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初,虽然早已进入秋季,但中国大地上的气候特征却出现了南北方“两极分化”:北方连续降雨降温,还形成了洪涝,已无秋日的暖润凉爽;而南方则持续高温晴热,延续着酷暑最后的“虎啸”。我个人是宁愿被晒,也不愿受潮,所以在关注了十一假期南北各方的天气后,便将原定计划的陕晋冀古城探寻计划取消,改由向南行,前往位于湖南、广西交界处的南岭西缘,即“越城岭”一带看看。这次探寻范围,主要围绕在越城岭、资水上源以及湘桂走廊等区域进行,内容涉及了城隘、岭脉、水利、军史、民俗等方面。</p><p class="ql-block">南岭·越城岭与湘桂边界地貌渲染图,红色圆圈为此行所探访的探寻范围。</p> <p class="ql-block">此行第一站,先来到湖南省通道县。通道县位于湖南省西南部,隶属地级怀化市。1978年服务于工矿、水电、战备运输的中国又一条南北大动脉—焦柳铁路(南段,枝城-柳州)全线建成投用,并在通道原老县城—县溪镇设立了火车站。几十年过去了,这座火车站不仅仍担负着通道县的客货运输,而且风格也一直未变,红墙、木窗、黑瓦、字体,无不突显出那个激情年代下的特色烙印。</p> <p class="ql-block">览阅通道县的交通及政区地图所示,火车站所在的县溪镇位于县域西北侧,与县城双江镇经209国道连接,里程约40公里。双江镇原属“隔壁”绥宁县,1951年底划归通道县,1958年通道县城搬迁到此至今,现为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p> <p class="ql-block">清代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的“通道县图”。据《靖州直隶州志》等文献载称:辖域“东至绥宁界三十里,南至贵州开泰(今黎平县)界六十里,西至本(靖)州界二十里,北至本(靖)州界四十里,东南至广西怀远(今三江县)界九十里,西南至开泰界五十五里,东北至本(靖)州界四十五里,西北至本(靖)州界三十里。其范围在今“县溪、地阳坪、播阳、独坡、团头及牙屯堡河流域一带。<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的县域纵长,</span>到四十年代末,全县面积约823.8平方公里。</p><p class="ql-block">图中蓝圈处的“双江(镇)”,当时为绥宁县辖地。</p> <p class="ql-block">通道老县城—县溪镇旧貌图。此图的拍摄时间应该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当时跨越渠水的县溪公路大桥正在建设中,此桥全长156.9米,建设年限为1981-1982年间。而在此之前,当地居民则依靠那座浮桥往来通行。</p> <p class="ql-block">来到通道,主要将参观位于县溪镇的“通道转兵”纪念地旧址。通道转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由此改变了长征初期红军被动的行军转移路线,进而在不利于己的情况下保存其实力,以开辟新的战略局面。</p><p class="ql-block">站在通道转兵纪念馆的平台上眺望县溪镇全貌。</p> <p class="ql-block">1934年12月9日-17日,红军挺进通道县的示意图。当时通道县城在县溪镇,蓝圈处的双江为今县城,当年属于绥宁县。红军从进入通道县境到离开,一共8天时间。其中在12月12日召开了紧急会议,即通道会议。</p> <p class="ql-block">通道会议的召开地—县溪镇恭城书院。</p><p class="ql-block">恭城书院始建于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6年),因地处罗蒙山下,又称之“罗蒙书院”。后毁于战火,清代乾隆年间于原址重建。为穿斗抬梁式两层纯木构建筑,并以青砖垒砌、筑墙合围成院。书院占地面积2830平方米,共四进,总进深64.5米,宽26.9米,沿纵轴方向依次排列“门楼、斋舍、讲堂”,通廊串联,每进两侧均设采光天井,形成逐层迭落、首尾贯通、疏透有致的建筑布局。</p> <p class="ql-block">恭城书院是湘桂黔边苗、侗民族地区现存体量最大的纯木构书院建筑体,古风浓郁,且具有典型地方特色。因通道会议在此召开,书院被赋予了特殊背景下的政治色彩,文物保护级别自然就有所提高。</p> <p class="ql-block">恭城书院内部,“通道会议”召开的核心场所。1934年12月12日,红军由湘西转兵贵州的战略决策,就是在这间堂屋里而确立,并载录于中共党史。</p> <p class="ql-block">书院另一间堂屋作为了军委临时作战室使用,墙上还挂着当年红蓝双方鏖集于湘桂黔边区域的态势地图。不过关于通道会议后来有学者指出召开点不在县溪恭城书院,而是在芙蓉村木林庵(今属青芜洲镇),因此产生着较大争议。至于到底是哪里,就待历史学者与当地文化人去仔细挖掘研究了。</p> <p class="ql-block">结束对恭城书院的参观后,步行约500米来到沅江支流—渠水河畔的县溪老街。