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父亲,作者 袁海玲

袁海玲

<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留下了一位曾经与她同甘共苦四十多年的男人,我的父亲。</p><p class="ql-block"> 三年里我一直不敢触碰的一个点就是父亲的迷茫,比起父亲失去母亲的孤独与痛苦,父亲的迷茫才是最大的痛点。 </p><p class="ql-block"> 也许对于父亲来说:母亲是给予他方向的那个人,是他的起点,更是他的终点,当终点在他生命里消失的时候,来临的将是崩溃之后的“方向迷失”,这个打击是致命的。</p> <p class="ql-block"> 在铺满金黄色的秋天里,他们相遇了,注定是一个盛满果实的季节。</p><p class="ql-block"> 齐耳短发清秀的母亲,高大,阳光,俊朗的父亲,他们一见钟情。卫校毕业的母亲和当兵转业的父亲,他们也许是命里注定的缘分,更像是天作之合的姻缘。</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母亲虽然已经是肌肉萎缩,脊髓空洞症患者,但她并不是先天的病症,而是十二岁那年父母离婚以后,干活闪了腰,也没有及时得到很好的治疗,所以,罕见的一种病症已经成型,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p><p class="ql-block"> 用一辈子饱受骨头逐渐变形的折磨和心灵上难以承受的巨大创伤直至去世。</p><p class="ql-block"> 对于母亲的那段痛苦往事我极不情愿的定为了老一辈的事!</p><p class="ql-block"> 《圣经》上说:“当上帝关了这扇门,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门。”</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们并不相信上帝,但肯定会相信命运。在对的时间里遇到对的人即是缘分,也是命运。</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最好的年华里遇到了父亲,而父亲也是扛起她后半生所谓幸福的那个男人。</p><p class="ql-block"> 父亲兄妹七人,他排行老三,在那个年代没有什么比穷更让人刻骨铭心的了。</p><p class="ql-block"> 有一句俗语:“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如果拿生命来衡量的话,想象只是浮在半空中虚无缥缈的云烟,而生命的延续只有在失去尊严的祈求里苟活,那么想象根本不复存在,就是因为穷到了“骨髓里”。</p><p class="ql-block"> 为了“苟活” ,父亲不得不乞讨,在乞讨的过程中父亲学会了二人转,山西梆子,最后成了卖艺乞讨。但是吃的是糠麸,穿的是破烂不堪,大冬天也是光脚板,所以冬天时常都会把脚冻坏,父亲的童年同样也是在苦难中长大的。</p><p class="ql-block"> 后来父亲参了军,是青海兵,只是可惜在部队也没有学习文化。</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童年和母亲的童年,我一生都无法想象,只留有最初的“懵懂”,我一直怀揣着这份“懵懂”试图走进他们的世界。</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同病相怜的两个年轻人互相取暖,慰藉着彼此的心灵,没有经历过生死相依的人是永远不会懂得那个年代淳朴,温暖,又刻骨铭心的爱。</p><p class="ql-block"> 也许我根本无法了解和体会父亲与母亲的爱情。但我想象“爱情”的这个词是在强调两性关系中的理想色彩和浪漫氛围的。</p><p class="ql-block"> 而“爱”一词,往往比“爱情”一词更能准确的指向带有岁月沉淀的两者关系,因为没有岁月考验和时间沉淀就显得很苍白无力。</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那个年代,特定的时期,特定的环境,我很难在想象中把浪漫的爱情加到父母亲身上。