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

海水碧蓝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杨绛先生诞辰110周年。</p><p class="ql-block"> 谨怀诚挚之心,以一篇读后小文旧作,遥忆先生风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常念人间烟火色</b></p><p class="ql-block"> ­——读先生散文《我们仨》有感</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11到2016,百又零五,世纪沧桑,这是中国历史上颠沛流离的一个世纪、苦难深重的一个世纪,历史滚滚而前、世事沧桑变幻,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戛然而止,一个新民主义国家的转瞬即逝,一片红旗漫卷的到来,如若我们还是铁屋里沉睡的人,倒也懵懵懂懂、浑噩不知,可若已开智启蒙、推开了铁门,可怎么面对这国破山河、混乱人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听闻历史和见证历史是完全不同的感受,《我们仨》里先生用淡淡的笔触将自己一家人一辈子的聚散离合委婉道来,不脱世、不流俗,留学生活的有趣、战争年代的颠沛、狂飙突进中的惶恐、盛世平淡中的安宁,没有岁月的沉淀,我们可能理解不了先生和钱先生一生的执守,不懂他们的安贫乐道。</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个青衫飘飘的年代,国多磨难、人世艰辛,远不是我们这些生在红旗下、长在新中国的幸运儿所能理解的,幸好,有先生这本书,让我们可以有机会窥一窥我们敬仰的人和事,知道了写出《围城》的钱先生原也曾希望“鹅求四足鳖双裙”,原也会“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原来他们不是神,不是传说,染上了人间烟火色的“大家们”,是那么的接地气、有生气,人间是我们的人间,人间也是他们的人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寥寥9万字,写不尽传奇一生,笔意淡淡倦倦,终画就一方“围城”,那是他们仨的围城,与旁人无关,与观者无关,你笑、你哭、你感动是你的事,她的回忆里只有他和她,三个人的聚散离合。</span></p> <p class="ql-block">  后记:看了开篇的那个梦,就觉得心酸难耐,几欲弃文,磕磕绊绊,终于读完,却在看到结尾处“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一句时,终于潸然泪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