北宋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在原罗蒙寨的基础上升置罗蒙县,以治地有罗蒙山而得名。次年改罗蒙县为通道县,属靖州。从北宋建县到1958年,其后无论县域范围如何调划,县溪一直都作为了通道的治所驻地,明代始筑土城。如今老街依渠水聚兴,从东岳庙到宝庆会馆,长约800米,建筑以民房为主,总体保存完好。</p> <p class="ql-block">行走至县溪大桥拍摄老街风貌。这里作为重要党史事件发生地,在细节营造上便突出了红色元素。从县溪镇的地形条件来看,罗蒙山与渠水河构成了这里的空间框架—河畔宽谷,虽有铁路与水运,但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此地更显得狭长与拥挤,不易进行规模城拓,又加上1951—1957年间新调划了多处邻县辖地归属通道,老城明显偏居,那么县城就得选址迁移了。</p> <p class="ql-block">县溪老街最南端是当年红军搭建浮桥过渠水的地方,今设遗址纪念点。渡口处还有一座湖南邵阳籍商人所建造的“宝庆会馆”(南宋时邵阳潜升‘宝庆府’)。此会馆俗称“太平宫”,建于清代乾隆年间,内置戏台与正堂,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县溪作为渠水流域的物贸集散地,古时多商贾云集,会馆便成为了在此经商的邵阳(宝庆)籍商人进行聚会、议则、祭祀的公共场所。红军途经通道时,曾有领导人在会馆居住,现也纳入了“通道转兵纪念地”,并做了修复改造。</p> <p class="ql-block">宝庆会馆内的墙壁横梁上,这组国风彩绘图画点缀着精美。</p> <p class="ql-block">结束了对县溪镇的探寻后,乘坐公交车前往通道县城—双江镇。县溪到双江走209国道40公里,行程约1小时,车费8元。公交车的起点就在通道火车站,交通往来比较方便。</p><p class="ql-block">双江镇地跨渠水东源(通道河)支流—双江河两岸,城内除双江大桥外,由多座具有苗侗民族风情的廊桥进行连接,其中通道廊桥也行途车辆,其余均为步行桥。</p><p class="ql-block">通道廊桥与双江河东岸城区。</p> <p class="ql-block">双江镇南侧,百丈崖下的体育场与民族文化宫。由此可见这类山地河谷型城市的空间格局:房屋建筑与公共平台在山体中密集嵌入,零散分布。</p> <p class="ql-block">双江河东岸的自然山体—百丈崖,现为森林公园。这类崖壁处于人口密集的城区内,一方面可为城市增添景观绿心,方便市民登步游览。但同时也要防范因降雨、滑坡而导致的相关灾害,特别在南方亚热带多雨潮湿的河谷中,主要措施有增加植被林木与整治加固裸露岩体。目前看来,当地由各单位划片分管森林公园,即享受着山崖美景,也为市民们肩负起城市安全保护之责!</p> <p class="ql-block">在通道县城双江镇稍作休整后,次日乘客车南行前往广西三江县。三江县位于广西北部,隶属地级柳州市。北宋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置“怀远军”,遂改平州、怀远县,并以怀远县为州治,后州县俱废。明代洪武年间设“三江巡检司”于老堡口(今老堡乡),又复置怀远县。万历年间县治迁丹洲(今丹洲镇),属柳州府。民国三年(1914年)因与安徽怀远县重名,以“浔、融、都柳”三江融汇本县而定此专名—民国·刘介·《广西县名考原述略》。1932年县城再迁古宜镇今址。</p><p class="ql-block">位于三江县城多耶广场的鼓楼。广场地面还刻画了一副县域地图,让市民与游客对当地有最直观的区域版图印象。“多耶”为侗族语言音译,带有唱、舞等色彩,也潜藏着祝福、平安、健康等美好寓愿。“多耶舞”也是侗族的传统民间舞蹈。</p> <p class="ql-block">三江鼓楼,于2002年由当地侗族工匠杨似玉主持修造。鼓楼高42.6米,采用了中国传统的榫卯技术,并以60根柱头稳矗,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鼓楼共有27层瓦檐,除楼顶两层外,其余25层瓦面等距收分,层层紧缩,使楼面呈金字塔形,显得端庄平稳。 每层檐角轻盈起翘,精巧的雕饰以及鲜艳的檐板彩绘,与庞大、粗犷的楼身形成鲜明对比。鼓楼是侗族聚居区最高的建筑,彰显出阳刚之美。近20年来,三江鼓楼成为了县城里最醒目的地标建筑。更<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用于举办“祭祀、集会、迎宾、庆典、歌舞、娱乐”等活动的重要场所,传承其侗族建筑文化精髓。</span></p> <p class="ql-block">站在三江县城(浔江东岸)的月亮街广场观景台上眺望河西老城全貌。老城河街聚落呈线状沿江岸延展。</p> <p class="ql-block">三江老城与远处的古宜大桥,浔江河道在此依城蜿绕,大桥则沟通着两岸的城区。</p> <p class="ql-block">三江风雨桥位于三江县城西南侧,上跨浔江河道,桥长368米,宽16米,高18.6米。采用钢筋混凝土月牙形单桥拱再融合了侗族特色木构建筑技艺精华于一体,共建有7个桥亭。