我希望他们是有属于他们的浪漫爱情的……</p> <p class="ql-block">  知识青年下乡,父亲和母亲来到了牧区的农场,母亲被分配到农场卫生院,父亲来到了大集体的木匠铺。</p><p class="ql-block"> 虽然不是很相信上帝,但是它那句话似乎真的很有道理:没有文化的父亲,却出乎异常的“心灵手巧”。</p><p class="ql-block"> 时间不长父亲就在木匠铺的手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和好的评价,家里的碗柜和放衣服的大红柜都是父亲亲自打造的,红的发亮又充满的了温暖,似乎象征这个家必定会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虽然是三间简陋的土坯房,但是,有喜庆的大红柜,显得这个家从来都不会冷清,这样的红色就像父母的爱情注定一生都不会褪色。</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心灵手巧”对于我来说就是“传奇”。</p><p class="ql-block"> 父亲做的饭,永远都是那么香嘭嘭的,吃到嘴里美滋滋的,奇怪的是什么饭都会做,没有不会做的,无论什么食材只要经过父亲的手就是“美味佳肴”,两个字,绝了!</p><p class="ql-block"> 开饭前最爱听的就是父亲撑着嗓子用二人转里的戏调:“开饭喽”!我和弟弟像“猴子”似的噌就蹿上炕了,逗的母亲咯咯笑。</p><p class="ql-block"> 除了大红柜,这个家里还有一件贵重的“物品”就是缝纫机,这是父亲给别人家打家具挣钱买的,一家人格外重视,视它为“宝贝”。</p><p class="ql-block"> 母亲那时候身体还不是太严重,缝纫的活多少干点,相比之下父亲用缝纫机给我和弟弟缝补衣服的时候比较多。</p><p class="ql-block"> 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父亲盘腿在炕上给我和弟弟做棉裤,可能那个时候我还太小,不是太理解父亲为什么在做应该是母亲做的活,但是父亲那“飞针走线”的模样却也实在是“可爱”,因为那时候的他太年轻了,如果放到现在用一个形容词那应该就是“帅爆”了。</p><p class="ql-block"> 我最喜欢干的事情就是深夜一起和父亲到羊圈里等待小羊羔的出生。因为,白天父亲要劳作,我也要上学,所以,只有在深夜的羊圈里才能听到父亲唱一大段二人转或者是山西梆子,父亲唱的声音不会太大,不过在草原这样空旷的地方,能听到父亲美妙嗓音的也只有牛和羊,当然还有我和一条牧羊犬小雷。</p><p class="ql-block"> 在月儿明亮的夜晚,听着父亲的独角戏,抚摸着羊妈妈,等待着新生命的“啼哭”,还有“能听懂”父亲戏的牧羊犬小雷像“战士”般的守护,一切都是那么自然,和谐,使我很多年以后每每想起都沉浸在那温暖的画面中不肯“离去”。</p><p class="ql-block">遗憾的是我并没有遗传父亲的好嗓子,却莫名其妙的对跳舞情有独钟,也许这同样也能证明我有父亲一般的艺术细胞。</p><p class="ql-block"> 我爱父亲,但我更敬佩父亲身上军人的高尚品格。</p><p class="ql-block"> 如果说:让我找一位表里如一的人做表率,那么父亲就是我的榜样,也是我人生里懂得什么叫“大爱”的启蒙“老师”。</p><p class="ql-block"> 在父亲的人生格言里没有谎言,只有真诚和善良,父亲用对长辈的孝顺,对家人和朋友的互助友爱践行着几十年亘古不变的热情与纯真,这份“大爱”就是铸就在他灵魂深处的清风明月,辐照着所有的“残缺不全”。</p><p class="ql-block"> 他是整个家族里没有文化却有着“大爱”的“楷模”。</p> <p class="ql-block"> 母亲的姥姥,我称太姥姥,八十三岁,由于儿女不是很孝顺,太姥姥在她最小的儿子那,但是,媳妇不孝顺,儿子似乎就那样,孙子们更不孝顺,日子过的很苦,母亲一直惦记着,天天和父亲念叨,说:“想接来吧,又怕姥姥多心不来,自己儿女这么多,去外甥女家让人家笑话,不接来吧,怕姥姥……哎!”</p><p class="ql-block"> 父亲当然明白母亲什么心思,所以父亲从来都是在沉默中用行动表达对母亲的爱。</p><p class="ql-block">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上午,父亲带着我用小推车把太姥姥从五公里以外的舅姥爷家接到了我们家。