑群景观是徽州罕见而独特的,是研究徽州文化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1996年许村整体申报成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2006年许村古建筑群(15处)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分别是高阳廊桥、五马坊、许社林宅、薇省坊、大观亭、大郡祠、双寿承恩坊、大郡伯第门楼、大墓祠、大宅祠、三朝典翰坊、观察第、双节孝坊、许声远宅和许有章宅。2013年许村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辉煌的历史为许村留下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而独具特色的古村落建筑群更是其中的精华。许村保存了较为完整的历史村落风貌,建筑种类多样,布局严谨,工艺精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在高阳桥至前溪1500米的老街上,至今仍有保存完好的元、明、清及民国时期的100余座古建筑。 <b>【薇省坊】</b><br> 进入许村,首先看到的是薇省坊,这是一座功名坊,是为嘉靖元年进士许琯而立。明嘉靖二年(1523),许村人许琯官至湖广参政,古代称掌管省级政令之机构为薇省。“薇省”即唐、宋“中书省”之雅称,明改之为“布政司”,长官称布政使,管理民政与财政。坊名“薇省”乃沿袭旧称。<br> 该牌坊建于明嘉靖(1522—1566)年间,四柱三间五楼,宽8.8米,高11米,直柱用花岗岩,梁柱花板采用砂岩,雕刻精美,属省部级官员的牌楼规格,牌坊边还留存一具古石碾。 <b>【三朝典翰坊】</b><br> 薇省坊对面的三朝典翰坊,建于明崇祯十四年(1641),三间三楼,四柱冲天,宽9米,高11.5米,占地23.22平方米,石质花岗岩。梁柱光洁,现状完好。近前可以看到坊上南面字板上书“三朝典翰”,北面为“奕世承恩”等题字,是为明朝崇祯的中书舍人汪伯爵和他的儿子而立。中书舍人为明朝宫中的书记官,雅称“典翰”,他的儿子汪德章也得到父亲一样的中书舍人的封赠,故称“奕世”。<br> 这座三朝典翰坊,创造了三个之最,分别是中国年龄最小的官员牌坊;是四柱冲天式牌坊的鼻祖和中央钦差大臣6名和地方政府10位官员落款监制而成的牌坊。<br> 三朝典翰坊的来历有一段传奇的故事。牌坊的主人公是中国历史上年龄最小的典翰汪德章和许村奇人汪伯爵。汪伯爵是唐越国公汪华五世孙汪伦(李白《赠汪伦》)诗中的汪伦的后裔,他的小妾胡氏,不仅貌若天仙,而且天生独特的体香,人称香姑。香姑的奇闻美色传到了崇祯皇帝那里。崇祯便急令督察院右御史和徽州知府将香姑召京纳为贵妃。汪伯爵为避免超斩满门之祸,忍痛割爱,以妹相称,送香姑进京。汪伯爵也因此被授五品服俸,后来汪又纳妾吴氏。<br>  崇祯十年,香姑病危,八月十五中秋节在京都召见汪伯爵和吴氏进京。汪伯爵不敢怠慢,忙携带着小妾吴氏匆忙沿着古道一路向京都进发,时吴氏有孕在身,加上路途颠簸劳累,致使吴氏早产,提前三天添一个男丁。香姑见到崇祯皇帝马上就说:皇上大喜啊,我得了一个侄儿!古时候讲究冲喜一说,崇祯皇帝见到香姑因喜病愈并且更加漂亮,马上意识到这件喜事救了他爱妃的命,皇帝一高兴,脱口而出:那好啊,快带他来见我!可传旨的太监却不敢把旨意传出去,因为这个才出生三天的小孩子根本没有资格去见皇帝,连见他姑姑的权利都没有。汪伯爵和吴氏是有资格见皇帝但这婴儿只是个草民。香姑要召见这个孩子,只有求崇祯取名。碍于明末布衣不得面君之嫌,崇祯钦点为典翰,赐名德章。