这座风雨桥早在民国时即存旧物,2009年由三江鼓楼的侗族建造师杨似玉在原址上新建修筑,至2010年全部竣工。三江风雨桥北与月亮街、多耶广场共同串联了县城里的一段核心景观走廊。</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下的“浔江”,又称“古宜河”(三江县城古宜镇因此得名),为珠江(西江)流域融江水系的左岸支流,发源自广西东北部资源县金紫山南麓,经龙胜县,在三江县老堡乡汇注融江,河道全长约215千米,三江县城跨越江岸两畔。</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三江风雨桥上拍摄老城,鼓楼也能在此同框。图中左侧还有一栋鼓楼高耸,那是位于老城里的“侗天宫文化景区”,紧靠三江县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已于2014年开通的贵(阳)广(州)高铁也在三江设有站点(三江南站,到县城约10公里),如今大众前往这里旅游就更加方便了。当地还依托高铁站北侧的一片茶山打造了一处侗族商业村寨,依坡而建,层叠错落。站前广场上还增添了正在表演歌舞的侗族人像群雕,让游客到达三江之际,就能感受这里浓郁的侗族文化风情,为深入探寻,铺垫印象意识。</p> <p class="ql-block">从三江南站乘坐高铁到达桂林北站后,再转乘汽车前往兴安县(桂林到兴安也可以坐火车或高铁,但坐汽车时间更灵活)。来到兴安,主要看点就是始建于秦代,而后历朝不断增修完善的水利工程—灵渠。在正式进入灵渠核心景区之前,先到位于兴安县城的灵渠水街走走。</p><p class="ql-block">灵渠通过“南渠”衔连湘江与漓江水系,南渠自渠首—铧嘴经小天平、过南陡门向西涌流,穿越兴安县城,城内民居与商铺,依循河道,形成了一条约千米长的水街。</p> <p class="ql-block">水街由“娘娘、马嘶、万里、接龙”等多座古桥沟通渠畔两岸往来,城渠交融,构筑了兴安的城市肌理。如同其他江河城市的“滨江路、河街”等格局。当地政府利用水街平台,在2005年打造了景观带,南接灵渠核心景点,北至秦王宫仿古商业城,集观览、休闲、餐饮等功能为一体,主导市民日常生活与游客赏析体验。</p> <p class="ql-block">水街东岸与湘江故道之间的石堤,由秦代开凿南渠时配套所筑,长约2公里,称之为秦堤。1943年国民党元老李济深先生游览灵渠时,曾在此手书“秦堤”二字。</p> <p class="ql-block">横跨灵渠水街的古桥之一“万里桥”。万里桥位于兴安城东门外,始建于唐代宝历年间(公元825-827年)。此桥为虹式单拱石桥,以长方条石错缝围砌;因桥距唐朝京师长安万里,故得名“万里桥”。<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明代文人董传策著有《渡万里桥去京师万里》的诗赋。万里</span>桥堪称“楚越要津”,历千余载,几经修缮,如今的万里桥为1985年所重建。桥面平直,上建四角八柱亭,单檐歇山顶,翘角,混凝土仿木结构,覆盖绿色琉璃瓦,天棚彩绘飘海图。桥全长15.2米,桥面长7.45米,宽6米,距离水面4.55米,跨径6米。桥面两侧立条石护栏,桥亭上方悬挂“万里桥”书题大字。桥畔西岸,立有明代广西提学副使吴玉题写《万里桥记》与“万里如归”词刻碑文。</p> <p class="ql-block">灵渠水街东岸的“湖南会馆”,门口照壁上的浮雕,彰显着精雕细琢,栩栩如画。</p> <p class="ql-block">清代光年间《兴安县志》中所刊载的“陡河图”,一共标示了三十余座陡门(闸门)。通过老地图亦能直观了解兴安县城与灵渠水系之间的对应关系。</p> <p class="ql-block">在景区南门正对面,为灵渠展示中心与兴安县博物馆“二合一”的参观场所(共分上下两层,一楼灵渠概述,二楼兴安县情)。大家到实地探访灵渠之前,可先来这里做背景了解,此馆于2019年建成开放。灵渠又名“兴安运河”,或称“湘桂运河”,沟通漓江与湘江。自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凿筑而成,载逾千年岁月!</p><p class="ql-block">馆内展板上的灵渠水系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秦朝之时,中国南方生活着一个古老的民族——越族。公元前222年,秦灭楚,很快降服了东越和闽越。之后,秦始皇命令尉屠雎指挥50万大军,分五路南下,征伐两广地区的南越和西瓯。越族顽强抵抗,相持达三年之久。为了支援前线的战争,秦始皇下令在今广西兴安县北开凿灵渠,解决了运输粮饷的困难。公元前214年,越族大败秦军,杀死尉屠雎。秦始皇又派兵增援,终于降服越族,并在这一地区设置了桂林、南海、象三郡。秦始皇征服百越的战争,客观上有利于民族融合。降服越族之后,秦始皇又迁徙50万人戍守五岭,<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内地人民将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带到南方,</span>与越人杂居。