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军(之一)

天下足迹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孙仁财同志革命回忆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55, 138, 0);">是我们孙氏家族前辈的光荣和骄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孙仁财,又名孙仁才,江苏省盐城市大冈镇抬头村孙家巷人,1924年出生,十岁丧父,家境贫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0年10月11日,八路军第五纵队一支队一团2营(团长:胡炳云)与新四军二纵一团(团长:张强生)在抬头乡曹家庙会师,大冈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1943年至1944年,孙仁财担任村长,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4年冬,孙仁财同志参军入伍,所属部队为新四军第3师第7旅(师长:黄克诚,旅长:彭明治)。1945年春孙仁财同志随部队从便仓乡乌港口出发,到金湖县进行训练,同年8月15日到淮城(今淮安)集结参加“两淮战役”(歼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9月22日,孙仁财同志参加了攻克淮安的总攻,此役激战七个小时,歼敌5000余人。两淮的解放,扩大了苏北解放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5年10月3日,孙仁财同志跟随部队(35000人)左纵队从淮阴出发徒步行军向东北三省集结,10月6日进入山东境内,10月10日穿过沂蒙山区蒙阴、新泰到莱芜。12日到达山东临沂,部队休整两天,补充粮食,新四军代理军长陈毅和山东省主席黎玉接见了部队。14日部队跨过胶济铁路,越过黄河。26日到达渤海区,跨过津浦、平津铁路。11月10日,部队进入冀东三河、玉田一线,连日雨水,战士患病较多,被迫休整两天。11日,中央电令部队立即开出山海关配合杨国夫部。16日部队从喜峰口、冷口出关(山海关被敌军占据)进入热河,部队开始归东北局指挥。25日,部队到达辽宁锦州锦西西北30公里江家屯驻扎,编入东北人民自治军第三师。孙仁财同志跟随大部队历时两个多月,穿越五个省(江苏、山东、河北、热河、辽宁) ,徒步行军3000余里,历经千辛万苦,部队减员3000多人。</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1946年1月14日,东北人民自治军改编为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员:林彪),开赴黑山县、新民县集结。2月13日夜至14日晨,林彪亲自指挥了法库县秀水河子歼灭战,孙仁财同志和战友们趁着夜晚担任主攻,争街夺巷,与敌军展开白刃战,以牺牲800名战士的代价,全歼全美械装备的国民党军1600余人,缴获无数,此战是东北民主联军在东北的第一仗,极大的鼓舞了民主联军的士气。此后孙仁财同志又投入了铁岭县红山堡战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46年3月至1948年3月,国共两军为争夺四平街(今吉林省四平市)进行过四次激烈战斗(解放战、保卫战、攻坚战、收复战)。1946年4月18日,四平保卫战打响,孙仁财同志跟随部队与敌军进行殊死决战,以伤亡8000余战士歼敌16000余人。10月,孙仁财同志所在的第7旅与山东部分军队整编为东北民主联军第六纵队第16师(司令:洪学智,师长:李作鹏),该师素有“猛虎师”之称。1947年1月开始,孙仁财同志参加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冒着零下40度的严寒,参加了焦家岭战斗、吉林团子山战斗,一仗接着一仗打。6月23日,孙仁财同志随部队又参加了四平攻坚战,战斗空前惨烈,最终消灭敌军17000余人,六纵16师也付出13000人伤亡的重大代价,战场尸积如山,孙仁财同志中指被弹片击伤。1948年1月,孙仁财所在部队整编为东北野战军六纵第16师,1月2日至7日,雪深及膝的寒冬,孙仁财同志参加了公主屯守备战,此战全歼敌军2万余人,俘其军长及两个师?长。9月2日,辽沈战役打响,孙仁财同志参加了帽儿山战斗。11月2日,辽沈战役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月13日六纵16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43军第127师(军长:洪学智,师长:李作鹏),系四野头等主力师之一。下旬,部队秘密入关,开进华北战场进行训练,参加平津战役。1949年1月14日,孙仁财同志参加了对天津守军的总攻,天津解放。22日,驻守北平的傅作义签字投诚,北平和平解放。</span></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3月,部队整编为第四野战军第43军127师,沿京汉铁路南下湖北汉口,进军中南,孙仁财同志随部队长途奔袭,一天一夜行军180里,还打三仗,根本没时间吃饭喝水,在东南石窑歼敌两个团。5月至7月,孙仁财同志参加了湘赣战役,时值三伏暑季,部队病员甚多。10月2日参加了广东战役,15日,进占广州。两广解放以后,孙仁财同志随部队参加渡海作战训练,准备解放海南岛。1950年4月16日晚,孙仁财同志随所在部队43军127师分乘105只帆船和机帆船从雷州半岛起航,与敌舰彻夜海战,突破封锁,在海口突击登陆并向纵深发展。30日,胜利解放海南岛。此后,第四野战军番号撤销,孙仁财同志所在部队编入海南军区(司令员先后有:吴克华、梁兴初、吴瑞林),隶属中南局管理。随后几年孙仁财同志留在海南岛,参与了海南国防工程建设,海南岛多是河谷山峰、原始森林,不仅有毒蛇毒蚊,还有旱蚂蝗、蜈蚣等,地形复杂,环境恶劣,疟疾高发。孙仁财同志历经千难万险,克服重重困难,参与勘测和修筑环岛国防工程和国防公路,有力巩固了祖国南疆国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孙仁财同志随部队南征北战,战斗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参战无数,战功显著,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尉军衔。</p><p class="ql-block">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孙仁财同志随部队南征北战,战斗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参战无数,战功显著,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尉军衔。</p><p class="ql-block">  孙仁财同志少年失学,行军打仗之余,他刻苦自学文字,能读书看报和简单写作。1956年,孙仁财同志转业到西安地质部工作,1958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957年结婚,1961年调福建地质部工作,1962年下放到家乡务农,养育七个子女,生活非常困难,但孙仁财同志从不以功劳自居,从不要求组织或地方给予照顾。1982年国家对退伍老兵落实政策,孙仁财同志享受离休干部待遇,比照正处级。2018年4月27日,孙仁财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5岁。同年6月2日,妻子卞桂兰也因病去世,令人哀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孙仁财同志随部队南征北战,战斗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参战无数,战功显著,先后担任排长、连长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尉军衔!</span></p> <p class="ql-block">  孙仁财同志少年失学,行军打仗之余,他刻苦自学文字,能读书看报和简单写作。1956年,孙仁财同志转业到西安地质部工作,1958年被评为陕西省先进工作者。1957年结婚,1961年调福建地质部工作,1962年下放到家乡务农,养育七个子女,生活非常困难,但孙仁财同志从不以功劳自居,从不要求组织或地方给予照顾。1982年国家对退伍老兵落实政策,孙仁财同志享受离休干部待遇,比照正处级。2018年4月27日,孙仁财同志与世长辞,享年95岁。同年6月2日,妻子卞桂兰也因病去世,令人哀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 font-size:22px;">  本文根据孙仁财同志的回忆录及笔者对孙仁财同志生前的采访进行整理。谨以此文表达对孙仁财同志的深切怀念及对其家属的崇高敬意!</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