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上甘岭》背后的信阳故事

奚若子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写在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之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甘岭》是由长春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战争故事片,由沙蒙、林杉执导,高保成、徐林格、刘玉茹等主演,于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即1956年12月1日上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部抗美援朝题材的电影。影片改编自电影文学剧本《二十四天》,讲述了上甘岭战役中,志愿军某部八连,在连长张忠发的率领下坚守阵地,与敌人浴血奋战,最终取得胜利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部电影从导演、编剧再到演员,每个人都努力刻画真实的战争和人物,在当时的拍摄条件下,实属不易。影片中激烈的战斗场面,经典的台词,坚守阵地的顽强精神,令无数人为之动容。郭兰英演唱的主题曲《我的祖国》,至今仍在被人们广为传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然而,这部影片背后的信阳故事却很少有人知道,在今年抗美援朝战争71周年之际,讲述出来,也算是一种特殊的纪念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导演沙蒙在鸡公山与欧阳儒秋缔结良缘</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2年11月,中国志愿军经过43天的惨烈战斗,击退了联合国军高达900多次的进攻,最终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在了解到上甘岭战役的情况之后,毛主席指示相关部门,将这场战役拍成电影,鼓舞全国人民的士气。擅长拍军事题材的长春电影制片厂接下了这个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并迅速成立了由林杉、曹欣、沙蒙、肖予组成的创作班子,并由经验丰富的沙蒙和林杉担任影片的导演。为什么是沙蒙?这与沙蒙的艺术人生走向密切关联。</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15px;">沙蒙</span><span style="font-size:15px;"><span class="ql-cursor"></span></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沙蒙原名刘尚文,1907年11月出生于河北省玉田县孙各庄乡刘现庄的一户小商人家庭。他早年读私塾,1919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实验小学读书。1922年考入北平南堂法文专科学校,受“五四”运动影响,积极投身学生运动。1925年因参加“五卅”运动受害者募捐活动,受到留级处分,愤然退学。次年考入中法大学弗尔德学院预科,由于时局动荡,家业衰落,只上了一年便辍学回家当小学教员。1929年又考入哈尔滨哈满绥长途电话局做话务员,后调入绥芬河分局。其间,因参加东北义勇军的抗日活动,结识并接济了穷困已极的诗人、剧作家塞克。他和塞克同是河北人,在患难中结成了深厚友谊。1933年秋,他们逃回关内,刘尚文到北平电话局重操旧业,塞克则去了上海。刘尚文后因不甘放弃从事艺术的志向,辞职去上海找塞克,并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经塞克介绍参加了左翼演剧活动。据塞克回忆,刘尚文觉得自己的名字太俗,要求塞克给他换个名字,当时塞克正在翻弄一部法文字典,正好翻出“沙蒙”一词,译为“骆驼”,意思是“任重负远”,他当即就同意了。在塞克看来,他这个人诚实、憨厚、正直而勇敢,就像一只在沙漠中负重前行的骆驼,将来必有大成就。塞克创作了许多进步的话剧、电影、歌曲,是毛泽东提名,唯一以非党员身份进入延安中央党校学习的人。在塞克的影响下,沙蒙在上海开始了他的演艺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1934年到抗战爆发,沙蒙先后在上海业余实验剧团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大雷雨》和电影《夜半歌声》《十字街头》等中扮演角色,无论角色大小,他都全力以赴,刻苦钻研。即使饿肚子,也要拒绝接受南京国民党控制的剧团的邀请。</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抗敌青年军团艺术大队驻地避暑山庄今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抗战爆发后,沙蒙参加了救亡演剧队,积极从事抗日救亡演剧活动。