</p><p class="ql-block"> 原本卧床不起,身体虚弱的太姥姥经过一段时间的调养,面色红润,“精神抖擞”,两只小脚走路也特别利落,时不时还帮家里刷刷碗筷,干一点小家务。</p><p class="ql-block"> 太姥姥之所以精神面貌这么好,功劳全部取决于父亲,父亲无微不至细心的关爱连太姥姥自己的儿子,儿媳都做不到。</p><p class="ql-block"> 太姥姥没有牙,父亲就做两样饭,一样特别软乎,太姥姥吃,一样我们吃,太姥姥爱吃咸菜,父亲就把咸菜磨成碎末,爱吃鱼,就想办法托人从县城买回鱼,然后把鱼刺都全部去掉,最让人感动的就是,父亲给太姥姥洗衣服,内衣,内裤全部都洗,里外的衣服全部焕然一新。</p><p class="ql-block"> 关键是那时候的父亲太年轻,父亲的童年也是受尽了别人的白眼和欺凌,紧紧用可怜这个词是无法描述的。</p><p class="ql-block"> 我想成年以后可能最让父亲幸福的时刻就是在部队,虽然苦,但是能够吃饱穿暖,但是父亲的爱让我现在想来是那么的“成熟”,甚至可以说是“博爱”,这也不是一两句感动的话能够说清楚的,只能说:“他的人生经历早早让他明白什么是人间疾苦,什么是求而不得,所以更加懂得舍得”。</p><p class="ql-block"> 常听太姥姥嘴里念叨:“哎!……不像话呀,有儿有女,在人外甥女婿家,不像话,……外甥女身体就不好,再加上我,用人外甥女婿伺候,真是造孽呀”……!</p><p class="ql-block"> 虽然嘴里常这样念叨着,但是还是能感觉到太姥姥内心那难以掩盖的幸福之情,常常脸上挂着“弥勒佛”似的笑容,慈祥,温暖。</p><p class="ql-block"> 那时候没有电灯,只有煤油灯,每当临睡时,在昏暗的光线里,太姥姥就会讲古时候的故事,我和弟弟听的“津津有味”,乐此不疲。不仅是我和弟弟连父亲和母亲也是“全神贯注”的听着。太姥姥讲故事成了我们全家每天晚上的必听课,只有听完故事才能安然入睡。</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家有一老是一宝”,这话一点也不假。</p><p class="ql-block"> 逢年过节的时候前后邻居们都会过来看望太姥姥,因为太姥姥是这个村里岁数最大的老人,大家拿上一些点心,略表心意,是对年长者的爱戴和尊敬。所以,家里因为有太姥姥而有时候会变得异常热闹,我和弟弟还因为太姥姥的原因时常有点心吃,一家人其乐融融。</p><p class="ql-block"> 可惜好景不长,一个冬天的晚上,太姥姥在院里小便的时候摔倒了,摔完了以后就似乎性情大变,每天有点神神叨叨的,嘴里天天念着,:“该回去了,该回去了……”!</p><p class="ql-block"> 每次念叨该回去的时候都是泪流满面。其实父亲和母亲心里都有数,只是不去言明罢啦。</p><p class="ql-block"> 现在回想那时候的太姥姥肯定是自己已经预感到了什么?又不想回到舅姥爷那,但是,也不能在外甥女婿家,于情于理都说不通……这可能就是所谓的“大限将至吧”!</p><p class="ql-block"> 在太姥姥一再要求下,无奈我和父亲又用小推车把太姥姥送回到舅姥爷家,其实大家都明白,接下来会发生什么……</p><p class="ql-block"> 没过多久太姥姥就去世了,太姥姥的入殓,盖棺,钉棺,下葬都是父亲操办。</p> <p class="ql-block"> 父亲在我的心里永远都是一名钢铁战士,他的意志永远都会在无声的世界里演绎着顽强,没有过多的语言,只有铿锵有力的行动,这行动里面包含着赤诚,包含着对亲人们的无限热爱。</p><p class="ql-block"> 在我的记忆力,太姥姥的去世,舅姥爷的去世,姥爷的去世,姥姥的去世,母亲继父的去世,二姥爷的去世,母亲弟弟的去世,……可能还有我记不清的,但凡我知道的,都是父亲,亲自给钉的棺,下的葬。</p><p class="ql-block"> 对于上一辈老人“传承”的说法就是父亲是一位鸿福极高的人,这一点父亲自己也认同。</p><p class="ql-block"> 所以,在所有的亲戚朋友眼里,父亲在年纪不算大的时候就已经特别受大家尊敬了。</p><p class="ql-block"> 村子里的人家们有红白喜事也都会请父亲过去帮忙。