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皮罗果夫曾说:“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社会,它能够陶冶人的感情与气质,使人高尚。”王桂兰语文名师工作室的全体教师,又迎来了新的一轮读书分享会,我们愿书香飘万家,陶冶你我他。</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爱心是教育的灵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做最好的老师》读书心得体会</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王桂兰</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拜读了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著作《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记载了李老师从教25年的经验与收获,使我受益匪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有人说,爱是一盏灯,黑暗中照亮前行的路;爱是一首诗,寒冬中温暖冰冷的心,著名教育家李镇西的教育理念就证明了这一点。李老师把所有的爱,全部倾注给了他所热爱的教育事业,25年如一日,爱生如子,用他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谱写着一幕幕爱的篇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书中最震撼我的是李镇西校长对教育工作无比赤诚,对学生无比的热爱成就了他的辉煌。他把自己融入到班集体这个大家庭里,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里去,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去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去赢得学生的信任与敬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作为一名教师,热爱学生是教育工作的基础。有人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 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炽热心灵中。”因此,爱心是教育的灵魂,做一名好老师,首先应该做到爱学生。</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精进不休去改变</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读《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张慧敏</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雨果曾说:“进步,才是人应该有的现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题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书吧的一角,我发现了胡适的《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本书,好奇心让我翻开书了解胡适在读书做学问上的习惯、理念和方法,从而通过这个侧面了解胡适其人以及其思想学术,就是本书创作的目的。我读完后对读书、自强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胡适说:“真实的为我,便是最有益的为人。”我比较喜欢。我一直觉得大部分人有一个问题,我称之为道德高尚论。就是张口闭口说,自己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社会,为了家庭,为了父母,为了孩子。这是赤裸裸的道德绑架,也不问问对方是否需要。春秋战国有个鲁王养鸟的故事,说鲁国飞来一只漂亮的鸟,鲁王很喜欢。鲁王给这只鸟听最好的宫廷音乐,喝酒,吃肉,最后这只鸟饿死了。所以,为了别人尽心尽力,很少问问别人是否需要。过去改革开放之前,提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最后只会饿死人。而健康的社会,应该是每个人都去追求自己的价值,社会有一个无形的手,自然会做好最合理的资源分配,最后每个人和整个社会就都好了。从中,我学会了,在生活中,不去道德绑架任何人,也谢绝一切道德绑架。</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这句话解决了我的读书困惑。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逐无涯,殆已。读书的过程中,总觉得读不完,就会羡慕一些读书达人。读书达人固然牛,但是我们做不到,可以学习胡适的法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我把这句话从读书方面,拓展到我的整个人生中。我就听了胡适的话,比如打扫家里卫生,打扫一点有一点的欢喜,从此家里再也不乱了。现在,在我所有的处理事情的指导思想上,深深的刻上了胡适的这句话: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少谈些主义,多谈着问题。”奎哥分享过法国名著《乌合之众》,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分享的很精彩,我就不赘述了有兴趣去看奎哥的分享笔记。我想分享这句话的另一面,我理解就是"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生活中,工作中,遇到事情,咱们遇到事情,不要怨天尤人,不要无限扩大,不要乱发脾气使性子,要有就事论事的能力。</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读完这本书,我幡然醒悟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一如既往的求真求是的风格才是真谛!胡适说:"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今后的工作中,我希望随着王桂兰语文名师工作室不断地去收获每一寸的欢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平凡的世界 不平凡的人</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任秀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最近看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里有一群不平凡的人,是这群不平凡的人组成了这平凡的世界,读完这本书后人的灵魂也许得以净化,也许还会改变你现在的很多想法。</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平凡的世界》,全景式地描写了中国现代城乡生活,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以孙少平等人为代表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人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纷繁地交织,读来令人荡气回肠。孙少平是幸福的,因为有天小霞的出现,即使他们最终不能到一起,他们都是幸福的。这也是孙少平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一点,他遇到了田晓霞。然而,现实生活中能有多少人能找到自己的真爱呢?