秦军南征,戍边五岭,促进了道路交通和水利条件的发展,特别又以此为基础而修凿了灵渠,将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联结了起来,对加强中原、潇湘与岭南的经济文化交流发挥了重要作用。</p> <p class="ql-block">秦军在征戍“五岭”的前期阶段,战事屡遭颓败,迫使秦军“三年不解甲驰弩”。究其原因,南国之地,崇山峻岭上千公里,经常遭遇伏击,粮秣不继,军需延滞。为此,秦始皇嬴政命监御史—禄“以凿渠而通粮道”,连接着湘江与漓江,打通长江与珠江水系,使得中原的粮草源源不断地进入洞庭湖。灵渠的修建,不但让当时的秦军势如破竹,一举统并百越;并使得中原与岭南之间政治、经济与文化快速地融合,其枢纽作用对于文化的影响长远至今。</p><p class="ql-block">灵渠展示馆内的渠道、陡门全景图示</p> <p class="ql-block">灵渠水系由南、北两渠组成。北渠俗称湘江新道,亦经人工开凿所筑,大致与湘江故道略成平行,渠槽在田畴间,其水位高过湘江故道,湘江水在分水塘经铧嘴分流和大小天坪坝引流后,约7分水流入北渠,在高塘村(分水塘)与湘江故道融汇,全长3.25公里。北渠的修建,使河道加长,水流减缓,并打破了大小天平对航程的阻隔,南下船只则绕行过坝,再逆入南渠。北渠同时也服务了农业灌溉,流域内为兴安县丰庶的田园粮仓。</p> <p class="ql-block">灵渠北侧的“始安嶠”,为南岭山系之越城岭的余脉,故又名“越城嶠”。始安嶠峰峦叠嶂,崖峻隘险,堪矗地貌屏障,也是珠江流域之漓江水系(始安水)与长江流域之湘江水系(干流故道)的分水岭脉。两水相隔最近处仅1.6千米,但却有约5米的高差,不便在这里栏河筑坝,而溯湘江上源3公里时,湘江水则高于始安水位1.5米,河面开阔,水流平缓,需修筑低坝溢流,并向西开凿渠道(即南渠),引湘入漓,遂将渠首选址于此。</p><p class="ql-block">“嶠”,按照字面释义,为“尖而高的山”。</p> <p class="ql-block">灵渠展示馆内,对渠首选址的科普介绍图示,古人利用专业眼光进行了综合考虑。</p> <p class="ql-block">灵渠的渠首所在地—兴安县高塘村,也叫分水岭村。在这里可眺望铧嘴、南北渠道交融点、湘江上源海洋河口等综合景观。</p> <p class="ql-block">灵渠小天平处,为游客提供的地标式拍照点。兴安当地的产品、画册等,多以这里做宣传封面。下方左侧为湘江故道,正值枯水期的干涸状态。</p> <p class="ql-block">从小天平通往渠首铧嘴的溢流堤坝,很多游客带小孩在水边嬉戏玩乐。灵渠的大、小天平均为重力砌石溢流坝,表面如似鱼鳞。坝体为折线式人字形布局,夹角108度,坝高2.24米,坝顶宽2米。其中大天平长344米,溢流面宽26.9米;小天平长130米,溢流面宽22.7米,因其“称水高下,恰如其分”,故名“天平”。</p> <p class="ql-block">位于南渠入口处的首座“陡门”。所谓陡门,即古代的船闸,通过陡门的开启与封闭,调节水位,保证南来北往船只不受水位落差影响而顺利通行。灵渠通过36个陡门的开闭控制水位升降,让船只在枯水期也能畅通无阻;比如“弯道代闸”技术,将航道设计为弯道,以延长流径,延缓坡降,满足通航要求。</p> <p class="ql-block">矗放在大小天平与铧嘴人字形结合点的秦代水平测量仪,自古记录着灵渠的水文变化情况。</p> <p class="ql-block">水平测量仪东端,就是通往北渠的大天平溢流坝。</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由重力石垒砌的大天平上,右边就是北渠,与南渠游人如织的热闹场面相比,北渠就要寂静多了。关于北渠修凿的问题,学术界还产生了争议,一说仍为秦代监御史—禄所筑,另说由东汉伏波将军马援建造,皆众说纷纭,定论不明。详细内容可参见《灵渠北渠创建问题辨析—兼与伍镇基先生商榷》一文,刘建新 著。</p> <p class="ql-block">位于灵渠铧嘴之上的“美龄亭”。1941年8月,蒋介石偕夫人宋美龄游览了灵渠,国民党兴安县政府而后便在铧嘴之上建亭一座,命名美龄亭以示纪念,亭中有清朝乾隆年间的“湘漓分派”和明朝的“伏波遗迹”两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清代曾任桂林知府的查淳所题写“湘漓分派”榜书石刻,就树立在铧嘴的大堤上,朝向海阳河,与灵渠可谓情景交融、浑然一体,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而查淳刻石立碑,还因为其父亲曾主持对灵渠的维修活动。其父查礼,字恂叔,号俭堂,宛平(今北京)人,乾隆元年(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以同知发补广西。十九年(1754年)九月,赴兴安勘探灵渠,“穷江之原委,堪工之残缺,且计需用之数。”十一月,奉命主持灵渠维修工程。翌年三月,查淳侍亲随宦广西,曾亲眼目睹此壮举。三十七年后,再来广西,重访遗迹,因立“湘漓分派”石刻于灵渠之首,即是对父辈事业的纪念,也为灵渠增添了一处绝佳的景观。</p> <p class="ql-block">来到铧嘴的顶端(南),因为个人无航拍工具、只能做平面的拍摄记录。