</p><p class="ql-block"> 对于我来说:“父亲给我的感动点太多,数不甚数,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父亲对母亲的爱,我只能用一句成语来形容,感天动地”。</p><p class="ql-block"> 在父亲陪伴母亲的四十年里,他几乎把里外的活都干了,如果对于子女来说:“他即当爹又当妈似乎一点也不夸张”。</p><p class="ql-block"> 而母亲在饮食上从来都是母亲想吃什么父亲就做什么,不管今天干活有多累,都会给母亲做,如果今天干活回来晚了,也会在临走前把饭做好,母亲简单也能热的吃,母亲吃不了的饭,或者骨头啃到一半,不想吃了,都是父亲吃。</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们搬到了旗县里,我和弟弟也逐渐长大成人,有自己的工作,也各自成了家,陪伴父母的时间肯定会减少,而母亲的身体,也越来越变形,肌肉也更加萎缩的厉害,所以,更多的时间都是父亲在照顾。</p><p class="ql-block"> 母亲十二岁得的病,过去了那么多年,已经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我和爱人成家以后,虽然经济条件不好,但是第一件事情就是贷款给母亲看病,我们去了石家庄专门治疗肌肉萎缩,脊髓空洞症的医院,得到的结果是,母亲最好的治疗时间就是在她的十二岁,这个结果其实也是在我们的意料之中,但是也很残酷,毕竟是专家会诊以后得出的结果,现实中也只有无奈的接受。</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病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厉害,肋骨已经向里弯曲顶到了内脏,腿也肌肉萎缩的走不了,母亲内心的痛苦是常人无法想象的,因为她每分每秒都在疼痛中煎熬。</p><p class="ql-block"> 父亲为了转移母亲的疼痛感,每天吃完饭,会用轮椅推着母亲去广场散心,要不就是弄他的小型翻斗车拉上母亲,到各处亲戚家去串门,父亲虽然嘴上不说,但是他是在变着法的让母亲把不愉快都倾诉出去,也是宣泄痛苦的一种方式。</p><p class="ql-block"> 对于母亲来说父亲就是他一生最依恋的人,不能缺失,父亲在外干活,母亲一天能打好几个电话,看不见父亲,母亲就会心里发慌。</p><p class="ql-block"> 而对于父亲来说母亲就是他人生的方向,只要母亲在,他无论多累多苦,从不停息,奋勇前进,这是动力,也是他爱母亲的方式。</p><p class="ql-block"> 就是这样平凡的爱让他们携手度过了四十多个春秋。</p><p class="ql-block"> 一次意外,母亲摔断腿就只能长时间卧床,导致她心肺功能慢慢衰竭,在原来的病症上就等于雪上加霜,将近一年的时间,我们辗转各地,医生给出的结果就是无能为力。</p><p class="ql-block"> 母亲到最后时刻,父亲寸步不离的陪伴左右,就算我和弟弟来替换他,让他休息,他也只是匆匆的眯一下眼,父亲的眼睛从来没有离开过母亲,两只手更是紧紧握着母亲的手,对母亲不停的讲话,一次次把母亲从昏迷中唤醒,只要母亲睁开眼睛,父亲就高兴的像个孩子,赶快对我和弟弟说:“看我说啥啦,你妈没问题,今年还能跟爸过个年,你妈爱吃炸糕,过年爸软乎乎的好好给你妈做点,你妈每年都的看旺火,喜欢红红火火的,今年咋们烧的旺旺的”。</p><p class="ql-block"> 我和弟弟强忍着流水使劲点头,其实,医生在一年中下病危通知书下了好几遍,但是,母亲用她的潜意识也在做着活下去的斗争,这是人的本能,也是父亲爱的伟大力量的呼唤,医生已经私下对我和弟弟说了好多遍,很委婉,一天一万多的费用太高,母亲也只有靠呼吸机百分之二的氧气维持着,他们的意思我懂,他们也是好心,因为,一年多的住院,医生们都深有感触,我们这个家庭的氛围,父亲,我的爱人,弟弟,弟媳,我们从来没有因为昂贵的医药费多说过一句话,只要没有费用不是我弟弟交就是我爱人交,大家心里都明白,再难这也是子女必做的。</p><p class="ql-block"> 时间长了医生也都很熟悉了,我早已对医生讲好,病危通知书不要给我父亲,有什么事对我说,医生也理解,所以,每一次,我拿到病危通知书都会泪如雨下,靠在门框边上,看着父亲握着母亲的手,时不时还用手去抚摸母亲的脸,嘴里不听的念叨着,望着父亲的满头白发,因为劳累而略显驼了的背,再看病床上的母亲,让疾病折磨的早已不成人形,我真的,真的难过的,痛苦的不能自已……</p><p class="ql-block"> 我根本不可能,也无法把病危通知书递到父亲的手里,那将预示着什么……</p><p class="ql-block">我不敢想,我怕触碰到父亲心中的光……那就是他最爱的人母亲。