<br> 香姑后来又让崇祯下旨建三朝典翰坊。而建这座牌坊的格局也是崇祯独创,在此之前都是牌楼,而这座是牌坊。三年后崇祯皇帝去世,明代结束清朝建立,而清代以后建的牌坊却都是按这座牌坊的格局而建,所以这座牌坊虽为明代而立,却变为四柱冲天式建筑,所以只要是见到这种式样的牌坊就可断定是清代建的牌坊。虽然这块牌坊本身的意义不大,但因它处在明清之间的历史时期,有着承上启下、过渡转折的作用,这座牌坊也堪称是清代牌坊的始祖,所以它的真正价值是创新,是牌坊建造史上发生重要变革的里程碑。<br>  但对于这座牌坊,许村人一般都不提它的来历,因为这个牌坊与功名、功劳均无关,而是与一个女人有关,初看牌坊一般误以为这是三个朝代,后得知此牌坊是为一仅出生三天的孩子(中国历史上最小的翰林汪德章)而立,这是一段传奇而荒唐的故事。<br> <b>【云溪堂】</b><br> 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19),俗称“大宅祠”,属许氏宗族一个支祠,云溪堂坐东朝西,开间12.7米,入深35.6米,三进三开间,清代时曾经大修过,过了门厅有天井,正厅三开间,后进栏板上有净瓶荷叶,是明代风格。宋钦宗时,西夏入侵,宋朝战败。这时徽州富商许克复站出来,愿为朝廷分忧,资助军饷,后宋军胜,宋仁宗为了嘉奖其义举,钦赐许克复为“大宅世家”。<br> 云溪堂后有一个书院,后来与祠堂合并了,在左右山墙上嵌有“云溪堂帖”刻石,又称云溪草堂。《云溪堂帖》碑石15块,每块横81.5厘米,纵31厘米,分别为《云溪草堂诗序》一篇、《云溪草堂诗》13首及后序一篇。前、后序分别为申时行、张凤翼所书,诗为翰林傅伯成等人题写,碑上镌有“题云溪草堂诗”和“歙北许氏大宅云溪堂帖”字样。后还刻有王安石撰文的 “古歙许氏宗谱传”和许元撰文的“古歙许氏世次图序”,以及凌汉忡题写的跋文。 这里有朱熹、董其昌、张国翼、申时行、许国等名人大家的书法手迹,从各个不同角度和侧面述说了许村许氏大族风范和历史渊源。这15块碑石可以称得上是许村的第十六处国宝。 云溪堂前进四合院为光绪三十四年(1908)所建,后进三间为民国十七年(1928)所建。三进三开间楼屋,通宽11米,深23米,占地579.64平方米。中进与后进间隔以小弄。左侧前为偏厅,后为厨房,宽4.7米,后带井池。正屋后为内院,入深13.6米,有粮仓、杂间、厕所。该宅布局合理,生活起居的各项设施完备科学。其水井的设计,因地制宜,还吸取了园林建筑中以小见大的手法,让其中一角凹进墙体之内,让人以为里面还有广阔的空间,其实凹进部也不过50cm,可谓匠心独具。前进供厢隔屏与窗栏等处有细腻木雕。四块窗栏木雕的内容分别是:上堂为“唐肃宗宴官”、“郭子仪拜寿”,下堂则为“三顾茅庐”、“文王访贤”。后进吸取了西洋建筑的风格,窗棂全部使用玻璃装饰,房门也使用了洋锁。 <b>【大郡伯第】</b><br> 大郡伯第门楼为明万历年间建,四柱三间五楼式,高约11米,宽8.45米,砖石砌筑,楼檐下每组斗栱都有昂,如象鼻伸出,并饰以枫栱。大郡伯第梁坊雀替等处有细致雕刻,花团锦簇。三层檐四角翘起,带鸱吻,中脊两端装鳌鱼,字板上大书“大郡伯第”,小字上款为“赐进士第湖广武昌府推官唐中楫晖为中宪大夫”,下款是“福建汀州府知府许伯升重立”。<br> 该门楼原为许氏支祠种福厅大门。为祀奉纪念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而建。大邦伯祠原三进五开间,外加一门楼。进深60米,开间18米,面积约1080平方米。祠前临街,置有广场。这是一个砖结构的门坊,不过里面的府第早已不存在了。 大郡伯第坊以精美细腻砖雕著称,大郡伯第门楼上的砖雕也很精美细腻,分别有蟾宫折桂图,古人用以比喻科举得中。