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谭右铭(原志愿军20军政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开国少将谭右铭(1910年-2015年)四川云阳人,原《解放军报》副总编辑。1951年2月至1953年10月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0军副政委、代政委、政委。后任第四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兼政治部主任(正部级)等职。本文由谭右铭八十年代中期回忆抗美援朝,中共云阳县委党史研究室供稿,杨欧编辑。】</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20军入朝前组织“抗美援朝动员大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49年2月,华东野战军第1纵队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0军,隶属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上海解放后,第20军作为解放台湾的战略预备队,在江浙地区整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0年9月,第20军领导正在杭州湾组织部队进行解放台湾的训练,忽接第九兵团部通知,解除军事训练任务,在思想上做好入朝作战准备,开赴山东兖州地区训练整补,待命入朝。10月14日,第20军抵达兖州地区,准备开展三个月的战备训练。17日,军长兼政委张翼翔主持召开了军党委扩大会议,我作为副政委和副军长廖政国,政治部主任邱相田参加了会议。会议决定立即开展形势教育,加紧进行军事训练,迅速完成整编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朝鲜战局的变化,10月下旬,20军奉命向东北机动,准备入朝参战。10月29日,我和邱相田与全军团以上干部,在山东曲阜听取了朱总司令关于入朝作战的动员报告。11月3日,兵团命20军立即北上,集结于梅河口地区进行临战训练,更换冬装,伺机入朝。11月4日,20军全军登车出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出发时,鉴于保密需要,入朝作战任务没有向下传达。在飞驰的列车上,我和邱相田带领政治部的干部开始了紧张的动员工作。我们分别在车厢里传达完上级的命令后,满怀激情地号召全军指战员要树立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觉悟,发扬我20军光荣传统和优良的作风,为保卫祖国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作出更大的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部队进入东北,邱相田在报纸上看到了中共和各民主党派发表的联合宣言,提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他即向我建议,大量购买报纸,作为政治动员令,组织各级指战员认真学习“宣言”,使全军指战员更加明确任务的光荣和伟大,提振打好出国第一仗的信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军原准备在东北梅河口地区进行临战训练,伺机入朝。但进入东北后情况又有了变化,敌人正集结兵力,准备发动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朝鲜战场急需我方增兵。鉴此,上级急命20军立即入朝参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月7日全军指战员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但是由于时间过于仓促,全军大部分指战员没有领到御寒冬装,粮弹仅靠自身携带,致使部队入朝后就遇到了严重的困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部队紧急入朝,邱相田认为要抓紧做好思想工作。他派政治部人员下基层收集部队思想反应,并向我汇报了不少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一是认为打了几十年仗,应该喘口气了,国家应关起门来搞建设,一些人还认为抗美援朝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二是胜利信心不足,认为中美双方装备悬殊,特别是我军没有制空权,谁胜谁负结局难以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三是对抗美援朝与保家卫国的关系认识不足,认为自己是“客军”,是来帮助朝鲜人民打仗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四是对朝鲜战争的艰苦性与长期性认识不足,不少人有盲目乐观和轻敌速胜思想,认为我军由北往南一推,就可以把美国鬼子赶下大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对此,我与邱相田等人研究后,决定开展强有力的政治思想工作。开展了“为什么要打”和“敢不敢打”的大讨论,具体讨论了“邻居失火会不会烧到自己家里”的问题。指战员入朝后亲眼目睹了美国鬼子在朝鲜杀人放火的滔天罪行,激发起对美帝的刻骨仇恨和对朝鲜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军入朝前,敌人遭我第一次战役打击后,仍企图迅速占领朝鲜,于11月24日发动了所谓圣诞节战役,拟在发起12月25日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1月,20军指战员冒着零下30度严寒,穿插在盖马高地的山区,向长津湖聚集,直接投入迎战北进的美海军陆战一师的战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 我军于11月25日参加第二次战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20军当面之敌是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两个团,敌人企图越过死鹰岭占领柳潭里继续北犯。