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上行之26:黄河母亲

炎午

<p class="ql-block">【七绝】黄河母亲</p><p class="ql-block"> 尽揽昆仑青海霞,</p><p class="ql-block"> 奔腾九曲孕中华。</p><p class="ql-block"> 生生不息唯黄土,</p><p class="ql-block"> 千里飘香是乳花。</p> <p class="ql-block">  陇上行第24天,从西宁到兰州。新一轮新冠疫情突然袭来,南京封城!扬州封城!决定缩短行程,一辆车两位同伴从西宁提前返程,另一辆车载4人同行,继续兰州、天水的行程后再返程。</p> <p class="ql-block">  上G6京藏高速,二小时后再次进入甘肃省,此行第一次从陕西青木川进入陇南市宕昌县,第二次从四川阿坝经青海久治县进入甘南州玛曲县,第三次从青海茫崖市进入酒泉市敦煌市,这是第四次从青海海东市民和县进入兰州市。</p> <p class="ql-block">  看到山上的观景台和斜拉桥,原来到了行程计划之外的黄河边上的河口古镇,遂决定从高速下来进入古镇。</p> <p class="ql-block">  河口古镇地处庄浪河汇入黄河的河口,距兰州47公里。明朝洪武年间,随着“庄河堡”的筑成,河口古镇诞生,其面临黄河,背靠大山,控扼河西的战略地位愈发明显。到了晚清及民国初年,河口地区的农业、手工业、商贸、文化、交通运输业已颇具规模,在明朝中后期的400多年间,庄河堡,曾是西出兰州最大的商埠码头。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这里也曾是“甘肃第一海关“。</p> <p class="ql-block">  河口古镇保存有较为完好的明清时期古建筑,但古镇内钟鼓楼、三座城门、四座牌坊、四街十七巷门楼牌匾等标志性建筑是还原复建的。</p> <p class="ql-block">  原本繁忙的河运已经让位于真快捷高效的火车与汽车,过去的码头现在成了游览的平台。</p> <p class="ql-block">  从码头进入镇区的石阶旁有一株杨柳树,树前碑文上写有"左公柳",在守土卫国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左宗棠,留给大西北的不仅是英雄战绩和完整疆土,还有沿着古丝绸之路茂密的左公柳。当年左宗棠西征时,要求凡大军过处必植树,军士人人随身带着树苗,一路走一路栽。左公与军士一样,亲自携镐植柳。自古河西种树最为难事,可是在左公倡导督促下,竟然形成道柳"连绵数千里绿如帷幄"的塞外奇观。前人植树,后人乘凉。为纪念左宗棠为民造福的不朽功绩,后来人们便将左宗棠和部属所植柳树,称为“左公柳”。</p> <p class="ql-block">  在凉亭下用了中餐。</p> <p class="ql-block">  用无人机巡看古镇。</p> <p class="ql-block">  离开河口古镇,进入甘肃省会兰州市,</p> <p class="ql-block">  入住的酒店就在黄河笫一桥一一中山桥附近。</p> <p class="ql-block">  兰州黄河铁桥,又名中山桥,位于滨河路中段,白塔山下。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5月9日,兰州黄河铁桥工程正式开工。清宣统元年(1909年)8月19日,兰州黄河铁桥竣工通行。由美国桥梁公司设计、德国泰来洋行承建、中国工匠施工的合作模式建造。 民国十七年(1928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始称“中山桥”。</p> <p class="ql-block">  中山桥长234米,宽7.5米,有6墩5孔,桥上飞架5座弧形钢架拱梁。</p> <p class="ql-block">  兰州是黄河穿城而过的唯一大城市,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梁桥,中山桥已集使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现在黄河兰州段己建十数座大桥,这座桥也已不再通行车辆而成为步行观光桥。</p> <p class="ql-block">  黄河北岸的白塔山,近二十年前曾登过,这次是再次登山。</p> <p class="ql-block">  这幅大型砖雕画《金城揽胜图》是新落成的。</p> <p class="ql-block">  这是02年登白塔山的照片,当年最高的楼只及现在高楼的半腰。</p> <p class="ql-block">  因地基下沉,塔院关门整修,只能在外面拍照。</p> <p class="ql-block">  黄河上的羊皮阀子,07年我曾乘羊皮阀夜漂黄河,如今问同伴是否愿漂,没人响应。</p> <p class="ql-block">  夕阳西下,沿滨河路来到位于兰州市小西湖公园北侧的黄河母亲雕塑前。这是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在全国首届城市雕塑方案评比中曾获优秀奖。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长6米,宽2.2米,高2.6米,总重40余吨,由“母亲”和一“男婴”组成构图。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  每次到兰州,都会到这座地标性的雕塑前,雕塑主体没变,基台重新建过了。</p> <p class="ql-block">  为什么雕塑材料没有选择更贵重的汉白玉而选用花岗岩?看看奔腾的黄河水,再看看我们的皮肤。</p> <p class="ql-block">  朋友介绍了这家最有名的老字号兰州拉面馆,打的过来却未开门,一问方知只做早餐。</p> <p class="ql-block">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新老建筑如何协调也是一种文化。</p> <p class="ql-block">  黄河第一桥与白塔山夜景。</p> <p class="ql-block">  当年的黄河夜景与如今没法比。</p> <p class="ql-block">  酒店旁的这家马有布拉面馆也是老字号,到兰州必吃拉面,全国到处可见兰州拉面的招牌,须知这里才是正宗源头。</p> <p class="ql-block">  正宗的兰州牛肉拉面,是回族人马保子于1915年始创的,马保子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他在家里制成了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牛肉面,其香扑鼻。他突出一个清字,接着他开了自己的店,不用沿街叫卖了,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得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爽,醒胃。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名气大振,被赠予“闻香下马,知味停车”的称誉。过去识别兰州拉面的正宗与否,要一看有没有进门一碗汤,现在可能赠汤环节早已省略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兰州拉面俗称"牛肉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兰州人吃牛肉面吃出了名堂,吃上了瘾。如今,兰州市的每条街巷,无论大小,至少都有一两家牛肉面馆。黄河岸边的古城兰州,弥漫在大街小巷的,永远有那股牛肉面的清香。"兰州人三天不来个'牛大碗'就心火难捺"。听起来有点夸张,不过,牛肉面确实已成为兰州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我们入乡随俗,也来一大碗牛肉拉面,说实话,面说不出特别,牛肉绝对到位,在我们这里一份至少可拆分成三份!</p> <p class="ql-block">  下一篇【天河之水】,敬请期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