1937年底,第五战区在徐州接收各地流亡青年5000多人组成抗敌青年军团,1938年初转移到河南省潢川县集中训练。为培养抗战演艺人才,又组建艺术大队(又称抗敌剧社),沙蒙和严恭、水华、舒强等应邀到抗敌剧社当艺术指导,在学员中选出300多人,奔赴豫鄂交界的避暑胜地鸡公山避暑山庄集中培训。领队万籁天是中国话剧、电影导演,曾在上海任明星电影公司编导兼明星影戏学校教务主任、南国社导演和演员。离开鸡公山后,万籁天应田汉邀请参加武汉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工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鸡公山,沙蒙认识了学员欧阳儒秋,并缔结了金玉良缘。集训结束后,艺术大队编为抗敌演剧第一、二队,沙蒙和欧阳儒秋分在二队。后因不满强迫集体加入国民党而离开,到重庆陶行知办的育才学校当教员,并与重庆八路军办事处取得联系。欧阳儒秋带着年仅4个月的孩子先行到延安鲁艺学习,沙蒙、舒强等因皖南事变等因素的影响,被迫出走香港。日军占领香港后,在东江纵队的接应下,经桂林转回重庆,最终于1944年春到达向往已久的革命圣地延安,与他的爱人欧阳儒秋相聚了。在延安,沙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几个月后党组织安排他担任鲁迅艺术学院戏剧系教员兼实验剧团团长。抗战胜利后,党中央、毛主席决定派大批干部到东北开辟根据地。其中就有舒群、沙蒙、田方等率领的第八中队,后改称东北文工团。1946年,沙蒙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沙蒙和东北文工一团并入东北电影制片厂(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从此开启了他从事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电影事业。欧阳儒秋后来也从抗日戏剧演员成为电影演员、导演,她的作品有我们熟知的电影《巴山夜雨》《月亮湾的笑声》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沙蒙、欧阳儒秋和l儿子在延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1949年到1950年,沙蒙执导完成了《赵一曼》《上饶集中营》两部战争故事片的摄制工作,塑造了不屈不挠与敌人进行斗争的共产党员英雄形象。1953年又完成了反映农村生活的故事片《丰收》。</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林杉与沙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3年10月,剧作家林杉(原名李文德,浙江慈溪人)随贺龙为首的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访问朝鲜,在志愿军一个作战纪念馆里听到一位十八九岁的战士讲述上甘岭战役的日日夜夜,感到十分震憾。次年初,沙蒙到北京见到林杉时,林杉把访朝见闻叙述一番,沙蒙听后异常激动地说:“惊天地而泣鬼神呀!”随即向林杉建议到朝鲜去。经国家电影局陈荒煤批准,他们以志愿军战士的身份跨过鸭绿江。沙蒙不顾心脏衰弱等疾病折磨,与林杉等深入前线调查采访,用了近半年时间收集素材,实地体验了上甘岭地区的坑道山头,与战士们同吃一锅灶,同睡一个炕,从指挥员到战士采访57人,积累采访笔记25万字,1955年7月形成初稿,11月定名为《上甘岭》。林杉还因此要求调到长影做导演工作,举家迁往长春。此后,沙蒙与林杉合作,于1956年12月完成拍摄,成就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部抗美援朝战争题材电影经典。《上甘岭》杀青后送到中南海放映,事后有人告诉沙蒙,毛主席看了影片后说:“这可是一部中国的影片啊。”沙蒙听后非常激动,连声说“这是最高的奖赏”。电影上映后,观众很快突破一千万人次,创造了当时观影人数的历史记录。1957年4月,沙蒙参加第二次全国电影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中国电影工作者联谊会副主席。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拍摄中,沙蒙和林杉配合十分默契。1957年他们定下了一个拍摄“中国革命四部曲”的“终生合作”计划。谁知当年夏天,沙蒙却被打成“极右派分子”,使得这一计划最终化为泡影。1961年,摘掉“右派”帽子后,沙蒙调到北京电影制片厂,与在北京电影学院工作的妻子和孩子团聚。1962年,沙蒙与傅杰联合执导反映农村生活的剧情电影《汾水长流》,这部影片成为他导演生涯的绝响。1964年6月26日,沙蒙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57岁。</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电影《上甘岭》海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正如《上甘岭》主题曲《我的祖国》的词作者、著名作家乔羽所评价的那样:沙蒙“是二十世纪中国最卓越的电影艺术家之一。这不仅因为他拍摄了多部优秀的影片,一部《上甘岭》就应该使他在中国电影史上永垂不朽。”