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巴.甲居藏寨

二月风

<p class="ql-block">2021年,中秋节回自贡和大儿子陈龙一家团聚,然后商量今年国庆我们要不要一起出去玩几天。因为近几年孩子们由于工作聚少离多,节假日能在一起实属不易,大家一致同意。关于地点,我提议去雅女湖,因为国庆嘛,哪哪人都多,想去清净点的地方,后来陈龙说去毕棚沟,我们都没去过。再后来查到毕棚沟国庆那几天天气不好,天天有雨,那就改到康定,康定是甘孜州首府,周边游玩的景点很多,比如木格措、折多山、新都桥、墨石公园、塔公草原、八美等等,这些地方看朋友圈都是美景如画,我早就向往了,于是大家就这么定了。</p><p class="ql-block">我们提前在30号下午出发,陈龙到学校接到两个女儿马上动身了。我们差不多相差半个小时同时抵达康定,入住桔子酒店。</p><p class="ql-block">很多年都没有在大假期间出游,对于以前看到人们说出去添堵是什么感觉,没有充分心里准备,接下来几天才逐步有了非常深刻的体会。</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也就是10月1号,我们去了木格措。可以这么说,整个景区遍地都是人,到处充斥着吵吵嚷嚷的声音,好好的景致都被冲淡了、破坏了,没有了美感,拍照的心情都不好了。反过来想,节日嘛,就是家人在一起团聚,做什么都好,有得拍就拍,不能拍就看看,反正一家人在一起就开心!</p> <p class="ql-block">下面这几张是在木格措湖边,想方设法避开人群拍的,太不容易了!</p> <p class="ql-block">从湖边往山上走,沿途不少马队,都是做生意要收费的,骑马上山来回每人100。本来提供方便付出劳动应该获得回报,这是理所应当的事,可不能只顾利益,也不考虑马的卫生累不累以及环境污染啥的,马儿随地拉屎,苍蝇满天飞。得天独厚的景色本应好好保护,却成了赚钱的本钱。耐着性子拒绝好几拨拉生意的人,我们选择走路上山,一路走一路赏风景,下山如果累了再考虑骑马。</p><p class="ql-block">上山也不远,经过一片茂密的树林,一条潺潺的溪流,白花花的溪流水翻腾着小小的水花,触手冰凉凉的。</p> <p class="ql-block">大约半个多小时的上山路,来到了一片开阔的草地,席地而坐就此休息。此时正午,阳光非常火辣刺眼,虽然山顶视野也开阔,可是强烈的光线下看不清远处的群山和雪峰。听广播反复播放,才知道这是马海草原,查了半天木格措这里也没介绍这个地方,不知道我听错没有。有牧民开了一间小小的店子,提供简单的餐食,比如方便面、酸奶、矿泉水等等。</p> <p class="ql-block">2号早八点左右离开桔子酒店,走318国道翻折多山。开了不远开始堵车,接下来越来越堵,前后看不到头。除了车多,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而且这种人为堵车我曾多次遇到过,真是不可思议。318国道很窄,只有两个车道,一来一去各自走,可偏偏有些人不依规矩,活生生把别人的道给占了,后面的车也不计后果尾随而至,就这样越堵越死,致使所有车停止不动。但凡讲一点规矩在自己车道上走,就算慢一点也能缓缓往前开,不至于大家都堵得水泄不通…交警的车都上不来只能步行,他们也真是辛苦,经过他们疏导车流开始移动。老陈听到对面来车说了前方情况,可能天黑都过不了折多山,立马打退堂鼓。原计划翻折多山去新都桥、塔公草原一一取消,决定折返去丹巴县,那边可以看甲居藏寨、八美、墨石公园。如果之后不堵车可以返回来再到康定走折多山…乱了乱了,所有计划都乱了,全是堵车惹的祸。</p><p class="ql-block">下午四点多到达丹巴,也就是说一天时间都耗在了路上,啥也没干还累,坐车的累,开车的更累。办理入住手续进房间歇息约一个小时,才出去慢慢逛着找吃的。下午五点多太阳还挺猛的,康定得穿两件衣服还是厚外套,在丹巴穿短袖就合适了。</p><p class="ql-block">堵车虽然令人不愉快,但是甘孜州的美食还不错,各种汤锅味道可口,牛羊肉很鲜美!由于是临时决定到丹巴来,没有提前做攻略,晚饭后回到宾馆,马上查询甲居藏寨的介绍…</p><p class="ql-block">先了解一下丹巴。丹巴县位于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东部旁,与道孚、康定县和阿坝州小金、金川县接壤,全县居住着以藏族为主的15个民族共5.7万余人。丹巴县是巴颜喀拉山脉、邛崃山脉等汇聚的地方,又是革什扎河、牦牛河、大小金川河的发源或流经处,素有“岩巅上的城”和“大渡河畔第一城”之称。