11月18日,20军领导制定了作战方案。24日,美陆战一师5团占领新兴里、新岱里地区;25日敌第7团占领柳潭里。26日张翼翔军长带领部队出发,于27日晚指挥部队发起反击。经一夜激战,全军各师(58师、59师、60师、89师)圆满完成了对下碣隅里地区之敌的分割包围。28日敌人为了打破包围,开始连续猛攻我军阵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当时,突来寒潮袭击,东线普降大雪,气温达到零下30多度。长期生活在华东地区的指战员,缺乏在严寒地区作战的经验,特别是他们来不及领取防寒的被服,有人还头戴大盖帽,脚穿胶鞋。由于敌机封锁,山高路险,车辆缺乏,粮弹一直接济不上,而随身携带的干粮早已吃光了。冰冻使枪栓拉不开,机枪不连发,手榴弹打不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减轻严寒与饥饿给部队带来的威胁,张翼翔立即召集全军主要领导同志开会研究对策。邱相田介绍了指战员的许多防寒措施,并建议在部队迅速推广。会后军党委向全军发出号召,要求全军指战员采取各种防寒措施,以顽强的毅力,发扬艰苦卓绝的精神,团结友爱,战胜严寒、饥饿和疲劳,坚决歼灭美军陆战第一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和邱相田主任指示团以上机关派出政工干部,积极协助后勤部门做好后勤和防冻工作。全军组织战士开展缝制耳套、棉袜、棉手套等防寒用品,没有原料可动用缴获的物资,没有针线可用电线里的小铜丝,这些用品大大缓解了严寒的威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战场上,炊事班用草包将土豆送上阵地后,战士们互相谦让,先给伤员吃。然后战士将土豆放入怀中后,捂热一点就啃一口。阵地上还不时传出豪言壮语:“熬过困难就是胜利”“不怕雪,不怕风,不怕饥来不怕冻,美国鬼子上来送他终”。这些显示了部队的政治素质和高昂士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为了开展政治工作,树立先进典型,我令邱相田领导军、师、团政治机关,收集先进人物事迹,表彰英雄模范。11月30日,邱相田接到58师政治部的电话报告,告知29晚下碣隅里的战斗中,172团3连连长杨根思带一个排固守小高岭阵地制高点,率全排打退美军8次集团进攻。美军发起第9次进攻时,阵地上仅剩杨根思一人,看到敌军蜂拥而上,他抱起炸药包冲入敌军,与40多个敌人同归于尽,终于保住了阵地。杨根思后来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评为特级战斗英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稍后,邱相田又接到60师政治部的报告,该师包围了乾磁介南北公路的敌人后,一面紧缩包围圈,一面开展政治攻势。30日拂晓,240名敌人被迫投降,其中有美军中校1人、少校2人。邱相田一面向我作了汇报,一面以通报形式在全军进行表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11月底,西线敌人被迫全线退却,东线新兴里之敌亦被我志愿军全歼。敌人攻势彻底破产后,令东线部队经咸兴、元山乘船逃跑。此时,20军减员严重,既要妥善安置伤员,不失时机地合并建制,又要组织能作战的兵力层层阻击敌人。但全军终因体力不支,弹药耗尽,致使一部分敌人逃至咸兴地区,在飞机和舰上炮火掩护下乘船南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次战役中,20军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打败了美国的“王牌军”陆战一师,共歼敌8000余人,为粉碎敌人圣诞节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作出了贡献。战役结束后,全军进至咸兴地区休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全军在第二次战役中冻伤达1.1万人,张翼翔根据兵团的指示,经与我和邱相田等人商量后,决定将冻伤严重的送回国内治疗,留下冻伤较轻的万余人全部就地治疗。部队为留下的伤员配备了最好的医师、护理员、炊事员、药品,经两个月的治疗,他们大部恢复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级战斗英雄,20军58师172团1营3连连长杨根思。 1951年5月9日,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授予172团3连“杨根思连”的通令</p> <p class="ql-block"> 59师177团6连,上海籍战士宋阿毛因寒冷而牺牲在阵地上(照片由原20军军史馆提供)</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第20军因休整没有参加第三、四次战役。第四次战役结束前,</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20军奉命开赴“三八线”,参加第五次战役。</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1年4月14日,张翼翔和我到兵团部领受任务。4月17日,召开全军作战会议,军长给各师布置任务,我也作了发言:“首先要搞好政治动员,使上上下下懂得这次战役的重大意义、胜利条件与困难。种种迹象表明,敌人加紧准备从我侧后登陆,企图配合陆上进攻,打到‘三八线’以北。我军要准备打一场大恶仗,消灭敌人几个师。有利条件是第二批入朝部队已集结完毕,是大兵团作战,有特种兵参加。困难是协同作战开始时可能不合拍,我们要加强团结,不得埋怨。各级指挥员要坚决执行命令,不争功,要爱惜缴获物资,以补充部队,解决困难。在‘三八线’南北由于敌人的破坏与摧残,有300里无粮区,后勤要准备充足的粮弹,部队随身带一部分干粮。由于部队补充了一部分新兵,又是夜战,所以各单位应组织好收容队,既可为部队保存战斗力,又可减少违反纪律的现象。” 邱相田也传达了志愿军政治部召开的组织工作会议精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4月22日,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作战开始。17时,炮兵开始火力准备,30分钟后炮火延伸,步兵发起冲击。战斗至24日晨,军领导指挥部队打开了突破口,完成了向敌纵深穿插的第一步任务,给伪6师以重创。