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津很有味道,当然,这种味道不仅仅只是香喷喷的狗不理包子和说学逗唱的相声,比如,还有天津的小洋楼。曾经的法、美、德、意、日、俄等九国租界让天津成为万国城市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出差天津,每天往返单位与酒店,走"南″闯"北"(解放北路,解放南路),一路记录,自己的足迹,和建筑之美。</p> <p class="ql-block"> 天津利顺德大饭店面对美丽的海河,背靠金融一条街,设施豪华,环境幽雅,有中国第一座涉外饭店之称。饭店经历了一百三十六年的风雨历程,仍保留着英国古典建筑的风格和欧洲中世纪的田园乡间建筑的特点,是天津市租界风貌独具特色的代表建筑,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1863年的天津利顺德大饭店,面对美丽的海河,背靠金融一条街,设施豪华,环境优雅,是一座四星级涉外饭店。</p> <p class="ql-block"> 天津邮政博物馆位于和平区解放路111号,展览面积约为1500平方米,分“序厅”、“邮驿与其他通信组织厅”、“邮政厅”、“集邮厅”四大展厅。展示内容从时间跨度上分为5个阶段,即古邮驿时期、近代邮政创办时期、大清邮政时期、中华邮政时期、人民邮政时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展厅通过文字、实物、照片、塑像等展示方式,介绍了天津邮政百余年的历史变迁,展示了邮政行业独特的文化魅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解放北路金融街邻近海河,西北起解放桥,东南至徐州道接解放南路。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这里曾是外国银行集中地,有“东方华尔街”之称,现今仍为天津金融机构的集聚地之一。这里文物建筑荟萃,现存风貌建筑数十幢,大部分都有百年历史。来到此处的游人可以感受到天津乃至中国金融业在近现代历史上的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项目已正式启动,未来将打造一个开放型、智能化的金融综合服务区。金融城规划建筑面积210万平米,包含金融、保险、证券等七大板块,分为金融交易服务区、金融广场、商务公寓区、酒店区等区域。</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条记录天津百年沧桑的街道。</p><p class="ql-block"> 它的名字就是一部历史。法国人称它为0国路,英国人称它为维多利亚道,它又因贯穿了英租界和法租界,处于两租界的中心而被称为“中街”。今天它的名字叫解放北路。但一百多年来,人们更愿意按照它的功能特点称其为“金融街”。更有人称其为“中国北方的华尔街”。</p> <p class="ql-block"> 历经百年风雨,这条2300米的金融街及其附近保留下来的金融建筑大多仍保持原有风貌,记录着百年金融街辉煌历史,也见证了金融街的历史变迁。今天,这里仍有26家常设金融机构,中国人民银行以及中国银行等七家中资银行天津分行均在此办公,使这里成为天津金融机构集中的地区和全国闻名的金融一条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06年天津市政府制定了投资145亿人民币,以解放北路为轴心的天津金融城建设规划。金融城占地面积113公顷,规划新建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修缮保留老建筑80万平方米,并完善配套道路、管网等基础设施。金融老街正在重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融街建筑独具特色。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里的银行建筑大多由钢筋混凝土和大理石、花岗石、红砖等材料建成,采用古典复兴的建筑造型,门前设有巨型柱廊,造型华丽、大方,表现出庄严、稳定、肃穆的气氛;20世纪30年代以后则多采用混凝土材料,外形挺拔,富于现代功能;而80年代以后,新建的银行高层建筑,体现了都市风采,显示了时代的风格,装备了现代化的多功能设备,标志着现代金融业的新发展。</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以天后宫为中心的古文化街,南口的牌楼上高悬“津门故里”大匾,标志着这一带是800年前的一处居民聚落点。金代在这里建立了天津城市最早的政治建制--直沽寨,今日市区就是以这一带为原始中心区域而逐渐拓展的。当人漫步这条古老街道时,总要情不自禁地寻觅历史的踪迹,体会一下古味、中国味、天津味和文化味,而且非寻不能出情趣。