这里山峦连绵起伏,湖泊星落棋布,森林无边无际,当地藏民族把这种地形特征概括为“山顶积雪皑皑,山腰树林葱葱,山脚海子粼粼”。丹巴是一个深藏于横断山脉中鲜为人知的世外桃源。壮丽迷人的风光、无限神秘的美人山谷、恬静如诗的乡土民居、独具一格的古石碉楼、多姿多彩的风情,惊现出丹巴的神奇和美丽。</p><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就位于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境内,距丹巴县城约8公里,是丹巴最具特色的旅游景区。“甲居”藏语是百户人家之意,2005年由《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组织的选美中国活动中,以甲居藏寨为代表的“丹巴藏寨”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六大乡村古镇”之首。</p><p class="ql-block">丹巴境内丰富多彩、古朴典雅的乡土民居资源,是中国乡土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数千年来这些乡土民居一直保持着传统的建筑风格和浓郁民族特色,尤以甲居、布科、大桑、大寨、小巴旺、邛山、梭坡、蒲角顶、中路等地最为集中和突出。</p> <p class="ql-block">去过的人都说甲居藏寨最美的光景是清晨和黄昏,如果能住在藏寨就最好,可现在时间来不及了,所有住宿都已订满,只能明天早点上山了。</p><p class="ql-block">第二天五点半就起床了,赶在七点出发。甲居藏寨距离丹巴县8公里左右,车行至山脚开始登山的时候,因为起得太早我有些疲倦,眼睛迷迷糊糊的,随着汽车的行进,天边那片天空,就像一个刚刚苏醒的婴儿缓缓睁开眼睛,眼里透出的光亮是那么清澈、那么纯净、微微的蓝色非常干净,我好似被施了魔法一样,立时瞌睡没了,从口袋掏出手机架在车子前窗,一边录视频一边兴奋的不停地低呼:太美了太美了!苍穹之下漂浮着絮状的白云,一个个山峰在车窗外缓缓移动,它们在晨曦的天空下呈现出有层次的黛绿浅黄,远远地依稀可见洁白的雪峰。清晨的大山是如此静谧,有一种不为人打扰的安详的美!</p> <p class="ql-block">不到八点抵达藏寨大门外,买了观光票,车子再次沿山坡往上慢慢行驶进入寨子,在第一个观景台靠边停车…清晨的寨子还笼罩在薄雾中,清凉的空气让人感到丝丝寒意,路边长满青青的小草和可爱的格桑花,站在山崖边环视四周,藏寨隐于群山中,依山势层层向上攀缘,迤逦连绵,在相对高差近千米的山坡上,一幢幢藏式楼房散落在绿树丛中,矗立其间还有几栋碉楼显得格外庄严,它们或星罗棋布、或稠密集中、或在高山悬崖上、或在河坝绿茵间,不时炊烟袅袅、烟云缭绕,与充满灵气的山谷、清澈的溪流、皑皑的雪峰一起,将田园牧歌式的画卷展示在人们眼前,以一种艺术品的形态而存在。</p><p class="ql-block">这是目前都市人向往的生活,天天看到的是车流如织、听到的是人声鼎沸、火锅烧烤烟味弥漫。这种自然的接近原生态的景致不由自主会让人产生一种亲切的、轻松的感觉,舒服!</p> <p class="ql-block">几百幢民居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地融于自然环境中,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念。</p> <p class="ql-block">2006年,丹巴古碉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丹巴是嘉绒地区古碉最多的地方(群碉多集中于梭坡、中路两乡)。具有千年历史的古碉是丹巴藏民族先民们的建筑杰作,具有悠久而灿烂的历史,古碉历经战争和风雨的剥蚀,地震的考验,至今仍巍然凌空屹立!</p><p class="ql-block">注:“嘉绒”一名因嘉莫墨尔多神山而得名,嘉绒地区意指墨尔多神山四周地区。“嘉绒”意为女王的山河。</p><p class="ql-block">嘉绒族居住在甘孜州丹巴、康定部分地区,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红原和汶川部分地区,以及雅安市、凉山州等地,他们讲嘉绒语,并以农业生产为主,藏区称这地区的藏民为“绒巴”(农区人)。</p><p class="ql-block">直到1954年,嘉绒人都被认为是一个独立民族,从民国初年到1953年前的文献中都将嘉绒地区的民族称为“嘉绒族”。