我和邱相田随军指挥所至俭丹里。这时敌收缩兵力,全线退却,上级命令20军迅速追歼向抱川、议政府逃窜的美24师、25师,战斗至28日上午,给美24师以重大杀伤。由于敌撤至北汉江以南,20军奉命移至山阳里地区待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6日,第二阶段作战开始。上级命令20军在兰田里至九万里地段突破,向富坪里、美山里实施主要突击。其间军长兼政委张翼翔回国休养,部队由副军长廖政国和我负责指挥。当晚,廖政国代军长指挥部队渡过昭阳江,攻占了敌人第一线阵地。接着,部队又抢占了龙浦公路以西山地,割裂了伪7师和9师之间的联系,又会同人民军对县里、龙浦的伪8师和9师形成了合围。18日晨,县里之敌企图突围。军领导令60师构筑阵地防敌南窜,令58师向县里攻击前进,至19日第二阶段作战结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此次战役中,20军共歼敌5000余人,缴获和击毁敌坦克、汽车400辆,较好地完成了穿插和突破的任务,与兄弟部队一起粉碎了敌人“在朝鲜蜂腰部(39度线)建立新防线”的狂妄计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经邱相田派人收集材料与请示我后,政治部通报表扬了表现突出的单位:一是第60师178团2营,该部在穿插作战中,动作迅速勇猛,指挥灵活机动,12小时进行大战斗13次,缴获汽车70余辆,歼敌500余人。在第二阶段作战中,及时抢占了五马峙要点,为主力部队合围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二是58师,该师18日至19日向县里攻击前进中,合同人民军五军团将伪3师、9师大部歼灭,缴获了敌人全部重装备。</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1951年12月,谭右铭副政委于抗美援朝前线。</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第五次战役后,我军主力准备北移休整</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但23日我军主力尚未转移,坦克、炮兵组成的“特遣队”为先导,在大量航空兵和远射程炮兵支援下敌即利用我军补给困难的弱点,集中4个军13个师的兵力,以摩托化步兵,多路向我实施反扑。我军向后转移,本是胜利回师行动,但由于对敌估计不足,敌人乘机而入,使我军转移初期陷入十分被动的局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5月23日,廖政国正率部队北上,忽接兵团命令:部队停止北上,掩护兵团主力转移。廖政国即与我和邱相田等领导研究作出决定,令58师和60师180团利用昭阳江及华川湖节节阻击敌人。我要求各师指挥员,虽连续作战,十分疲乏,粮弹缺乏,但为了击退敌人进攻,掩护兵团主力转移,我们必须完成上级赋予的光荣阻击任务。邱相田说,部队必须克服疲劳,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与友邻部队搞好协同,沉着应战,坚决完成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此时,20军指挥所在豆栗洞,距敌人不到3公里,指挥所的屋顶上瓦片泥土直往下泻,代军长廖政国头上、身上、脖子里洒满泥土。我与邱相田让警卫人员请廖军长稍避一下,而廖军长依然查看地图,专心指挥,完全置个人生死于度外。军指挥员在炮火连天、与敌人近在咫尺的情况下,从容不迫,镇定自若,极大地提振了部队的士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20军坚守的千佛山、大咸山、赤根山至北汉江宽达30公里的防线上,阵地昼失夜复,指战员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完成了阻敌北犯的任务。全军一直坚守到7月15日,才将任务移交27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50余天的防御战中,全军在廖政国等军首长的指挥下,击退了敌人天空与地面的联合进攻,有力地掩护了兄弟部队的转移和休整,取得了歼敌2.1万余人的伟大胜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1951年9月下旬,我20军奉命进入朝鲜中部重要港口元山地区</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担任海岸防御和构筑战备工事的任务。26日,张翼翔召开了全军团以上干部会议。给各师划分了场区,先行构筑工事,并指派副参谋长余光茂率30名干部到友军参观学习,学习他们构筑坑道工事的经验。我要求部队尽快把我军的防御阵地构成推不垮打不烂的钢铁长城,要求坑道工事必须达到“七防”的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防寒,使全军阵地成为能打、能防、能机动、能生活的完整体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1952年9月,20军奉命回国</b><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全军在张翼翔、廖政国、我和邱相田、余光茂等领导下,共歼敌3.4万人,击毁和缴获各种火炮467门、坦克和汽车600余辆、飞机168架,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1951年5月17日,20军在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部队渡过邵阳江。</p> <p class="ql-block"> 元山海防备战期间,20军战士抓紧点滴时间火线学习文化。</p> <p class="ql-block"> 志愿军总部授予172团3连为“杨根思连”称号。摄影:张崇岫</p> <p class="ql-block"> 张翼翔军长代表军首长授予177团1连“死鹰岭战斗连”锦旗(图片由原20军军史馆提供)</p> <p class="ql-block"> 1952年10月,20军回国后,谭右铭政委与军长张翼翔合影。</p> <p class="ql-block"> 1950年10月,入朝前的20军副政委谭右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