特别是那百葵图,百朵精美的葵花,这种以“百葵”砖石坊为门坊的“种福厅”真正显示出砖雕精美细腻的功力。 <b>【双节孝坊】</b><br> 建于清嘉庆25年(1820),牌坊结构简单,仅双柱一楼,中间为月梁,这个牌坊看上去确实不大,高4.7米,宽2.9米;挤在两户人家的围墙之间,不太引起人们的注意,而这座牌坊却是整个古徽州甚至全国最小的牌坊,可其规格却不小,因为平板枋中立有一块小的“圣旨”牌,牌上一个小宝瓶结顶,定盘枋上两边直接置倒立的鳌鱼,字板注有:“旌表故民许俊业继妻金氏妾贺氏双节孝坊”。<br> 一座牌坊旌表两个节妇,一个是继配夫人,一个是小妾,这在古代也实属罕见。因为一般立牌坊都是为原配夫人所立,从没有为继妻和小妾立牌坊的先例,所以为继妻和小妾同时立坊,这在徽州乃至中国,都绝无仅有。<br> 据传说:村民许俊业早年出外经商,但一直境况潦倒。家中继妻金氏和小妾贺氏年年盼夫归,没想到最后盼来的却是丈夫客死他乡的消息。26岁的许俊业死后,家境更加不堪,妻、妾二人每天靠纳鞋底、打草鞋、刺绣这些小手工艺为生,同时她俩把每天卖草鞋的铜钱节省一个放置一小袋中以用来数日子,也以备急用,生活过的非常悲苦凄清,后均双双守节而终。<br> 这二个徽州女人为一个共同男人守节的事迹深深感动朝廷,后由朝廷批准,用她俩为了数日子而攒下的一小袋铜钱再加上乡人们凑了一点钱,建了这个最小的牌坊。<br> 其实徽州众多的贞节牌坊皆是无数徽州女人辛酸悲惨的缩影。<br> 这块牌坊创造了三个之最:第一:中国最小的牌坊;第二:它是一个双节坊;第三:石牌坊的终止符。因为不久后辛亥革命爆发,牌楼在明末已消失了,而中国的石牌坊建筑最后也由这二个可怜的徽州女人划上了句号,中国牌坊建筑到此为止。<br>  所以要鉴赏考证古徽州的古牌坊一定要到许村来,因为这里有具代表意义的三座古牌坊,五马坊,级别最高,历史最久远,见官高一级;三朝典翰坊,处在明清之间,起着承上启下,过渡转折的作用;最后一座即双节孝坊,如同古徽州牌坊记录史的缩影。<br> <b>【高阳廊桥】</b><br> 高阳廊桥居许村之中间,属双孔石墩廊桥,始建于元代,有700多年的历史,也是通往京城的必经之道,最初由元代处士许村人许友山所建,为双孔石墩木桥,明代弘治年间改为石拱桥,嘉靖丁已年(1557)重修时增建廊桥,清康熙已亥年(1719)再修。许村高阳廊桥长21米,宽5.3米,建筑面积125平方米,屋面木板吊顶,顶部有彩绘,廊内有七间隔断,两侧各置坐凳,中间南侧设有观音菩萨的佛座。廊桥上两边的窗有圆有方还有六角型,倚窗远眺,白墙黑瓦绿水青山,流水潺潺槌衣声声。<br> 近看廊桥底部的两孔石拱倒映在溪流中如两轮满月又似一双大龙眼,即半个龙眼在水下,半个龙眼在水上;廊桥则似龙头,二个龙眼中间拱脚处的“剖水刀”如鼻梁,这剖水刀起到分水的作用,把在这狭窄的河道中汹涌而下的洪水分成二瓣,大大减轻了洪水对桥梁的冲击力,建造非常科学。 高阳廊桥西面入口,一层跌落马头墙,拱券门,门额刻石匾“高阳桥”。桥身之上是一个宋式官帽造型的桥廊,稳稳地戴在平顶之上,祈盼着后世子孙永为高官显臣。“官帽”的东西各有上圆下方的廊门一道,取天圆地方、双桂齐芳之意。廊桥的南北两边各有八柱六凳,寓意“发顺”。“帽顶”上有民间丹青龙凤呈祥、麻姑献寿、封侯拜相,由此可见兴建者的独具匠心。高阳桥的观音菩萨,坐南朝北,镇住上游的蛟龙。上有“永镇安流”匾额一块,二边楹额为“南海岸来一瓶甘露,高阳桥渡千载行人”,顶上的彩绘是“游龙戏凤”图。 高阳桥位于古徽州到安庆的古道上,是迎亲送友的地方,所以也称离合桥。 过了桥右手边是码头遗址。下廊桥往前是一座石牌坊,大概有五层楼高,上刻“双寿承恩坊”,雕工十分精美,是明朝时候朝廷为许村的一对百岁夫妻而立的牌坊,在全国极为罕见。与“双寿承恩坊”相毗邻的,是一座两层楼高的小亭阁,立于许村正街。