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b><font color="#ed2308">永恒的精神 历史的丰碑!</font></b><br><br></h1><h5><b> 巍峨中岳嵩山的北麓,九朝古都洛阳的东邻,在偃师市缑氏镇东北约一公里处,有一条景色优美的河谷,俗称凤凰谷,河谷东岸有一个村庄曰陈河村,驰名中外的玄奘故里就座落在这里。<br></b><b> 玄奘故里景区共有七个景点,即玄奘故居、皇家寺院佛光寺、陈家花园、凤凰台、马蹄泉、晾经台、西原墓地等。玄奘故居坐落在陈河村中部,座北朝南,占地25亩,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分前后两院,前院建筑为东、西厢房和厅堂,后院东厢房为玄奘母亲宋氏的后室,后堂为玄奘祖父、母后室。<br></b><b> 1409年(即公元600年)前,这里诞生了一位震惊中外的历史名人,他就是伟大的佛学家、旅行家、哲学家、翻译家——玄奘大师。玄奘,姓陈名祎,他从小聪慧过人,志簿云天,但经历坎坷。5岁丧母,10岁丧父,13岁在净土寺出家,赐号玄奘。公元627年,28岁的玄奘满怀豪情,矢志西行,西出玉门关,穿越沙漠,翻越雪山,达二十四国,九死一生到达印度。历时17年,行程5万里,最终载誉而归,带回了大批的佛教理论和经典。玄奘自645年西行回国到664年圆寂的19年间,共译出经律论75部、1335卷,总计1335万字。玄奘西行之路被当代人视为是一条由信念和坚韧铸成的求知之路,他把全部精力都无遗地奉献给了翻译和传播佛教事业,为人类佛教文化的传播交流和发展作出了卓绝的贡献。2004年玄奘被世界科教文组织命名为中国古代六大文化名人之一。玄奘的奋斗精神足以教育百世,震憾千古,真可谓凝先德之风范,作后世之楷模。在人类文化发展交流史上铸就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梁启超称他为“千古一人”,鲁迅誉他为“中国的脊梁”,玄奘大师不但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世界的骄傲。<br></b><b> 1400多年后的今天,玄奘故里开发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1991年和1992年,时任河南省省长的李长春曾两次视察玄奘故里;1996年,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也亲到玄奘故里进行拜访;2001年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到洛阳后专程到玄奘故里参观指导;2007年5月1日和5日,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省委党委、洛阳市委书记连维良等省、市主要领导曾先后亲临玄奘故里,对做大做强缑氏旅游业进行谋划和指导,要求进一步加大玄奘故里开发力度,真正把玄奘故里打造成河南旅游精品和国际佛教旅游圣地。<br></b><b> 偃师市委、市政府历来重视玄奘故里开发。1989年,经多方努力,在缑氏镇党委、政府和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下,省和洛阳市旅游部门共同拨款80万元,修复和重建了陈家祠堂(即现在的玄奘故里)。1992年,玄奘故里一期开发工程建成推出“游玄奘故里、拜法门领袖、品慧泉神水、沾千年灵气”佛教文化一日游精品线路,并对外开放。2000年是玄奘诞辰1400周年,缑氏镇政府和佛教界人士协商,投资数万元,塑造了一尊汉白玉玄奘像,并进行了隆重的开光典礼仪式。2004年10月,为纪念玄奘大师圆寂1340周年,偃师市举办“玄奘思想与当代社会”研讨会,香港玄奘研究中心主任园明法师等十几位佛学界著名人士参加了研讨会。2006年4月,中国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教授、国学大师冯其庸等十六名专家学者联名致信河南省委领导,并提出3项建议:(一)修复玄奘故里二期工程;(二)建立玄奘大学;(三)河南每年或两年要搞一届“玄奘文化节”。在各级政府、上级领导及专家学者大力支持、关心下,玄奘故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得到完善,景区品位日益提高。十余年来,玄奘故里景区共接待中外游客近百万人。而今又开始着手于对玄奘故里二期工程进行开发,力求通过加大投入,复原幼年玄奘的生活环境。为了扩大其影响,叫响“玄奘故里”这块金字招牌,偃师市于2006年11月13日邀请中央电视台在玄奘故里举行了“玄奘之路”首发启动仪式。2008年4月14日,中央电视台和偃师市政府又共同举办了玄奘大师诞辰1408周年大型纪念活动。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偃师市人民政府已制定了《玄奘故里提升改造工程总体规划》。近年来,偃师市政府对玄奘故里景区的提升改造和二期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日益重视,不断加大投入力度。一是2006年投资23万元对景区入口服务区进行绿化整修;二是2007年投资100万元对玄奘故里的住户进行了整体搬迁和环境改造;三是2008年分别投资300万元和16万元对休水河道进行开挖和对玄奘故里400多米长的古寨墙进行了保护性护砌;四是2009年投资近千万元开修从玄奘故里到唐恭陵再到唐僧寺全长近4000米、宽12米的唐玄大道。正是由于这些不懈的努力,才引起了国内外有识之士对这块历史文化宝地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热情。目前,由香港玄奘法师研究会会长,北京著名高僧圆明法师牵头,北京瑞泽金投资公司承建的占地100亩,投资1.6亿人民币的“玄奘寺”工程开工在即。这标志着玄奘故里二期开发已正式拉开序幕。<br></b><b> 特别是今天,新一届偃师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以独到的眼界,站在偃师未来发展的制高点、高屋建瓴的对今后偃师文旅、教育等历史文化、现代文明的开发与创新进行了全面、科学、纵深的谋划,并绘制出了蓝图、规划了线路图、确定了专班及负责领导,这一举措是史无前例、震撼人心的。玄奘文化第二届研究会的成立就是一个鲜明的例证。<br></b><b>玄奘故里经过千百年的洗礼和改革开放30多年来,经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全力开发,以更加古朴儒雅、恢宏不凡的姿态展现在当今世人的面前。尤其是玄奘大师那种执着追求、坚韧不拨、和善友好的精神风貌正激励感召着当今的人们为建设更加美好的家园拼搏不止、奋斗不息。偃师和玄奘故里的明天会更加辉煌、美好!</b></h5> <h3><b><font color="#ed2308">【作者简介 :孙友群,网名伊洛人家。 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洛阳市作协会员。偃师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河洛文学《洛风》执行主编、《华夏思归客》艺术总监、洛阳洛神文学院副秘书长】</font></b></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