</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主角张忠发原型张计发转业后在信阳休养</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电影《上甘岭》剧照。中为连长张忠发,饰演者为高保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4年6月,在电影《上甘岭》拍摄前,沙蒙去河南驻马店遂平采访参加上甘岭战役部队的老志愿军战士,其中包括张计发。经过深入思考,沙蒙决定聚焦上甘岭战役中的135团7连,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展现上甘岭战役的惨烈和战士们的顽强。据记载,当时有领导表示过不同意见,要求作者以更高的级别、更大场面来表现这次战役。沙蒙顶住压力,表现出艺术家的勇气。1956年正式拍摄时,远在驻马店的张计发被送到南京一所军事学校学习。他或许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电影《上甘岭》主角之一——八连连长张忠发的主要原型。当年12月1日,电影公开上映。次年3月,《解放日报》记者谷苇到军事学校采访张计发时,张计发眼眶里闪动着泪花,嘴唇颤抖地说:“这电影我已经看了两遍,可是都没有看全。每次都是看了一半,眼泪就迷住了眼……我想起那些同在上甘岭浴血战斗四十三天的同志。”是的,他想起了电影里杨德才的原型通讯员黄继光、周泰树的舍身赴死,想起了二排长孙占元的英雄壮举,还动情地讲述了一个苹果背后的感人故事。这“一个苹果的故事”不仅成为电影中的经典桥段,后来还被编入了小学课本。</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青年张计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张计发1926年出生于河北省赞皇县,1945年参军,194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两广解放、贵州剿匪。从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再到抗美援朝战争,他共打了10年仗,负过8次伤,荣立特等功4次、一等功2次,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国旗勋章。作为抗美援朝一等功战斗英雄,张计发常说:“我只是参加了抗美援朝上甘岭战役,但我不是英雄,比起那些死去的战友,我只是一个幸存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南京军事院校学习结束后,张计发回到驻扎在驻马店遂平的部队担任营长,后又升任135团参谋长。1966年,张计发因为肝硬化、胃病、腰腿痛等伤病缠身,从团参谋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被安排到河南信阳军分区干休所离职休养。离休后,他把关心下一代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多年来,他与疾病作斗争,不辞辛劳地走遍大江南北,深入学校、工厂、部队,先后作了上千场的革命传统报告,听众达百万人次。每次报告,他都以亲身的经历讲述了上甘岭战役的空前悲壮和无比辉煌,讲述牺牲战友的故事。但他从未讲过自己,让他终身难忘的是那些把生命留在上甘岭的战友。</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张计发在为部队战士讲述一个苹果的故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04年,在电影中扮演张忠发的演员高保成去世。同一年,沙蒙的儿子带着当年父亲采访张计发的手稿,来到信阳找到这位英雄连长。直到这一年,张计发的子女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就是电影中张忠发连长的主要原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许是上天的眷顾,更有老伴魏祖勤的精心照料,因肝病被医生判定只能活五年的张计发,病情奇迹般地好转。张计发有四个女儿,分别起名爱党、爱军、爱民、爱东(意思是爱毛泽东),他在家里像带兵一样培养训练她们,每周都要像在部队开班会一样开一次家庭会议,时不时讲述上甘岭战役中的革命英雄故事。三女儿张爱民说:“他觉得这是他的工作——‘我要把我战友的事迹,把红色的革命传统传下去,我要讲给大家听,这是我的责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于张计发当年为什么会被安排到信阳军分区干休所离职休养,或许是他的部队驻扎在驻马店遂平,抑或是他的妻子魏祖勤也是驻马店人,而那时的驻马店隶属信阳专区。2021年6月15日7时30分,抗美援朝战斗英雄张计发病逝,享年95岁。</span></p> <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注:本文参考网络资料和中国电影出版社刘开珞2002年编《走近沙蒙》。</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