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烟叶收购以来,派驻执纪监督员们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监督职责,用实际行动践行三门峡烟草“六种精神”。他们赓续创业精神,不畏条件艰苦,坚持“早七晚七”工时制,与烟站职工同吃同住同劳动;他们坚守担当精神,主动承担执纪监督以外工作,发扬自身专业优势,帮助烟站管理提升;他们秉持协作精神,与烟站工作人员共同克难攻坚,确保目标任务完成;他们发扬实干精神,主动融入收购一线,摸清实情,有针对性地开展监督;他们弘扬创新精神,深入观察了解收购流程,积极探索新办法,帮助基层破解难点瓶颈问题;他们恪守为民精神,热情服务烟农,身体力行为烟农办实事、解难题。局(分公司)党组纪检组以纪实的方式将他们的事迹陆续刊载,供广大干部职工学习。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稽博考,做企业文化传播者</b></h1>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讲: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大家思考一下,老子为什么骑青牛入关?为什么不骑马?”讲台上的于文杰,时而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时而抛出问题与听众互动,一堂生动有趣的三门峡烟草精神专题讲座在灵宝市局(分公司)举行。台下的党员们在于文杰的精彩讲述下,深入了解了三门峡烟草精神的由来及内涵、弘扬三门峡烟草精神的时代价值、弘扬三门峡烟草精神的必要性及现实意义,以及如何大力推进三门峡烟草精神宣贯落地,三门峡烟草精神的种子深深的植入每一名听者的内心。三门峡市局(公司)党建科派驻执纪监督员于文杰在灵宝市局(分公司)马河口烟站驻站期间,积极利用晚上休息时间查资料、做课件,给全体党员奉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精神盛宴。<br> “企业文化精神,是一个企业的精髓,是凝聚力与向心力,发展远景的核心所在。‘六种精神’是我们三门峡烟草人克难制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源泉。传播好三门峡烟草精神,是我的使命!”于文杰如是说。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数据多“跑路”,烟农且放心</b></h1> “你好,我要跟你反映个情况,我卖了52捆烟叶,才过了30磅,我想看看监控,看烟站有没有给我过错磅。”10月6日下午6点多,新店村一组烟农曹保山向新店烟站派驻监督员胡军反映他卖烟情况。通过与曹保山交流,胡军得知曹保山在监控里看见自己家烟被分装成了32筐,但是只过了30磅,斤数不差,就是想再看看监控。为了彻底消除烟农曹保山心中的疑虑,胡军带着曹保山来到监控室,亲自给他调监控,给他讲解他家烟叶在分级、定级以及过磅区的具体情况,他没看清没看懂,胡军就再调回监控再讲解。来来回回看了快一个小时的监控视频,曹保山终于看清楚看明白了,自己的32筐烟叶在翻筐定级环节被整理成30筐,没有发现漏磅、过错磅情况,这下他心里踏实了,握着胡军的手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应该的,我也是烟站一份子</b></h1> “多谢荆科长一直督促着,咱们那两个磅组的扩音器修好了,缝包机也修好了,这下不耽误事儿了!”白羊烟站站长寿继培欣慰的对驻站监督员荆仲锋说。<div> “应该的,我也是烟站一份子嘛!”荆仲锋朴实的笑着说。<br> 白羊烟站是全省收购量最大的烟站,辖区烟农796户,种烟面积11800亩,收购任务32600担,烟站职工7人,正式在编职工仅2人。“两个磅组的扩音器坏了,烟农听不到等级、重量播报,得联系人来修!”“大雨造成山体滑坡,路不通了,烟叶调运不出去,库快满了,得跟地方政府协调,争取快点疏通!”“缝包机坏了一台,影响打包进度,得赶紧修!”收购期间各种事务头绪繁多,这样那样的问题层出不穷,人手少成了站长寿继培的最大难题。驻站监督员荆仲锋发现这个问题后,主动担起了“联络员”、“协调员”、“疏导员”的角色,跑前跑后,忙里忙外,早把自己当成了烟站的“一份子”。</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