对于很多人来说,孙少平的爱情是让人羡慕的。少安是平凡世界里面写的最成功的人物,我是这么认为的。真的是把人物形象刻划到了极致,而且我自己就感觉我就是孙少平身边的一个人,一个默默关注它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路遥为我们讲述地不只是那个久远的年代,更是一种人生应有的信仰和追求,亘古不变。这是一个喧嚣浮躁、道德危机的时代,每一个还拥有梦想并在追梦的人们都该再重温《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尽管命运是那样的不公,尽管社会有那么多的不平,可只要你能够不屈不挠、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终能获得最后的成功。每一个正在虚度生命的人们都该读《平凡的世界》,它会让你懂得珍惜。</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再读《爱的教育》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杨霞</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和好多高尚的人对话。借着国庆节举国同庆这个契机,我再一次温读了亚米契斯写的《爱的教育》。我深深陷入了沉思:爱的教育到底是什么?我们现在推行的素质教育不就是爱的教育吗:对父母的爱、对老师的爱、对同学的爱这些都是孩子做人的根本,也是其他素质的基础。</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爱的教育》里没有乏味的说教,也没有豪言壮语,更没有轰轰烈烈的英雄事迹。它所写的都只是一些平凡而善良的人物:卖炭人、小石匠、铁匠儿子、少年鼓手、带病上课的老师……以及他们平凡的日常生活。正是这些看似平凡的记叙,把读者带入一个爱的世界,让我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受到了爱的教育。</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在我们现行的教育中,还是缺乏爱的教育概念。文化知识是很重要,但《爱的教育》这本书却告诉我们,比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宽容,是谦让,是亲情,是友谊,是团结,是乐观……因此培养孩子们有爱才是素质教育的基础。我们都希望孩子们都能在“大爱”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但这种“大爱”需要我们的学校、社会、家庭、生活中每一个人共同创造。</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让我们手牵手,在“双减”政策的大好背景下,把爱的教育融入教学,师生多用心体会,共同共筑“大爱之墙”,相信素质教育的明天必将灿烂辉煌!</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读后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边景华</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阅读了《为了自由呼吸的教育》一书,听名字就让人感觉到了畅快,教育确实需要点“自由”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李希贵老师一再强调,“教育其实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如此而已。”“教育本来挺简单,只是我们人为地把它搞复杂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们要所有的孩子都朝着同一个目标发展,把本来一个个鲜活的个体雕刻成千人一面的丧失个性的木偶,把本来丰富多彩的世界变成一个个塑像。书中说教育无痕,有效的教育是把教育目的隐藏起来的教育,是不动声色的教育。完美人性的塑造,并不需要什么高超的教育手法,融洽的氛围,和谐的人际关系,成年人的善良、民主、宽容、仁爱,这一切,就是完美人性生长的最适宜的土壤,失去了它们,任何教育都将是徒劳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放开孩子的手脚吧,让他们自我走路,也许他们能够更快地奔跑起来!让我们走出为了教育而教育的误区。其实教育很简单,一腔真爱,一份宽容。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读《影响教师一生的一百个好习惯》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杨丽红</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暑假闲暇,我开始阅读了特级教师宋运来老师主编的《影响教师一生的一百个好习惯》。这本书从五大方面全面论述了影响教师成长的100个好习惯,正是这诸多好习惯,成就了优秀教师的魅力教学。掩卷沉思,受益颇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好习惯影响着教师的一生,好的习惯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发展,并成为优秀教师成功的基石。书中罗列的教师应该养成的100个好习惯,向我展现出优秀教师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个习惯细节,它们无不像电波一样刺激着我的每一根神经,不由得让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评价和剖析。这也让我明白平凡之坚持才能创造不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育人必先育己,我们平时要求学生养成很多的好习惯,其实我们的好习惯是最好的行为典范,是最有力的无声语言。作为传道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深深的影响着自己的学生。这激情和理性交织的篇章启迪我“做一名阳光的教师”吧,因为“孩子的心灵是最稚嫩的,他们的心受到伤害便会结疤”。用充满阳光的心灵去向学生散布阳光,孩子的心理就能长出善良谦逊、乐观豁达、专注坚持、厚德高尚的美好幼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好习惯是一种坚忍的品性,好习惯是一种独特的力量,好习惯孕育着超凡的智慧,好习惯闪现着魅力的火花。让我循着“100个好习惯”的引领,争取成为那道能照亮和温暖学生前路的光。</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爱”点亮人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再读《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有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赵建青</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马克·吐温说过,19世纪出现了两个了不起的人物,一个是拿破仑,一个是海伦·凯勒。她创作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为励志小说,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海伦·凯勒本人也被赞为“精神楷模”。</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之前读这部自传体小说,就被海伦·凯勒不屈的意志所折服,被那些丰富美丽的想象所震撼,也被那些如行云流水般的语言所吸引。20年后的今天,作为人民教师,我再次拜读这部书,则更深刻地感受到教师职业的伟大、神圣!!!