“故里寻踪”一名由此而来。</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上有一座古庙,原名叫“天妃宫”,后改为“天后宫”。因此庙门以北的一段街,叫宫北大街;庙门以南的一段街,叫宫南大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津门故里上的玉皇阁</p><p class="ql-block">天津古文化街从南门"津门故里"牌坊进,经天后宫,一条街直到北门的”沽上艺苑“,玉皇阁就在北出口处。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玉皇阁在当年的海河边属于高大的建筑,是个登高远眺之地,但现在已经被周围的高大建筑所包围,完全变成了一个小矮子。</p><p class="ql-block">玉皇阁建于明初,明宣德二年(1427年)重建,历经明清两代整修。原为天津最具规模的道教建筑群,旗杆、牌楼、山门、前殿、清虚阁、三清殿、钟鼓楼、配殿等高低错落,气象不凡。因其濒临老三岔河口,视野开阔,是明清两代重要的集会场所。现今仅存的清虚阁为玉皇阁主体建筑,建在1.35米高的砖石台基之上,占地面积近300平方米,上下两层,首层面阔五间,上层面阔三间,周边出廊环抱。它是天津市区内现存最早的木结构楼阁,弥足珍贵。清虚阁又是天津唯一一座琉璃瓦楼阁遗存,屋顶为九脊歇山顶,檐头和脊兽是绿色的琉璃瓦,檐心是黄色和绿色琉璃瓦剪边形式,工艺考究,独具匠心。</p> <p class="ql-block">天津外国语大学</p> <p class="ql-block">城市雕像:拔萝卜</p> <p class="ql-block">人民公园南门。</p><p class="ql-block">人民公园位于天津市河西区下瓦房附近,是闹市中的一座幽静而美丽的公园。</p><p class="ql-block">人民公园的前身是津门富豪大盐商李春城的私家别墅,名为“荣园”,始建于清同治二年。解放后,李氏后人将此园献给了国家。</p><p class="ql-block">经改造后的荣园于1951年7月1日正式对游人开放,并改称为人民公园。1954年,毛泽东亲笔题写了园名,这也是毛主席为我国公园的唯一提字。</p><p class="ql-block">园中有东西南北中五个区,有一条带状河将各区域自然分开,使各区域既各自独立又相互联系,使之错落有致、相映成趣。整个公园将山水园林与人文景观巧妙结合,既古朴兼容,又动静结合,在园中散步看景,令人赏心悦目、心情愉悦。</p> <p class="ql-block">海河边上的天津海关旧址</p><p class="ql-block">位于旧天津维多利亚路上的津海关检查厅(今天津市解放北路173号),是当时津海关在市区设立的办公场所。这座古老的建筑仍保存完好,现为天津市医药采购站的办公场所。这座建筑的后院是津海关俱乐部(今天津市台儿庄路18号)。</p> <p class="ql-block"> 公元2008年,天津的新地标建筑——“天津之眼”摩天轮落成。即坐落于当年朱棣率千军万马渡河之处——永乐桥之上,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兼具观光和交通功用。上仰天子之渡灵气,下拥九河下梢风光,其奇思妙想、巧夺天工的设计是世界摩天轮建设方面的一大突破。</p> <p class="ql-block"> 天津海河两岸风光。海河经过好多年前的整修,以及两岸规划的给力,形成了商业氛围浓厚、旅游观光、休闲渡假的都市生活圈,街头艺术的圣地。同时,高楼林立,形态各异的桥梁,穿梭不停的游船,数不清的垂钓者,形了独持的城市个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天津站,曾几何时,天津站曾是天津地标建筑,当然,现在也是到达天津的重要快速通道。 </p> <p class="ql-block"> 沙尘暴下的世纪钟,仿佛每一秒都在记录着,当下发生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 抗日英雄张自忠将军塑像,每年清明,都会有市民,手捧鲜花前来像前,怀念英雄。</p> <p class="ql-block"> 九河下梢天津卫,三道浮桥二道关。这种浓郁的特色桥文化也变成了天津的一道风景。如果说海河风景线是一篇优美、宏伟的乐章,那么矗立在海河之上的一座座桥就是这篇乐章高潮部分的音符。天津的每一座桥,都在向人们讲述着一个个故事</p> <p class="ql-block"> 金阜桥,又名蚌埠桥,金阜桥全桥长192米。在主桥两侧有观光人行道,并通过踏步连接至海河两岸的带状公园。</p> <p class="ql-block">城中西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