铧嘴是从大小天平坝结合处往上源延伸的石砌堤,由于前锐后钝,形如犁铧之嘴,故称“铧嘴”。现存长度为171米,宽22.5米,高3.6米。其作用是保护天平坝,辅助分水,特别是北渠建成后河道加长,且便于通航。铧嘴“三七分水”,70%顺大天平流入北渠—— 湘江;30%顺小天平流入南渠—— 漓江,三在两侧形成静水区,也起了导流作用。</p> <p class="ql-block">最后来到了灵渠的“泄水天平”处。泄水天平是指建在灵渠南北二渠上的溢洪堰,它具有排泄洪水,保持渠内正常水位,以确保渠道安全的作用。故称泄水天平。泄水天平的建筑方法与大小天平基本相同。灵渠中共有泄水天平三处,其中南渠二处,北渠一处。图中这处位于南渠秦堤上,据渠首(南陡)约800米,此泄水天平长42米,宽17.8米,距渠底高为1.5米。泄水面的宽度是渠面的二倍,在正常洪水下它能万无一失地将进入南渠的洪水排回湘江故道确保秦堤和下游城区居民点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离开灵渠后,在兴安县城坐711路公交车前往“古严关”遗址探寻。目前以兴安县城为中心,城乡公交车通达了县域内大部分乡镇,确实也方便了当地民众的出行。</p><p class="ql-block">古严关位于兴安县西南端,距县城约10公里。这里地貌峰林凸耸,322国道穿越着狭窄的豁口通行,实能感受其一座历史古关的险峻之态。从322国道旁的公交站前往古严关约300米,步行5分钟即到。</p> <p class="ql-block">严关亦称“炎关、岩关”,目前关墙、关门等遗址且尚存。严关始建于何时,其说不一,有说建于秦,有说筑于汉。现存严关自明崇祯十一年(公元1638年)以后多次维修。关口筑于狮子山与凤凰山之间。关门中,两旁城垣连山。垣高5.3米,长43.2米,厚8.23米,内外砌以青石,中间填土。关门分前后两重券拱,门高4米,中间露顶,其上旧建门楼。关门的内外门额上,嵌有清咸丰元年(公元1851年)兴安知县商昌题刻“古严关”三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由于严关形势险要,历来“岭南战事,尝系于此”。如宋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宋将马暨率兵三千驻防于此,阻击南下元军;南明永历四年(公元1650年),张同敞督兵防守严关,抗拒清兵南进;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农民军将领李定国挥师破关,大败清定南王孔有德。</p> <p class="ql-block">清代乾隆《兴安县志》载称:“严关在县西南十七里,两山夹立,中间一路,为通省咽喉之区。前人于此设关守险。崇祯戊寅奉文修筑城垣、关楼。监造灵川县知县程克武,督工灵川县典史陈正谊,并镌名关门石上。”可见当时严关就处在通省咽喉大道上,而崇祯碑刻仍然保存在严关的墙壁上。</p> <p class="ql-block">现在的322国道并不经过古严关,而是在其南面另开一道,与严关相隔三百多米。严关的关门非常狭窄,在古时足够使用,并且更利于防御,但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狭小的关门无法满足交通要求,只能选择拆除关门或重开一道。可能是出于对严关古迹的保护,第二种方案得以实行。</p> <p class="ql-block">谭其骧先生所编著《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卷》中对“古严关”的区位要素标注。</p> <p class="ql-block">结束对严关的探访,返回兴安县城坐716路公交车前往界首镇。界首镇位于兴安县城东北约20公里,湘江西岸的商贸集散水码头。历史上为全州与兴安两县的跨界场镇,故得“界首”之名。</p><p class="ql-block">秋暑日照下的界首老街(北向)。</p> <p class="ql-block">界首圩场聚兴于明代,地位与规模得益于水陆转口,并辐射了湘桂边之兴安、全州、资源、灌阳等县毗邻区域。明清时期兴安有五大重要圩(集)市,界首便是其中之一。清代道光年间的《兴安县志》中对五大圩市的文献记载。</p> <p class="ql-block">居处湘江西岸的界首老街。左侧那栋高楼是一家骨科医院,已经成为界首镇的地标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界首老街目前长约1000米,濒湘江呈一字线状延伸。骑楼与吊脚楼杂筑街市间,商行、饭店、钱庄、药铺、旅社、作坊等均排列经营,依托码头水运加持,彰显繁荣的商业氛围。</p> <p class="ql-block">界首码头所在地,曾经这里作为全、兴两县的跨界场镇时,大致在码头模划界线。以湘江自源头而来的流向定称:南侧兴安境内靠上源,称为“上界首”,北侧全州境内临下游,称为“下界首”。1950年5月,全州下界首划归兴安,结束了界首镇的跨界场镇局面。但界首镇毕竟是座商贸大码头,积淀着重要的财税资源,相邻县域都想为此分羹得利。在旧时对基层区域管理相对弱化的情况下,这类一场跨县的情况非常普遍。