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笔求勤奋 习礼正品行”桥头第一小学教育集团一年级新生开笔礼

城关镇中心学校

中国是礼仪之邦,崇尚“礼”,故古人人生有四大礼,分别为开笔礼、进阶礼、感恩礼和状元礼。开笔礼是古代启蒙教育之初举行的“拜师礼”,是中国传统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启蒙教育形式,俗称“破蒙”,古代读书人只有开笔破蒙后,方可入学读书,因此称为“人生第一大礼”。桥头第一小学于10月8日下午隆重举行了一年级新生“开笔礼”仪式。 开笔礼活动过程有“正衣冠、授弟子、朱砂启智、击鼓明智、启蒙描红”等几项议程。 古时,“开笔礼”是极为隆重的典礼,对每个读书人来讲有着重大的意义,活动邀请一年级全体家长在这里共同见证孩子们的成长。活动第一项就是家长带领孩子通过入学门,通过入学门,寓意着从此便开启人生新的篇章,也希望学生能惜时、勤奋、仁爱、友善。 活动第一项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张文华为活动致辞,并祝愿孩子们迈好学习的第一步,从此眼明心亮、热爱学习,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今天适逢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孔子诞辰2572周年,开笔礼作为古时人生的首次大礼,在开学的第一天,学童都要早早起床来到学堂,参拜孔子像。在张彦校长的带领下,孩子们一个个低头弯腰,向孔圣人鞠躬行礼,表达敬仰,表示对传统文化的尊崇,对即将展开学习生活的向往。 冠必正,纽必结,衣贵洁,不贵华。也就是说,头上的帽子要戴端正,衣服的纽扣要扣牢,身上的衣服不在于有多么漂亮,而是要干净整洁。衣冠不仅仅意味着遮羞,更重要的是反映出人的精神面貌。<div>  “礼义之始,在于正容体。”开笔礼重要的一项就是正衣冠,首先是自正衣冠,其次是师正衣冠。<br></div> 启蒙之初,家长把孩子亲手交到老师手中,以表示对孩子教育的重视,并对老师表示感谢。开笔礼第二项活动就是授弟子。 在古代,学童入学读书前,都会有启蒙师长用红色的朱砂在学子们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称为“开天眼”寓意开启智慧,从此眼明心亮,发奋读书。开笔礼活动第三项就是朱砂启智。朱砂点痣,寄托了老师对学生的美好的愿望。即希望学生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读好书,成为一个有智慧的人。 击鼓明智就是表明自己的志向,鸣鼓的“鸣”通明确的“明”,“鸣志”即“明志”,击鼓的声音越响,声音传得越远,说明志向就越远大。活动中,谢桂花副校长为新同学击鼓启蒙。 一击鼓:尊敬师长(尊敬师长)<br>二击鼓:热爱学习(热爱学习)<br>三击鼓:为家争光(为家争光)<br>同学们大声说出长大后的理想。 “人生聪明识字始”,识字写字是学习文化的第一步。开笔礼的第四项就是启蒙描红。由张彦副校长现场范写人字,学生跟随描红,并讲解之所以选择这个笔画简单而意义深远的汉字,是希望学生在人生的启蒙阶段学会做人,知道做人首先要堂堂正正地立身,要像“人”字那样顶天立地。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少年强则国强”,他希望广大少年儿童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活动最后,孩子们纷纷许下自己心中的愿望。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良好的开端是奠定成功的基础,此次开笔礼成为同学们开始学习、走向成功的起点。 活动在五年级2班的同学们带来的古诗文诵读《诗词里的中国》中圆满结束。 活动结束后,各班分别进行了家长培训会和安全讲座,培训中,政务处从学生安全,文明礼仪、双减五项管理中的手机管理和睡眠管理、创城工作、家校共育等方面对家长们进行了讲座;教务处结合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双减五项管理进行了诠释,为家长在“双减”背景下家长如何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提供了合理的建议。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在学校中举行开笔礼,进行开笔启蒙、诵读经典的活动,不仅是新时期道德教育的一个好方法,而且还是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好途径。让一年级学生在这里起步,在这里起笔,在这里启智,期待孩子们在圣贤思想的感召下,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爱众亲仁、乐学笃行”,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开笔

击鼓

启蒙

活动

家长

学习

孩子

学生

衣冠

眼明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