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女嫁给牛郎,值不值

玲零

<p class="ql-block">  《牛郎织女》是部编版小语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民间故事主题中的内容,文章较长,分两篇课文呈现,由著名文学家叶圣陶先生在口头流传故事的基础上,整理改写而成。</p><p class="ql-block"> 开始上这篇课文的时候,我说,这是民间故事中一个很经典的爱情故事。刚说出“爱情”这个词,立马有孩子在笑着嚷嚷,“我们现在还小,干嘛要说这个?”还有人捂住了脸,估计是要藏住脸上的那一抹微红。我也笑了,不觉领悟教材编写者的一番苦心。</p><p class="ql-block"> 我说,人与人之间建立的亲密联系,无外乎三种情感——亲情、友情、爱情。在以前的语文课中,我们读了不少表现亲情、友情珍贵的课文,而爱情,没有亲情那天然的血缘纽带,没有友情那自觉的长久陪伴,两个人从陌生到相知相守相依,这种感情来得更加难得,十分宝贵。我们今天读《牛郎织女》这个故事,就可以看看古时候的老百姓,他们眼中美好爱情的模样。说完这段,唏嘘声暂停,小眼神中似乎多了一份期待。</p> <p class="ql-block">  接着,从牛郎织女的取名入手,引导学生思考主人公为什么取这个名,牛郎可以改名叫杨郎、张郎,织女可以改名叫小红、秀女之类的吗?同学们从牛郎放牛、与牛相依为命,织女在天庭织布的故事情节中推断取名的由来。再引导学生结合民间故事中多用象征形式,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良好愿望的特点,让学生理解古人对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生活的向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中国农耕民族热爱田园生活的特点在诗词曲赋,传奇小说中都有淋漓尽致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语文教材每册都有描写乡村田园生活内容的文章,我每每教到这样的文章,就忍不住思考,我们要通过学习这样的文章,传递给孩子什么?这里面的内容太丰富,容我另撰文讨论。</p><p class="ql-block"> 牛郎出生在赤贫之家,父母早逝,兄嫂无情。为什么要给牛郎一个这样的人设呢?</p><p class="ql-block"> 没有父母,兄嫂虐待牛郎就显得顺理成章,不然,牛郎受了委屈向父母哭诉,这个父母不好当。而兄嫂的无情无义则从反面衬托牛郎的自立自强和情深义重。</p> <p class="ql-block">  牛郎托老牛的福,通过偷藏衣服的方式成功“勾搭”到织女,这一段很不好讲,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牛郎的这一波操作,根本就是在耍流氓。哪个男孩子要学牛郎用这种方式去追女孩,估计还没要到对方的联系方式就已经被送到了派出所。</p><p class="ql-block"> 牛郎的做法在古代是否存在呢?答案是有的,那就是古老的抢婚习俗。《周易·屯》爻辞中有记载:"屯如邅如,乘马班如,匪寇婚媾……乘马班如,泣血涟如。"大意是讲一支似寇非寇的马队抢来不从的女子,被抢的女子拼命呼喊,血泪汪汪。有专家研究,这也是后来婚礼中哭嫁的由来。古代抢婚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贫寒之家到了婚配年龄的男性,无力婚娶而采取的先斩后奏事实婚姻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这点特别适合牛郎,人家也就一头老牛一辆破车,一间草房一块庄稼地,物质条件这么差,长得怎样文章里没写,就这样,人家竟然娶到了仙女。</p><p class="ql-block"> 你得服,我们就是这样一个拥有梦想并能勇于实现梦想的民族。有人说,蒲松龄的《聊斋志异》里写穷书生和形形色色的狐妖鬼仙谈各种奇葩的恋爱,其实是以蒲松龄为代表的一群屡试不第的读书人精神上的“意淫”而已。所以,男同胞们只要敢想敢干,没有娶不上老婆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当然,和我们纯洁的祖国花朵们不能这么说,我们得学会在穷得丁当响的牛郎同志身上找闪光点。但还没来得及梳理牛郎的优点就下课了,只能意犹未尽地给孩子们留了个作业,回家和父母讨论:织女嫁给牛郎值不值?