牌扁书“大观亭”,木构架,建于明嘉靖年间,为当地文人聚会之所,登此亭四望,远山近水,村落田畴、古建民居可以尽收眼底。往大观亭另一边原本该有几座碑刻记录着很多许村的故事和当时文人在大观亭中所作的诗词,可由于历史原因的破坏,只剩下零星几座碑基。 高阳廊桥还有一个传奇的故事,按照当时的建制标准这桥属“寡人桥”,只有皇帝的御花园里才有。当时万历皇上经常找他的老师、当朝宰相、三朝元老许国去下棋,却总不能赢,有一次皇帝与他下棋时,许国设了一个棋局,皇帝不知道,眼看一步棋就能把许国将死,皇帝太高兴了,一个劲地催他快下棋,可是许国故意装成心事重重、举棋不定地样子,一言不发。皇帝急了:你今天怎么了,快下棋呀!许国仍然不理不采,皇帝急的都快要发火了。而这时许国看火候到了,因为这时皇帝所有的注意力都迷在这棋上,恨不得一下子把许国将死。<br> 许国开口说了:皇上,今天我根本没有心思下棋,皇帝就急问他有什么事,许国说道:我在为家乡的一座廊桥犯愁,是通往京都的交通要道,有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木桥虽三、两年修一次,但还常被大水冲走,两岸村人来往很不方便,眼下又到黄梅季节,村人又要发愁了,我想为家乡建一座廊桥,可是我很为难,没办法建造 。<br> 皇帝说:你是一品大员,建一座廊桥算什么?木桥不行就造石桥嘛?快下棋呀。<br> 许国又说:皇上有所不知啊,造石桥是可以,可如果建一个桥孔我没法建造,桥身跨度那么大那么高,而且那是交通要道,来往车辆通行不便;如果造三个桥孔就更难了,河面太窄,挤也挤不下去,更会桥墩堵塞,流水不畅!(双孔桥即“寡人桥”,那一双龙眼只能皇帝享用,所以他不说),皇帝听了实在是不耐烦了,脱口而出:别罗嗦了,你建什么桥啊,一孔不行三孔不行,那就建两个孔桥就是了。<br> 于是许国才落下棋,“啪”,皇帝也把棋落下,赢了,许国成了败局。<br> 许国乘皇上高兴之余,不慌不忙的往地上一跪,高呼:皇上英明,谢主隆恩。<br>  这时皇帝才知自己上了当,苦笑不得地说:又被你这老头子骗去了一道口喻。皇帝金口玉言,开口就是圣旨,哪好收回。<br> 于是许国连夜差人赶往家乡许村传旨建造双孔石桥,也就是现在看到的这座能与京城皇家媲美的双孔高阳桥。 <b>【双寿承恩坊】</b><br> 建于明隆庆三年(1570),高9.73米,宽8.12米,四柱三间五楼的石牌坊,该坊位于许村昉溪高阳廊桥桥头,大观亭的边上,选用黟县青石建造,牌坊各楼上均有帽檐,是典型的明朝构筑形式。第三层镌有“双寿承恩”四字,下书“征仕郎许世积孺人宋氏”等字,第五层中部立一座显赫的“龙亭”,里面刻有“恩荣”两个字,可以看到这两个字是双龙缠绕。坊的直柱、下枋、檐板和明间柱前后的四只奔狮等构件为花冈岩。牌坊的花板、梁枋,柱、拱、隔扉等各主要部位的雕刻构件为砂岩,分别雕有栩栩如生的“狮舞寿球”、“龙凤呈祥”、“松鹤延年”、“猴献寿桃”等12组图案,楹柱两侧还有奔狮图,雕工精美异常。<br> 但这牌坊却不是给高官修建,而是为一对高寿的老夫妻建造,主人许世积101岁,夫人宋德容103岁。许世积(又名岩保),字景瞻,是个大徽商,在苏州做生意,有万贯家产,却乐善好施,生平多义举,曾捐建万年桥、善化亭等。<br>  宰相许国从小是个孤儿,还是个不能进祠堂的私生子,身世很可怜。当年就是许世积夫妻收养了他,并全力资助他上学。许国当了宰相后借明穆宗在全国倡导“瑞侣”(夫妻高寿)的机会为他们做了“行状”,于是朝廷就旌表他们双臻高寿为“人瑞之侣”。勅封“征仕郎晋赠奉直大夫”,赐建了“双寿承恩坊”。<br> 这种为两位高寿老人立牌坊,在全国均为罕见,堪称中国之最。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是一句空话。