1949年新政权建立后,对基层亦加强管理,并重新调整区划,均划由一县统管,逐渐打破了这种混乱不明、资源争夺的模式。</p> <p class="ql-block">界首除了商贸水码头的历史地位,还因红军长征途中的湘江战役,这里作为中央军委纵队最后过江的地方(1934年12月1日)而载录闻名。老码头的石板路见证了当年激烈的战况。</p> <p class="ql-block">位于界首老街北端的“三官堂”,建于民初1912年。这是一座道观,观中供奉着道教尊神“天、地、水”三官而得名。1934年11月底的湘江战役期间,红军一、三军团曾先后在此设立临时指挥部,掩护主力部队与中央军委纵队在界首镇搭建浮桥,强渡湘江。当地群众为纪念红军,后称三官堂为红军堂,现在第六批全国文保单位。</p> <p class="ql-block">三官(红军)堂外部整体。房屋为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前临湘江。内分前后两厅,中有天井,进深13.8米,加上附属设施,建筑总面积约16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在界首镇百里永安汽车站乘坐客车前往全州县。全州,位于广西东北部,西靠越城岭脉,北与湖南永州缓槽相连。因居处湘桂走廊上的交通节点,素称“桂北大门”。全州西汉-隋代属零陵郡;隋开皇十年(公元590年)始置“湘源县”;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为避李嗣源帝讳,改湘源为湘川;五代后晋天福四年(公元939年),又改湘川为清湘,同时于县境设“全州”,初治柘桥村(今城西),后周显德三年(公元956年)移驻今址。宋代以降,先后升置路、府级政区。明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降府为州,隶辖湖广永州府;洪武二十七年(公元1394年),明廷平行桂北瑶乱后,改隶广西桂林府。此后全州虽与永州地理相承,但因政区调划,进而割裂了传统人文,影响至今。</p><p class="ql-block">全州城西,右侧山体属越城岭之余脉,山下建有唐代禅院—湘山寺,雅号“楚南第一名刹”,为全州重要的名胜古迹。</p> <p class="ql-block">湘江干流与支流灌阳河(灌江)融汇于全州城。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红军长征突破湘江激战、抗战初期国民党机械化第五军200师整训集结等相关事件,都铭刻于全州这座桂北小城里。</p> <p class="ql-block">截取自一副1933年版民国老地图中的要素信息。1913年全州改全县,地图中则采用了单字县的标注形式。1959年又改称“全州县”,由单字县加改“X州”仍为县的,同类模式还有一个在湖南靖州。</p> <p class="ql-block">从全州乘坐客车前往资源县,中途将盘绕“越城岭”。越城岭纵跨湘桂省际,当地瑶族俗称“老山界”,红军长征强渡湘江后,所翻越的第一座中高山脉就是这里。中共宣传部门早期负责人陆定一曾写下过《老山界》的同名文章,目前已收录入初中语文教材中。越城岭东与都庞岭-海洋山在湘南、桂北间形成了通衢走廊。主峰猫儿山,海拔2141.5米。</p><p class="ql-block">资源县位于广西东北角,邻靠湖南省。潇湘四大水系中的资江即在此发源。资源古属全州(县)地,宋置“延洞寨”,聚集粟氏洞蛮。又因处全州以西,辖域延伸,故名“西延”。明设“西延巡检司”,治大埠(今址)。1935年析全州(县)、兴安两县部分乡里始设“资源县”。这里为一座典型山区县,境内山多、林密,水源充沛,平均海拔均在800米以上。但区位闭塞、通达不易,人口较少(七普全县1941.01平方千米,仅13万常住)。</p> <p class="ql-block">资江自越城岭涌出,上源河道流经资源县城。当地政府利用这一条件,在县城北侧资江河畔修建了长约1公里的古建景观走廊,搭配灯饰点缀,待夜晚开放,呈线状延伸,号称“资江灯谷”。同时还引入了“放河灯、花鼓戏(资源人文略偏湘韵)”等文化元素,吸引了不少前往崀山(八角寨)的游客也会顺路到此停留赏析。这类偏远的山区小城,利用好平台打造出适合自己的文旅项目,使“资源”得到了更加良性化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谭其骧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明代卷》中对资源县前身—“西延巡检司”的要素信息标注。</p> <p class="ql-block">资源县虽然邻靠湖南省,人文也偏具湘韵,但交通往来却不太方便。目前由241国道与G59高速公路进行连接,县域之间则无直达客车。如从资源前往湖南,需要分段转乘。相对便捷的路线是:资源乘班车先到县境北端、崀山南麓的梅溪镇,然后再转班车抵达新宁县城,耗费约3小时。</p><p class="ql-block">崀山为越城岭往西北延伸之余脉,喻意“山之良者”,范围地跨湘桂省际。崀山在地质上属红盆丹霞地貌发育,具备青、壮、晚各个时期,更是一座丹霞博物馆。崀山在资源境内俗称“八角寨”,景区与湖南连片开发,各自管理。