</p> <p class="ql-block">  第二天课堂上的交流就更有趣了!先卖个关子,得先和我们纯洁的花朵们滴水不漏地讲清楚一个道理:牛郎能成功娶到白富美的织女,靠的是人品!</p><p class="ql-block"> 牛郎的人品好在哪里?</p><p class="ql-block"> 无外乎老实、善良、勤劳、温柔、细心、体贴之类啦。 </p><p class="ql-block"> 老实不用说了,哥哥嫂子分家产的时候就分给他一头牛,一辆车,他啥也没说,一点都不争,当天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地往山里走去了。老实人吃亏,但又说,吃亏是福,其实不怕吃亏的大都是心胸开阔、宽容忍让之人。牛郎吃了亏,但明白“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带上他的牛往山里去了,从而顺利干起了砍柴卖柴的营生。</p><p class="ql-block"> 牛郎善良、勤劳、温柔、细心、体贴的美德,完美地体现在他对老牛的照顾上。</p><p class="ql-block"> 课文这样写的——</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牛郎照看那头牛很周到。……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span></p><p class="ql-block"> 一读就明白,牛郎对牛,那是真好。课文并没有写牛郎是怎么对织女好的,但可以依此类推,对牛都这么好,对织女只可能更好。结果,这段话刚赏读完就坏了事,一个女生在下面说,那以后找男朋友得先养条猫或者狗,看看他对动物是不是有耐心照顾好。这位同学,希望你说的这句话不久就忘掉。</p><p class="ql-block"> 再回到织女嫁给牛郎值不值这个问题,先来听听孩子们的回答。</p> <p class="ql-block">  多么实在的回答!牛郎心好又上进,织女姐姐表示知足常乐。</p> <p class="ql-block">  这位亲的意思是不太接受异地恋吧!</p> <p class="ql-block">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织女思牛郎。这个娃的观点有新意,织女老织布太无聊了,天上又不允许神仙随意恋爱,不如下凡来得实在。这个娃还说,就算布织完了,王母娘娘又会安排其他任务;就算我的作业写完了,我老妈也会给我布置其他作业的。我支持织女逃出天宫的织房,逃离王母娘娘的魔掌。</p> <p class="ql-block">  这个爸爸是在说实话吧。中年油腻男们一定觉得娇滴滴的花姑娘不嫁给有钱人都是可惜了吧!</p> <p class="ql-block">  还是妈妈们懂得有钱诚可贵,守护更纯情的妙用吧!</p> <p class="ql-block">  要留住织女,牛郎你一见钟情,你更重要的是要让织女开心快乐。</p> <p class="ql-block">  真爱不但要忠贞守护,快乐陪伴,还要能白头偕老。哈哈,原来小孩儿们啥都懂!</p> <p class="ql-block">  这个娃娃综合了数人的观点,他还替织女阿姨往后的生活操着心,他忍住了,省下一万字……</p> <p class="ql-block">  这位小男同学,想想,织女愿意嫁给牛郎,那是普天下穷男们的福音好不好。要是女人们都只愿嫁给有钱人,人间岂不旱涝失衡严重!男同胞们只要心肠好点,对人体贴温柔点,就有可能娶到仙女!想想,古往今来有多少有机缘成为盗匪劫寇的亡命之徒,就因为这点点的梦想的鼓励而弃恶从善做了好人!</p> <p class="ql-block">  终于,还是女人更懂得女人心!天上一天,人间一年,由此,织女是每天都可以和牛郎见面的,因为她已经回到天上了嘛!</p><p class="ql-block"> 我太爱这个前途无限的姑娘了!想想,织女每天在王母娘娘的织布房里上完班,再化个妆,开开心心地走鹊桥见牛郎,时间正好是晚饭以后,散个步消个食,顺路还可以做点成年人的游戏。但这都不算什么,最美妙的是,作为一个二胎妈妈,她都不用管孩子,照顾孩子的担子可都在牛郎肩上挑着!</p><p class="ql-block"> 别的不说,光凭这点, 织女嫁牛郎,我看是超值了!</p>

牛郎

织女

课文

嫁给

这个

老牛

值不值

文章

兄嫂

牛郎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