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涟水建城区面积在不断增大,目前已近40平方公里,随着“融市入海”战略的全面实施,城市东西发展态势愈加明显,滨河新城版块的开发建设尤为突出,已成为城市发展的着力点和新亮点。新的城市总体规划中,淮浦路以西均已纳入滨河新城范围,大面积亟待开发建设用地区域正面临着拆迁、整治范围,西门油库一带就处于这一范围内,目前尚未拆除。</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西门油库一带,位于淮浦路西侧,地处涟东灌溉总渠南岸、总渠延伸段的北侧,呈东西走向,三角地形,水面环绕四周,周边自然生态环境极佳,恰似湖南长沙湘江中流上的橘子洲景区,“介名山城市间,浮袅袅凌波上”,是一处不可多得的原生态风景胜地。此地块受面积、地形所限制,已经没有商业开发价值。据了解,新的城市规划中,政府也是将此处定位为城市绿化公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西门油库,它是计划经济的代名词,当年完整的建筑格局和风貌一丝未动,几十株巨型塔松、砖砌水塔、储油罐、输油管道、生产车间,无不在诉说着它当年的辉煌历史,虽繁华褪尽,但也承载了涟水几代人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在新的绿地公园尚未实施的情况下,我就在想,能不能既要搞绿地公园,也不增加财政投入,还能保留下这些时代工业建筑,二者相互融合,给涟水城区留下一个时代工业主题景点、计划经济的缩小样板,让计划经济和40年磅礴的改革开放史做个生动鲜明的对比!</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这个想法可行吗?答案是肯定的!在与身边的有识之士交流中,赞成鼓掌之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省内外成功案例不胜枚举..........</p><p class="ql-block"> 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浦西旧烟囱华丽变身巨无霸“温度计”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它的前生是上海南市发电厂的大烟囱,作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源地,清政府于1897年上海马路工程善后局在十六铺老太平码头创建了30盏路灯照明的南市电灯厂,1955年电厂定名为南市发电厂,有着百年历程的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上海整个工业时代的变迁。在世博园区选址中,南市发电厂也包含其中,对于厂区东南角这根烟囱的拆和留争论了很久。人们很难忘记往日浓烟滚滚的场景,而按照常规做法也一定是通过爆破将烟囱拆除。那在园区规划之时是什么使烟囱得以保留呢?在涟水乡贤、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和上海市市长韩正的共同支持下,才确定将烟囱变身成为气象信号塔。旧烟囱成功由“拆”为“留”,这般转变华丽的不是外表,而是其实用性!这才是世博真正意义的体现吧!</p><p class="ql-block"> 南京汤山矿坑公园。当时,当地政府便设定了以现状地形地貌为基础,深耕汤山历史人文与矿坑文化,充分利用了区域内现有的植被与矿山资源,通过湿地、草甸、湖区等景观元素对其进行生态系统恢复、景观风貌恢复的目标,打造成了国家城市双修试点和全国矿坑修复的示范性案例。</p><p class="ql-block"> 人微言轻,但既有好的想法,当应留下我的立论。在此,我建议:建设绿化公园的同时,兼顾并完整保留西门油库现有建筑面貌,在此基础上穿插增进一批6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时代元素进去,让它更丰满、更有时代立体感,将此处打造为一个“时代主题园”,让它成为一个原生态的“时代露天影院!”如能得以实施,必将成为涟水一个新的网红打卡地。往来人群触景生情,教育一代又一代的涟水人,忆苦思甜,感恩时代,也让上了年纪的一代人,有所精神寄托!</p><p class="ql-block"> 我想,这样的做法更能让现代人做到不忘初心,继往开来,弘扬民族精神。</p><p class="ql-block"> (2021.10.10)</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