上世纪50年代初期,中央民族学院还设有“嘉绒族研究班”,创制了嘉绒拼音文字,记录当地的民间故事。新中国建国后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前对全国各民族进行识别,于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宣布,将“嘉绒族”识别为藏族,从此,为方便称呼便称之为“嘉绒藏族”。</p> <p class="ql-block">甲居藏寨是独特的藏式楼房建筑,一户人家住一幢寨楼。一般寨楼坐北朝南,有的三、五成群相依相偎,有的远离群楼,孑然独立。寨楼占地约200平方米,高15余米,都是石木结构。甲居藏房的现存形式完整地保存了嘉绒民居的基本特征,比如使用原始的材料,采用原始的技术,保持传统而古朴的风貌。虽然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局部发生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一点也没有影响其传统风格和后代藏族风韵。</p> <p class="ql-block">近距离观看藏式民居,它们的底楼均为家畜圈,其上依次为锅庄室、储藏室、居室、经堂及角楼(家碉),其中二、三楼分别有天井和露天大阳台。房体的外墙多以白色、褐色与黑色圈涂成条纹,并绘以日、月、星辰和宗教图案,彰显出美丽而整洁的外观。</p> <p class="ql-block">整个建筑物外形犹如虔诚的佛教徒,盘腿正襟危坐,一副颂经姿态。</p> <p class="ql-block">甲居民居的木质构架部分和屋檐均为红色,在二层以上的墙体刷白色或墙体原色与白色相间。</p><p class="ql-block">每年春节前夕,寨子主人们依照传统习俗,以当地的“白泥巴”为主要原料,通过配方煎制成白色染料,精心涂染寨楼墙面,给整个藏寨披上洁白的盛装。</p> <p class="ql-block">当地藏式民居大都可以允许游客参观拍照,还可以租用他们的传统服饰过把瘾。</p> <p class="ql-block">看看我漂亮的儿媳妇穿上这身服饰还真像一位俏丽可爱的藏族小阿妹。</p> <p class="ql-block">整个寨子的外墙能看出都是石头和木头混合构架,表面涂抹了泥巴,绘制了白色条纹和三角形图案。外墙底部砌了半人高的条石基墩,苞米一层层叠放在石墩上,太阳晒干后留做来年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大多藏寨都有一个大大的院子,栽种一些绿叶蔬菜,更多的是色彩斑斓的格桑花。可以说在甲居藏寨格桑花满山遍野,家家户户、路边墙外肆意生长,在明媚的阳光下随风摇曳,美极了!</p><p class="ql-block">而且藏寨居民很友好,每个院子游客都可以参观。比如这家院子就坐落在悬崖边,明亮艳丽的格桑花开满了整个院子,有石桌、椅子和秋千,游客累了可以在这里歇息赏花拍照。</p> <p class="ql-block">咱家小狗狗在花丛里来回穿梭,流连忘返,玩得不亦乐乎。</p> <p class="ql-block">对面山峰在逆光中成为天然的背景色,整个画面极具色彩感和氛围感!</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藏寨使人如同行走在画卷里。下山时,又是一路走走停停,这里瞧瞧,那里拍拍。这家寨子造型特别,来来来,以它为背景咱们摆拍一张!</p><p class="ql-block">咱家大妞妞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像不像一个小车模。</p> <p class="ql-block">酷酷的二妞妞表情拿捏得妥妥地。</p> <p class="ql-block">轮到妞妞妈上场了,气场就是不一样,大气!</p> <p class="ql-block">老陈小陈携萌宠狗狗🐶分别出镜。</p> <p class="ql-block">下山偶遇一头散步的老牛,面对懵懂无知、年少轻狂的小狗,老牛一脸淡然,镇定的步伐走出了老者的风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世外桃源般的藏寨从视线里迅速远去,这是此次国庆出行唯一留下深刻印记的地方,让人回味无穷,我想我一定还会再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