</p><p class="ql-block"> 母亲走了,带着她一生不平凡中的别人无法想象的痛苦,带着不甘,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的眷恋,带着对父亲的爱走了,永远的走了…………</p><p class="ql-block"> 我寸步不离的陪伴着父亲,父亲彻夜痛哭,我能体会到,这份痛苦是父亲不能接受的,父亲的撕心裂肺,肝肠寸断,在证明着他心里的光没有了,再也没有人照亮他前行的路,失去的方向。</p><p class="ql-block"> 而我能做的就是默默的陪着父亲流泪……我也痛苦,但是,此刻我的痛和父亲的痛苦是没法比的……</p><p class="ql-block"> 人世间的事就这样有着奇特的安排,而这些安排都是冥冥之中老天安排好的,我们难过,但我们也庆幸,弟媳妇生的小孩,母亲在最后的时刻也见到了,见到了她的孙女,我不敢说有没有遗憾,也不想说母亲的遗憾,我只能说母亲有了些许的满足,这份满足让我们感到了无比的疼痛,她是多么渴望留在所有亲人的身边呀……</p><p class="ql-block">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弟弟也为减少父亲对母亲的思念和那份我们所能理解的痛苦,把父亲接到他们家哄他刚满月的女儿,对母亲的这份哀思也算有了寄托,在陪伴孙女的这三年里,父亲逐渐走出了创伤,我也曾坚信父亲会过了这道坎,因为,他骨子里军人的气概和那一抹绿从未褪色。</p> <p class="ql-block"> 随着我慢慢的成熟,更加能够体会到父亲与母亲他们相依为命的爱,那种融入,那种渗入血液与骨髓的融入,是我们年青一代无法超越的,所以,父亲和母亲的婚姻就是完美课堂的婚姻,让我更加懂得婚姻的本质是什么,一个好的婚姻该如何经营,这是智慧也是爱的付出。</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希望父亲的晚年是幸福的,我和弟弟,弟媳,还有我爱人都同意父亲再找一位老伴,我们都觉得,再孝顺也抵不过生活里和父亲有个说话和陪伴的人,父亲也不反驳,表示同意,父亲是很开朗也开明的老人,当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说是想找,也不那么容易找。</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只要休息就带父亲在城市周围转悠着玩,父亲的腰曾经做过手术,爬山不让爬,不行,就要爬。</p><p class="ql-block"> 跟我说:“爸这是现在老了,年轻时候在部队,那一天不知道爬多少回山,都不在话下“。</p><p class="ql-block"> “你过去年轻,现在七十岁的人啦,腰又不好”</p><p class="ql-block"> 哎!“爸一点事也没有,别看爸现在老了,爬山还比你强”。</p><p class="ql-block"> 我是哭笑不得,行……行你厉害,你慢着点吧,他在山顶,我在半坡喊!</p><p class="ql-block"> 边喊边给父亲照着像,父亲还时不时给我来个上镜……</p><p class="ql-block"> 弟弟和弟媳也是非常孝顺,可以说:我们边帮父亲在寻找合适的老伴,边陪伴着父亲,最终的目的就是不能让父亲太孤单。</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生总有很多遗憾,失去的永远失去了,爱你的人,你爱的人,总会在意想不到的时候离开你,这份痛苦你接受也得接受,不接受也得接受,这就是现实,现实往往是残酷的。</p><p class="ql-block"> 他对于父亲和母亲的爱似乎没有华丽的语言可表述,朴实中见证着伟大,平凡中见证着真情。</p><p class="ql-block"> 父亲就是用这样一份在军绿里闪耀着光辉的爱,教会了我们什么是爱的不离不弃,什么是生死相依,什么是婚姻里真正的白头偕老,让我们明白了爱的真谛是何其神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