孟子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老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内容。二位老人均活到百岁,也是好人有好报的呈现。 <b>【大观亭】</b><br> 建于明嘉靖三十年(1557),清康熙二十二年(1633)重修,为三层檐亭榭建筑。位于许村的中心景区,傍临昉溪,东边靠近东溪,两溪在亭的南边交汇,所以村里就形象地称这座亭是“二龙戏珠”之中的珠子。 <br> 大观亭是砖木结构,平面呈八角形,是三层楼阁式建筑。一二层八角形,第三层为四边形。寓意眼观八方,揽天地于怀;耳听四方,藏忧乐于心。街道从底层中心南北向穿过,外墙花窗砌成八卦图形,两侧内柱间置坐凳,供往来客商休息,亭楼梯设在东北角,供人们上下。整个楼体按照阴阳八卦来设计,一共有8个窗户。横坊上斗拱承托大梁,大梁天花板上装饰锦纹彩绘,典雅华丽。外墙檐下也用斗拱承托檐坊翘角。第二层有外廊,靠檐里有坐凳和柱杆,内柱间布置方格隔扉,天花上有凤戏牡丹彩绘。第三层是虚阁,亭外观造型别致,翼角飞翘,风铃叮当。当地人就叫它“八角亭”,置身在这座亭子,许村十里山水的美景尽收眼底,有人便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一句中衍生出“此则许村之大观也”,所以就把这座亭命名为“大观亭”。 “大观亭”月梁上施以的包袱彩画,极具地方特色。一层平其上绘云龙图案,二层平其大部分已毁,似为凤凰牡丹图案。二层回廊上绘“瑞鹤翔云”图案,檐柱髹以黑漆,铺作枋等构件上遍刷土黄色,以黑色线脚压边,类宋代“黄土刷饰黑绿道”。 大观亭以前的匾额题字已毁,现在“大观亭”这几个外圆内方,蓄力饱满藏锋的大字是由人民日报社的总编老社长邵华泽而题。 <b>【五马坊】</b><br> 位于大观亭的北侧,建造于明洪武年间,是朱元璋赐汀州知府许伯升的牌坊。这座牌坊原来是木坊,成化年间被天火(即雷击)焚毁了。当时有人说被天火烧了是天意,因官职太小,享受不了过高的待遇。许家后代和汀州老百姓要求复修,争取了一百多年,直至正德二年(1507年),朝庭才同意在原址由许伯升的族人补修了这座石牌坊,坊额是当时任浙江省副使的彭泽书写。牌坊是四柱三间五楼的石坊,宽8.2米,高9.7米。该坊由砂岩雕刻而成,雕工十分精美。牌坊上的“哺鸡兽”图案是明代早期建筑的重要标志,民间罕见,为研究明代古典建筑的宝贵标本。其楼脊角的小兽、额枋上的透雕、浮雕花纹图饰等都极为精美。明间正脊脊饰图为鳌鱼,中间板刻:“恩荣”二字。<br> 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不同级别的官员出行乘坐的马车是有规定的,如皇帝就是乘坐八匹白马拉的马车出行,知府只能坐五匹马拉的马车,所以知府又雅称为“五马”。 许伯升(1334-1386)出身徽商世家,是高阳廊桥的建造者许友山的孙子。当年朱元璋率义军反元转战徽州,曾得到过许伯升的鼎力相助,他不仅卖尽田产倾其积蓄充作军需,还只留下最小的六弟守家,带领五个兄弟亲随朱无璋打天下,并帮助其不费一丁地打进徽州,让徽州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南直隶”徽州府。最后官至福建汀州知府五品正堂。他乘坐的官车有资格套上五匹高头大马,五马车驾代表他的官职地位。可惜他为官不到三年,才52岁就累死在了岗位上,死后朝庭给他官位升至四品。 <b>【观察第】</b><br> 许村历史博物馆亦称(墙里门)即“观察第”。为东支二十世祖许周安之支祠。观察第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清代重建。