</p><p class="ql-block">从梅溪到新宁途中,随拍崀山附近的一块浅丘缓坝。由于主题关系,这次行程内容不包括崀山,今后针对地质方面再来此作细节探寻。</p> <p class="ql-block">资水河畔的新宁县城。新宁县位于湖南省西南角,地处雪峰山与越城岭的过渡带,隶属地级邵阳市。西汉始置夫夷县,其后又改扶阳、扶夷等名。隋代省入邵阳县,宋代亦属武冈县。南宋绍兴年间平定瑶乱后,置新宁县(取“绥定之后有新宁”之意),明代徙迁今址。资水流入新宁县境内又称“夫夷水”,北至邵阳县双江口与赦水汇流。因资水分“左、右”两源,夫夷水为右源,赦水为左源,且按照“河源唯远”的原则定义,右源夫夷水属资水正源。</p> <p class="ql-block">在新宁县城短暂停留后,乘坐班车来到武冈市。主要探访武冈的古城墙与老街巷。</p><p class="ql-block">武冈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地处雪峰山东麓,资水左源赦水上游。地势呈四周高、中间低的缓坝形态。武冈古为“都梁侯国”,故址在今市区东郊七里桥。西汉景帝年间,初置“武冈县”(根据1954年出土文物‘武冈长印’之石印而佐证)。西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改武冈县为都梁县,时属零陵郡;三国东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又复名武冈,亦属昭陵郡。其后则相继改称“武刚、武强、武攸”等专名。唐代一度复名后曾徙迁儒林镇(今城步县治),属邵州;北宋初迁定今址。北宋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设立武冈军,领三县,属荆湖南路。元代置安抚司-路、明代升府-改州、清代延续,民国初再次改县。1994年撤县设市,目前由地级邵阳市代管。</p><p class="ql-block">武冈古城之济川门(老南门),修筑于北宋,并作为武冈城垣内城与外城的分界线,也是武冈城墙的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明初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朝廷派江阴侯吴良主持修建武冈城 ,他改土城为石城 ,以数百上千斤乃至成吨重的方形青石砌筑墙体,“内外皆石 ,上亦石镘之”,长774丈 ,高二丈,顶阔八尺。为当时世所罕见的纯石质结构城墙。岷庄王朱楩迁入武冈后 ,开始了中央朝廷 、藩王 、地方官府协力筑城时期。明嘉靖二十七年(公元1548年)岷康王朱誉荣增建“小王城”,长270丈;明隆庆元年(公元1567年)宝庆府同知段有学 、武冈知州蒋时谟增筑外城 ,长736丈 ,高1丈 ,顶阔8尺 ,垛头高4尺 ,鼓楼3。形 成“内城”(含大 、小王城)与“外城”三环而相扣 、城门十三及城楼多座 、总周长5874米的全石构城墙。</p> <p class="ql-block">武冈城墙现存城垣四段(内城两段 、外城两段),总长1450米 ,墙体分墙基、墙垣 、雉堞(垛子)三部分。墙基石深入地下0.5至2米不等。墙垣高6至6.6米不等,分四层砌筑 ,内外靠墒 ,城墙和马面上有女儿墙 ,墙上原有既能藏身又能瞭望、射击的凹口和方孔均已毁。城门有五座,即:济川门、清渠门 、迎恩门 、庆城门以及水西门。各城门分两层 ,城墙基址 、城门保存完好 ,均为方条形青石砌筑。</p> <p class="ql-block">济川门上的宣风楼,南宋赵均(理宗)任邵州防御使时曾提写“宣风雪霁”四字,悬挂于门额端,明末毁于战火。清代康熙二年(公元1662年)知州吴从谦一度重建 ,民国损毁塌废。1995年按照仿宋风格再次新建,上下两层,回转式走廊,气势恢宏,雄伟壮观。</p> <p class="ql-block">武冈城区周边山峦众多,多为花岗岩(以城东法相岩为一典型)。丰富的石材资源为筑城施工带来了因地制宜的便利条件,进而更奠定了武冈城墙“石砌”之基础。并在特殊历史时期,发挥了重要的防戍、抵御等功能作用。</p><p class="ql-block">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其武冈号称“楚南胜境”。在宣风楼西侧,与古城墙配套而建的“王城公园”。</p> <p class="ql-block">宣风楼南侧50米处,是一座建于南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的武冈文庙。文庙历经修缮,主体由泮池、戟门、成殿、左右斋廊、尊经阁等构筑,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庙前为晋代书法家陶渊明之祖父陶侃任职此地县令时所亲手栽植的双银杏。不过其中一颗遭雷击已不存,另一颗虽也有折损,但后来留下枝干,重获生机焕发。</p> <p class="ql-block">从文庙进入武冈城西南侧的老街巷探寻,也是目前武冈保存最完好的传统风貌街区。</p><p class="ql-block">赦水支流小河道环护城垣,为武冈老城构筑了阡陌纵横的肌理格局。聚落依水而兴,由多座跨河小桥紧密相连。老城中,流水、石桥与岸边的枯木,这些元素如同充满意境的市井画面。