</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海伦·凯勒被束缚在一个黑暗的世界,没有声音,没有色彩。直到安妮·莎莉文的到来,让她的人生迎来光明,点亮了她的整个世界。在我来看,安妮·莎莉文简直是一个浑身发着光的天使。</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安妮·莎莉文作为家庭教师,打破了海伦多年任性的生活习惯,教给了海伦一种新的认识世界的方式:用自己的爱去感受世界最美好的一面,去善待每一个生命。莎莉文不仅教会了海伦书本知识,还教会了海伦体会生活,让海伦学会了与人沟通和交往。莎莉文让海伦懂得微笑和乐观,懂得珍惜,把握身边的点点滴滴。</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安妮用极大的爱心、耐心和毅力,在没有任何教育经验可以遵循的情况下,从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孩子从兴趣出发,在摸索中成功地将海伦从一个心智未开、任性无知而又悲观厌世的小女孩逐渐培养成一个知书达理、才华横溢的少女。</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除了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数字化的教学工具,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外,“爱心”、“耐心”仍是高效教育的核心!让孩子们在成长中感受到爱,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也是我们教师从业的幸福和快乐!。让我们在平凡小事,平常生活,平时学习中珍视这异常真实又珍贵的情感“爱”吧!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坚守初心,心怀爱心,我们的事业才会幸福神圣!!</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爱上生命中的不完美 </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读《重遇未知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师美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去年曾读过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对我影响最大的是这样一句话:“人生有三件事——老天的事、他人的事、自己的事。天要下雨是老天的事,我们管不了,娘要嫁人是他人的事,我们也管不了,唯一能管的只有自己的事。”</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今年新年刚过拿到张老师的第二本书《重遇未知的自己》,看看序言才知道这是身心灵学说,张老师是身心灵学说的大师,她被誉为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身心灵作家,为华语世界的身心灵普及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快乐与幸福是人生的终极追求,《重遇未知的自己》这本书交给大家找到快乐的方法,获得幸福的能力。第一步;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别人的不完美。第二步:找出自己想要的,唤醒内心的幸福感。第三步:走出心灵的牢笼,做个幸福的女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让心灵宁静祥和,身体才能康健;身体康健,心灵才自由!亲爱的,放过自己吧!</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关于“唤醒”的思考</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读彭兴顺的《教育就是唤醒》有感 贾小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而在于鼓励、鼓舞和唤醒。”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走进学生心灵,锻炼学生强健的心灵肌肉,教学生成为一个适应复杂环境生存的人,成为一个心灵健康的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教育究竟唤醒什么呢? </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唤醒沉睡于学生心中的激情,唤醒学生心中的责任感。学生对自己的言行负责,不推诿;对自己的生活负责,不推卸;对自己的明天负责,不逃避;对别人负责,不偷懒;对自己的祖国负责,不苟且。唤醒学生的感恩之心,发现这个世界的美好,赢得更多的朋友和尊重。唤醒学生的阅读兴趣,孕育人文情怀,唤醒他的人生感悟力,唤醒对人生的关注和思考。</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除了唤醒学生,我们还要唤醒教师,即我们自己,唤醒教师的爱与责任,自觉践行师德规范;唤醒教师对职业的审美情趣,不断升华职业境界;唤醒教师的雄心壮志,追寻专业发展之道;唤醒教师的育人担当,不抛弃,不放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此外,要改变孩子,先改变家长,唤醒家长的示范意识,抓住习惯培养的教育根本,着眼孩子的终身发展;唤醒家长的发现智慧,开发孩子的优势潜能,帮助孩子成为最好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总之,把学生当做种子,把我们自己当做春风,当做化肥,当做催化剂,唤醒学生的生长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治学之本,信而有证</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读《说文解字·序》偶感</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郭五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说文解字》在中国文化史上有着及其重要的地位,影响也及其深远。然欲深层次、全方位解读研究《说文解字》,我自知能力远远不及,是故精读其序,反复斟酌,略有所得。</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历史学家范文澜曾讲,“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这强调做学问要实事求是,不可急功近利。在《说文解字·序》中,我更能体会到这一点,许慎当时力求做到“信而有证”,也许其中有很多因素致使他这么做,比如他看今文经学派信口雌黄,缺少“信而有证”的态度,可能“使天下学者疑”,于是决定消除这些隐患,又如他认为“盖文字者,经义之本,王政之始”,所以需要言必有据等等。但这些都已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今人有感于其行,存一颗诚实、敬畏的心做学问。</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作为教师的我们读书不仅会改变内心,而且会改变我们的行动,一步步朝着自己的目标走去。现在起不要再浪费时间,把工作之余的时间都用在自己未来的目标之上,生活将会非常的充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策划:王桂兰</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编辑:张慧敏 杨丽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审核:王桂兰</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