原为时任观察使许天相之府第,后改为许氏支祠。许天相为遗腹子,其母笃志守节,不曾跨家门一步,茹苦含辛,抚育天相成人,故又称“墙里门”。<br> 观察第坐北朝南,三进三开间,面阔9.4米,进深29.1米,建筑面积273平方米。由门厅、享堂、寝堂外加廊庑和天井组成,为徽州常见的祠堂平面布局。大门上方镶嵌有砖质“观察第”匾额。 墙里门,有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曲折小巷里有一个不起眼的小后门(墙里门)却是一个不是牌坊的“牌坊”。 明洪武年间,当时许伯升把最小的六弟许周安留在家乡守家,后来许周安娶了年轻貌美的胡氏,给家庭增添了喜气。许周安婚后不久即出门经商,谁知天有不测风云,祸福世事难料,不久竟得暴病在外身亡。那年许周安二十四岁,胡氏才二十岁,噩耗传到许村,胡氏哭得死去活来。 许伯升赶回来为其弟弟办理后事,将弟媳叫到堂前,问她此后何去何从(愿守还是愿嫁)?如果是普通人家,守和嫁并不十分计较,但许家是官宦人家很看重名节。胡氏当即表示,腹中已怀有许氏骨肉,愿意守节。许伯升点头说:难为你识理明义,守节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你要想好了,胡氏坚定地点了点头。 第二天,许伯升便唤来泥水匠,先在后院打了一口井,定名为“福泉井”,然后绕居宅楼房砌起一圈一丈多高的围墙,墙上不开窗,使居宅与外界完全隔开,形成了天下绝无仅有的“墙里门”,以防她红杏出墙,为了那道贞洁,她的一生就只能生活在这高墙里,吃的穿的生活用品都是族人从高墙外面用绳子吊篮放着投进去。胡氏准备过一天算一天,过一个月算一个月,一直到死。可她才二十岁,肚子还有一个孩子啊。 许伯升吩咐,若生男孩取名天相,生女孩取名吉人,乃取吉人自有天相之意。从此,胡氏与一照顾她的老佣人在这完全封闭的古宅里消磨青春岁月,族人遵许伯升之命,隔几天向里边送些柴草粮食蔬菜和日用品。<br>  明洪武二年,胡氏十月分娩,生下一子,取名“天相”。孩子的到来使这座死气沉沉的大宅院增添了些许生气,但并没改变胡氏的命运,她仍然生活在这高墙宅院里一步不得外出。许伯升一直给予了生活费用,保证他们母子度日之需。胡氏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在那口井里了结生死,当时村里人说那口井就是她的坟墓,因为她那时才二十岁,就被关在了墙里门里。可胡氏含辛茹苦与命运抗争,硬是在那墙里门里把许天相抚育成人,并担任起许天相的老师教他读书识字,鼓励他为许家争气,要他拼命也要考出去,许天相长大后在他母亲一人的培养下冲出了墙里门。他是从天井内爬出高墙爬出墙里门的,考取功名,后官至观察使。徽州男人可以从天井跃出天外,但徽州女人却是无法逾越。<br> 儿子做了高官,有冠冕堂皇的大门,许天相把这墙里门重修改成了观察第,大门朴素,为内凹八字形,麻石门框退至檐柱月梁后。许天相是个大孝子,多次向母亲提出拆除围墙,母亲都没有同意,她不认为儿子做高官她就可以跳出这个生天,几十年下来,她习惯了,拆不拆都没有什么意义。<br>  明永乐十九年(1421)72岁的胡氏离开人世,笃志守节五十二载。52年未曾迈出家门一步,朝廷有感于胡氏的事迹经历,多次提出立坊旌表,而胡氏都未同意。但她去世时却给儿子留下二句遗言:一是死后不立贞洁牌坊,看来她是恨死了贞洁牌坊,为了这个贞洁她被关了52年,此刻才表达了她强烈的反抗意识。二是要求把后面西北角围墙拆了,把那口私宅的“福泉井”置让于院墙外,给村里的乡邻们用,以免乡亲们吃水要到远处河里去挑,解决乡邻吃水难的问题。 那口井陪了她一辈子,也是这善良女人的牌坊。