老城那些临河房屋,虽然略显混乱,但却带有一丝古朴且传统的沧桑感。</p> <p class="ql-block">武冈老城由清渠、圣庙、南正、西直、鳌山等多条街巷所组构。另还分布有“谢、龚、丁”等几户家族式大宅院。老城各街道均有明确的功能布局,主导商业交易与物贸集散。如这条“鳌山街”,因“山冈兀石如鳌”而得名;市场、书院、戏院等商业与文化类型场所都集中在此街,市场还聚散农副水产品。如今时过境迁,古城已没有了昔日繁华,游客漫步在寂静的街巷中,体验着那平凡人文下的古城韵味。</p> <p class="ql-block">位于武冈老城清渠街上的龙王庙。作为临靠江河水畔的城市,当地百姓为祭祀龙王、祈求风调雨顺,都会兴建此庙。龙王庙前这口“武陵井”,为湖南众古井之一,且与长沙白沙井、岳阳君山柳毅井等齐名,还曾作为了岷王府的御用水井。武陵井之典故,尚有较多版本,迄今仍流传于武冈民间的茶余谈资里。</p> <p class="ql-block">沿着清渠街向东行走,便来到了武冈古城的“化龙桥”。</p><p class="ql-block">化龙桥原名“义济桥”,始建何年无可考,但有文字记载最早的复修年代为明末万历元年(1573年),距今已有四百余年。清康熙七年(1662年)重修并建观音阁于桥廊左内,右外一丈五尺为南北桥庭通途,两端砌青石牌楼,门额刻“化龙桥”三字。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毁于火患。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邑(县)人捐款重修,桥架石墩,墩上横竖交叉设九层木圆梁,上铺石板。化龙桥面长28米,宽20米,高5米。<span style="font-size: 18px;">桥上遂建“化龙寺”。后又</span>在桥西修筑了一座水泥桥,供行人通行与香客朝拜。化龙桥在武冈老城里现存各古桥中规模最大,极富精湛的营造风格,并将佛寺与桥梁结合构筑,点缀水乡特色,矗堪古城经典地标!</p> <p class="ql-block">位于武冈古城清渠街西端的“水西门”,属外城廓,增建于明代。与之对应的还有一处“旱西门”,但因时间关系也就没有前去探寻了。</p> <p class="ql-block">位于赦水河畔的凌云塔,又名“东塔”,清代道光三年(公元1823年)始建,道光九年(公元1829年)落成。此塔为楼阁状砖石结构,7层8面,高39.63米,底围28米,各层挑出短檐,彰显庄重之感。塔身分向各开四道卷门;塔中砌阶,筑有阴阳两道呈“8”字形盘旋至顶,且互不交叉。登步塔顶,可俯瞰武冈全景城貌。</p> <p class="ql-block">在武冈休整一晚后,原计划乘客车到邵阳,再转火车返回。但武冈没有铁路,且出行人口多,对外交通均靠公路。所以武冈到邵阳的班车客流紧俏(上午班车已发完),只得选择从洞口转乘。而从武冈到洞口也无直达班车,要先坐车到洞口县高沙镇,再转至洞口县城,路程虽不远,却比较折腾。</p><p class="ql-block">位于雪峰山东麓的洞口县,古为都梁及武冈县辖地,未单独建置。1951年9月设武冈县雪峰办事处,12月改洞口办事处。1952年2月正式建立洞口县,以赦水支流平溪江穿越雪峰山,两岸险峰对峙,高峡凹蚀成洞,故称“洞口塘”而得专名。</p><p class="ql-block">平溪江畔的洞口县城与清代名胜古迹—文昌塔。河中那片绿地小岛是迴龙洲,现为湿地公园。</p> <p class="ql-block">在洞口县政府门前看到了320国道的1502公里标。320国道东起上海,西到云南瑞丽,全长3695公里,与沪昆铁路基本平行。国道里程碑立在县城官署旁,个人还在重庆綦江城区也看到过,那里是210国道的1911公里处。</p> <p class="ql-block">在洞口县乘坐客车经过两个半小时行程,终于到达了此行最后一站—湖南省邵阳市。邵阳曾在今年5月来过一次,参观了宝庆府古城墙。这次又来中转,就前往位于邵阳城北的老火车站看看。那里有个“火车站乡”,属于区划与功能相结合的地名建置,这个内容已在公众号上做了简述介绍。</p><p class="ql-block">双清火车站,为娄(底)邵(阳)铁路终点站,也是邵阳第一座火车客运站。车站在1960年随娄邵铁路开通而投入使用,站址位于邵阳城区西北郊。2004年娄邵铁路往永州方向的延伸段建成(即洛阳-湛江通道),邵阳又在城南新建了一座火车站(今邵阳站),老火车站改称邵阳北站。2014年底随着沪昆高铁湖南段开通,在邵阳市区北边70公里的新邵县坪上镇设立了高铁北站,老北站遂又根据所属行政区改为“双清站”。</p> <p class="ql-block">目前双清火车站仅存货运业务,原来的老站房也被拆迁。周围分布着居住、仓储、制造等城市功能。当地仍俗称这里叫“老火车站”,站前的公交车牌也以此作为地名指向。</p><p class="ql-block">当晚在邵阳乘坐火车返回渝邑,结束了十一假期对湘桂边的探寻。本次旅程深入越城岭腹地,围绕“城市变迁、区划现象、军史寻踪、民族人文、古代水利、自然风貌”等几个主题开展田野行摄。并通过图文方式做简述记录,对这片冷门区域有了许多新认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