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 疫情防控心理疏导小贴士

小园丁

<h1><font color="#ff8a00"><b>让阳光照进心理</b></font><br><br></h1> 2021年9月,怀揣着期待与憧憬,在这美好的季节,我们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开学季。但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们被迫按下了暂停键。随着疫情的发展,大家已经感受到了气氛的严峻和生活中的不同。<br> 在这个突如其来的“非常时期”里,全城都进行着“自我封闭”,面对关乎生命健康的重大疫情。全民防疫工作进入关键时期,为抗击疫情做贡献。保持稳定的情绪,积极的心态可以增强我们的免疫力,帮助我们抵御病毒。 <br> 在这个特殊时期,做好教师和孩子的心理防护就是给他们一份特别的爱。为缓解疫情带来的心理压力,增强战胜疫情的信心,梅山镇灯埔幼儿园为孩子和教师们提供以下居家抗“疫”期间心理疏导指南。<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幼儿篇——不良心理的表现</b></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 <h3><b><font color="#ed2308">害怕</font></b></h3> 对疫情无法控制的紧张、焦虑、恐惧。因封闭状态活动空间局限,与外界联系减少,心情烦躁又无处宣泄,出现情绪低落、少言寡语或愤怒暴躁的情绪等。<br><br> <b><font color="#ed2308">失眠</font></b> 幼儿心理压力可能体现为:入睡困难、半夜惊醒、说梦话、睡中哭泣等症状。对于一个幼儿来说,这种环境中心理承受的压力是很明显的。<br><br> <b><font color="#ed2308">烦躁</font></b> 幼儿生性好动,由于居家抗疫,长时间待在家中,不能出去玩,也不能和小伙伴交流,容易产生烦躁不安、甚至乱发脾气的现象。<br><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理疏导方法</b></h1><br><b><font color="#ed2308">游戏疏导法</font></b><div> 结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家长同孩子在室内开展一些适合的游戏,游戏也能缓解孩子不良的心理状况。和孩子玩捉迷藏、自制陀螺、传声筒等游戏,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分散孩子不能出去玩的焦躁情绪。<font color="#ed2308"><b><br></b></font><br></div> <b><font color="#ed2308">拥抱疏导法</font></b><br> 面对一个哭闹的孩子,只要将他们抱在怀里,他们就会很快地安静下来,因为这个拥抱比任何都最具安全感。所以,当家长面对孩子的焦虑、不安、恐惧的心理状态时,可以多抚摸、拥抱、陪伴入睡等,通过增强亲子关系,重建安全感,及时安抚儿童的异常情绪。 <b><font color="#ed2308">情绪传染法</font></b><br> 无论是好情绪还是坏情绪都会让我们身边的人感受到。所以,在疫情下,孩子面临的应该是积极、乐观、正面的情绪,而不是担忧、恐惧、悲伤这样的情绪。对于心理状态不佳的孩子,家长们只需将快乐的情绪传达给孩子,就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了。 <b><font color="#ed2308">音乐疏导法</font></b><br> 家人可以给孩子播放一些他们喜欢的音乐,如在他们入睡前播放一些舒缓、轻柔的音乐,有利于孩子尽快入睡,在白天可选取一些节奏欢快、动感十足的音乐,和孩子一起做操、玩游戏时,都可以播放音乐,让音乐来改善孩子的心境。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居家生活作息指南</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1> 和孩子共同讨论、制定一日生活作息,在规则范围内给孩子一定的自主权,家长在家可以鼓励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学会帮助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教师篇——教师心理疏导</b></h1> <b><font color="#167efb">首先,如何科学地认识疫情?</font></b><br> 有没有发现很多信息看了一遍又一遍?眼镜和大脑都疲惫不堪。我们关注疫情发展是必要的,但信息可以适当过滤。那么隔离期看什么:<br>1.关注几个官媒,如“人民日报”、“新华社”等,信息及时且权威。<br>2.重点看官媒发布的科学知识,学习如何自我防疫,如何自我调节心理状况等,也能长点知识。<br>3.关注单位、学校、社区及村委会的通知。<br>4.每天关注时间不要太长,早晚看看就行。<br>5.最重要的是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东西,别忘了事业和学业还有兴趣爱好。 <font color="#167efb"><b>其次,隔离期做什么?</b></font><br> 负面情绪之所以会在心中积累,不是因为你被隔离,而取决于隔离时你会干什么!<br>1. 保持规律的生活。尤其是饮食和睡眠都要规律。<br>2. 抓住难得的相处时间,认真地跟家人一起做家务、聊天。也许以后的很多年都不会再有这样的机会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全家整整齐齐呆在家里啦。<br>3. 有计划地看书、学习、听音乐、写字。<br>4. 特别难受时拨打心理热线电话或网络在线心理咨询服务。很多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心理机构都设立24小时免费服务热线,有专业人员帮助你排解压力。<br>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心理疏导方法</b></h1> 1.要学会识别内心的自动的负性的想法,并且积极运用自我暗示。要在意识层面告知自己并强化:“专家说了,我只要呆在家里(远离传染源)——好好休息(抵抗力增强)——就不会被感染 ”防疫抗疫是一场全民战争,就像战士上战场一样,态度要积极,信心要坚定!只要做到这一点,新冠病毒,踪影全无! <font color="#333333">2.自得其乐法 <br> 最近网上有些视</font>频,大家在家里找乐趣,比如披上大毛巾舞狮、用淋浴喷头当喷泉,这些有助于心理调整吗?<br>答案是肯定的。<br>找一些让自己心情愉悦的事情做,比如:<br>· 室内运动(瑜伽、跳绳)<br>· 整理房间(断舍离)<br>· 费时费力而平时没时间做的事(研究菜谱做一道美味佳肴)等。<br>既可以获得成就感,又可以转移注意力,把精力投射到周围环境,从而打破焦虑恶性循环。<br> <font color="#333333" style="">3.寻求链接法 </font><br> 疫情期间不得不宅在家里,可能会遇到各种孤独寂寞冷,难以消受。这时最好能够通过与外界的链接,寻求情感共鸣、分享喜怒哀乐,比如通过微信群互动,网上团体游戏等等,这种状态下,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不仅增加了愉悦感,更有利于增强抵抗力。 <br> 所以,打个电话给朋友,唱首歌给自己,和外部世界保持链接,让心理能量得以释放。<br><br> 宅家的日子,充满成长的味道。这段特殊的日子在孩子们的成长历程中,必将留下一段非同寻常的印记。孩子们,我们坚信疫情很快就能得到控制,阳光终会到来,让我们都成为防疫抗疫的小小战士,做好自己,宅在家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愿你们能收获勇气而不是恐惧,善良而不是冷漠,责任而不是自私,能对世界永远充满希望!<br><br>

孩子

疫情

心理

疏导

情绪

抗疫

音乐

防疫

幼儿

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