她活着的时候是在人间地狱,不见天日,死了要重见天日,那口井就是她的化身,死了后要为乡亲们谋福,真让人感动。可悲的是她死后也没能从大门出去,只能从一个很小的后门抬出去埋了,那是儿子当高官后开的一个很小的门,是供给仆人进出使用。<br>  后来许天相也不敢给他母亲立贞洁牌坊,尽管好几任皇帝都批下来了,许天相只是按母亲遗愿拆了那高墙,把那口井永远地让出来了。<br> 在这座没有门的宅院中,一个寡妇在此与世隔绝生活了五十二年,在这没有门的深宅中含辛茹苦将遗腹子养大,在这没有门的深宅中为去世的丈夫守节52年,直至死去也始终未走出这深宅大院一步,这也是徽州女人的典型代表。 这真实的故事被后人写成《墙里门记》,用石碑铭刻镶嵌在墙里门那后门的门楣上,徽州女人坚忍的性格刻在了这座古祠的一砖一瓦上,记述着这段辛酸苦难的往事。 <b>【大邦伯祠】</b><br> 大邦伯祠(大墓祠),为许村的一个支祠,建于明代,三进三开间,格局大,恢宏异常。没有门,必须从祠堂两边进,中间的楼梯仅供捧祖宗牌位上供时行走,平日不能攀登。<br> 大邦伯祠是明嘉靖年间许伯升长子许都福为了纪念许伯升,仿照福建汀州知府衙门而建造,所以又称“官厅”,也称长寿堂。许氏家族到第九代时分为东、西二大支,东支有十个门派(俗称东十门),西支有八个门派(俗称西八门),许伯升为东支,大都守着家业。许国是西支,西支基本上都迁出去了;东西两支共有十八座大祠堂,弘扬与传承着祖先的美德。 这座以“百鸰”砖石坊为门坊的“官厅”,主建筑坐北朝南,为三进五开间,外加一砖砌门楼,门楼两侧有八字墙,单看门楼的高度比牌楼不低,并有牌楼的格局,而“大邦伯”三个字为明嘉靖年间号甘泉的隶部尚书湛若水所题,所以从外面看像门楼,从里看其实这就是一座没有得到皇帝恩准而建的牌楼。因为没有得到皇帝的恩典批准,故没有建牌楼的资格,于是房主人就挖空心思以牌楼的格局修建了这座独立门楼,中间隔着天井,分别有四柱三间三楼五重檐,宽9.6米,高8.6米,完全符合牌楼的规格,只是用水磨砖砌而不是石制。 大邦伯是汉代刺史的雅称,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曾官福建汀州府知府,因得此名。大郡伯祠现是许村现存历史最久、体量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祠堂。与大郡伯第、五马坊、大墓祠等建筑,同为祀奉纪念许氏东支始祖许伯升而建。 大邦伯祠建造玄机更是藏在里面,迈过高高门坎(门坎的高低象征着家族的权势和地位)来到天井里回头往外看,那门楼就是一座独立的牌楼,因为天井把门楼与房子完全隔开了。而门后高悬着皇帝赐予的“承恩”横匾,这就是一块免死金牌啊,所以许都福才胆大包天地建造了这座超标违规的祠堂。 祠堂的马头墙上没有方斗,却是有二条龙尾和凤尾(也叫雀羽),在这里不是起封火墙作用,而是起装饰作用,尽显威严之感。 站在照壁的位置往上看,门楼顶建造的如同北京乾清宫的楼顶。门楼与门厅之间狭窄,有两庑、天井;门厅设中门,有门簪,清代曾作大修;前进的天井宽敞,花岗岩铺砌;两庑皆设斗栱挑檐,有明代遗风;享堂保持明代原状,梭柱、复盆础,特别是前檐明间柱础为木质,极为罕见。 <b>【许家泽】</b><br> 许家泽生于盐商世家,在清代末年担任过两淮盐运使。他思想比较开放,经济条件较好。许家泽十分重视子女教育。他的六个儿子全部上学,除了三子许本仁留家守业外,其余五个儿子都先后出国留学。许家泽除了重视自己子女的教育以外,他还于1927年在许村创办了许村仪耘学校,造福桑梓。许家泽在古老的徽州创造了四个“第一”。一是一家有5个儿子留学国外,创建了一个家庭中同时代留学生数之冠。二是5个儿子留学个个学业优秀。三是5个留学没有一个留在国外,个个学成归国。四是回国后5人都以出色的业绩报效祖国,在各自的领域都有出色的建树。