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你看见过风吗?</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看见过。</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她在哪儿?</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是啊,</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多久没读书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指尖轻捻着的是哪一页的温柔?</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你可愿说与我听?</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一把椅,一本书,都已备好,</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正等着你娓娓道来……</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为了打造书香校园,造就书香园丁,林西县第三小学全体教师校园读书活动如火如荼举行, 四年级语文组“阅读,让教师遇见更好的自己”教师读书交流会如约而至。四年级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人才之家”,以经典句段摘抄,读后感想畅谈等形式交流读书所获。</p> <p class="ql-block"> 四年级组教师带着大家开启“读书”这场曼妙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第三只眼》中提倡“第三只眼”是一个愿景,也是一个目标,它可以引导我们从教育的本源出发,始终坚守传递光明这一理想信念,把自己和民族、国家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教育应该看到孩子,看到人,教育应该为孩子营造更加美好的生长环境,更加可靠的未来。教育的世界,是与孩子生命相遇的世界,是唤醒孩子灵魂的世界,是师生在教育天地里共成长的世界,是无数瞬间美好集合的世界……这即是王宗华老师的教育追求。</p><p class="ql-block">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难点。褚金艳老师与我们分享一本实用性很强的书《我·作文教学案例》在具体理论和实例结合中发展学生习作能力。</p><p class="ql-block"> 付海全老师品读《文城》。没有一个地方叫文城,但又总有一个地方是文城。《文城》里有什么?文城是一种信念,是林祥福为了爱情放弃家产,千里寻妻的信念;是田大一家在北方等待主人归来的信念;是溪镇人民勇敢抗对争保卫家园的信念,未来期许的信念。林祥福的结局或许有些悲凉,但总有一些价值高于活着,这也许就是寻找本身。</p><p class="ql-block"> 田成成老师带来的《教师第一课》,从多个视角解读教师应具备的条件和素质。</p><p class="ql-block"> 刘思敏老师微笑分享《云边有个小卖部》,这关于爱和成长的书,清新治愈的笔触,读起来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p><p class="ql-block"> 房静老师带来《给教师的建议》,分享书中经验,鞭策自身课堂。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p><p class="ql-block"> 紧接着带来诗朗诵《我 小鸟和铃铛》,<span style="font-size:18px;">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看到别人的长处请不要灰心,努力去学习。看到别人的短处请不要骄傲,更要努力发挥自己的长处。</span>这首诗意而又富有哲理的话语荡涤在每位老师的心尖。</p> <p class="ql-block"> 《教育的第三只眼》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教育意味着获得不同的视角,理解不同的人、经历和历史。接受教育,但不要让你的教育僵化成傲慢。教育应该是思想的拓展,同理心的变化,视野的开阔。教育不应该使你的偏见变得更顽固。如果人们受过教育,他们应该变得不那么确定,而不是更确定。他们应该多听、少说,对差异满怀激情,热爱那些不同于他们的想法。教育即世界,世界很大也很小,但世界万物皆有规律,教书育人也是如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何培养读者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引用管老师的话:“写作,你要有一种感觉,我这样写,读的人会笑,会感兴趣。这就是读者意识。”怎样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在管老师的作文讲评课中,前面都会有欣赏的环节:课件出示学生习作中写出的佳句,针对这些佳句进行点评。最欣赏管老师在讲评中说的一段话:“能够让你在阅读中有情绪起落,起落之后发出会心一笑,那就是美妙。写好作文后,一定要回过头来读一读,有没有这样美妙的句子。没有,要念,要修改,要打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培养学生的读者意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老师要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多发现并指出学生习作中的亮点,通过作文讲评课,让学生知道哪些句子读者爱看,在不断的鼓励中,让学生有写的兴趣,从而加强学生的读者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完管老师的作文教学课例,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但同时也感到压力山大,因为上好讲评课并不简单,需要老师具备三大能力:第一,要能欣赏学生作文的“好”。第二,要能切实地发现学生作文中的语病。第三,要上好讲评课,教师肚子里必须有一个训练系统。真是越读书,越觉得自己知识浅薄,学习的道路还很长啊,为自己加油! </p> <p class="ql-block"> 《文城》 这本书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土匪张一斧是恶的代表,粗暴残忍几乎可以用泯灭人性来形容。但正是因为恶的存在,才让人明白善良的可贵。人类的幸福是建立在痛苦的基础上的,美好的事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丑陋事物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余华的文字与思想,他的耿直与良知,深邃的宁静与孤独,他的小说在风平浪静里会掀起波澜壮阔的东西,一种深刻的宽广的命运无处不伸延到灵魂更深的地方。这就是余华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教师第一课》读后感:</p><p class="ql-block">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p><p class="ql-block">二、懂得感恩是教师成长应具备的素质。</p><p class="ql-block">三、做个有心人,及时反思教学不断提升自己业务能力。</p><p class="ql-block">四、总结经验,梳理一套适合本班级的管理方法。</p><p class="ql-block">五、有爱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p> <p class="ql-block">《云边有个小卖部》经典语录:</p><p class="ql-block"> 云边有个小卖部,货架堆着岁月和夕阳,背后就是山。老人靠着躺椅假装睡着,小孩子偷走了一块糖。泪水几点钟落地,飞鸟要去向何方。人们聚和离,云朵来又往。讲故事的人,总有一个故事不愿讲。时光飞逝,悄悄话变成纸张。</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生命是有光的。 在我熄灭以前,能够照亮你一点,就是我所有能做的了。 我爱你,你要记得我。</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万物都有故乡,众生都有故事。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总有一天,我们会再相遇。如果你有时间打开,那请给我一个机会,陪伴你度过安静的阅读时光。写给我们内心卑微的自己,写给我们所遇见的悲伤和希望,写给离开我们的人,写给陪伴我们的人,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张嘉佳《云边有个小卖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给教师的建议》: </p><p class="ql-block"> “阅读”与到“到大自然中去”,可以说应该成为学生们行走的两条腿。古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说的不也是这个道理吗?阅读给予学生们成长的阳光,而到自然中去则是成长过程中必不可缺的空气,唯有二者俱全,才能孕育出更有生命力的个体。</p> <p class="ql-block"> 欲求教书好,先做读书人。老师们在阅读中寻找灵感,在交流中启迪智慧,在反思中超越自我。阅读,让我们做最好的老师,遇见最好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也没有看见过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用说我和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也没有看见过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用说我和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谁也没有看见过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不用说我和你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 叶圣陶《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编辑:邵美娟</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定稿:王宗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审核:王玉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