1990年,许家后代将故居无偿地捐给了许村仪耘学校,作为老师们的住处,又筹集近十六万余元人民币,资助许村仪耘学校。<br> <b>【许村舞大刀】</b><br> 许村大刀这项特有的传统民俗活动,最早起源于南宋,是为了追怀他们的祖先——唐代的忠义公许远而创立。许远因为忠诚报国,牺牲在了战场上。据《唐书.忠义传》记载,许远智勇双全,精通兵法,并自创了一套“许家刀法”,刀握手中,便虎虎生威,出神入化,犹如龙蛇之舞,在战场上克敌中发挥了巨大作用。<br> <b>【许村板凳龙】</b><br> 许村的板凳龙(后改名为排灯笼),也是许村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它是由30块长2米、宽15厘米的木板组合而成,龙身全长共60米,其中龙头最重,有一百多斤。一个人掌握一个板凳,每一块木板凳上扎有三只大红灯笼,包括龙牌手、龙珠手、锣鼓手、舞龙手,一共由41人舞动,灯笼里燃有火烛,在铿锵的鼓乐声中,看见火红的板凳龙上下翻腾,龙首高昂,眼射金光,口中的龙珠灯不停旋转,喷射出流星火花,显其矫捷与威猛。<br> 在古代人们用舞龙祈祷龙的保佑,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而许村的板凳龙,源自一个传说:相传很久以前,遇上大旱,东海的一条龙不顾一切跃出水面,下了场大雨,拯救了禾苗,拯救了万物,拯救了苍生。但由于水龙的行动没有得到上帝的同意,违反了天条,被剁成一段一段,撒向人间。许村的老百姓知道后心疼啊,他们把龙体放在板凳上,并把它连接起来,不分昼夜地奔走相告,他们要救活这条好心的龙,他们要救活自己的恩人,他们要获得丰收的希望,于是舞板凳龙的习俗由此产生。<br> 千百年来,许村人每逢正月十五闹元宵都要舞板凳龙,就是各家各户出一条板凳,然后在板凳上放几个灯笼,各家把板凳拿出来相连,接上龙头龙尾,就成了排灯笼,也就是板凳龙,以此祈盼风调雨顺,祈盼幸福安康,祈盼新春快乐!<br>  许村有民居建筑中最绝的歪门斜道。在不起眼的巷子里,这所房子的大门与其他的房门不一样,是歪的,从风水上来说,小巷里的房子大门是不能与巷子平行或垂直,小巷也不能与大厅正对,即“财不露白”。因为地基与屋基不能变,但门的朝向却是可以改变,于是将大门的朝向转一个角度,以转动门的朝向来选择好的风水,以利最发达最吉利,于是朝南边的方向斜斜地对着街道,即所谓斜道,因为“以南为尊”是一种富贵之相。但从这里可以看到这房屋的门一关,道就斜了,所以关上门就形成了所看到的歪门斜道。古人太智慧了,无时无地的保持着人与大自然的共生共存共荣。<br> 许村已去过五次了,高阳桥下的溪水长年哗哗的流淌,观许村曾经的辉煌,看宗祠牌坊与高门深院的诉说,红尘的纷争与繁华真如轻烟,无需留恋与彷徨。<br>  访古更知天道酬勤,更懂依依归心,安住当下,享受生活,珍惜拥有。古老的徽州有一座美丽的黄山,可一个黄山并代表不了古老的徽州。许村仅一个小小的村落,却浓缩了古徽州千年历史。许村像一坛醇厚的老酒,无处不散发着徽州文化的醇香。<br> 许村绝对是喜欢旅游的你值得一去的徽派古村落,难得的是它没有多少商业气息,自然景观、古建筑群与普通人生活融为一体,还保持着自然淳朴的本色,充分展示了许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 初稿完成於2021年8月12日 <b>摄影、制作:佛 缘<br>文字、编辑:张永胜</b><br>  感谢朋友们一直以来的关注和鼓励!喜欢我的作品请在下方点赞、点评、关注,欢迎欣赏、收藏和分亨!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